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璟
前者以王維的“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為意,意在筆先,試圖將畫者心中之春意渲染于紙面;后者當(dāng)以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為綱,綱舉目張,描寫人與自然的融洽和諧?;蛘?,進一步而言之,兩種繪畫類別雖然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有史以來的兩種思維模式,但其審美趨向卻可以歸之于一點,即郭熙所謂的“春山淡冶而如笑”。所謂“笑”者,不唯畫者自笑于筆墨之間,抑或笑人們留戀于春天而惘然不知四季之更替,不舍晝夜。蘇東坡曰:“……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yuǎn)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p>
我們試比較元代高克恭的《春山欲雨圖》和唐寅的《春山伴侶圖》這組作品。
《春山欲雨圖》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絹本墨筆,縱100厘米,橫107 厘米。作為元代的大畫家,高克恭的出身比較特殊。他是色目人,在元代的社會地位比較高,但自幼接受的是儒家教育,所以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實踐絲毫不比漢族人差。在繪畫層面,他繼承了文人畫的理念,參考學(xué)習(xí)了董源、巨然的筆法,更直接學(xué)習(xí)宋代大小米氏家法,最終自成一家,對元代繪畫的發(fā)展和完善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洞荷接陥D》繪寫江南一帶山水,礬頭皴法,筆觸模糊,仿佛云雨淡抹。遠(yuǎn)山大小相對,云海蒼茫,近山丘巒錯落,樹木蔥蘢,呈三角形排列,構(gòu)圖比較傳統(tǒng),師法董源無疑。至于其性情中的平淡天真,在遠(yuǎn)山的云霧間時隱時現(xiàn),真是好一個春雨迷蒙的景致。
《春山伴侶圖》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紙本墨筆,縱82 厘米,橫44 厘米。唐寅富才氣,但命運多舛,于是寄情山水,縱筆人生,筆墨跌宕起伏之間,溫潤醇厚的文化素養(yǎng)充沛非常,真是妙筆生花,令人羨慕。唐寅又喜歡題詩,以書法之美、詩歌之韻溫潤繪畫因商品交易帶來的挫折感。恰是此間種種糾葛,令畫家情緒含蓄而熱烈。千載之后,讀畫者依然能從中有所體會、有所感嘆。此幅作品上,唐寅題詩曰:“春山伴侶兩三人,擔(dān)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春天來了,兩三好友入山尋春,處處尋春皆不可得,好在心有所好,既然覓春不得,莫若溪邊大石之上,談天論地,青山空明,宛若此心光明。畫家品位高超如此,畫面又空明清凈,則何處不有春意?又何必處處尋覓?唐寅構(gòu)思,真是天縱其資,以北宗手法寫南人心緒,融合無間,渾然一體,非大才子不能如此。難怪當(dāng)年周臣說當(dāng)讓唐寅一頭,因其腹中有千卷書在。
從構(gòu)圖上看,《春山伴侶圖》也相當(dāng)有想法。三叢樹錯落排列,數(shù)叢樹木偃仰呈S 形,形成一條主線。然后人、屋安放,泉石錯落,山路迂回,是第二條主線。之后是主山,雖然緊密卻又井然有序,是第三條主線。三條線又糾纏在一起,豐富多彩,目不暇接。更可貴的是作者用筆十分干凈、不啰唆 ,以宋代山水畫的骨骼豐富元代文人畫的血肉,順勢而為,不牽強造作,方硬峭厲之皴筆柔化為流暢之線條,筆鋒崢嶸之處則略加水分就墨渲染??傊?,畫面筆秀溫潤、空明清凈、韻致非凡,真是反映春天的中國畫“神話”。
(敬請關(guān)注并閱讀《好畫知時節(jié)——傳世名畫中的春夏秋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20 年)18FF5E42-0AFD-460C-BD3E-11BA99F8C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