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茜
摘要:在初中德育工作實踐中,特殊學生的有效培養(yǎng)是需要教師著重思考的,應該從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入手,將日常班級管理工作與德育工作相結合,增強學生個體自我激勵,努力進取的心理機能及特殊學生群體的建設,初中教師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積極落實德育教育,促進特殊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本文就給特殊孩子特殊的愛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特殊孩子;教育要點;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初中教育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給予特殊學生培養(yǎng)工作足夠的重視,尤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結合有效地創(chuàng)新路徑,改善特殊學生的精神面貌。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教育的重點內容,教師需要利用人性化的教育理念,通過德育教育完善特殊孩子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初中教學需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渠道,讓特殊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獲得良好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特殊孩子的德育教育要點
1.1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溝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特殊孩子的性格比較敏感,畏懼與外界交流。教師必須把特殊學生看成自己的伙伴,而不是將自己視作管理者,這樣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尊重學生的意見與想法,以保障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真正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思想與學習理念,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與發(fā)展。教師可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心理溝通交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通過語言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這樣學生就會愿意跟教師說“真心話”,改善師生關系。它可以使師生關系化冷淡,疏遠為親熱、密切、融洽協(xié)調;通過良好的溝通,會幫助特殊學生樹立自信心,既能夠更好的進行心理疏導,也能幫助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1.2在德育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愛
部分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疏忽,沒有形成對工作內容的思考,甚至很多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閉著眼睛上班,睜開眼睛下班,把自己的工作職責當成工廠的工人一樣,造成師德師風不斷下降。這種錯誤的教學和德育工作態(tài)度,使教師沒有培養(yǎng)特殊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學觀念和開拓進取的工作理念,只是模式化的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缺少感情的投入,也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教師應該把愛注入到德育教育中,傾注更多的愛與責任在學生身上,從而得到特殊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認同。為特殊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舒適、陽光、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氛圍,學生在通過與教師的接觸,得到思想品質良好的熏陶,知道什么可以做,應該怎樣做,這就是德育中“愛”的價值。
2.特殊孩子的德育教育策略
2.1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
當下部分教師針對特殊孩子缺少具體的調研分析,不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忽視易容術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性格特征。特殊學生的身體狀況、智力發(fā)育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差別,教師需以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教學基礎,傾注更多的愛去關心、指導孩子,也是培養(yǎng)特殊學生各項技能的前提。教師應對培智學生的內心進行深度的解析,去體驗學生的內心感受,感受學生的困惑或煩惱,然后才能對癥下藥,結合有效的教學指導去解決特殊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舉例來說,小明同學因為智力略有問題,學習能力較差,內心感覺到自卑,不愿意與同學一起參與活動。培智教師就要分析小明同學的情況,進而發(fā)現(xiàn)小明同學的身體素質非常好,運動能力比較出色,教師就可以在活動中告訴小明:“評價一個人的能力不只是學習成績競賽。每個人的優(yōu)勢不是僅限于文化科目,你的身體素質非常好,應該發(fā)揮出你自己的優(yōu)勢,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活動內容”。然后安排體育競賽集體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小明同學做的非常出色,也更加愿意和自己的同學們一起競爭,有效提升了自信心。這種針對性的指導傳遞給學生足夠的信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愿意投入努力去完成教師安排的教學活動,有效完成對特殊孩子的德育教育。
2.2加強多元化的情感溝通
每個特殊學生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教師需要學生建立情感溝通的橋梁,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狀態(tài),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多元化的溝通方法,與學生進行真摯的情感溝通,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節(jié)奏,平穩(wěn)健康地成長。同時班主任要注意溝通的語言,盡量使用輕松幽默的引導性語言,平易近人的交流態(tài)度,幫助頁數(shù)學生放下心理的戒備。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根據(jù)頁數(shù)孩子的特點來采取有效的溝通交流方式。舉例來說,特殊孩子在面對一些心理困擾,或者是學習壓力時,學生因為含羞或者內向,不愿意與其他學生或者老師交流,內心具有一定的畏懼或者排斥心理。這時候如果通過普通的面對面交流可能很難突破學生的心理防線,導致德育教育無法正常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咨詢引導思路,結合多種方式通訊工具的合理使用,讓特殊學生敞開心扉,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互動交流,比如QQ、微信、釘釘?shù)韧ㄓ岮PP,學生在老師面前不想說或者不敢說的話,在通訊工具里就會更容易表達出來,讓特殊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與真誠,進而完成德育教育滲透,可見,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可以顯著優(yōu)化德育教育的工作質量。
結束語
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對教師職業(yè)的信仰和前進的方向。初中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圍繞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高效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同時要時刻銘記自己的神圣教育使命,帶給學生更多的愛與關心,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提高教學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唐凡. 農村初中特殊學生心理干預策略研究——一個特殊孩子的轉化[J]. 考試周刊,2014(31):178.
[2]董蓮. 用愛溫暖"特殊"的孩子[J]. 家長(上旬刊),2020(9):24-25.
[3]姚亮,王玲玲. 農村初中特殊學生關愛策略[J]. 百科知識,201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