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霖,徐紅衛(wèi),任伯緒,何遠宏
1)長江大學醫(yī)學部 湖北荊州 434023 2)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影像科 鄭州 450052 3)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鄭州 450052
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顱內(nèi)小動脈、微動脈、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受損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影像綜合征,臨床上可從無癥狀到卒中事件、血管性認知障礙等表現(xiàn)不一,常見于中老年人。CSVD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中老年、高血壓、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吸煙等[1]。目前CSVD主要依靠腦部MRI診斷,其影像學特征包括腦白質(zhì)高信號(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血管周圍間隙擴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腦微出血等(cerebral microbleed,CMB)[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以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疾病,嚴重情況下可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高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4]。CSVD與COPD兩種慢性疾病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素,比如吸煙、高齡,且有研究[5]顯示COPD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腦血管自動調(diào)節(jié)功能障礙和腦血管內(nèi)皮功能不全,提示二者有密切的關聯(lián)。本研究評估了COPD患者的CSVD MRI影像學特征的表現(xiàn),探討COPD與CSVD的關聯(lián)性。
1.1 研究對象回顧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因頭暈、頭昏、失眠等癥狀并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病史,在神經(jīng)內(nèi)科或呼吸內(nèi)科門診就診或住院的,年齡≥45歲的患者,均完成腦部3.0T MRI檢查及肺功能檢查。排除標準:①并發(fā)急性腦梗死、腦出血。②有嚴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腎疾病。③有腦腫瘤、中樞神經(jīng)脫髓鞘、腦白質(zhì)營養(yǎng)不良等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④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⑤資料不全。符合COPD診斷標準[5]為COPD組,不符合者為非COPD組。
1.2 資料的收集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人口學特征、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既往卒中史、吸煙(吸煙≥20支/d,連續(xù)2 a以上)情況。
1.3 腦部MRI采用飛利浦Achieva3.0T磁共振系統(tǒng)完成腦部MRI平掃(包括T1、T2、Flair序列)及SWI序列檢查,結果由一名普通影像醫(yī)師和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高級職稱影像科醫(yī)師判讀。CSVD MRI影像學特征有WMH、LI、CMB、EPVS。采用Fazekas量表[6]對WMH進行評分,F(xiàn)lair高信號評分腦室旁白質(zhì)≥3分和(或)深部白質(zhì)≥2分為高級別WMH(HWMH)。EPVS按數(shù)量分級:無為0級,1~10個為1級,11~20個為2級,21~40個為3級,>40個為4級;基底節(jié)區(qū)EPVS 達2~4級為高級別EPVS(HEPVS)。只計單側(cè),若兩側(cè)不對稱,記錄評分高或數(shù)量多的一側(c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5.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兩組年齡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性別、疾病史、吸煙狀況、CSVD MRI影像學特征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情況共納入115例,其中COPD組59例,非COPD組56例。COPD組吸煙患者的比例高于非COPD組(P<0.05);兩組其他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2.2 兩組CSVD MRI影像學特征檢出情況的比較CSVD MRI影像學特征的表現(xiàn)見圖1。COPD組HWMH檢出率大于非COPD組(P<0.05),兩組其他特征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A、B:1例67歲COPD男性患者的Flair圖像,箭頭示深部白質(zhì)高信號及側(cè)腦室旁融合成片狀WMH;C:1例61歲COPD男性患者的SWI圖像,箭頭示CMB;D、E:分別為1例75歲COPD男性患者的T2WI和Flair圖像,箭頭示LI病灶; F:1例54歲非COPD女性患者的T2WI圖像,箭頭示EPVS
表2 兩組CSVD MRI影像學特征檢出率的比較 例(%)
CSV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常隱匿起病、緩慢發(fā)展,主要影響認知功能,部分可急性發(fā)病,引起腦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2]。CSVD病因復雜,涉及小動脈硬化、遺傳性小血管病、炎癥、免疫介導的小血管病等多種因素,相關危險因素報道不一[1,7],最常見的是老齡及與血管危險因素相關的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COPD可引起機體慢性缺氧與炎癥反應,國外研究[8]報道COPD可引起腦白質(zhì)病變,與氧飽和度降低有關。國內(nèi)很少有關于COPD與CSVD關系的研究,可能與COPD患者大多在呼吸內(nèi)科診治有關,在不發(fā)生急性腦血管病之前常不注意腦部有無潛在的CSVD。
CSVD的診斷主要依賴頭腦部影像學檢查,目前普遍認為與CSVD密切相關的MRI影像學特征有WMH、LI、CMB、EPVS。本研究分析了近年來因頭暈等癥狀就診且經(jīng)肺功能檢查確診的COPD與非COPD患者的腦部MRI影像學特征。由于WMH與EPVS在老年人中很常見,其輕度改變與CSVD的關系較難確定,因此本研究對WMH與EPVS進行了分級,以HWMH和基底節(jié)區(qū)HEPVS作為特征。本研究結果顯示,COPD組HWMH檢出率高于非COPD組,提示COPD與CSVD可能有關聯(lián)。有研究[8]報道COPD患者長期慢性缺氧可能導致腦小血管壁受損、小血管調(diào)節(jié)功能改變及通透性增加;另外,COPD的炎癥反應也可引起腦小血管壁內(nèi)皮功能受累,引起腦小血管壁病變,并可加重腦小血管動脈硬化[9];推測這些小血管的慢性病理改變經(jīng)過長期積累,可能導致WMH。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結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完善。但本研究結果提示,COPD有可能是CSVD的危險因素之一,對COPD患者應注意腦部影像學檢查,特別是腦部MRI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早防治CS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