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來,國內音樂劇舞臺五彩繽紛相當活躍。2021年“五一”節(jié)假期間,一部《新華報童》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頌贊獻禮,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三天連演五場?,F場的熱度與專家的熱評之高,已然大大超乎預期。
這部戲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支持,北京甲丁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文化產業(yè)投資集團聯合出品。何琪任音樂總監(jiān)和作曲、編曲、指揮,編劇曹瑜;導演美花。如若談及“名人”效應,第一或唯一應屬藝術總監(jiān)甲丁。曾獲黨政軍國家級各類獎項、曾數次擔任CCTV春晚總體設計、曾導演過大型演藝活動兩百余場,他對該劇所設定的藝術標準創(chuàng)演水準,要求應該不低。雖說無論創(chuàng)作班底還是演出團隊,似無所謂最大的腕兒、最紅的角兒?但,相比國內任何一部音樂劇,《新華報童》的職業(yè)化、專業(yè)性卻毫不遜色。同大多數紅色題材作品不同,舞臺上的主角并非真姓大名的革命先驅領袖人物英雄烈士,而是一群街頭少年流浪兒童。原創(chuàng)者視角獨特另辟蹊徑,從青少年的審美心理出發(fā),講述青少年的經歷悲歡人生,從而豐富和更新了青少年勵志題材的舞臺劇目。
同類似題材的話劇、電影不同,音樂劇里并未出現大人物周恩來,“皖南事變”也只為背景事件之一,同為新華報童卻有不同的人物故事劇情脈絡。抗戰(zhàn)時期是中國共產黨迅速發(fā)展壯大贏得民心的重要階段,《新華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國統(tǒng)區(qū)公開發(fā)表的第一份黨報,無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喉舌”作用。因此,在全世界的都市報童群體中,新華報童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面臨的危險更大、生存的艱難更多。重要的是,最初只為溫飽生計的懵懂迷惘被動選擇,在中國共產黨的關懷感召下,最終勇于且善于與敵斗爭的自覺成長愛國少年。所以,新華報童,與眾不同。
編劇曹瑜深諳“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全新演繹《新華報童》的故事。她精心設計的幾組人物富于鮮明個性:善良叛逆的江陽和天真柔弱的江雨,兄妹流浪到了陪都,同正直倔強的平頭、剛柔兼濟的九哥、溫厚綿軟的小眼鏡結為好伙伴,他們是報童群體中的重要角色;喬世寧和卓婭,既是報社同仁又是真愛情侶,他們是追求理想光明的進步青年,孩子們的人生導師;面孃孃頭頂母親光環(huán),帶給孤兒慰藉與溫暖,同時以自身行動引導孩子走上光明之路;反面角色為特務頭目李衡哲、黑幫舵主黃老二;警長帶警員三張“黑皮”是可恨又可笑的“調味品”。如此一來,開始街頭少年群毆亂過一陣,很快即身份確定、營壘分明。舞臺上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基本都以自己的年齡身份、脾氣性格“自說自話”。同齡的報童,江陽和平頭不會是一種語法;同樣的事情,警長和袍哥不會用一套詞句;同樣的心情,面孃孃和卓婭也有不同的表達。
曹瑜不故弄玄虛假設懸念,她很會講故事,從亂麻中抽出線頭理順脈絡。所有人物的個性特征情感情緒、行為動機心理軌跡,無不有章可循符合邏輯。面孃孃是地下交通員不單在街頭賣小面;李衡哲實施陰謀何以選擇江陽而非平頭?一個女孩兒為何口口聲聲自稱九哥?本身故事里自帶懸念,所有戲劇性矛盾沖突非常自然,可謂情理合度順理成章?!吧陙y世苦兒多,前路后路霧里遮?!蓖ㄆ脑~類似歌謠或戲曲的合轍押韻齊整規(guī)范五字七字句甚至十字句的章節(jié)并不多,依從“音樂劇”化的文法或者說是生活化、口語化、角色化類似宣敘調、詠敘調的筆法,大多則用了長短句、自由體。如“不怕、不慫、不慌”;又如“我想吃口熱飯,哪怕是求來的施舍”;再如引用梁啟超《愛國歌》“泱泱哉!吾中華……蕓蕓哉!吾種族……結我團體,振我精神,雄飛宇內疇與倫”。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毫無疑問,音樂是音樂劇的靈魂。既然是報童的主場,聶耳《賣報歌》不就是現成的素材?何琪化用處理“基因”變形變異,自有主張自行其道。
序曲一起,原本一支電聲樂隊的動靜,演奏以鍵盤、吉他、貝斯、鼓主打,小提琴和大提琴兩件弦樂器則多領奏于劇中抒情性篇章。兩分鐘不到?似乎不足以稱作序曲,算個引子或前奏?聶耳作品剛剛冒頭,熟悉的旋律只聽到一句,馬上拐向一邊,瞬間就毫無蹤跡,仿佛活蹦亂跳的娃娃,在街頭巷尾一閃即逝的小小身影,但內中已然含有“報童主題”和各種情緒。畫風隨之一轉,面孃孃一嗓吆喝“吃面了!”緊接一聲嘆息《生逢亂世苦兒多》,依據重慶方言走調行腔也符合人物身份特征?!队暌惯汉取啡瑤状沃貜驮佻F,感覺溫厚低調有余,豪放爽直不足,“麻辣味兒”欠了那么一點。面孃孃的段子,可以再“高調”昂揚一些、再潑辣豁亮一些?可能會更突顯山城女人的性格。
從《誰能得手》到《來來來》,音樂激烈喧囂紛繁嘈雜,歌聲穿插交錯爭鋒對峙。“啦啦啦啦啦啦”曲風絲毫不帶“賣報的小行家”的天真爛漫歡快活潑?!白孕【托凶咴谶@街頭,靠得住的只有一雙拳頭”,表現重慶碼頭江湖地痞惡意挑唆,街頭少年你爭我斗打群架的混亂場面;“道理講不清的年代,歡迎隨時到這(監(jiān)獄)來”,描述警匪聯手欺負弱小的亂世景象。第一句若改成“講不清道理的年代”,同接下來一句“分不清好壞”感覺是不是更搭調?
如果說前兩段音樂主要是情緒外化的客觀傳遞,男一江陽和反一李衡哲演唱的《不用認真》則是第一段思想內化的主觀表達。小小少年已參閱人世冷暖,“吃過別人施舍的飯,也知道笑臉背后藏著針?!彼?,凄然困頓迷惘的江陽選擇“誰也不信,什么都不當真!”所以,李衡哲即刻抓住且將利用江陽的弱點,實施其詭計陰謀?!吨虚g》這段寫得很有意思,喬世寧、卓婭、李衡哲,三個角色三種心態(tài)。“我們站在風暴的中間”,前兩者距離相近,同后者反差強烈。“真相寫進字里行間”,前者為四萬萬民眾而奮斗;“新華的聲音是我的夢魘”,后者死心塌地為其主子效力,音樂語言則賦予角色以鮮明的個性與不同的造型。
在《博弈》這場戲里,一張麻將桌、一百四十四張的牌局,最富巴蜀地域風俗的元素,在音樂中提煉生成正反幾組人物之間的營壘對峙碰撞交鋒。一邊虛張聲勢:“對對胡的美妙是借力打力”,一邊從容自信:“門前清的好處是全靠自己?!闭l分主演配角?誰論榮辱沉???“好一派活色生香的燈紅酒綠”“好一出貌合神離的懸疑大戲”。這種交談口語化、對應問答式的文詞,寫不好就難免會顯得怪腔怪調。何琪將藍調、搖滾、街舞、說唱和小調、民謠、阿卡貝拉“一鍋亂燉”卻譜出了音樂劇應有與特有的純正味道。
全劇二十余首歌曲,筆者記憶最深的是兩段“插白”與“獨白”。平頭的那段方言說唱,似烈火般熾熱,“無情的戰(zhàn)火燃燒我的家鄉(xiāng)”像子彈出膛串串連發(fā),周子鈞口齒凌厲激情賁張,精彩至極令人稱絕,將高潮層層推向頂端;九哥的一番身世揭秘,如潭水般幽深,“想起我被賣掉的那天”同往事如煙娓娓道來,湛嘉麗變臉易容回歸本色,精準演繹令人動容。平日孤女張牙舞爪故作男娃樣,原來是給自己涂一層冷冰冰的防護色、裝一副硬邦邦的鐵鎧甲,那幾聲嘶喊“爸——”實在太扎心了。兩個“二路”生旦,真是表現出色的好演員。
男一號詠嘆調《你是我的夢》,同樣也是內心獨白,“我愿意一夜長大,守護你的夢”,這是少年對小妹單純的愛;再現時便成了身份有別心態(tài)各異三個角色“背工”分享的重要唱段。“我愿意赴湯蹈火? 做雨做風托起你的夢”,經過淬煉江陽的情感得以升華;“你的未來我的未來就是新的中國”,喬世寧身邊又增添一群年少的戰(zhàn)友,所以要“義無反顧守護你的夢”;李衡哲的心曲穿插其間:“不能夠讓你的夢擾亂我的夢”,反派的陰騭扭曲冥頑不化,所有戲劇行動終于有了原初依據:一個極端利己主義分子,他可以“義無反顧毀掉你的夢!”
曾經安娥與聶耳的《賣報歌》家喻戶曉廣為傳唱。從致敬一首經典老歌到演化一部全新的音樂劇,《新華報童》創(chuàng)作者必須面臨諸多難題?!段沂莻€報童》精妙而生動地勾畫出一群街頭少年“臉上帶傷眼中有光”的集體形象。從早到晚在重慶街頭巷尾奔跑吆喝,“不偷不搶? 掙自己的口糧”是少年的骨氣,“我們淋過暴雨? 我們扛過寒霜”是報童的勇氣,“我們苦中作樂? 我們日夜奔忙”是他們的帥氣,全劇主題歌的軸心與基調,恰似閃耀在暗夜中的那道希望之光。“我是個報童,賣報的行家”,從開聲初啼到再現謝幕,總會引動觸發(fā)現場觀眾會心感應由衷共鳴。
曾幾何時聽過太多原創(chuàng)音樂劇,總感覺舞臺上一眾演員各有其短板。聲樂專業(yè)出身的表演難免不盡如人意,表演專業(yè)出身的演唱未免顯得薄弱。一部戲幾個角色,音都唱不準、和聲不搭調,還怎么聽?《新華報童》除了一度創(chuàng)作讓人安心稱心之外,滿臺角色勝任自如還特別令人放心舒心。一幫成年人出演少年郎,那樣天真自然、如此單純活潑。江陽的憂郁敏感少年老成、平頭的憨直義氣勇敢倔強、小眼鏡的溫和綿軟機敏細膩、九哥的天真活潑熱情善良,一個個真實鮮活栩栩如生;還有“殘疾兒童”江雨,后面的戲都坐在輪椅上。女聲轉童聲相對接近,但要演活人物唱出感情,仍需扎實的功力。
原來這個戲所有頭牌主演,基本都為音樂劇表演科班出身。A組領銜的李煒鵬、齊齊、王哲,兩個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畢業(yè)、一個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背景。這些年作為國內音樂劇一線演員,他們各自主演過至少十部左右的作品。藝術實踐成就舞臺經驗,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非常全面,從形象到氣質,從聲樂到形體,基本不太可能灑湯滴水。從頭到尾全情投入,所有唱的、說的、跳的,哭的、笑的、喊的全都在戲里。所有的演唱包括急板垛板式說唱,無論抒情敘事,無需借助字幕,舞臺角色的每一句“話”無不依字行腔,所有字頭腹尾韻交代得清清楚楚。做到這一點,實在不容易,某些聲樂專業(yè)的演員或許也無法百分百保證。
這部紅色題材的音樂劇,在集文學、音樂、歌舞、戲劇各方面元素上,神奇化合通融一體。全劇無刻板的說教、虛空的口號、泛濫的煽情,而是以史為題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表現繞不開的愛情也相當節(jié)制,僅僅是點到為止。但,經歷亂世飄零戰(zhàn)爭煙火的新華報童,從“渺小而自由地邊走邊唱”到“勇敢而自由地邊走邊唱”的轉化與變化,需要更有說服力的感化催化點化?!缎氯A日報》是黨的“喉舌”為民眾代言的報紙,一份報紙如同一顆子彈,賣出一份報紙如同輸送一顆子彈。這份報紙的特殊價值、這份差事的重要意義,應超越糊口過活的基本生存訴求,在賣報的過程中,少年報童如何獲得更高層面的自覺意識精神洗禮,從而成為一種自覺踐行的責任與使命?編劇和作曲,在江陽領唱“借著燃燒的火光看清真相”的基礎上,是否可以再多費一點心思和筆墨,用一兩句點睛之筆升華主題,這部戲必將在藝術上達到全新的高峰。
陳志音 原《音樂周報》副總編輯
(責任編輯? 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