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芳
[摘? ? ? ? ? ?要]? 目的:分析多模式教學方法應用于婦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甘肅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婦產科的24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12名。參照組用傳統(tǒng)帶教法,觀察組用多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兩組考核成績、臨床帶教方法評估。結果:實施后,參照組的考核成績低于觀察組;參照組的臨床帶教方法評估分數低于觀察組,顯示差異(P<0.05)。結論: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開展多模式教學法能為實習生提供更生動的教學內容,使實習生更積極地跟隨帶教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臨床工作能力,應用效果明顯,可推廣。
[關? ? 鍵? ?詞]? 多模式教學方法;婦產科;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0-0109-03
婦產科學是融合理論和實踐的一個專業(yè)學科,為醫(yī)護院校的學生提供專業(yè)性知識。婦產科是院內的一個重要科室,每年都會為醫(yī)護院校的學生提供專業(yè)、系統(tǒng)的臨床實習機會,使其能積累臨床經驗,為日后工作做好準備。目前,婦產科臨床帶教中多采取傳統(tǒng)帶教法,能為實習生提供專業(yè)知識、實際案例講解等內容,引導婦產科實習生學習,但該種教學方法未能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臨床帶教效果不太理想。而多模式教學法利用問題教學法、標準化教學等教學方式,使臨床帶教變得更豐富,能激發(fā)實習生的探究欲望,使實習生更積極地學習,有助于提高臨床帶教效果[1]。因此,本次研究圍繞多模式教學方法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進行分析,詳見下述。
一、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附屬醫(yī)院婦產科的24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12名。參照組中男實習生3名、女實習生9名,年齡20~24歲,均(22.34±1.58)歲;觀察組中男實習生2名、女實習生10名,年齡21~25歲,均(22.41±1.69)歲。無資料差異(P>0.05)。
(二)方法
1.參照組
傳統(tǒng)帶教法:根據婦產科臨床帶教大綱制訂課程計劃,主要以實際案例講解、理論知識講解、臨床實踐等為主,帶教老師為實習生提供自主模擬、練習的場地和使用器材,且及時回答實習生的提問,必要時為其提供需要的參考資料和建議。
2.觀察組
多模式教學方法:(1)涵蓋上組內容,同時開展多模式教學方法。(2)問題式教學法:用實際經典案例引導實習生思考相應問題,且鼓勵實習生大膽發(fā)言,師生高頻探討,最后總結處理方法,使實習生的知識量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幅度提升。還可讓實習生自由結組,為其創(chuàng)建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用問題引導實習生思考,制訂解決方案,且以小組的形式模擬演練,改善實習生的思維模式,提高實習生的綜合能力。(3)標準化病人教學:組織實習生根據婦產科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模擬演練,讓實習生自由結組,且相互扮演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帶教老師從旁觀察,掌握每位實習生的思考方式和特點,然后組織實習生進行標準化訓練,使實習生更了解婦產科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職責、標準化操作、溝通方式等,提高實習生換位思考的能力,減少實習生與患者間的溝通問題。(4)模型示范教學:需結合婦產科病歷、骨盆模型、臨床實操等使實習生能近距離、細致地觀察女性患者腹內結構及可能出現的病情,使實習生能快速將理論知識和實操等緊密結合,鍛煉實習生的查體、診治、護理等能力,減少實習生的膽怯心理和降低錯誤操作發(fā)生率。帶教老師還需根據教學大綱準備好影像資料,使實習生能從模型入手,深度探究婦產科疾病,增加實習生的模擬經驗,為后續(xù)開展臨床工作做好鋪墊。同時,鼓勵實習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便完善實習生的思路,不斷打破實習生的思維模式。
(三)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實習結束時的考核成績(主要針對理論考核、實操考核、綜合技能考核,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實習生的實習情況越好)、臨床帶教方法評估(用院內自制臨床帶教評估表對知識實用性、帶教連貫性、師生互動情況、主動學習情況等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臨床帶教方法越好)[2]。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x)、標準差(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比較兩組考核成績
實施后,觀察組的理論考核成績、實操考核成績、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均比參照組高,顯示差異(P<0.05)。詳見表1。
(二)比較兩組臨床帶教方法評估
實施后,觀察組臨床帶教方法評估分數高于參照組,有數據差異(P<0.05)。詳見表2。
三、討論
婦產科學主要反饋婦女現存或潛在健康問題,為女性健康提供正確指引,婦產科學不僅圍繞女性生殖系統(tǒng)開展研究,還包含胚胎學、免疫學、遺傳學、內分泌學、病理學、兒科學、外科學、人體解剖學、圍產醫(yī)學等基礎學科中的內容,為婦產科臨床診治和護理提供相關知識[3]。婦產科是院內的重要科室之一,需承擔院內產科、婦科、計劃生育等工作,盡力為女性患者解決各種疑難雜癥。但婦產科工作的實踐性較強,僅憑基礎知識無法勝任臨床工作,需積累臨床工作經驗,才能正確、及時發(fā)現病因,找到有效解決措施,減輕患者痛苦。為持續(xù)培養(yǎng)婦產科人才,院內每年都會安排應屆學生到院婦產科實習,能幫助實習生更了解婦產科工作模式,改變實習生的思維模式,增加其臨床工作經驗,為后續(xù)開展臨床工作提供幫助[4]。目前,婦產科臨床帶教中常采取傳統(tǒng)帶教模式,帶教老師用口述和引導的方式,使實習生了解婦產科的臨床工作,懂得案例中的處理方式,但實習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較弱,很多知識都無法被合理使用,實習生在臨床中的角色轉換速度較慢,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如:實際案例分析時,帶教老師列舉某正常妊娠的產婦因驚嚇或外力撞擊導致早產時的處理方式時,會列舉羊水大量流出、胎兒向下娩出等相關資料,然后引導實習生對處理方式和危險情況進行分析,實習生雖然能跟隨帶教老師認真學習,但腦海中依然無法形成較具體的處理方案[5]。院內婦產科的工作節(jié)奏較快,若實習生心存僥幸或責任感不強,工作時容易出現較大失誤,進而影響個人職業(yè)生涯。
隨著院內運營和婦產科醫(yī)療水平的提升,婦產科越來越重視臨床實際需要,并對臨床帶教方法進行了改善,發(fā)現多模式教學方法中的內容多樣,能改善婦產科臨床教學現狀,使婦產科臨床帶教更貼合臨床實際情況,為實習生提供更多真實案例和實踐機會,使實習生成為臨床帶教中的主角,提高臨床帶教效果[6]。多模式教學方法中主要涵蓋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方法、標準化教學方法、模型示范教學方法,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能改變實習生對婦產科臨床帶教的看法,學習時更主動,能掌握更多專業(yè)知識,積累更多臨床經驗。如問題式教學方法是將理論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尋找、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掌握知識、活躍思維、提高技能,最終培養(yǎng)好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帶教老師在講解妊娠期正常孕婦護理和異常孕婦護理實際案例時,可以提問早產、流產等方面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7]。此時,能看到A實習生針對病情做出幾種疾病的分析和不同的解決方案,還能看到B實習生針對病情展開諸多假設等。帶教老師可順勢引導實習生分組討論,然后總結,也可組織實習生模擬當時的情境,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并沒有直接給出處理問題的方法,而是逐漸引導實習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加深了實習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鍛煉了實習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實習生的實操能力,使實習生腦海中理論知識與實踐良好融合,提高實習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用多模式教學方法,能快速改善實習生的思維模式,使其靈活使用醫(yī)學知識,對患者病情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減少細節(jié)上的疏漏,提高解決措施的有效性[8]。如:標準化病人教學方法從北美地區(qū)多年臨床醫(yī)學教育改革實踐而來,能轉變實習生的角色,使其更了解患者的感受,在臨床實踐或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實習生能站在不同角度審視問題,不僅觀察患者身體上的疾病,推斷致病因素,還重視患者心理上的問題,分析心理因素對病情的影響,進而根據綜合分析制訂出詳細、有效的診治及護理方案。以標準化病人教學方法開展臨床帶教,不僅能為實習生提供較真實的工作場景,增加實習生的臨床工作經驗,還能改善實習生對待患者的態(tài)度,提高實習生的耐心和溝通能力,以便醫(yī)護工作能順利進行,診治及護理方案更具體[9]。多模式教學方法還按照實際需要適當使用模具,更清晰地為實習生講解女性生殖系統(tǒng)知識和相關疾病,增強實習生的知識積累量,使實習生能結合臨床實際案例,具體分析病情,更注重患者的個體差異,確保后續(xù)工作能細致開展。如:模型示范教學是醫(yī)學常用的模擬教學手段,能增強臨床活動場景的真實感,使實習生在安全、開闊的環(huán)境中認真練習,不斷增強實操能力。帶教老師可以安排陰道、子宮等疾病診治情境模擬訓練,增強實習生的操作熟練度,幫助實習生樹立應有的自信,以便后期更從容地開展工作[10]。在訓練過程中,實習生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及相關疾病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制訂診治及護理方案時會更嚴謹,能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藥物或安排手術,提高實習生的診治和護理能力。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后,觀察組考核成績高于參照組;觀察組臨床帶教方法評估分數高于參照組,體現差異(P<0.05)。說明多模式教學方法中的多項內容使臨床帶教以更靈活、豐富的方式呈現,能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加實習生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提高實習生的綜合能力。多模式教學方法能促進實習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提升師生互動頻率,使臨床帶教更有效果。
綜上所述,多模式教學方法能發(fā)揮問題式教學方法、標準病人教學方法等的優(yōu)勢,使臨床帶教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呈現,提高臨床帶教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多模式教學方法能快速轉變實習生對婦產科工作的看法,縮短實習生的適應時間,盡量多地鍛煉實習生,使實習生在院實習過程中不僅能收獲較多專業(yè)知識、實際案例,還能積累更多實踐經驗,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婦產科臨床帶教用多模式教學方法能提高實習生參與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的積極性,使實習生不僅專業(yè)能力過強,還注重溝通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成為更優(yōu)秀的醫(yī)護人員,進而增加婦產科優(yōu)秀人才儲備量,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楊曉,李金鳳.講授式教學與啟發(fā)式教學對于婦產科護理臨床帶教效果及滿意度對比分析[J].臨床研究,2021,29(11):197-198.
[2]張宏博.行為導向教學法在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10):35-37.
[3]姚麗娟,高希海,崔金秀,等.多元化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 13(28):53-56.
[4]張先娟,高希海,張洪秀,等.人性化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 13(26):61-64.
[5]陶佳,劉暢,王莉.PBL結合案例模式在留學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22):47-49.
[6]洪婷.循證護理融合CBL模式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效果[J].中國現代醫(yī)生,2021,59(17):175-180.
[7]李雅文.目標管理教學法對婦產科帶教作用的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15):42-45.
[8]張冬麗,羅繼紅,汪秀梅.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 13(11):36-39.
[9]陶佳,劉暢,朱艷.不同教學模式在留學生教學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10):34-37.
[10]丁璇.雙軌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0,12(28):11-15.
◎編輯 馬燕萍
123350118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