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瀛
(中國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是:“可歌之詩”與“不可歌之詩”是否同樣講究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
所謂“可歌之詩”是說,中國古典詩詞,一般說,自古都是與樂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歌唱的;“可歌之詩”自然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而“不可歌之詩”,即所謂“徒詩”,我認為同樣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當然,二者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可歌之詩”有曲譜,而“不可歌之詩”無曲譜。但它們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是一致的。如我在貴學報發(fā)表的前一篇文章《節(jié)奏和韻律——宅居談詩(四)》中所說,節(jié)奏和韻律乃詩歌(包括“可歌之詩”與“不可歌之詩”)的本根性特征[1]。
單就詞而言。我在《李笠翁詞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前言》中曾經(jīng)說過,詞孕生于隋唐(更有人認為詞濫觴于“六代”),成熟于五代,盛于兩宋,衰于元明,復興于清。不管主張詞起于何時,有一點是共同的:最初的詞都是歌唱的,而且是有詞調(diào)和曲譜的。即“詞”與“樂”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清代王奕清《歷代詞話》卷一引宋人《曲洧舊聞》談詞的起源時說:“梁武帝有江南弄,陳后主有玉樹后庭花,隋煬帝有夜飲朝眠曲?!盵2](p1082)如果說這是初期的詞,那么它們都是用來歌唱的。清代汪森《詞綜序》云“當開元盛日,王之渙、高適、王昌齡詩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薩蠻》等詞,亦被之歌曲”[3](p1),認為唐時的“長短句”也是“詩”“樂”一體的。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詞非詩之剩義”條云:“唐人朝成一詩,夕付管弦,往往聲希節(jié)促,則加入和聲。凡和聲皆以實字填之,遂成為詞?!盵4](p4406)陳洵《海綃說詞·通論》“本詩”條也說:“唐之詩人,變五七言為長短句,制新律而系之詞,蓋將合徒詩、樂府而為之,以上窺國子弦歌之教。”[5](p483)它們都從詞的具體誕生機制上揭示出詞與樂的關(guān)系。到詞最成熟、最興盛的五代和宋朝,許多人都認為“本色”的詞與音樂是須臾不能分離的。李清照提出詞“別是一家”,主要從詞與音樂的關(guān)系著眼。詞“別是一家”,與誰相“別”?“詩”也。在李清照看來,“詩”主要是被吟誦或誦讀的,而詞則要歌唱,故“詩文分平側(cè),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總之詞特別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她點名批評“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這些填詞名家的某些詞“不協(xié)音律”,“皆句讀不葺之詩耳”;又批評“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稍早于李清照的陳師道在《后山詩話》中也批評“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宋代詞人誰最懂音律?從填詞實踐上說是周美成、姜白石;而從理論闡發(fā)上說,張炎《詞源》講詞之音律問題最詳。他們是大詞人,同時是大音樂家。
有人說,宋元之后,特別是近代,詩與樂明顯有分途之勢,出現(xiàn)所謂“可歌之詩”與“不可歌之詩”。
其實在很早已出現(xiàn)苗頭。有的詩主要被歌唱(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誦讀),如樂府和一些民歌等等,《碧雞漫志》卷第一“歌曲所起”條說“古詩或名曰樂府,謂詩之可歌也,故樂府中有歌有謠,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有的詩主要被誦讀(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歌唱),這就是后人所謂“徒詩”,如古詩十九首、漢賦、三曹和七子的詩以及唐詩等等。有些詩歌,原來主要是唱的(如“詩三百”),后世(直到今天)則主要對之誦讀或吟唱;原來歌唱的漢魏樂府詩歌,后來也主要是誦讀或吟唱。清末學者陳洵《海綃說詞·通論》“本詩”條說:“詩三百篇,皆入樂者也。漢魏以來,有徒詩,有樂府,而詩與樂分矣。”[5](p483)
“詩與樂分矣”這個說法,雖不能那么絕對,但大體符合事實。而且有的詩歌形式,開始時主要被歌唱,到后來則逐漸發(fā)展為主要被吟誦或誦讀,如“詩三百”和樂府詩即如此,詞亦如是——從詞的孕生、成熟、發(fā)展的過程可以得到印證。
就是說,在詩歌發(fā)展過程的某一階段,“詩”與“樂”分離開來,詩自詩矣,而“樂”則另有所屬。
大約從元代或宋元之間開始,詞逐漸有了與“樂”分離的傾向(1)其實,蘇軾“以詩為詞”(陳師道《后村詩話》對蘇軾的批評,認為蘇詞“不諧音律”“不入腔”),就露出了詞與樂分離的苗頭——即,在蘇軾那里,詞逐漸脫離樂曲束縛成為純文學、成為詩的一種新的形式?!疤K門四學士”之一晁補之說:“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中縛不住者?!?語見《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三)。南宋詞人陸游說:“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語見《歷代詩余》卷一一五,該書一名《欽定歷代詩余》,乃康熙四十六年(1707)命侍讀學士沈辰垣等編定,近有上海書店影印本。)就是說,蘇軾的豪放性格,促使其詞不顧音律束縛,而走向純文學。,而“樂”逐漸屬之“曲”。以此,詞逐漸過渡到曲。宋末沈義父《樂府指迷》中說:“前輩好詞甚多,往往不協(xié)律腔,所以無人唱?!盵6](p281)所謂“無人唱”,即有的詞離樂越來越遠矣,這里透露出詞與樂分離的某種信息。清代宋翔鳳《樂府余論》云:“宋元之間,詞與曲一也。以文寫之則為詞,以聲度之則為曲。”[7](p2498)從這里更顯著地表示出:“宋元之間”起,詞就逐漸與“文”相聯(lián)系,而曲則與“聲”靠近;就是說詞從歌唱逐漸變?yōu)橐髡b或誦讀,而歌唱的任務則轉(zhuǎn)移到曲身上了。至明,這種變化更為明顯。清沈雄《古今詞話·詞品下卷》云:“徐渭曰:讀詞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便是興觀群怨,應是為庸言借貌一流人說法?!盵8](p879)從徐渭“讀詞”之用語,可見明代已經(jīng)開始在“讀”詞了(2)我的上述意見得到我的年輕的同事和朋友劉方喜研究員的贊同,他看后寫了一封電子信給我:“您的《窺詞管見》評點我匆匆看了一遍,感覺很好,但沒有細讀,最后一條評點涉及詩歌與音樂的關(guān)系,因為在這方面我曾搜集過不少材料,提一下供您參考:(1)墨子‘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云云,您的理解是非常準確的,這表明詩樂舞三者有分有合,從合的方面來看,我曾經(jīng)有個主觀臆測性的說法:詩三百既是文學作品集(誦詩),同時也是樂譜集(弦詩、歌詩)、舞譜集(舞詩),而不是講有四種類型的詩(若如此就該有1200首詩了),我這個說法更強調(diào)‘合’的一面。與此相關(guān),(2)我覺得詩歌與音樂分家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是沈約定四聲,我覺得您在描述中可以把這個點一下。(3)詩樂交融的藝術(shù)形式,一般認為‘宋詞’是接著‘漢樂府’的,任半塘提出‘唐聲詩’的概念,我覺得大致是可以成立的,您可以考慮在歷史描述中將這個概念添加進去。此外,不光宋‘詞’今天只能‘讀’了,元代之‘曲’今天也只能‘讀’了,這也可以點一下。我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這方面還是寫了不少內(nèi)容的,現(xiàn)在出的這本書《聲情說》許多內(nèi)容都沒收進去,跟黑熊掰棒子似的,撿一點丟一點,只好以后慢慢再做了,一笑?!堵暻檎f》還是收錄了一些材料,第六章詩經(jīng)學‘永言’與‘言之不足’疏的‘四、因詩為樂疏’(該書頁156-164)部分有所涉及,您有空可以翻看一下。這話題非常繁難,您在評點中當然也沒有必要太糾纏。其余部分我會再認真閱讀,有想法再和您交流?!?。李漁在《詞韻例言》中也說到詞與曲的差別,即曲體“原使人歌,非使人讀”:“夫一詞既有一詞之名,如《小桃紅》《千秋歲》《好事近》《風入松》之類,明明是一曲體,作之原使人歌,非使人讀也?!盵9](p361)
清初文壇領(lǐng)袖王士禎《花草蒙拾》云:“宋諸名家,要皆妙解絲肉,精于抑揚抗墜之間,故能意在筆先,聲協(xié)字表。今人不解音律,勿論不能創(chuàng)調(diào),即按譜征詞,亦格格有心手不相赴之病,欲與古人較工拙于毫厘,難矣。”[10](p684)由此可見清初文人不像宋人那么著意于詞之音律(說“今人不解音律”也許太絕對)。清江順詒《詞學集成》卷一,也說“今人(清代)之詞”,不可“入樂”[11](p3217)。詞在明清之際,特別是在清代,逐漸變?yōu)橐砸髡b和誦讀為主,大概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李漁《窺詞管見》第二十二則才說:“曲宜耐唱,詞宜耐讀。耐唱與耐讀有相同處,有絕不相同處。蓋同一字也,讀是此音,而唱入曲中,全與此音不合者,故不得不為歌兒體貼,寧使讀時礙口,以圖歌時利吻。詞則全為吟誦而設(shè),止求便讀而已?!盵12](p517)至晚清,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亦云:“學填詞,先學讀詞。抑揚頓挫,心領(lǐng)神會。日久,胸次郁勃,信手拈來,自然豐神諧鬯矣?!盵4](p4415)“讀詞”幾成常態(tài)。
到今天,詞幾乎與樂曲脫離,已經(jīng)完全成了一種文學體裁;填詞像寫詩一樣,幾乎完全成了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
但是這里我所要強調(diào)的是:即使詩與樂分途,那誦讀的詩詞同樣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翱梢愿璩钡脑娫~,自然非常講究節(jié)奏與韻律;“不可以歌唱”的詩詞,也要講究節(jié)奏與韻律。二者節(jié)奏與韻律,有聯(lián)系又有不同。譬如,清代以至后來對詩詞的誦讀、吟唱,就有節(jié)奏、音韻問題,李漁還撰寫了《笠翁詞韻》和《笠翁詩韻》。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說“填詞最宜講究格調(diào)”:“否則去上不分,平仄任意,可以娛俗目,不能欺識者?!?3)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一開頭就說“填詞最宜講究格調(diào)”:“自來詩家,或主性靈,或矜才學,或講格調(diào),往往是丹非素。詞則三者缺一不可。蓋不曰賦、曰吟,而曰填,則格調(diào)最宜講究。否則去上不分,平仄任意,可以娛俗目,不能欺識者。”(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575頁)但,誦讀、吟唱詩詞,并無曲譜。我上大學時,曾聽殷孟倫教授吟唱古典詩詞,那吟唱雖有章法,但無曲譜。這種無譜之吟唱,更接近現(xiàn)代詩歌的朗誦,究竟與唐宋以歌唱為主且有曲譜的詞之節(jié)奏韻律,并不完全相同。
中國自古就有吟詩或歌詩的傳統(tǒng)?!抖Y記·樂記》曰:“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4)《禮記·樂記》,《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第1545頁。我的年輕同事胡琦博士對相關(guān)問題進行了考證和研究,后來,其部分成果發(fā)表在2021年第7期《文藝研究》上,題為《知識與技藝:明儒歌法考》,讀者諸君可以參照。這里說的“長言”是相對于一般的“言說”而言,因“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是拉長了普通“言說”的聲音,成為吟唱。這段話中的“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是描述了七種吟唱的形態(tài),即“上”“下”“曲”“止”“倨”“句(勾)”“累累”。宋代衛(wèi)湜《禮記集說》引嚴陵方氏曰:“抗言聲之發(fā)揚,隊言聲之重濁,曲言其回轉(zhuǎn)而齊也,止言其闋后而定也。倨則不動,不動者方之體,故中矩,言其聲之常如此。句則不直,不直者,曲之體,故中鉤,言其聲之變?nèi)绱?。累累乎,言其聲相系屬,端如貫珠,言其終始兩端相貫而各有成也。”[12]方氏這段話,對上述《禮記·樂記》中所說吟唱的七種形態(tài)作了具體解說。
我認為,這七種形態(tài),既可以視為對有曲譜之歌詩的描述,更可以視為對無曲譜之吟唱(誦讀)的描述。誦讀(吟唱)詩詞,其聲音的清濁、輕重、長短、高低、停頓、抑揚、抗墜、轉(zhuǎn)折、連貫……隨詩詞內(nèi)容和吟唱(誦讀)者的聲音氣息而自然形成,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吟唱(誦讀)的情形,它同樣講究節(jié)奏、韻律,如李清照所謂“蓋詩文分平側(cè),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然,節(jié)奏韻律之妙,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