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

2022-03-18 06:32胡培培
關鍵詞:家訓建構傳統(tǒng)

胡培培

(廣東財經大學 人文與傳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20)

“家訓”語出《后漢書·邊讓傳》“髫齔夙孤,不盡家訓”[1]1786,指家庭或家族長輩用以垂訓子孫的治家立身之言,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價值取向、道德準則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集中體現,包括家書、家規(guī)、家法、家禮、家誡和遺訓等多種形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強調良好家風之于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他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盵2]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核心要義的中國傳統(tǒng)家訓是當代家風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在現實語境下對其進行現代建構,實現古為今用,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傳承發(fā)展的內在訴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一、中國傳統(tǒng)家訓現代建構的立足點:歷史性、家族性和地域性

中國傳統(tǒng)家訓具有歷史性、家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這些特征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特有的文化基因,也是其現代建構的立足點。

(一)歷史性

“歷史性”是指中國傳統(tǒng)家訓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隨著社會生產、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等的變革而不斷演進和發(fā)展。英國社會學家斯溫伍德認為:“現代性意味著歷史意識,一種歷史連續(xù)性的意識,過去在現在延續(xù)的途徑?!盵3]73這要求我們在進行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時應站在歷史的高度,深刻把握其歷史淵源、發(fā)展規(guī)律、變遷因素。早在先秦時期,王室貴族和諸子百家便開始關注家庭教育,孔子所提出的“詩”與“禮”的儒門家風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文化底色。秦漢時期,因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家訓顯現出了重儒、強調父權家長制的傾向。魏晉南北朝時期,不管是高門士族還是寒門庶族,都極重儒學家教門風,認為家庭(尤其是貴族家庭)的維系,“絕非全賴于外在之權勢與財力,而能保泰持盈達于數百年之久;更非清虛與奢汰,所能使閨門雍穆,子弟循謹,維持此門戶于不衰”[4]309-310。隋唐時期,新的家訓形式——詩訓、家法被廣泛采用,前者重在以情動人,后者重在強調封建綱常名教。宋元時期,中國傳統(tǒng)家訓進入了更為完善、定型并走向繁榮的時期。儒家綱常倫理滲透于家訓之中,論述謀生計的“治生”家訓和論述節(jié)制用度的“制用”家訓大量涌現,且隨著民族矛盾激化,家訓融入了忠君愛國、收復失地等內容。明清時期,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空前繁榮,出現了大量的商賈家訓、女訓、母訓;形式豐富多彩,包括箴言、歌訣、訓辭、銘文等。

不僅如此,我們亦須結合中國傳統(tǒng)家訓生成與存在的社會歷史背景對其進行合理性解讀與歷史性評價,而不應對其妄加評論,甚至排斥與否定。例如在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中有著明顯的重農抑商傾向,這多為世人所詬病。張履祥《訓子語》言:“子孫只守農士家風,求為可繼,惟此而已。切不可流入倡優(yōu)下賤,及市井罡棍、衙役里胥一路……除耕讀二事,無一可為者。商賈近利,易壞心術……”[5]1351-1352農耕自然經濟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主張鼓勵農業(yè)、抑制民間工商業(yè)來維護封建國家的統(tǒng)治,與當時社會生產與交換方式相適應,對此我們應予以歷史肯定。中國傳統(tǒng)家訓獨一無二的歷史性,不僅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過去”,也決定了其現代建構的“未來”。

(二)家族性

“家族性”是指中國傳統(tǒng)家訓受家族社會地位、階級立場、文化底蘊等因素的影響呈現不同的風貌。中國傳統(tǒng)家訓可分為帝王家訓、仕宦家訓、商賈家訓和民間家訓等類型,其內容和風格殊異。一是帝王家訓。帝王家訓是統(tǒng)治者對嗣君及王儲的訓誡,如漢高祖劉邦的《手敕太子文》、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清康熙的《庭訓格言》等,多涉及勤政愛民、禮賢下士、寬緩徭役、審慎刑殺等內容。二是仕宦家訓。仕宦家訓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主體,例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袁采的《袁氏世范》、朱伯廬的《治家格言》等,其內容以儒者推衍經傳之言為主,多談及治學、處世、為官、治家之道。三是商賈家訓。商賈家訓是指作為父兄的商人對其子弟的教誨、訓誡以及營商啟蒙,其內容包括遵行商德、守法良賈、裕家保泰、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等,如清人王秉元的《生意世事初階》、清人吳中孚的《商賈便覽》等。四是民間家訓。民間家訓是指普通平民百姓所編寫的家訓,通常以家譜、譜牒、訓誡規(guī)條等為載體呈現。民間家訓的內容多與族人日用生活相關,其涵蓋面甚廣。如光緒丁酉歲(1897年)湖北麻城的《倪氏宗譜》家訓內容包括孝父母、忠國家、敬祖先、謹墳墓、重婚姻、和兄弟、戒婦言、立戶房、慎交游、定生理、完國課、和鄰里等。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一歷史時期、同一類型的家訓,由于不同的家族背景、家學傳統(tǒng),亦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司馬光、包拯和蘇軾皆為北宋名臣,但治家理念殊異。司馬光受保守政治思想的影響,其家訓帶有濃烈的封建顯宦特質和禮法教化特色。包拯為官清廉,其家訓寥寥數語,談為官之道極為嚴苛:“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盵6]256蘇軾作為一代文豪,其家訓多為詩文、書信形式,勉勵家族子弟多習詩書是其家訓要義。總而言之,作為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核心要素,家族性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現代建構的內在根據之一,我們須充分考慮、保存并凸顯其家族特色。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中國傳統(tǒng)家訓受所屬區(qū)域的自然的、人文的或兩種交融的諸要素影響深刻。其中,區(qū)域的人文性因素對其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顏之推在《顏氏家訓》的《治家》篇中曾談及南北方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下的治家差異:“江東婦女,略無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未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恒、代之遺風乎?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齊整;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多由內政,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悴奴,僅充而已;倡和之禮,或爾汝之。”[7]48-49我們復以明清江南家訓為例?!敖稀痹诿髑鍟r期主要指環(huán)太湖流域的蘇州、松江、常州、鎮(zhèn)江、杭州、嘉興、湖州七府以及后來由蘇州府析出的太倉直隸州。此時,江南家訓蔚為壯觀,并呈現出了以下特征:一是以望族家訓為主體。望族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且十分注重家族門風教化,以此支撐家門長期不墜。無錫高攀龍的《家訓》、海鹽吳麟征的《家誡要言》、昆山朱柏廬的《治家格言》等皆是廣為流傳的家訓名篇。二是崇文尚賈。一方面,江南望族興學重教,以敦促家族子弟崇文入仕。如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8]18另一方面,江南家訓強調耕讀并重、士商兼容。如汪輝祖《雙節(jié)堂庸訓》卷五《蕃后》:“治儒業(yè)者,不特為從宦之階,亦資治生之術”[9]167,“農、工、商、賈,無不可為”[9]169。三是風格典雅。江南望族素稱“詩禮世家”,其家訓極富文學性,語言多為格言、警句體裁。例如《治家格言》對仗工整、押韻合轍:“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盵8]17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發(fā)展與傳承存在著地域差異,因此,在其現代建構中不得不考察家訓的地域特征,并由此深入探討地域文化差異給家訓帶來的影響。

二、中國傳統(tǒng)家訓現代建構的關鍵點:價值整合

文化的重建蘊含著傳統(tǒng)觀念與價值的轉化,從中國傳統(tǒng)家訓發(fā)展史看,盡管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家族抑或是不同地域的家訓風格趨異、自成特色,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取向歷來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核心價值。

(一)修身為本

中國傳統(tǒng)家訓素來重視家族成員的道德修養(yǎng),認為修身是齊家、治國之本。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中的修身之道始自儒經,主要涉及如下幾方面:一是博學篤行,認為讀書志在圣賢,是修養(yǎng)品德的必備條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設《勉學》篇誡子讀書,他認為讀書學問有增益德行、開心明目、利于行耳之功,因此,他反復告誡家中子弟要通曉六經要義,涉獵百家著述,并對世人“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7]166的“閉門讀書”法進行了批駁。二是儉以養(yǎng)德,從豪門顯貴到普通百姓,普遍將“尚儉”視為立德之本。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言“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10]625,認為“儉”與“奢”關系到個人的禍與福、家族的興與敗。三是謹慎交友,勸誡家族子弟謹慎交友以敦厚家風。如袁采《袁氏世范》要求:“人之平居,欲近君子而遠小人者,君子之言多長厚端謹……小人之言多刻薄浮華……”[11]81他認為長期與小人為友,則會漸染惡習:“朝夕聞人尚氣好凌人之言,吾亦將尚氣好凌人而不覺矣;朝夕聞人游蕩、不事繩檢之言,吾亦將游蕩、不事繩檢而不覺矣。”[11]81

(二)以禮齊家

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主張以儒家禮法秩序維系家族內部的穩(wěn)定與和諧,強調夫義婦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對此,《顏氏家訓》論述得最為詳盡。一是夫義婦順?!吨渭摇菲刑岢觥胺虿涣x則婦不順”[7]41,“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7]47,認為“夫義婦順”是夫妻倫理行為準則,作為丈夫應對妻子以禮相待,作為妻子則應彌補夫君的不足。二是父慈子孝。在父慈方面,顏之推認為為人父應做到嚴慈相濟,“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7]8。在子孝方面,他強調“孝為百行之首,猶須學以修飾之”[7]196,教導子弟知讀《論語》《孝經》,以行孝悌之事。三是兄友弟恭。顏之推言兄弟是血緣至親,“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yè),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7]23,且兄弟之情關系到家庭或家族的和諧,“兄弟不睦,則子侄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疏??;群從疏薄,則童仆為仇敵矣”[7]27。不僅如此,顏氏要求妯娌“恕己而行,換子而撫”[7]28,主張以對待父親的態(tài)度敬事兄長:“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盵7]29

(三)家國情懷

中國傳統(tǒng)家訓以修身、齊家為核心,并將其推及治國,顯示出濃厚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指個體、家庭、國家和天下在傳統(tǒng)中國框架內是連續(xù)的共同體,與此相對應,修身、齊家不僅是個人成長、家庭和諧的倫理規(guī)則,亦是治國平天下之道?!睹献印るx婁上》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盵12]153這正是對“家國一體”最為質樸且曉暢的表達。梁漱溟在考察中國文化時洞悉了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政治秩序,曾談到中國之政治構造往往被納于倫理關系中,視一國如一大家庭,政治秩序的建構正是以家為起點,故“從人人之孝悌于其家庭,就使天下自然得其治理;故為君上者莫若率天下以孝”[13]82。因此,從家族層面看,家訓的目的在于“業(yè)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7]1;從國家層面看,家訓是維系封建統(tǒng)治、促進社會教化的需要,正如《家范》引《易經》語:“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盵14]1“家國一體”的禮樂制度使“家”與“國”緊密結合起來,“忠”“孝”“仁”“義”“儉”等家庭倫理之道便升華為忠君愛國、立身報國、廉潔奉公、誠信治國的家國情懷,這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中最值得稱道的精神價值。

然而,任何一種文化要在新的時代保持生命力和價值,需要我們站在歷史的合理視域內和時代發(fā)展角度,通過反思與批判進行揚棄,整合其價值,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亦不例外。正如著名學者余英時所言:“中國文化重建的問題事實上可以歸結為中國傳統(tǒng)的基本價值與中心觀念在現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調整與轉化的問題?!盵15]52

第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家訓不僅是家庭或家族精神內核的體現,更是社會價值的縮影。在當今中國社會,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的發(fā)展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是個人層面的價值觀與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價值取向一脈相承,不僅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在價值觀念上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亦需要以中國傳統(tǒng)家訓為載體,這與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人倫日用”性相關?!叭藗惾沼谩闭Z出朱熹《論語集注》:“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盵16]94意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蘊含著深刻的道德倫理內涵,在這里我們用以強調老百姓自覺地將中國傳統(tǒng)家訓所包含的倫理道德、生活規(guī)范貫穿并內化于“他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化于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為引導百姓生活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一種過程或生活狀態(tài)”[17]46。正如宋儒朱熹《朱子家訓》有言:“此(家訓所涉及的家庭倫理規(guī)范)乃日用常行之道!”[18]1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盵19]16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與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相結合,便能通過“百姓日用而不覺”的方式扎根于百姓的生活、走進百姓的心里,成為百姓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第二,以現代家庭倫理為基礎。在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性建構過程中,我們須意識到根植于家本位、三綱五常、血緣關系之上的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精神在面對現代化轉型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文化不適。一是重家族輕個體。中國傳統(tǒng)家訓強調以“家”為本位,個體只有在家庭、家族或國家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忽略了個體的利益、獨立和自由。二是重人倫輕平等。中國傳統(tǒng)家訓以“三綱五倫”作為維護家庭或家族秩序的人倫基礎,片面要求臣子服從君父、卑幼服從尊長。如曹端《家規(guī)輯略》言“子受長上訶責,不論是非,但當俯首默受,毋得分理”[20]188,講求子女唯父母之命是從;顏之推《顏氏家訓》云“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干蠱”[7]47,灌輸男尊女卑思想。三是重血親輕公正。中國傳統(tǒng)家訓對血緣親情關系的重視固然有利于維系家庭或家族的和睦,但也衍生出了人情化的生活圖式。在人情面前,人們常常犧牲公正、正義等理性文化特質,攀關系、講交情、裙帶關系盛行成為一種完全正常的現象。而現代家庭倫理強調個體的尊嚴和自由;重視家庭成員的獨立和平等;主張家庭倫理與社會倫理相溝通、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因此,我們既要傳承中國傳統(tǒng)家訓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等家庭美德,同時也要重視將個體價值與家庭和諧相結合,強調家庭成員的權利與義務并重的雙向倫理,主張男女平等,融合遵法守紀等社會公德,重塑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價值。

第三,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要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依據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時代主題的轉換以及家庭建設的新要求等因素進行價值整合。在新的時代境遇中,當代家庭建設中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例如黨員干部家風問題。據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央紀委公布的34名中管干部紀律處分通報中,有21人違紀涉及親屬。針對黨員干部家風問題,我們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家訓廉潔修身、慎獨慎初慎微的思想,重點強調明為民、清廉、務實之大德,守公眾、公權、工作之公德,嚴操守和行為、戒貪止欲之私德,將黨風建設內容融入中國傳統(tǒng)家訓。再如傳統(tǒng)的宗法家庭結構解體并向核心家庭轉變,造成了縱向倫理關系的位移,代際倫理關系也相應地出現了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孝親”觀念的淡化,代際關系利益色彩加重,尊老不足、愛幼有余,子女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等。此外,傳統(tǒng)道德對婚姻約束力的降低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離婚率的增長,由此引發(fā)的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須以這些社會、家庭等現實問題為導向,直面、回應并解決這些問題,重點加強對現代孝親、夫妻以及親子倫理的闡釋,從而賦予中國傳統(tǒng)家訓以新的價值內涵。

三、中國傳統(tǒng)家訓現代建構的著力點:創(chuàng)新傳播

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須按照時代需求和特點,積極尋找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打開方式”,只有當“有意義”的價值主題與“有意思”的現代傳播形式相結合,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

(一)重視出版創(chuàng)新

作為大眾媒介的主要形式,書籍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主要傳播方式。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不乏經典名篇,在新形勢下,重視經典出版需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找準出版定位,打造傳統(tǒng)家訓主題出版。中國傳統(tǒng)家訓經典出版類別主要涉及原著類出版、學術類出版以及解讀類出版這三大類。尤其是解讀類圖書雅俗共賞,迎合了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例如《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立足家教思想主題,從識己、識人、識事以及識道等方面全新闡釋傳世家訓典范。這些經典解讀類圖書的作者不再是作為一個學院派知識分子傳授經過學院體制認證的“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以今譯、評述、圖說等手法對傳統(tǒng)家訓的文化背景、訓誡規(guī)范、歷史典故作現代的詮釋,促進了傳統(tǒng)家訓文化的大眾推廣。二是堅持以內容為先,倡導嚴肅高雅的出版原則。傳統(tǒng)家訓經典的出版必須秉承敬畏之心,將內容建設擺在首位,注重當代價值整合;拓展傳統(tǒng)家訓經典出版的廣度,系統(tǒng)收集、整理傳統(tǒng)家訓的民間文獻、出土文獻以及海外文獻;糾正模式單一、選題雷同、過度娛樂化的出版傾向,不斷守正出新。近年來,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家訓書籍相繼出版,例如廣東省文明辦牽頭編寫的《嶺南家訓》、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等聯(lián)合編撰的《福建家訓》等,收錄整理家訓,完整多面地反映了這些地區(qū)古往今來的家訓文化。三是實現中國傳統(tǒng)家訓經典的全媒體出版,讓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代的碰撞中“活”起來。“全媒體”出版強調同一內容基于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網頁等媒介的“一次創(chuàng)建,多次使用”,由不同終端(計算機、移動終端、手持閱讀器等)呈現出來,是中國傳統(tǒng)家訓經典出版的發(fā)展方向。未來隨著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成熟,這些技術將被廣泛運用于中國傳統(tǒng)家訓經典的開發(fā)與出版,從而滿足當代受眾群體多感官、全方位、具象化的閱讀潮流。

(二)強化政府傳播

所謂政府傳播是指“政府組織及其成員對內外傳遞、交流和共享信息的行為,以及通過這些信息傳播所達成的溝通交流和社會互動”[21]16。與其他傳播方式相比,政府傳播具有權威性、導向型、示范性和內化性等特征。政府傳播雖然是現代學術術語,但作為一種傳播行為與政治活動古已有之,如統(tǒng)治階級對傳播內容、渠道、對象的主控性等已經與當今的政府傳播十分相似。在我國古代社會,歷代統(tǒng)治者不僅重視對嗣君的訓導、君德的培養(yǎng),甚至躬身親撰帝訓,以示范民間、鼓勵百姓,如朱元璋撰《祖訓錄》《誡諸子書》、雍正輯錄康熙訓言而成《庭訓格言》。不僅如此,統(tǒng)治者還通過樹立典型榜樣的方式推介家訓名篇。例如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對浙江浦江鄭氏家訓《鄭氏規(guī)范》極為推崇:“人家有法守之,尚能長久,況國乎!”[22]230統(tǒng)治者對家訓的重視必然會帶來全社會的效仿,進而推動家訓的廣泛傳播。在當今社會,盡管大眾傳媒日益成為執(zhí)行重要社會功能的文化“容器”和公眾精神“保姆”,但政府傳播在傳播先進文化方面仍有強大功能,且越來越受到重視。一是政府直辦媒體。通過“國辦”“黨屬”政府直辦媒體,例如報刊、電臺、電視臺、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聞客戶端)傳遞主流聲音,對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文化內涵和現代意義進行權威性解讀。例如《人民日報》曾刊登《培養(yǎng)好家風 涵養(yǎng)好作風》《“苦”字家訓的百年變遷》等文。二是領導人傳播。領導者作為媒介參與者就中國傳統(tǒng)家訓在重要會議中發(fā)表言論、電視節(jié)目中接受訪談、在報刊上撰寫署名文章,具有主導輿論走向的作用。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2021年《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在全國發(fā)行,這些都發(fā)揮了積極的宣傳效應。三是標語、口號、宣傳畫、展覽館傳播。政府傳播可以在人流密集的站點、商區(qū)、社區(qū)、展覽館等公共區(qū)域,設計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形象生動的主題宣傳標語、口號和宣傳畫,打造以中國傳統(tǒng)家訓為主題的展館,這種方式更加貼近生活實際,能起到以簡馭繁的傳播效果。

(三)打造文創(chuàng)產品

文創(chuàng)產品承載著文化符號的意義,這決定了它不僅僅是滿足消費物質需求的商品,更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新興載體。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家訓本身,將歷史性與現代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實用性和互動性相結合,研發(fā)文化元素突出、符合時代審美、貼近實際生活需求的文創(chuàng)產品,讓中國傳統(tǒng)家訓以更加親切、更加立體、更加新穎的姿態(tài)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是當前中國傳統(tǒng)家訓現代建構的創(chuàng)新舉措。一是生活類文創(chuàng)產品。將關涉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名言警句直接附著于手提袋、書簽、膠帶、文房四寶等日常生活用品之上,并與博物館主題展覽、大型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場館展演及文創(chuàng)展示,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中國傳統(tǒng)家訓。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警惕此類產品因設計手法類似,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對文化資源的淺層次挖掘、圖文的簡單復制,導致文創(chuàng)產品創(chuàng)意不足等弊端。二是數字類文創(chuàng)產品。文創(chuàng)產品與數字技術相結合是今后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的新路徑。2019年,騰訊推出的首款傳統(tǒng)文化公益游戲《佳期:團圓》緊扣傳統(tǒng)文化、寓教于樂,傳遞傳統(tǒng)佳節(jié)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追捧。以此為啟發(fā),在充分分析消費者心理、消費需求、審美情趣的基礎上,尤其要尋找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與“數碼原住民”的心理連接點,研發(fā)設計網絡游戲之類的文創(chuàng)產品,這可能比一般文創(chuàng)類產品在傳播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三是節(jié)目類文創(chuàng)產品。大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以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為敘述主題,播出后吸引了近萬名年輕人報考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師這一過去的冷門專業(yè)一下子成了“香餑餑”。傳統(tǒng)文化借助文創(chuàng)形式“吸粉”的成功案例不止《我在故宮修文物》,《創(chuàng)意中國》《上新了·故宮》等一系列節(jié)目類文創(chuàng)產品實現了文化價值和產業(yè)價值的雙向賦能。要借助節(jié)目類文創(chuàng)產品的形式,回歸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本質,將文創(chuàng)節(jié)目打造成“有故事、會講故事的智者”,激發(fā)大眾對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濃厚興趣,用中國創(chuàng)意講好中國故事。

綜上所述,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家訓依然具有滌風勵德、淳化風俗的精神力量。傳承好家訓、涵養(yǎng)好家風,需要我們在當前語境下推動中國傳統(tǒng)家訓創(chuàng)新發(fā)展,構建能夠反映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家訓話語體系。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涉及對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歷史性、家族性和地域性的把握,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核心價值整合,以及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這三方面同等重要,沒有任何一方面具有解釋的優(yōu)先權,它們彼此影響、交互作用,共同助力中國傳統(tǒng)家訓的現代建構,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更好地植根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之中。

猜你喜歡
家訓建構傳統(tǒng)
飯后“老傳統(tǒng)”該改了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chuàng)作論
張載家訓不只是橫渠四句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傳統(tǒng)家訓里的廉政觀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tǒng)
三坊七巷 名人家風家訓館
老傳統(tǒng)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tǒng)
建構游戲玩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