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成 胡精超
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平衡能力是指身體對來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關節(jié)內的感受器以及視覺等各方面刺激的協(xié)調能力?,F(xiàn)如今,大學生普遍缺乏鍛煉,主要表現(xiàn)為不喜歡運動,喜歡娛樂消遣,喜歡呆在宿舍玩手機、電腦等,由于這種現(xiàn)狀導致大學生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變弱,體質變差,肥胖率,近視率升高。因此在學生時代有目的地提高平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跌倒的發(fā)生率。當前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控制能力的影響方面研究較多,而對大學生平衡能力的研究相對較少,大學生體質質量逐年下降,平衡能力作為國民體質測試的指標之一,有效的提高平衡能力對于提高大學生體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多研究表明,練習羽毛球和打太極拳都可以提高平衡能力,本研究旨在觀察和分析哪一種運動項目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平衡能力,從而為以后人們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提供參考。
在河南理工大學選取80名學生作為測試對象,排除長期進行相關訓練的人群,比如體育專業(yè)或有平時有進行武術或是羽毛球訓練的學生。按照抽簽的方法將學生分為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各40名,全部測試者均進行了身體檢查,以確保沒有運動或是身體傷病。性別不限,男女隨機抽取,年齡在18-24歲,身高158-170cm,身體質量指數(shù)在18.6-23.8kg/m。實驗時間為期4個月,共16周,每周進行3次,每次運動持續(xù)30分鐘以上。兩組大學生在編入組別之前性別、年齡、身高、BMI均為一般,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分組
在實驗前,對兩組學生進行閉眼高抬腿站立、閉眼單足站立、星形偏移平衡等3個項目的平衡控制能力測試,根據(jù)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測試成績進行平均分組,使兩組學生的平衡控制能力盡量處于同一水平。
1.2.2 訓練內容
太極拳組的訓練內容為陳氏太極拳精要18式,動作有太極起式、金剛搗碓、懶扎衣、六封四閉、單鞭、白鵝亮翅、斜行、摟膝、拗步、掩手洪拳、高探馬、左蹬一根、玉女穿梭、云手、轉身雙擺蓮、當頭炮、金剛搗碓、收勢。羽毛球組的訓練內容是專項訓練。
1.2.3 實驗器材
秒表3塊、武術墊20個,劃線器一臺。
1.2.4 測量指標及方法
動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的測試方法和標準。星形偏移平衡測試:學生站立在焦點處,然后面向A的方向,保持平衡后抬腿向后盡量伸展,測試伸展的腿腳尖到焦點的距離。學生需要連續(xù)且依次完成A、B、C、D、E、F、G、H不同點的伸腿,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注意學生支撐腿可以彎曲也可以直立,但是如果支撐腿發(fā)生移動,則成績無效。
圖1 星形偏移平衡測試圖
(2)ROMBERG氏檢查法(靜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的測試方法和標準。閉眼高抬腿站立:學生光腳站立在武術墊上,然后閉眼,任選一條腿為支撐腿,另外一條腿抬起大腿和地面平行。最后統(tǒng)計學生站立的時間,每名學生測試三次,統(tǒng)計最高成績。閉眼單足站立:學生光腳站立在武術墊上,閉眼后一條腿抬起站立,需要保持身體無明顯晃動,如果出現(xiàn)大幅晃動即停止并計算時間。最后統(tǒng)計學生站立的時間,每名學生測試三次,統(tǒng)計最高成績。
(3) 變向條件下身體平衡控制能力的測試方法和標準。T字形跑測試:在地板上用黃色膠帶做標志,組成“T”字,受試者從 A 點出發(fā),正面跑至 B 點;左轉正面跑至 C 點;左轉正面跑向 D 點;左轉正面跑向B 點;最后左轉正面跑向 A 點,計時結束。注意事項:在測試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提前轉向和路線錯誤。W字形跑測試:在地板上用黃色膠帶做標志,組成“W”字(具體圖形見圖)。受試者從 A 點出發(fā)計時,正面跑至 B 點;后退跑至 C 點;正面跑向 D點;后退跑至 E 點;正面跑至 D 點;后退跑向 C 點;正面跑至 B 點;最后后退至 A 點,計時結束。注意事項:在測試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提前轉向和路線錯誤。
圖2 T字形跑測試
圖3 W字形跑測試
對實驗結果和測量的數(shù)據(jù)運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處理,作為本研究的實踐依據(jù),確保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羽毛球組經(jīng)過4個月的訓練后,實驗后的成績均要比實驗前明顯提高,而經(jīng)過4個月訓練的太極拳組在實驗后的成績均要高于實驗后的羽毛球組(P<0.05)。
表1 動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測試結果
在實驗前大學生平衡控制能力,閉眼高抬腿站立測試中,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大學生平均成績分別為6.45±2.31和6.54±2.87,無顯著性差異(P>0.05),閉眼單足站立測試中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大學生成績分別為9.18±4.89和9.16±5.24(P>0.05)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后通過平均成績對比可以看出,太極拳組大學生閉眼高抬腿站立測試平均成績要好于羽毛球組,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差異性分析得出,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閉眼單腳站立通過平均成績對比可以看出,太極拳組大學生閉眼單足站立測試平均成績要好于羽毛球組,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差異性分析得出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在實驗前,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關于T字形跑、W字形跑,T字形跑測試測得太極拳組數(shù)據(jù)為10.31±0.70,羽毛球組數(shù)據(jù)為為10.61±0.70,測得兩組數(shù)據(jù)P>0.05,無明顯差異。W字形測試測得太極拳組數(shù)據(jù)為13.23±1.56,羽毛球組數(shù)據(jù)為13.90±1.02,兩組數(shù)據(jù)P>0.05無明顯差異。
在實驗后,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關于T字形跑、W字形跑,T字形跑測試、W字形跑測試的P值均小于0.05,其中W字形跑測試測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實驗后在這兩項測試中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以上結果不難看出,在實驗后羽毛球組學生在運動狀態(tài)下平衡控制能力要優(yōu)于太極拳組的學生。
星形偏移測試是一個評價動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的一個較為直觀的方法,受試者站在中點,單腳支撐,保持身體穩(wěn)定,一腳向后或向前盡可能最大程度的邁步,然后收回與支撐腳并攏,其伸展距離越遠,說明動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越好。動態(tài)平衡是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姿勢的能力,可以評價測試者神經(jīng)肌肉控制能力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也是評價運動損傷康復程度的重要指標。維持身體動態(tài)平衡需要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本體感覺、前庭和視覺系統(tǒng)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實現(xiàn)對運動效應器的有效控制,表現(xiàn)為機體在運動或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迅速準確地作出反應和調整,以維持身體的動態(tài)平衡。從星形偏移平衡實驗中可看出,通過4個月的羽毛球和太極拳訓練后,兩組成績較實驗前相比都有所提高,但相比較羽毛球組,太極拳組無論是在ABCDEFGH的任意一個方向,其成績均要明顯高于羽毛球組(P<0.05)。腿向后伸展的距離長短主要與腿部的柔韌性、腿部力量以及身體的平衡能力有關。太極拳運動過程中兩腿在交替轉換支撐身體重量的動作較多,在做這些動作時重心的移動與分落不斷進行,這對于保持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靈活性及其周圍韌帶的柔韌性都有利實驗得出的結果反映出太極拳組和羽毛球組在步長上(腿向后伸展的距離)有很明顯的差異。肌肉的伸展性和韌帶的彈性制約著人體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在練習太極拳過程中,基本都是在屈膝狀態(tài)下進行,然而在一屈一伸的過程無疑鍛煉了人體的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來看,這對于身體維持平衡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ROMBERG氏檢查法廣泛運用于醫(yī)學鄰域平衡控制能力的測試,ROMBERG氏檢查法是針對視覺、聽覺、感覺和前庭進行平衡能力測試的方法,身體肌肉會隨著訓練逐漸增加。ROMBERG主要采用閉眼高抬腿站立、閉眼單足站立的評價方法,其操作性強、敏感性好、可信度高,是有效的、可靠的評價平衡能力的方法,閉眼高抬腿站立能最大限度的測試人體下肢突然變化的平衡控制能力,閉眼單足站立主要是測量大學生平衡控制能力,這兩種測試方法能夠全面的反映人體平衡控制能力。劉生杰研究認為,練習太極拳和跳廣場舞都可以改善中老年婦女的靜態(tài)平衡能力,并指出太極拳提升平衡能力的效果比跳廣場舞更優(yōu)秀。張陽的研究認為,長時間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其原因與太極拳自身特點有關系,太極拳強調陰陽平衡,是一項左右對稱的運動項目。本研究結果和上述兩個研究結果相似,通過對比實驗太極拳組的閉眼高抬腿、閉眼單足站立成績明顯比羽毛球組的好。就太極拳精要18式的整個動作來看,涉及到單腳站立的動作很多,比如摟膝、拗步、左蹬一根、玉女穿梭、轉身雙擺蓮等等這些動作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是單腳支撐,每一式結束后承接下一式動作很多時候都是要先提腳然后再邁步,運動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屈膝的狀態(tài)下完成。太極拳的動作特點是緩慢、連續(xù)、膝關節(jié)屈伸、眼隨手動等等,此外還伴有旋轉的動作。鑒于這種特點人體需要借助于前庭功能穩(wěn)定、下肢肌肉力量、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和視覺來保持運動過程中的身體平衡,因此,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太極拳,必將會提高受試者閉眼單腳站立時的平衡能力。
T字形跑和W字形跑要求受試者在快速移動中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運動方向、運動速度,要求受試者在移動中始終保持姿態(tài)穩(wěn)定。T字形和W字形反映直角變向和銳角變向時的身體平衡控制能力。本研究中,運動狀態(tài)下平衡控制能力羽毛球組的成績要優(yōu)于太極拳組的學生。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兩種運動項目在形式上的差異性所導致。羽毛球運動中,整個運動過程是在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的,擊球需要在移動過程中快速精準到位才能有效進行防守或者反擊。精準的擊球得益于良好的步伐移動能力,特別是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步伐運動能力,很容易就會被對手控制節(jié)奏,進而出現(xiàn)節(jié)奏打亂的結果,局面很被動。所以羽毛球的整個運動過程中,步伐移動是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且需要一定的沖刺距離,長時間的步伐移動會提升下肢肌肉的快速收縮能力,進而發(fā)展了運動狀態(tài)下平衡控制能力。而太極拳是運動過程中節(jié)奏速度相對緩和的運動項目,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太極拳單腿支撐的姿勢較多,如左蹬一根、分腳、拍腳、擦腳等,這種動作使站立時的支撐面積變小,對姿勢控制的要求提高。而羽毛球運動是介于移動和跑之間,左右腳交替著地、蹬地、制動等等的周期性的有氧代謝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更加注重的快速移動能力,所以在改善運動狀態(tài)下平衡控制能力方面,比太極拳效果明顯。
長時間的太極拳練習可以提高動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長時間的太極拳練習可以提高靜態(tài)平衡控制能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相對于太極拳練習,羽毛球訓練更能提高身體變向移動時的平衡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