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章琴 王同生
1信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呼吸結核科,信陽 464000;2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科,洛陽 471000
肺結核是一種常見感染性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感染微生物所導致,如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和空氣感染加重,肺結核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據(jù)第4次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結核病耐藥監(jiān)測報告顯示,已有近900萬人患結核病,而我國結核病患者就有130萬左右,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肺結核高發(fā)病國家[2]。肺結核對多種藥物具有耐藥性,對患者治療產(chǎn)生負性影響,利福平作為肺結核一線藥物,在肺結核治療中具有一定療效,但近年來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不斷增加,利福平在肺結核中治療地位因耐藥性而受到一定影響,單純利福平耐藥患者經(jīng)化療后,可能轉變?yōu)槟投嗨幗Y核病[3]。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典型氟喹諾酮類藥物,屬于廣譜抗生素,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被廣泛應用于耐多藥結核病治療中,不同劑量可起到不同治療效果[4]。本研究探討高劑量和低劑量左氧氟沙星治療利福平耐藥肺結核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信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9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各45例。高劑量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29~71(42.16±5.05)歲,病程為1~6(2.25±0.26)年;低劑量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25~76(43.27±5.12)歲,病程為1~7(2.36±0.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信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jīng)痰查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檢測明確為利福平耐藥肺結核;(2)肺結核病程>1年;(3)患者對左氧氟沙星敏感;(4)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性疾病;(2)患者合并全身免疫疾??;(3)患者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患者合并惡性腫瘤;(5)患者存在意識障礙。
兩組患者均接受止咳、平喘、祛痰和利福平化療治療。高劑量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成都倍特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73630)0.6 g/d,低劑量組給予0.4 g/d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6個月。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檢查,并進行3次痰抗酸染色涂片、1次痰改良羅氏培養(yǎng),觀察患者指標變化。
(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痰菌陰轉率明顯升高,胸片顯示病灶吸收≥5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痰菌陰轉率有所升高,胸片顯示病灶吸收<5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2)兩組患者病灶吸收情況,分為吸收明顯、吸收、不變和惡化。(3)使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每項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尿常規(guī)異常、過敏反應。
使用SPSS2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本樣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劑量組治療有效率為95.56%(43/45),高于低劑量組75.56%(34/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83,P=0.007),見表1。
表1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高劑量組病灶吸收率為91.11%(41/45),明顯高于低劑量組66.67%(30/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73,P=0.004),見表2。
表2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病灶吸收情況比較[例(%)]
高劑量組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低劑量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注:高劑量組給予左氧氟沙星0.6 g/d,低劑量組給予左氧氟沙星0.4 g/d
組別高劑量組低劑量組t值P值例數(shù)45 45社會功能81.25±9.46 67.34±7.56 8.898<0.001物質生活81.82±9.39 64.31±7.42 11.333<0.001軀體功能89.05±8.26 65.58±7.47 16.324<0.001心理功能88.03±9.96 61.81±7.63 16.188<0.001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80,P=0.777),見表4。
表4 兩組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肺結核具有高發(fā)病率、高病死率等特點,主要由于吸入含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而引起感染,可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咳嗽、乏力、胸痛、呼吸急促等,患者往往遷延難愈,治療肺結核主要給予藥物化療控制癥狀,殺滅結核分枝桿菌[5]。目前治療肺結核常見藥物有利福平、異煙肼、阿米卡星、利福噴汀、氨基水楊酸等,如出現(xiàn)藥物耐藥,則會使治療效果明顯降低,甚至發(fā)展為耐多藥肺結核,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6]。利福平作為一線抗結核藥物,廣泛應用于結核病化療中,但容易出現(xiàn)利福平耐藥現(xiàn)象,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利福平耐藥率約為8.9%,且耐藥肺結核患者數(shù)量呈不斷增加趨勢,給抗結核治療帶來很大挑戰(zhàn)[7]。故在制定用藥方案時應重視藥物最低抑菌濃度,盡可能減少耐藥菌株產(chǎn)生及繁殖擴散。
左氧氟沙星具有較好的殺菌作用,尤其對革蘭陰性細菌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促使分支桿菌死亡[6]。左氧氟沙星可抑制結核桿菌脫氧核糖核酸旋轉酶活性,阻斷結核桿菌DNA復制過程,在用藥過程中可與其他抗結核藥物形成協(xié)同作用[8-9]。此外,左氧氟沙星半衰期長,容易被完全吸收,可通過尿液排出,體內無積蓄。
目前使用左氧氟沙星在小劑量給藥時,需增加用藥次數(shù),借助血液循環(huán)將藥物傳遞到各個組織,將藥物消化利用后通過腎臟排出體外。但應用此劑量時,其血藥濃度受到年齡、性別等多種因素影響,無法保證充足的血藥濃度,導致抗結核治療效果減弱[10]。使用0.6 g/d劑量時可避免血藥濃度不足,抗菌作用更強,且藥效持續(xù)時間更長,發(fā)揮較好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高劑量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低劑量組,這提示使用高劑量治療效果更好,高劑量組病灶吸收率明顯高于低劑量組,這提示0.6 g/d劑量左氧氟沙星可促進肺結核患者病灶吸收,高劑量組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低劑量組,這提示使用0.6 g/d劑量左氧氟沙星患者生活質量更好,高劑量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低劑量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使用0.6 g/d劑量左氧氟沙星并未使患者不良反應增加,安全性較高,此結果與范向陽等[11]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高劑量左氧氟沙星治療利福平耐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促進病灶吸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無不良反應增加,具有較高安全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但本研究選取例數(shù)較少,隨訪時間較短,且均為信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利福平耐藥肺結核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一定程度偏倚,建議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加以證實。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