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財文,招日蘭,馮 麗,陳康霞,冼懷柏
(湛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臨床心理科,廣東 湛江 5240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病因未明的慢性精神疾病。此病的患病率、病情的復發(fā)率和致殘率均較高。此病沒有明確的病因、病機,患者缺乏特異性體征及有針對性的實驗室檢測指標,故社會功能成為評定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預后及病情康復程度的重要指標[1]。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反復發(fā)作,其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受影響嚴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促使其早日回歸社會是臨床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目的[2-3]。本研究主要探討實施心理干預、技能訓練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選取2020 年5 月至1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2 例,女性28 例,其平均年齡為(38.25±10.25)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26 例,其平均年齡為(39.66±12.75)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健康教育。使用的藥物是非經典抗精神病藥物,以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和奧氮平片為主。對于入組前正在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在入組2 周內在遞增本次試驗使用藥物用量的同時遞減原來的抗精神病藥物至完全停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劑量為10 mg/d,在2 周內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將此藥的用量調整為20 ~30 mg/d。奧氮平片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劑量為5 mg/d,在2 周內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將此藥的用量調整為10 ~20 mg/d。開展的健康教育方法是:為患者家屬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病因、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技能訓練。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主治醫(yī)生與心理咨詢師共同為患者制定心理干預計劃,根據(jù)計劃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由主治醫(yī)師、心理治療師及主管護師共同對患者進行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生活自理技能訓練、人際交往訓練、應付精神應激訓練、職業(yè)功能康復訓練。
干預前后,觀察兩組患者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治療副反應量表(TESS)、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36 項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的評分。PANSS 中包括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三部分內容。每部分內容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對應的癥狀越嚴重。PSP 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社會功能越好。TESS 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越嚴重。SSRS 從三個維度來測定個體的社會關系,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及對支持的利用度。每項內容的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相應的能力越差。SF-36 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入組時,兩組患者PANSS 中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的評分相比,P>0.05。在干預后4 周、8 周、12 周、24 周,兩組患者PANSS 中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的評分均低于入組時,P<0.05 ;研究組患者PANSS 中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PANSS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1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PANSS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入組時研究組(n=60)32.25±4.3637.36±5.2476.24±9.37對照組(n=60)31.23±5.2836.49±7.2375.89±8.35干預后4 周研究組(n=60)25.25±6.6727.27±7.2761.11±10.14對照組(n=60)28.82±7.1132.81±5.7568.64±9.91干預后8 周研究組(n=60)20.38±5.0122.83±5.4750.51±8.27對照組(n=60)25.88±4.2728.86±4.7561.63±10.27干預后12 周研究組(n=60)17.27±3.2519.83±4.3940.51±6.63對照組(n=60)22.88±5.3524.86±6.3853.63±8.25干預后24 周研究組(n=60)14.38±3.3715.31±3.8629.34±6.38對照組(n=60)19.34±5.3821.38±5.2838.36±6.85
在入組時, 兩組患者PSP 的評分相比,P>0.05。在干預后4 周、8 周、12 周、24 周,兩組患者PSP 的評分均高于入組時,P<0.05 ;研究組患者PSP 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PSP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PSP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入組時干預后4 周干預后8 周干預后12 周干預后24 周研究組(n=60)36.39±2.3645.36±5.3952.55±6.5368.25±7.3771.36±6.87對照組(n=60)38.25±4.3941.36±6.3845.36±4.2752.36±5.3659.36±8.85
在干預后2 周、8 周、24 周,研究組患者TESS 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干預后2 周、8 周、24 周,研究組患者TESS 的評分相比,P>0.05。詳見表3。
表3 干預后不同時間兩組患者TESS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3 干預后不同時間兩組患者TESS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干預后2 周干預后8 周干預后24 周研究組(n=60)5.38±6.394.36±1.365.68±2.58對照組(n=60)9.36±2.3312.37±3.6717.36±3.25
在入組時,兩組患者SSRS 中的客觀支持評分、主觀支持評分、對支持的利用度評分及總分相比,P>0.05。在干預后12 周、24 周,兩組患者SSRS 中的客觀支持評分、主觀支持評分、對支持的利用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入組時,P<0.05 ;研究組患者SSRS 中的客觀支持評分、主觀支持評分、對支持的利用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4。
表4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SSRS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4 不同時間兩組患者SSRS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總分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入組時研究組(n=60)17.75±4.157.15±5.745.74±0.175.74±0.17對照組(n=60)16.71±5.776.40±7.714.70±7.156.70±7.15干預后12 周 研究組(n=60)30.77±1.7513.71±4.108.51±5.518.51±5.51對照組(n=60)23.77±5.158.75±5.177.51±7.757.51±7.75干預后24 周 研究組(n=60)33.17±1.1714.11±1.759.14±5.179.14±5.17對照組(n=60)25.14±5.178.17±5.778.15±5.758.15±5.75
在入組時,兩組患者SF-36 的評分相比,P>0.05。在干預后4 周、8 周、12 周、24 周,兩組患者SF-36 的評分均高于入組時,P<0.05;研究組患者SF-36 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5。
表5 在不同時間兩組患者SF-36 評分的比較
目前,臨床上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主要進行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包括經典抗精神病藥、非經典抗精神病藥兩種類型。經典抗精神病藥在發(fā)揮抗精神病作用的同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可降低患者的社會功能。非經典抗精神病藥對五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體有親和力,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及陰性癥狀,提高其認知功能[4-5]。但這兩種藥在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心理干預的目的是減輕患者的痛苦,使其能夠宣泄負面情緒,消除其孤獨無助的心理[6-8]。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技能訓練期間,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可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社會功能[9]。許仁芳[10]研究心理干預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恢復的影響。結果顯示,實施心理干預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能明顯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
本研究結果證實,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技能訓練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可提升其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