要|梁祝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新中國誕生初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成功改編和演出,使梁祝題材有了經(jīng)典的戲劇作品。越劇《梁?!肥且徊烤哂兄袊厣膼矍楸瘎?,其獨特之處就在它所寫的是一種根植于人性深處的純凈之愛。塑造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樣民族化的理想人物,具有濃厚的浪漫氣息和柔美的抒情風(fēng)格,也是其主要的藝術(shù)成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2006年首演的新版《梁?!返某晒?,首先就在于它特別著力于強化了《梁?!芳兦橹翋鄣闹黝}。但新版對原作經(jīng)典場次的不慎刪減,使悲劇的震撼力、感染力有所削弱,則留下了遺憾。
關(guān)鍵詞|越劇;《梁祝》;愛情
Copyright?2022byauthor(s)andSciScanPublishing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梁祝故事流傳了一千六百多年,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在元代已有白仁甫《祝英臺死嫁梁山伯》雜劇,明清以后又有多種傳奇和民間戲曲流行。但直到新中國誕生初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成功改編和演出,才有了梁祝題材的經(jīng)典戲劇。該劇于1951 年根據(jù)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成容、陳羽、宋之由、弘英整理改編,同年赴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周年演出,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劇本獎和演出一等獎。1953年,上海電影影制片廠攝制同名越劇戲曲藝術(shù)片,1954年上映,獲得第八屆國際電影節(jié)音樂片獎。1955年,該劇赴民主德國和蘇聯(lián)訪問演出,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該劇是越劇發(fā)展史上第一個影響廣泛的經(jīng)典保留劇目,同時為越劇贏得了國際聲譽,也使梁祝故事傳播更加廣泛,在國內(nèi)更是家喻戶曉。因此,有學(xué)者稱“此劇在海內(nèi)外觀眾之多,享譽之隆,堪稱戲曲之最”[1]。1958年,何占豪、陳鋼吸取越劇曲調(diào)為素材、依劇情發(fā)展精心構(gòu)思創(chuàng)作了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蜚聲中外樂壇。因此,海外華人稱:“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p>
一、梁祝故事的演變
根據(jù)已發(fā)現(xiàn)的文獻記載,梁祝故事產(chǎn)生于東晉,在唐代已有文字記載。
[1]龔和德:《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創(chuàng)造性重述——新版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賞析》,《中國戲劇》2007年第7期。
宋代張津的《四明圖經(jīng)》上說:
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臺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嘗同學(xué),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之為女也,其樸質(zhì)如此。按《十道四藩志》云,“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十道四藩志》為唐代中宗時梁載言所作,已失傳。
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七“梁山伯訪友”條,引唐張讀《宣室志》云:
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求學(xué),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yè)。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后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fēng)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在晚唐張讀的記載中,梁祝故事的情節(jié)就發(fā)展得更具輪廓了,而且明確指出梁祝故事產(chǎn)生于東晉,好像是實有其事似的。同時,因為梁載言和張讀都是唐代人,他們記錄的故事,至少已流傳于民間,才能引起文人注意并載于方志之中。
宋代以后,梁祝故事的文人改編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大致有兩種類型:
一是以宋代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為代表的以梁山伯為主的敘事,寫梁山伯死后還顯靈幫助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因此被皇帝封為“義忠神圣王”,并立廟紀(jì)念。
二是在廣泛的民間流傳故事的基礎(chǔ)上由文人創(chuàng)作的小說和傳記文學(xué)作品,那大多是以祝英臺為主的敘事,如明代馮夢龍在《古今小說》之《李秀卿
義結(jié)黃貞女》的話本中的記載。
而正式在地方志中為祝英臺立傳的則是清代邵金彪的《祝英臺小傳》:
祝英臺,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欲為擇偶,英臺曰:“兒當(dāng)出外游學(xué)
得賢士事之耳。”因易男裝,改稱九官。遇會稽梁山伯亦游學(xué),遂與偕至善權(quán)山之碧鮮巖,筑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祝為女子。臨別梁,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父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許之也。梁自以家貧,羞澀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臺字馬氏子。后梁為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僮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也?!绷后@悟,以同學(xué)之誼乞一見。英臺羅扇遮面出,側(cè)身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書(亦作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臺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fēng)濤大作,舟遂停泊。英臺造墓前(亦墓字前有梁字),失聲慟哭,地忽開裂,墜入塋中。繡裾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于朝,請封為義婦。此東晉永和時事也。齊和帝時,梁復(fù)顯靈異,助戰(zhàn)有功,有司為立廟于鄞,合祀梁祝。其讀書宅稱碧鮮庵,齊建元間,改為善權(quán)寺。今寺后有石刻,大書“祝英臺讀書處”。寺前里許,村名祝陵。山中杜鵑花發(fā)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俗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臺”云。
(見清吳景穡:《宜興荊溪縣新志》)
顯然,后來梁祝故事的改編者大都是以這篇小傳為藍本,再參考民間說唱材料而編寫的。
當(dāng)代有關(guān)梁祝故事改編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甚多,但以徐進等改編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影響最大。徐進(1923—2010),浙江慈溪人。自幼愛好文學(xué)和戲劇,自學(xué)成才。曾任上海越劇院副院長,代表作品還有越劇《紅樓夢》、電影《舞臺姐妹》等。袁雪芬稱他為“越劇中的狀元劇作家”[1],有學(xué)者稱他是“建國以來直至今天,成名最早、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越劇作家代表人物”[2]。
徐進等改編《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把它作為一個民間傳說劇來處理”“在群眾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上作了整理改編”。民間傳說一方面是單純樸素的,另一方面又是色彩鮮明的。因此,在改編中,“既要保持單純、樸素的美,也要保持想象的成分,例如必須保留‘喬裝戲父‘十八相送這樣的情趣;也必須保留‘裂墳化蝶這樣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結(jié)尾?!毙爝M等人的改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采取了“合理的凈化與適當(dāng)?shù)膭?chuàng)造”;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抓住主線,發(fā)展了主要情節(jié),刪去了某些不合理的枝節(jié)”;在語言上,“保留了它的文學(xué)精華,刪去了一些較粗俗的部分,也作了某些必要的加工”[1]。正是徐進等人富有卓識的審慎改編,奠定了越劇《梁祝》成功的基石。當(dāng)代梁祝題材的文藝作品還有川劇《柳蔭記》及小說、話劇和各地方戲曲劇本。
二、不朽的愛情神話
中國傳統(tǒng)四大民間傳說是指: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孟姜女和白蛇傳。四大民間傳說的第一主角都是女性,主題都是謳歌純真美好的愛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愛情悲劇。其獨特之處就在它所寫的是一種根植于人性深處的純凈之愛。為什么說梁祝愛情是一種根植于人性深處的純凈之愛呢?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不是唐代傳奇和《西廂記》里的張生與崔鶯鶯或者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那種一見鐘情式的愛情。他們的愛情發(fā)展模式是:從友情到愛情。
梁祝三年同窗的友愛之情是純凈的,而在祝英臺心底慢慢滋生的兒女私情也是純凈的,梁山伯得知祝英臺為女兒身之后由欣喜若狂到事遭變故而悲痛欲絕以及發(fā)展到高潮雙雙殉情而死,則更是純凈的。正是這種純凈之愛打動了觀眾,使觀眾從內(nèi)心深處涌出了感動,流下了淚水。即使在演出結(jié)束之后還會保持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悵惘之情。這是因為這一作品觸及了人性深處的東西,這就是純凈之愛。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藏在人性深處的愛,本來是很純凈;正因為是純凈的,所以其本身也是藝術(shù)的”[2],這種純凈之愛正是一切偉大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發(fā)掘不盡的源泉。
在梁祝故事的流傳過程中,原來有一種版本,是以“避婚、求學(xué)”開始的。越劇《梁?!穼ⅰ氨芑椤⑶髮W(xué)”改為了“化裝別親”。有人認(rèn)為,原來的“避婚、求學(xué)”好,因為這“突出地表現(xiàn)了英臺化裝出外求學(xué),主要是為了避免父母為她‘擇偶這一點。這說明故事一開頭,就揭露了封建包辦婚姻在家庭父女之間所造成的矛盾?!彼茉炝俗S⑴_“反對封建婚姻的英勇性格?!币虼苏J(rèn)為,越劇改編“刪除避婚的矛盾,值得商榷”[3]。
在我看來,越劇《梁?!分愿木幊晒?,之所以高出于很多同一題材的民間故事和戲曲、小說之上,正是從開篇刪除“避婚”開始的。越劇《梁?!芬婚_篇就顯示出改編者不同凡俗的眼光和高出同輩的境界。表面看,“避婚、求學(xué)”是突出了反抗封建婚姻的主題,有它的積極意義,似乎起點很高。但其實這是相當(dāng)功利的,祝英臺出外求學(xué),只是為了逃避包辦婚姻,這樣的起點其實并不高,這是很多封建和半封建時代的女子都可能會有的選擇。而且,因為是避婚出走,路遇梁山伯,進而愛慕并選定梁山伯為自己的終身伴侶,這會使人覺得毫無意外。因為在心理上、行為上,祝英臺的起點是“避婚”,接下來的行為自然是“擇偶”。這樣,梁祝愛情也就多少帶上了功利的色彩,至少祝英臺愛上梁山伯是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而越劇改編刪除了“避婚”,則境界大變。第一是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得到大大提升。
原來祝英臺外出求學(xué),只是出于逃避包辦婚姻。現(xiàn)在祝英臺外出求學(xué),是為求學(xué)而求學(xué),沒有私心雜念和其他功利目的。提升一點說,是追求男女平等,體現(xiàn)了一種民主精神、一種自我覺醒意識,這就更能與現(xiàn)代意識相通,使《梁?!肪哂谐綍r代跨越民族的普遍意義。正如祝英臺所唱:“我以為男兒固須經(jīng)書讀,女孩兒讀書也應(yīng)該?!辈⑶遥瑸檫_到目的,以絕食相要挾。最后巧妙設(shè)計,化裝為算命先生,說服了頑固的父親,
同意她女扮男裝,進城求學(xué)。所以有越劇開篇的幕后合唱:
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濱,有一個祝英臺,秀麗聰明,她胸中有大志,要求學(xué)杭城,爹不肯,她設(shè)巧計,假裝生病,茶不思,飯不吃,關(guān)起房門,急得那祝員外坐立不寧。
第二是使后來祝英臺與梁山伯的友情與愛情更純凈,更自然。
因為是純情至愛,沒有雜質(zhì),不帶功利。因此,他們的愛情悲劇也就更具有感人的力量。愛情越純凈,它的被毀滅就越感染人。越劇《梁?!肪褪菍懶赜写笾?、化裝外出求學(xué)的祝英臺邂逅了青年男子梁山伯,因志趣相投而結(jié)拜金蘭。后同窗三載,情深意長。由萍水相逢發(fā)展為志同道合的知己,再進而產(chǎn)生生死不渝的愛情。而這種純凈之愛最后被毀滅了,因此令人感嘆噓唏不已。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2006 年首演的新版《梁?!?/p>
(以下簡稱“新版《梁?!贰保┦歉鶕?jù)徐進等的改編本(以下簡稱“原版《梁?!贰保┻M行的再改編。改編者:馮潔、楊東標(biāo)、湯琴;導(dǎo)演:郭曉男;主演:茅威濤、陳曉紅。徐進等改編的原版《梁?!泛驼憬“倩ㄔ絼F的新版《梁?!穲龃卧鰷p如下:
新版《梁?!吩诒3只厩楣?jié)不變的前提下,與原版相比,在內(nèi)容上有增有減,場次由原來的13場簡化為8場,總體上,劇情更簡約。原版中的“托媒”“回憶”“勸婚訪?!钡葓龃蔚那楣?jié)被融入其他相關(guān)場次之中,“送?!薄暗跣⒖揿`”“逼嫁”等情節(jié)則被刪除。另外,在“十八相送”之前增加一場“高山流水”,原版中的“托媒”則融入其中。
新版《梁?!吩谥匮萁?jīng)典中獲得了廣泛好評,其成功就在于它不是簡單地顛覆經(jīng)典,而是相反,它的創(chuàng)作改編定位是:“規(guī)避顛覆、謹(jǐn)慎重塑”,編創(chuàng)者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目標(biāo)定位是:新版《梁?!芬凹仁枪诺涞挠质乾F(xiàn)代的;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時尚的;既是中國的又是國際的”[1]。梁祝故事最基本的思想內(nèi)涵就在于書寫愛情的純潔與堅貞,正如原版改編執(zhí)筆者徐進所強調(diào)的,該劇寫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摯、純潔、至死不渝的愛情”[2]。愛情是文學(xué)藝術(shù)永恒的主題,新版《梁?!返某晒Γ紫染驮谟谒貏e著力于強化了《梁?!芳兦橹翋鄣闹黝}。
新版《梁?!穼兦橹翋鄣膹娀饕w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強化蝴蝶意象,呼喚人間真情。
西方人稱《梁?!窞椤逗閭H》,是源于這出愛情悲劇的結(jié)尾:男女主人公雙雙化蝶。原版《梁?!穭∏橹兄挥杏⑴_“托媒”,請師母轉(zhuǎn)交山伯的定情信物是“雪白蝴蝶玉扇墜”,由此暗示了最終的化蝶。新版則以此為基礎(chǔ)強化了蝴蝶意象,讓蝴蝶穿引全劇。
首先,新版《梁?!芬孕聞?chuàng)的《蝶頌》作為序曲和尾聲?!疤炷说?,地乃蝶之靈。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的五言六句,反復(fù)吟唱,給全劇染上了濃郁的民間色彩。其中兩句“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直可當(dāng)作呼喚人間真情至愛的愛情宣言。
其次,將蝴蝶介入了劇情動作。原版《草橋結(jié)拜》中,梁祝是先后走進涼亭歇腳時相識。新版改為兩人都被飛舞的蝴蝶所吸引,追趕蝴蝶撲到了一處,掀開扇子,“蝴蝶飛走了”,彼此才驀地相見,并各自唱出了對對方的美好印象。兩人結(jié)拜時,不再是“撮土為香”,而是要“讓那蝶兒作個證人”。這樣處理,既符合春光爛漫中的少年性情,更重要的是,它強化了這對“蝴蝶情侶”的一種“宿命”:生前相識是蝴蝶相引,義結(jié)金蘭是蝴蝶作證,自主做媒是蝴蝶為憑,死后相合是化蝶而飛。蝴蝶情侶,生死不渝,名實相副,感人肺腑!
第二,引入《詩經(jīng)》名句,彰顯人之至情。
相對而言,原版越劇《梁祝》從《草橋結(jié)拜》到《托媒》,缺少過渡。關(guān)于祝英臺對梁山伯感情的變化,即怎樣由友情演變?yōu)閻矍榈倪^程缺少描寫。祝英臺接到家書后唱道:“離家讀書已三載,老父是封封家書催我歸。我與他同窗三年非尋常,情重如山深如?!?。三年情感的演變,兩句唱詞作了概括?!扒椤彪m“如山”“如?!保钪毓倘皇巧钪?,卻是抽象的,缺乏感染力。新版《梁?!吩鰧懥艘粓觥陡呱搅魉罚畛浼毠?jié)、演繹過程,對原版做了成功的彌補。梁祝在萬松書院同窗共讀,兄“弟”性格差異明顯。山伯正襟危坐,潛心苦讀;英臺笑對圣賢,放飛心靈。英臺讀書倦了就靠著山伯的肩頭,此時,山伯會用扇子在英臺的頭上輕輕一擊,要“他”打起精神,迎接會考。而關(guān)于讀書的內(nèi)容,新版設(shè)計了他們背誦《詩經(jīng)·擊鼓》中的名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p>
《詩經(jīng)·擊鼓》原詩是寫遠征戍邊的士兵
回憶出征前與妻子牽手相約:生死相隨、白頭到老的情形。在新版《梁祝》中,英臺要山伯“一解詩中之意”。梁山伯就將夫妻臨別執(zhí)手盟誓的詩句解釋為戀人的誓詞:“以心相許的兩個人,無論生死聚散,仍緊緊拉住彼此的手,直到地老天荒。”這使英臺深為感動,又依偎在山伯的肩頭。于是山伯命四九“端水來”。梁祝同室三載,英臺為防范異性兄長,亦為自律,用一碗水“使兩邊各自睡安穩(wěn)”。這個民間傳
說中的細節(jié),原版《梁?!窙]有采用,新版用在此處,用以強化山伯對英臺的呵護,也激化了英臺的“心動與感恩”,終于唱出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愿與他,高山流水結(jié)知音!”新版《梁?!吩黾拥摹陡呱搅魉愤@場戲,將英臺對山伯從友情到戀情的發(fā)展通過這樣具體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表現(xiàn)得非常生動,合情合理。接下來,師母送來祝父家書,英臺托媒,就更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新版引入《詩經(jīng)·擊鼓》中的四句詩并貫穿于全劇,從梁祝在書院讀《詩》、解《詩》,到分別后各自題《詩》于扇,再到“樓臺會”換回信物扇子時發(fā)現(xiàn)扇面上彼此不約而同地題詩而再次掀起情感的高潮。最后山伯告別英臺時的自怨自責(zé)、臨終時手執(zhí)扇子對英臺命運的浩嘆,都意在強化人物的純情至愛以及對美好愛情被毀滅的悲傷和沉痛。這些全新的改寫,既凸顯了山伯的書生氣質(zhì),又渲染了他的至情至性。
第三,豐富生活細節(jié),美化人物性情。
如果說《詩經(jīng)·擊鼓》的引入重點在于突出英臺對山伯的戀情,那么新版對山伯形象的刻畫也有所發(fā)展。至誠、厚道是山伯性格的基調(diào),但在原版《梁?!分猩讲畮в袔追执魵猓^多地留有民間傳說的痕跡。因而在《十八相送》中聽不懂英臺的種種性別比喻,幾次被英臺譏笑為“呆頭鵝”“笨如?!薄P掳鎸Υ擞兴?,并從文本到表演,突出梁山伯一方面具有傳統(tǒng)文人的內(nèi)斂和深厚的道德修為,另一方面又有內(nèi)在的豐富熾烈的感情。因此,茅威濤所演繹的梁山伯更有書卷氣,而少了呆氣。正是因為他天性淳厚,才使英臺得到兄長般的呵護;也因為他是至情至性之人,才有獲悉英臺為女兒身之后內(nèi)心的沸騰。這就成了新版梁山伯《思祝下山》的情感基調(diào)。原版《回憶》(《回十八》)是以梁山伯回憶十八相送的情景進行自嘲自責(zé)。新版也有自嘲,但更多的是回顧三年來與英臺的情感經(jīng)歷。當(dāng)時不覺得,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一年十二月,春夏秋冬,敲冰煮茶、掀被叫醒、包粽子、撿豆角、挨拳腳等日常生活細節(jié)中無不蘊涵著濃濃的情誼,“這一切情感密碼全然揭曉之后的那份驚喜,轉(zhuǎn)化為奔向英臺的激情沖動”[1]。于是,新版山伯下山用快節(jié)奏的吟誦替代了原版舒緩的唱腔,那是山伯急于與戀人重逢的急迫心情的寫照。
三、《梁祝》的藝術(shù)成就
(一)民族化的理想人物
《梁?!返乃囆g(shù)魅力不僅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朽的愛情神話”,而且還體現(xiàn)在人物創(chuàng)造、浪漫色彩和抒情風(fēng)格等方面。
越劇《梁祝》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兩個具有中國民間特色的民族化的理想人物。梁山伯敦厚多情,深情而又純厚;祝英臺冰雪聰明,熱烈而能節(jié)制。這樣的形象既具有民間氣息,又符合民族的審美理想,幾乎成了富有傳統(tǒng)民族特色的中國青年男女形象的一種原型。后來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如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的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黃蓉就是這種原型在武俠小說中的突出代表。
(二)濃厚的浪漫氣息
越劇《梁祝》改編自民間傳說,劇作保留了民間傳說的浪漫主義色彩。如女扮男裝、同窗三載、不露行藏的傳奇故事;人物的單純樸素與純情至愛之美;“十八相送”“樓臺會”等情趣盎然的情節(jié)與場景;結(jié)尾“裂墳化蝶”的神話色彩。這些都共同烘托出《梁?!窛夂竦睦寺庀ⅲ钊松钌畹靥兆砥渲?。
《梁?!方Y(jié)尾的“化蝶”,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悲劇的特色,富有民間氣息和浪漫色彩,寄托著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時,又有淡化悲劇氛圍、緩解觀眾悲痛心情的作用。有學(xué)者說,《梁?!芬浴盎弊鹘Y(jié),使人觀后“悲悼之余,心情舒暢”[2],此則未必,越劇《梁?!樊吘故且怀龊橙诵钠堑谋瘎。m有“化蝶”作結(jié),但梁祝悲劇故事仍使人唏噓感嘆、難于去懷,何來心情舒暢
(三)柔美的抒情風(fēng)格
越劇本擅長抒情,具有婉約之美。《梁?!穼⒃絼∪崦赖氖闱轱L(fēng)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新版《梁?!吩谝魳飞?,更是將越劇的伴奏與同名小提琴協(xié)奏曲相“嫁接”,將優(yōu)美動聽、
傳遍世界、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读鹤!沸√崆賲f(xié)奏曲貫穿全劇,成為每個關(guān)鍵劇情的背景音樂,更增添了抒情唱段的憂傷感,聽來更加清新悅耳、優(yōu)美動人。
新版《梁?!吩黾恿说谰摺吧茸印?,一方面使人物變化的舞姿、生活的情趣有所依托,另一方面通過一把小小的扇子介入人物的命運、貫穿全劇始終,從而成為兩位主人公對待友情與愛情的至誠至真精神的象征。
整體來說,新版《梁?!烦浞煮w現(xiàn)了感傷唯美的抒情風(fēng)格。
四、新版《梁祝》的遺憾
新版《梁?!穼徤鞯匚×嗽婢A,為適應(yīng)現(xiàn)代觀眾的審美需要,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改編,強化了純情至愛的主題,簡化了劇情,加快了節(jié)奏,詩化了意境,美化了舞臺。但相對原版《梁?!?,也不無遺憾,最主要的一點是:悲劇的震撼力、感染力有所削弱。導(dǎo)致這一遺憾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新版弱化了男女主人公的生離死別,刪除了原版《樓臺會》梁祝訣別時的經(jīng)典唱段:
祝英臺(唱)眼前就是上馬臺,今日別后何時來?
梁山伯(唱)回家病好來看你,惟恐我短命夭殤不能來。
祝英臺(唱)梁兄說此傷心話,我腸欲斷來心欲碎,英臺此身難自主,
此心長隨梁山伯,你是好好來訪我,反而害你扶病歸。
梁山伯(唱)要是我有不測長和短,就在那胡橋鎮(zhèn)上立墳碑。
祝英臺(唱)立墳碑,立墳碑!梁兄你紅黑兩字刻兩塊,黑的刻著梁山伯,
紅的刻著祝英臺,
我和你生前不能夫妻配,我就是死也要與你同墳臺!
這樣的經(jīng)典唱段,寫的是生離死別,也是一對戀人以身殉情的誓詞,它有力地渲染了全劇無可挽回的悲劇氛圍。這是我觀看《梁?!窌r最令我感動的一段,每次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新版卻未予保留,實在可惜。
二是新版在結(jié)尾放棄了對比手法,刪除了原版的《吊孝哭靈》和《逼嫁》,使《山伯之死》沒有了比照,而顯得沉悶無力,削弱了悲劇的感染力。原版一邊是山伯臨終,渴望與英臺見上最后一
面而不得,傷心欲絕,肝腸寸斷,一片凄涼景象。另一邊是祝府大紅燈籠高高掛,喜樂喧天,馬家迎親的轎子門前放,祝父逼嫁聲聲催。英臺拼力抗?fàn)帲皩幩啦簧像R家門”:
祝英臺(唱)梁兄一死百念灰,老父逼嫁聲聲催,
祝家門前?;ㄞI,那胡橋鎮(zhèn)上立墳碑,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墳臺!
與梁祝訣別時的“誓詞”相呼應(yīng),英臺殉情是必然的結(jié)局。因此,她最后身穿白衣孝服,外披大紅嫁衣上轎而去。一喜一悲,似喜實悲,兩相對照,更能增添悲劇效果。新版《山伯之死》中,沒有一點來自英臺的信息,沒有慰藉,山伯在孤寂中死去,感染力不強。原版中,英臺不能到來,但有書信,有剪下的頭發(fā),有愛的誓言,山伯雖死,但并不孤寂。
新版刪除了《吊孝哭靈》,祝英臺失去山伯后的悲痛也沒能充分表現(xiàn)出來。如果運用對比手法,寫英臺出嫁,在出嫁的喜樂聲中,英臺外穿嫁衣內(nèi)穿孝服登場,到山伯墳前脫去嫁衣,一身雪白,再唱:“噩耗驚聞魂魄消……”,可能更能表達英臺失去山伯后的巨大悲痛,更具有感染力。[1]
雖然有遺憾,但整體來說,新版《梁祝》對純情至愛主題的強化、對人物性格的進一步豐富以及它悲傷的故事、傳奇的色彩、浪漫的情調(diào)、精彩的唱詞、柔美的音樂、華麗的服飾、曼妙的舞蹈、空靈的舞臺、唯美的風(fēng)格共同打造了一部新的《梁?!方?jīng)典。
[胡德才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xué)新聞與文化傳播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