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龍睿
摘 要: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由于封建思想和社會傳統(tǒng)的束縛,女性一直處于被壓迫、被統(tǒng)治的地位。文學家們也在解放人們思想和喚醒女性意識觀念的道路上不懈奮斗,但由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現(xiàn)如今還有仍然還有很多女性處于水深火熱當中尚未真正的走向社會,本文通過魯迅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分析女性發(fā)展面臨的困境及原因,提出在今后的婦女社會工作中從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角度出發(fā),以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方法來幫助女性在生活中獲得追求平等的權(quán)力。
關(guān)鍵詞:魯迅;封建社會;婦女社會工作;女性主體意識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due to the shackles of feudal thoughts and social traditions, women have always been in a position of oppression and domination. Astronomers also people in the liberation of thought and concept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on the path of unremitting struggle, but as a result of the feudal thought deeply rooted, nowadays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women being in hot water has not been true to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lu xun's novel the developing predicament of women and the reason, In the future women's soci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xist view of women, to empower the professional methods of social work to help women obtain the right to pursue equality in life.
Key words:Lu Xun ; Feudal society; Women's social work; Female subject cons
一、引言
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是否獲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權(quán)利,女性解放程度,是衡量社會解放與否的標志。在封建主義社會下女性的命運大多都是悲慘的,她們的主體意識被抹殺、扭曲。魯迅在他的小說中對女性生存、男女平等、女性社會地位等問題也給予了分析批判,旨在通過對女性的發(fā)現(xiàn)來啟蒙社會,實現(xiàn)其“立人”思想。當我們走進這些人物,就會看到積淀著數(shù)千年的中國女性的血淚,她們在社會中的不幸、無助,以及她們的堅忍、頑強。如今我們也應該加強學習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共黨中央提出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倡導發(fā)展并加強女性主體意識。
二、封建思想下女性主體意識的發(fā)展情況與困境
(一)女性主體意識
女性主體意識,即女性要有自尊、自信的主體意識,并且能夠正確地看待兩性關(guān)系,堅持“男女平等”,不是“男尊女卑”,也不是“女性至上”,而是作為“人”的自我價值的追求。[1]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女性要從個體的自尊、自信,最終走向女性群體的自立、自強;女性應該認識到自己也是社會中的主體,但當代中國女性的主體意識整體上仍處于喚醒期和成長期。
(二)女性主體意識的發(fā)展情況
在魯迅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站在新文化的立場上審視傳統(tǒng)的女性。他的作品中也體現(xiàn)出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女性由于封建思潮的影響和自身的局限性而缺乏主體意識。魯迅從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女性悲苦生活和命運來探討女性封建時期的地位低下的問題。他把人物的悲劇原因與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簡單明了地揭露出了社會的黑暗,意在喚醒女性的主體意識,批判“吃人”的社會。[2]祥林嫂和子君是魯迅批判封建男權(quán)的媒介,通過祥林嫂,魯迅揭示出中國女性悲劇的原因所在,子君形象則直指女性解放,告訴當時廣大的中國女性在新時代中應有獨立的意識和行動,不能在傳統(tǒng)中迷失自我。通過女性的悲劇批判封建思想的不人道,從而提出女性解放的必要性。但在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今天,許多人仍舊有“女子無才便是德”;“家庭主婦”;“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觀念,使許多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苦不堪言,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反抗。我們應該從受到壓迫女性的立場去體味她們的悲苦,去觀照她們的處境,以此來批判造成女性命運的綱常和封建禮教;深刻討論女性問題,反對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女性應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權(quán)利。
(三)女性主體意識的發(fā)展困境
盡管在改革開放以后,女性的主體意識已經(jīng)進入自主發(fā)展的階段,但女性們還是在婚姻自由、職業(yè)、家庭、生存與發(fā)展...等許多方面,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zhàn)。
1、婚姻自由的思想困境。
封建的“父權(quán)”社會體系中,祥林嫂就是父母包辦婚姻的受害者。麻木愚昧,思想封閉,懦弱膽怯的劣根性根深蒂固,使她無法從教條的思想中擺脫出來,人們的歧視與精神上的自我否定,[3]使她最終悲慘地死去。但在《傷逝》中子君出現(xiàn)了婚姻自由意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會,子君敢于打破陳規(guī),追求婚姻自由。可子君作為新青年女性,并沒有開啟新的生活,反而在傳統(tǒng)中迷失了自我,仍然避免不了被封建傳統(tǒng)思想毒害,在家“相夫教子”最終淪為傳統(tǒng)意義上男人的附庸的命運。作為新時代女性,子君雖然具有主體意識,但她不知道怎樣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主體?,F(xiàn)如今,雖然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婚姻自由,但婚姻對女性也出現(xiàn)了另一種形式的的束縛:時代快速發(fā)展,新時代的女性不再只是追求相夫教子,她們有著自己的理想,努力的實現(xiàn)自我價值。當代女性晚婚晚育現(xiàn)象普遍,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到了三十歲還沒有結(jié)婚生子,就會淪為人們口中的“大齡剩女”,如若你生活在小城市或是小鄉(xiāng)村,也許還會出現(xiàn)許多的流言蜚語,更有甚者成為人們編排、嘲笑的對象,就連父母也會“花樣催婚”。而相對于三十歲的男性,人們認為三十歲的男性是成熟的,有魅力的。顯然人們對于三十歲女性的包容度沒有那么高。因此打破傳統(tǒng)觀念后,該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主體自由、人格獨立,是對傳統(tǒng)女性的挑戰(zhàn)。
2、職業(yè)與家庭的困境。
子君缺乏經(jīng)濟獨立意識,依然像傳統(tǒng)女性那樣依附于家庭依附于男性,在這一點上,她缺乏祥林嫂的獨立意識觀念。祥林嫂在面對不平等的待遇時勇于反抗,她開始明白自己獨立是的個體而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不想依附任何人,這是她主體獨立意識的體現(xiàn)。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子君沒有意識到在經(jīng)濟上依附于別人時,在家庭關(guān)系中就已經(jīng)不平等了。她雖然爭取到了婚姻自主,但她在處理家庭與社會的關(guān)系時,不知如何去平衡家庭與社會的關(guān)系,她認為能夠決定自己的婚姻就得到了獨立自由。而對家庭的操勞,使她完全喪失了新青年的自我意識,一味的攀比使她變得虛偽,最終還是踏上了傳統(tǒng)意義上家庭主婦的道路。在當代社會中,女性同樣面臨著怎樣處理工作和家庭這個問題,當女性在結(jié)婚生子后重返職場,會遭到職場對的女性歧視:老板會認為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在公司不能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年輕的同事會瞧不起你曾是家庭主婦,認為你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這時你便失去了市場競爭力。許多公司面試時,還會問女性的生育計劃,以此來判斷你對公司的價值。大部分女性也會因此產(chǎn)生自我懷疑,放棄理想成為家庭主婦。男權(quán)文化不僅摧殘女性,而且還會使女性喪失自我,從而被邊緣化,所以對于女性而言,擺脫傳統(tǒng)、走出傳統(tǒng)是非常迫切的。
三、造成女性主體意識發(fā)展困境的原因
傳統(tǒng)封建社會以及教條主義對女性觀念的捆綁,深深地禁錮著人們的自我意識,女性主體意識難以成長起來。封建勢力的強大和自身思想的局限性,讓女性不得不在夾縫中生存,還要承受異樣的眼光和冷嘲熱諷。在農(nóng)村,丈夫外出工作,婦女就留在家里帶孩子,每天干著同樣的家務,絕大部分女性是沒有工作的,也沒有謀生的技能;在城市,大部分男性也希望女性成為家庭主婦,久而久之女性也失去了獨立的能力。
(一)深受封建思潮的影響
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交通閉塞、思想落后,缺乏與外界的溝通。而統(tǒng)治者為了使人們忠實地信服于他的統(tǒng)治,教化人們的思想:“存天理,滅人欲”,提出“三綱五?!彼枷耄S護社會的倫理道德,禁錮人們的思想和自由。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導致人們思想封閉,使人們難以擺脫思想禁錮。在封建社會女性作為男性社會的附屬品,沒有任何地位和尊嚴,隨意地被欺凌和宰割,封建社會的“三從四德”“倫理綱?!钡确饨ǘY教長期以來束縛、毒害著女性的思想。深受封建思潮的影響,是造成女性命運悲劇的根本原因。此觀念在現(xiàn)代社會依舊存在,要想改變這種社會觀念,女性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二)缺乏主體意識
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tǒng)文化把女性禁錮在“賢妻良母”和“三從四德”的位置上,讓她們沒有自我。在男權(quán)制度下,人們認為男尊女卑,“女性應該依附于男性,女性應當在家相夫教子”。可怕的是,連女性自己也認同這樣的思想。被奴役的女性,在封建禮教制度的壓迫、“洗禮”下的女性,失去了自我,封建勢力的強大導致女性主體意識的缺乏,她們不會去質(zhì)疑這種教條主義的不合理性。[4]祥林嫂、子君等人物形象基本都是爭取獨立而不得的悲劇形象的代表,她們認為自己是被社會拋棄的女性,當所有人都站在你的對立面時,就會面臨巨大的精神壓力,最終精神崩潰。盡管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女性的聲音也是很難被聽到的,究其原因造成女性悲劇的根源是壓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使女性無法反抗,僅有的反抗也是不堪一擊的,只能被迫接受這些不平等的待遇。因此在女性爭取女性權(quán)利的同時,也應該提高自我意識思想,提升自我能力,只有自己的思想不被封建傳統(tǒng)束縛,自身有足夠的能力自立自強,社會才會傾聽女性的聲音。
四、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下女性主體的發(fā)展
“五四”運動促進了全國民眾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種新思想陸續(xù)傳入中國。人們紛紛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追尋人生自由與個性解放,女性的主體意識也在逐漸覺醒。[5]但直至今日,女性仍然未能完全擺脫封建觀念的束縛;特別是在經(jīng)濟發(fā)展欠發(fā)達的地方以及偏遠山村,女性意識的宣傳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精神自由是實現(xiàn)理想自由的前提,正確的思想能更好的引導女性主體意識的成長。
(一)馬克思主義婦女觀
女性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女性在人類文明歷史的創(chuàng)造中同樣是人類文明的推動者和創(chuàng)造者,應大力提倡先進思想,使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與男性一樣獲得自由、平等和尊重,受到相同的待遇。同時,女性也需要參加社會生產(chǎn)勞動。人們在家庭中和社會中的地位,是由人們在社會生產(chǎn)勞動中的地位決定的,女性要想在社會生活中受到平等對待,首先就要經(jīng)濟獨立,不依附于其他人。
(二)宣傳女性意識教育工作
1、大力宣傳“四自”教育
即女性應該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子君和祥林嫂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這樣的觀念是很薄弱的。時至今日,許多地方還有封建思想的殘余,女性是沒有辦法做自己的。在生活中人們認為,女性應該是相夫教子的角色,有許多女性沒辦法完成學業(yè)就要早早嫁人,她們在社會中擔任了妻子、母親等角色,卻忘了她們還應該是“自己”?!芭螽敿蕖睉摶谂栽谥黧w意識成熟的前提下,許多女性迫于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當代社會“閃婚”“裸婚”成為一種流行,然而結(jié)果是離婚率不斷增高,幸福指數(shù)下降。女性要想真正的從個體的自尊、自信走向整個女性群體的自立、自強,就要不斷的加強自我意識觀念,只有女性群體的主體意識成長起來,才能不被壓迫,才能得到正真的自由。
2、典型示范。不論是在封建社會下,還是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中,精英典范都能起到榜樣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正是因為子君這一類女性群體的勇敢反抗,才為今天的廣大女性贏得婚姻自由。雖然如今已實現(xiàn)了婚姻自由,但婚姻自由后,如何更好的在婚姻中平衡社會與家庭的關(guān)系。那就需要發(fā)現(xiàn)女性典型,樹立典型,并且培養(yǎng)與宣傳女性典型,在女性主體意識仍處于覺醒階段的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女性,更需要具有主體意識極高的女性典型來引導和宣傳集體女性意識,以最終幫助更多的女性群體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6]
(三)培養(yǎng)女性能力發(fā)展
1、獨立思考能力。
保持閱讀,增加知識面;保持客觀,有自己的主見。閱讀可以鍛煉人的思考能力,使之在生活中遇事冷靜,讀的書越多獨立思考的能力越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有自己的主見,學會客觀的判斷是非,才不會被現(xiàn)實“牽著鼻子走”。封建社會下的女性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子君雖然有反抗意識,但她不會獨立思考,沒辦法擺脫封建思想的牢籠,最終導致婚姻失敗。
2、學技術(shù),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鄉(xiāng)村的許多女性沒有經(jīng)濟獨立的能力,她們大多在家照顧老人孩子,家庭貧困,生活要看丈夫的臉色,甚至還會遭受家暴,卻沒有能力改變現(xiàn)狀。有效的利用身邊的資源,積極主動的參加政府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習好實用技術(shù),女性不論是否放棄工作,都應該要有隨時可以回歸職場的能力。許多女性在放棄工作結(jié)婚生子后,再進入職場是非常艱難的,因此要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以便更好的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五、結(jié)語
無論是子君還是祥林嫂,她們都被禁錮在封建禮教中,雖然她們都沒有逃脫被禮教規(guī)范下的悲慘命運,但她們都有女性主體意識的萌芽,她們不甘于被壓迫,這對女性地位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7]她們是時代的縮影,代表著當時的廣大女性,傳統(tǒng)文化對女性的約束根深蒂固,在現(xiàn)代社會許多女性自身的思想依然還存在著許多局限,缺乏經(jīng)濟獨立意識、自我主體意識、能力培養(yǎng)意識等;還是有封建婦女那種被奴役的妥協(xié)性、思想上的局限性和面對男權(quán)的軟弱性,以及追求理想自由的能力不足,最終將自己置于不平等的境遇之中。在思想意識廣泛解放今天,女性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仍然還有所謂的“女德”學校教授女子“傳統(tǒng)”禮教,要求女子遵從“三從四德”,試圖馴服女子,要求她們“服從”父母,而不是尊重父母。這些學校復辟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那些糟粕,以禮教來束縛女子,在精神上教化女子,使她們沒有自己的思想,而這些培訓者自以為是的認為這才是“傳統(tǒng)美德”。有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女兒送去“調(diào)教”,但是沒有人會開“男德”培訓學校,送男子去“調(diào)教”;在找工作面試時,面試官會問女性同樣一個問題:你會怎樣平衡家庭與事業(yè)?但沒有人會問男性這個問題,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女性身上就會變成理所應當。更有甚者道德綁架女性:男性作家可以作風塵之詞,沒有人會去討論,而女性作家作詞開放就會被世人放大議論成為社會熱點。可見,在當代社會還是存在很多封建殘余,許多人仍然被封建思想所束縛。隨著現(xiàn)代社會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一直是女性所關(guān)注的話題。如今有人提出“女權(quán)主義”的概念,但女權(quán)主義真的代表女性與男性的地位平等嗎?我想正是因為社會的不平等,女性對于社會平等的無力感,才會提出這樣一個概念。如果實現(xiàn)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就不會有男權(quán)主義或女權(quán)主義的說法了。女性在追求男女平等同時要加強自身思想的建設和能力的提高,男性也應該消除大男子主義觀念,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并消除社會中由于性別主義所造成的女性痛苦,打破傳統(tǒng)文化對人的約束與禁錮,使女性有更多的自由,尊重女性、建立和諧社會、呼吁男女平等、思想解放。
參考文獻:
[1]李明信:魯迅和李光洙筆下“女性形象”之比較[J].東北師大學報,2006.
[2]舒耕華:魯迅小說中的婦女形象淺析[J].杜丹江師范學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3]習琲:中國當代女小說家作品中母親形象研究[J].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8.
[4]李敏:當代中國女性的文化困惑與解析[Z].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8.
[5]唐勝:試論魯迅小說中的女性意識[J].現(xiàn)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2011.
[6]王璐:魯迅小說中女性人物的主體意識[J].魯迅研究月刊,2006年08期 第32-35頁.
[7]陳緒石: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女性——論中國現(xiàn)代小說女性意識的建立[J].學術(shù)交流,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