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革新時期的《小說月報》對拜倫譯介的現(xiàn)代性

2022-04-23 22:10劉怡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13期
關鍵詞:小說月報拜倫譯介

【摘要】 拜倫作為英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詩歌由國內譯者翻譯傳入中國,他的作品與呈現(xiàn)的勇于抗爭、追求自由的精神使其聲名遠播。本文從革新時期的《小說月報》拜倫作品的譯介出發(fā),探討拜倫在中國翻譯的現(xiàn)代性與想象的現(xiàn)代性,同時通過翻譯形成全新的文學形式,完成中國知識分子對于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想象,但是由于文學現(xiàn)代性與中國社會實際進程中現(xiàn)代性之間的“斷裂”,導致中國現(xiàn)代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關鍵詞】 《小說月報》;拜倫;譯介;現(xiàn)代性

【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3-0022-03

在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之中,西方詩歌大量譯入中國,特別是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中國深受青睞,梁啟超、蘇曼殊、魯迅等人先后對其詩作和精神的大力推崇。1924年,文學研究會的主要刊物《小說月報》在第15卷第4號上推出了“拜倫紀念專號”進行大量作品譯介,鄭振鐸、沈雁冰、王統(tǒng)照、徐志摩、顧彭年、趙景深等多名學者參與譯介,“豪俠拜倫”的形象和作品的大規(guī)模譯介帶來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而《小說月報》作為現(xiàn)代文學的載體的“現(xiàn)代文學期刊”,對于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成為現(xiàn)代中國想象的最初的出發(fā)點和把握文學現(xiàn)代性的有效方式。但由于當時中國社會境遇的日漸緊張,其文學性的理想召喚經常被忽略,這使得譯者多著眼于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建立,急于打通文學與社會政治之間的阻塞,不自覺中加入現(xiàn)實因素,使文學盡快融入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之中。

一、翻譯現(xiàn)代性:文學譯潮與社會激變中的拜倫詩歌

《小說月報》上推出的“拜倫紀念專號”使得國內對拜倫詩歌的譯介數(shù)量和質量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鞍輦惣o念專號”翻譯的詩歌主要有徐志摩譯的《Song From Corsair》,黃正銘譯的《煩憂》,顧彭年譯的《我見你哭泣》,傅東華譯的《致某婦》,顧彭年譯的《唉,當為他們流涕》,趙景深譯的《別雅典女郎》 《沒有一個美神的女兒》 《贈渥蓋斯泰》,徐調孚譯的《一切為愛》等9首詩歌,另外還有一部由傅東華譯的詩劇《曼弗雷德》。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拜倫紀念專號”多進行詩歌的翻譯,其實詩歌翻譯的數(shù)量在1923年以后逐漸減少,介紹性的文章遠遠多于詩歌。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由于新詩在當時受到一系列的抨擊和批評,對新詩進行及時地反思和方向的更改,對西歐各國的詩歌翻譯掀起暫時的熱潮,那么對拜倫詩歌的翻譯也就不足為奇。

隨著對拜倫作品的翻譯愈來愈系統(tǒng)化、多樣化,不同譯者的翻譯策略和方式也出現(xiàn)偏差。特別是傅東華在對拜倫的詩劇《曼弗雷德》進行文學翻譯時出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現(xiàn)象,即把原作引入一個原作者原先所沒有預料的接受環(huán)境,并且改變了原作者原先賦予作品的形式。[1]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化背景和思潮之下,傅東華對《曼弗雷特》進行譯介時,全文共出現(xiàn)7處注釋,分別為對“該音”“梅階教人”“該特拉、伊洛斯和安蒂洛斯”“克里賽斯”“包山納斯”“克倫”“哥羅生”的注釋,但是這僅僅是對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音譯或直譯,涉及知識性或者宗教性的闡釋傅東華卻沒有做出任何注釋。譬如,傅東華將“the Promethean spark”翻譯為“無明神火”,原來所指代的神話故事“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在譯介的環(huán)節(jié)產生了割裂性,成為制約的結構性矛盾。原文中關于宗教文化的背景知識和文化意義被禁錮于譯者的譯介過程中,讀者在接受的過程中容易陷入似是而非的境地甚至不明所以,最終完成文化過濾導致文化的偏差。但是傅東華也曾提到自己的翻譯策略,并非是一字一句地介紹給中國的讀者,更多是自由地選擇直接音譯或者本土化,減少自己翻譯的工作量。特別的是,在《小說月報》最后一頁有提到“在這一號里,除了許多論文及別的文字以外,我們應該特別介紹傅東華君所譯的拜倫名著《曼弗雷特》給大家。中國的文學界,自介紹世界文學以來,世界文學介紹了不少進來,而詩歌則始終不曾有什么人系統(tǒng)地介紹過;所有的譯詩,不過是些零星的小詩,傅君的《曼弗雷特》的全譯,算是近來翻譯界里的很巨大的一件工作”。如此高度評價傅東華譯的詩劇《曼弗雷特》,可見傅東華對《曼弗雷特》的譯介對于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接觸外來文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有人提出拜倫的詩歌相比其他同時段的雪萊等詩人的詩歌,明顯感覺其水平技巧等方面存在不足,更有評價其詩歌總是太多重復,而且翻來覆去排解個人的苦痛與呻吟。那么拜倫的詩歌為什么在當時得到我國翻譯家的傾心?一方面在于拜倫的詩歌為解放自由呼喊,為抗爭斗爭歌頌;另一方面他親自參加“燒炭黨”的戰(zhàn)役,希臘反抗土耳其的時候拜倫不顧自身安危幫助他們,成為富于反抗精神的詩人和民族革命先驅,聯(lián)想中國當時的社會變革進程,拜倫自然就成為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英雄與勇士。譬如,沈雁冰在《拜倫的百年紀念》中說:“中國現(xiàn)在正需要拜倫那樣的富有反抗精神的震雷暴風般的文學,以挽救垂死的人心,但是同時又最忌那狂縱的,自私的,偏于肉欲的拜倫式的生活;而不幸我們這冷酷虛偽的社會又很像是制造這種生活的工廠?!盵2]如此一來,使得拜倫超出詩人的身份局限達到全新的高度,其詩歌也就迎合了當時特定時期的現(xiàn)實需求,成為激發(fā)變革社會與反抗現(xiàn)實的催化劑。

二、想象現(xiàn)代性:拜倫形象在中國的失真闡釋

在當時的特定時期,立足于文學想象性的基礎上,拜倫以“豪俠拜倫”的形象進入中國,或者說中國知識分子更看重的是他完全契合當時我國的文化和文學需求,成為促使當時民眾觀念以及中國文學觀念轉變的關鍵點。

“拜倫紀念專號”翻譯的主要的文章有鄭振鐸的《詩人拜倫的百年祭》、沈雁冰的《拜倫百年紀念(選錄)》、樊仲云的《詩人拜倫的百年紀念》、希和的《拜倫及其作品》、耿濟之的《拜倫對于俄國文學的影響》等13篇,譯文有仲云譯本村鷹太郎的《拜倫的快樂主義》、陳镈譯小泉八云的《評拜倫》、趙景深譯Long的《拜倫評傳》等6篇。在譯介拜倫的相關評論和介紹時,國內譯者尤其注重其蘊含的情感因素,對于拜倫進入中國的形象盡量美化,給予拜倫極高的評價,刊登的評價類文章主要關注拜倫的著作介紹、個人經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等多個方面。

異國形象應被作為一個廣泛而復雜的總體——想象物的一部分來研究,更確切地說,它是社會集體想象物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態(tài):對他者的描述。[3]結合拜倫的個性和經歷,拜倫擁有熱情奔放的個性,他驕傲、激情、憂郁以及對旅游遠方充滿幻想和憧憬,對于真理充滿熱愛且向往自由。但是由于拜倫個人的大膽發(fā)言和私人行為,在宗教和政治兩方面遭到了正統(tǒng)派的懷疑和暗中的憎恨,拜倫的私生活被人詬病,公眾對拜倫的態(tài)度也逐漸曖昧,公共輿論如潮水般向拜倫猛烈攻擊,于是他決定離開英國。之后在拜倫身上發(fā)展的精神和觀念開始崛起,內在隱含的革命的精神逐漸替代了浪漫主義的感傷情調。具體到拜倫在中國的形象也是中國知識分子以自我反思和想象的方法來勾勒與塑造的。譬如,鄭振鐸于“拜倫紀念專號”的卷首語熱情贊頌拜倫為“卓越的天才”,更贊頌他“反抗的熱情的行為”,并且認為拜倫是一個“近代極偉大的反抗者”。拜倫主動反抗“壓迫自由的惡魔”和“一切虛偽的假道德的社會”。由此可見,拜倫被中國知識分子有目的性地選擇,那么顯然無論是其作品還是其個人形象都被注入全新的內涵,他們對于其性格也采用“豪俠”二字來形容,對于其浪蕩行為解讀為對自由的向往。樊仲云在《詩人拜倫的百年紀念》中指出“他實是一個愛國主義的,他的悲觀厭世,實則不過玩日恨歲,并不真實如此?!盵4]又如湯澄波于《拜倫的時代及拜倫的作品》中說:“但是我們不要因此而抹煞他的理論中的真理。因為他的理論實具有他個人情感個人想象復回其原有而且應有的位置之功績?!盵5]在王統(tǒng)照看來拜倫雖有殘疾,但是在學校中仍可作為運動者的首領,這也可見拜倫那種利用自由意志與搏斗的精神是如何的堅定,即使再回家鄉(xiāng)被社會上的污蔑者嫉妒者排擠,他也注重自由思想的發(fā)揮,在戰(zhàn)爭中高舉爭自由的旗幟。不難看出王統(tǒng)照賦予拜倫的評價如此之高,不過他也并非僅僅止步于此,王統(tǒng)照在《拜倫的思想及其詩歌的評論》中表明:“一個人的性行及其著作當然有醇疵,有瑕瑜,但是我們在后世讀其書,論其人,要擷取其精神的特別之處為立論的準則?!盵6]他進一步指出拜倫這樣的追求自由與反抗的精神應該激勵當時的中國青年更加奮勇向前。拜倫的文學價值在“拜倫紀念專號”中的文章被反復提出,當時的譯者對于拜倫個人的荒唐行為表示其本身的部分不足并不影響其精神閃光點,甚至認為這恰好促使其反抗精神的迸發(fā),并在一些文章中以拜倫的精神為出發(fā)點,呼吁中國青年不可眼看現(xiàn)實的苦痛而無所作為,不可只安于享樂。

他者形象從來都不是他者現(xiàn)實的客觀呈現(xiàn),其作為形象本身則始終具有濃烈的意識形態(tài)或烏托邦色彩。[7]具體到對于拜倫形象的展現(xiàn),經過譯者的想象翻譯與介紹,來異化拜倫的作品風格和個人精神來幫助當下的政治局面,進而激發(fā)當下時代青年的愛國熱情和對自由解放的追求,被拜倫的精神而影響與折服。

三、知識分子的縮影:文學的現(xiàn)代性追求的兩難境地

五四以降,中國知識分子往往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擇取和譯介外來文學的內容,自覺將現(xiàn)實因素介入文學領域,他們認為文學作品除了能給人欣賞以外,還需含有永恒的人性和對于理想世界的憧憬。也正因如此,《小說月報》推出“拜倫紀念專號”主要就是截取拜倫作品和思想中本身具有的反叛精神和自由解放的內容,當知識分子將文學的變革作為對民族性的啟蒙,指向民族國家建立的實踐時,就不得不陷入兩難境地。

1924年《小說月報》在主編鄭振鐸的引導下革新,由沈雁冰所倡導的對俄國及弱小民族文學的譯介轉向對西歐文學的譯介。當時譯書的主要目的在于輸入文明,政治宣傳和教化的社會功能就遠比文學及美學功能重要得多。[8]相對于沈雁冰,鄭振鐸更加突出翻譯的文學策略和轉變方向,極其抗拒文學的功利性,力求回復文學本質的特性。他站在文學性與現(xiàn)代性的臨界點,大聲疾呼以挽回被掩蓋的文化精神與文學創(chuàng)作,仍然堅持以敞亮的方式完成自我書寫,提倡將客觀現(xiàn)實內化為本身的文學知識建構,使得文學在當時的“現(xiàn)代性”社會進程中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由于鄭振鐸對文學的現(xiàn)代性改造未完全遵循中國當時的社會境況的現(xiàn)實邏輯,因此對于文學性與現(xiàn)代性就表現(xiàn)出試圖在兩者之間產生一種相對平衡的關系的復雜態(tài)度。鄭振鐸在主編和知識分子的身份雙重疊合下,他以《小說月報》主編的身份引發(fā)對西歐文學作品譯介的熱潮,進行文學的現(xiàn)代性改造。譬如,鄭振鐸在《小說月報》改版后的改革宣言上他公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明確提出現(xiàn)在文學的兩大責任分別是“整理中國的文學”和“介紹世界的文學”。在鄭振鐸看來,“同人以為研究文學哲學介紹文學流派雖為刻不容緩之事,而多譯西歐名著使讀者得見某派面目之一斑,不起空中樓閣之憾,尤為重要;故材料之分配將偏多于?!盵9]從《小說月報》的“拜倫紀念專號”的文章選取的數(shù)量和質量不難看出鄭振鐸的選取文章的態(tài)度。鄭振鐸以知識分子的身份反對文學的功利性和文學的偏離性,同時完成對現(xiàn)代民族國家想象共同體的整合和選擇。在《譯詩的一個意見》中,鄭振鐸將譯者的專業(yè)化與責任化作為其翻譯文學思想的重要因素,同時指出雖然他極端希望且歡迎對文學翻譯工作有興趣的學者,但是隨著針對外國文學翻譯工作的職業(yè)化趨向,帶有目的性的翻譯工作和學者被深深質疑,于是他再次強調了翻譯的工作還是應該讓給那些有全譯能力的譯者去做??上攵?,鄭振鐸當時處于一種怎樣的壓力與處境之中,面對中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境況,他的選擇是在尖銳的矛盾與沖突之中。但是鄭振鐸所倡導的創(chuàng)作方法涉及到一些盲點,忽略了文學想象性創(chuàng)造的本質與中國社會實際進程的矛盾化的現(xiàn)代性追求。

如果說在此時鄭振鐸仍立足于文學的學術的“現(xiàn)代性”,那么在親眼目睹了1927年的游行慘案之后,被迫離開無法歸國,更為強烈的現(xiàn)實沖擊和力不從心的感覺得到集中的顯現(xiàn)和暴露,鄭振鐸成為直面民族的現(xiàn)代性與文學現(xiàn)代性的矛盾體和中間人。在他的身上暴露出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處理矛盾時無處可依的現(xiàn)狀,從而導致想象現(xiàn)代性與中國社會實際進程中現(xiàn)代性之間的“斷裂”?;貒笃涓锩鼞B(tài)度加強,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小說月報》所刊登稿件的選擇方向發(fā)生新的轉變,具有一種變革的可能性,逐漸走向革命文學以期得到積極的反響。鄭振鐸于《小說月報》上增加了對蘇聯(lián)文學的翻譯和刊登,提高了《小說月報》的革命斗爭性,進而通過翻譯來感知和想象民族身份,這種狀況明顯不同于他之前對文學性與學術性的強調,反而選擇盡量滿足現(xiàn)實的需求。

四、結語

總而言之,拜倫在中國的影響早已超越了文學領域而成為中國精神思想的標榜,那么《小說月報》的譯者對于拜倫作品的翻譯和創(chuàng)作勢必成為聯(lián)結中國想象的共同體與中國的民族性的紐帶。而作為《小說月報》主編的鄭振鐸面對文學性與現(xiàn)代性所表現(xiàn)出的自我掙扎其實正是當時知識分子面臨困境的真實寫照,更是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方向的迷茫與惘然。

在文學譯介進程中,文學現(xiàn)代性與中國社會實際進程中現(xiàn)代性之間的“斷裂”,無疑揭示了現(xiàn)代文學的形式與現(xiàn)實需要的緊密聯(lián)系,但文學自身的現(xiàn)代性讓位于各種現(xiàn)實因素,這與文學自身的現(xiàn)代性追求是有所差異的。正是這個原因,文學現(xiàn)代性可以看作是當時知識分子對于現(xiàn)代性落差的一種自我闡釋與排解,同時表露出我國現(xiàn)代文學當時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危機。

參考文獻:

[1]謝天振.譯介學[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108.

[2]沈雁冰.拜倫的百年紀念[A].鄭振鐸.小說月報第十五卷4-6號[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3]孟華.比較文學形象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1.

[4]樊仲云.詩人拜倫的百年紀念[A].鄭振鐸.小說月報第十五卷4-6號[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5]湯澄波.拜倫的時代及拜倫的作品[A].鄭振鐸.小說月報第十五卷4-6號[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6]王統(tǒng)照.拜倫的思想及其詩歌的評論[A].鄭振鐸.小說月報第十五卷4-6號[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7]張月.觀看與想像——關于形象學和異國形象[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10-114+119.

[8]屠國元,朱獻瓏.譯者主體性:闡釋學的闡釋[J].中國翻譯,2003(6):8-14.

[9]鄭振鐸.改革宣言[A].鄭振鐸.小說月報第十二卷1號[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作者簡介:

劉怡,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山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小說月報拜倫譯介
《三字經》裨治文的兩次譯介行為考察
野外,心中的一方“靜”土
“新中國70年百種譯介圖書推薦目錄”發(fā)布
檢驗鉆石
傳播學視域下《文心雕龍》的譯介模式與翻譯策略
打的
生日禮物
拜倫擰巴的情感世界
《尚存葆的個人檔案》被兩家選刊轉載
惠勒與電風扇
佛教| 唐山市| 武冈市| 云浮市| 南漳县| 武汉市| 天镇县| 增城市| 密山市| 德格县| 上虞市| 信宜市| 噶尔县| 逊克县| 桑植县| 新野县| 贵阳市| 通海县| 邻水| 武穴市| 郓城县| 四会市| 定远县| 平泉县| 敦煌市| 普定县| 南安市| 图木舒克市| 白河县| 夏邑县| 肇州县| 渭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吉林市| 信阳市| 灵武市| 满洲里市| 嘉定区| 广昌县| 富顺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