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敏,王文書
(衡水學院董子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先秦名實理論的基礎上,兩漢時代的正名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董仲舒作為西漢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在《春秋繁露》中對名實關系做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且從正名角度系統(tǒng)闡發(fā)了他的仁義思想,成為構建漢代社會政治制度、維護和完善社會秩序的重要理論基礎和組成部分。有學者認為董仲舒的正名思想主要是為了達到“正名以正政”的政治倫理目的,①李牡瓊.兩漢名實思想探析[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7-10.符合董仲舒政治哲學的特點。有學者則更深入具體地探討了董仲舒的“三綱五?!钡拿炙枷?,認為正名分是為了促使“三綱五?!钡膫惱淼赖轮刃蚺c政治秩序相結合。本文主要從董仲舒的正名思想角度出發(fā),分析討論董仲舒仁義觀,由此探究倫理道德的理論建構方法、內(nèi)涵與實踐。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雹冢h)許 慎.說文解字注[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命,是命名。自命,就是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夕就是晚上的意思,《禮記·內(nèi)則》記載:“夜行以燭,無燭則止。”③(清)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夜晚禁止出行,即禁冥行,彼此看不見,所以稱呼自己的名來表明身份,區(qū)分你我?!豆茏印分姓f:“物因有形,形固有名?!泵鞘挛锏拿Q。由此可見,名雖然只是一種符號,但從其產(chǎn)生時就被賦予了一定的實質意義,其最本質的作用是在社會交往中用以指稱和區(qū)分人、物等,達到交流的目的。
“名”既然是指稱人或物,自然就產(chǎn)生了名與實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社會,“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蹲髠鳌分杏羞@樣一段話:“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弗可止也已?!雹贄畈?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由此可以看出,何以為國,何以為君,賴有這些名器禮義,它不只是簡單的事物名稱和器物,更是國家政權的大節(jié)所在。作為國君,必須信守名之信,器之禮,禮之義,義之利民、安民。如果不能信守,失了名器,就等于授政予人,甚至導致亡國。因此,“名”關乎國家和個人的安危存亡,非常重要。
孔子生活在禮壞樂崩的春秋時期,周代以來建立的宗法等級制度和政治倫理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動蕩不安,王室衰微,國君失權。所謂的“禮壞樂崩”,并不是禮樂的缺失,而是從表面上看,禮樂反而更加繁榮興盛,如“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徹”“季氏旅于泰山”等。這些實質上“名不副實”的僭越諸侯、國君甚至天子之禮的行為成為普遍現(xiàn)象,所以孔子提出正名思想,在先秦時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孔子的正名思想不同于一般名辨意義上的正名,它是在當時禮壞樂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政治哲學思想,目的是為了恢復和重建安定和諧的社會秩序。②茍東鋒.孔子正名思想探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45-52.而且孔子揭示了名、實、禮、義所蘊含的深刻的核心思想——“仁”,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③(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④(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玉帛鐘鼓和禮樂名實一體,如果沒有源于內(nèi)心的仁心仁德,禮樂就失去了其本質意義。
自孔子之后,關于名實關系,從先秦至漢代,出現(xiàn)很多不同學派的思想爭論,正名思想成為春秋戰(zhàn)國中后期一個重要的論題,進而形成一個諸子學派——名家。名家的思想特點是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所謂“苛察繳繞”“專決于名”,循名責實,或強調(diào)以名學或邏輯學的方法來考察和處理事物,而辯的內(nèi)容,又往往與政治實際無關,如公孫龍的“堅白離、合異同”等名學命題,陷于純粹的名實之辨和邏輯推理。
值得注意的是戰(zhàn)國后期荀子的正名思想,內(nèi)容十分復雜且具有綜合性,既包括認識論層面的思想,又包含政治倫理層面的思想,他提出了共名與別名的概念以及共名、別名之間種屬關系,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正名的原則和方法等,這些對于后世的正名思想包括董仲舒的正名思想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董仲舒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及先秦的正名思想,在《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一篇中有重要闡述。董仲舒的正名思想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由《春秋》之義,董仲舒非常重視考察名號,他繼承了先秦的名器是國政之大節(jié)所在的思想,進而從考察事物的名號,探究其所承載的意義,并且將名號的重要性提升到治理國政的關鍵地位。
董仲舒認為“《春秋》慎辭,謹于名倫等物者也。”⑤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名號用以區(qū)別實際事物,“名者,所以別物也。親者重,疏者輕,尊者文,卑者質,近者詳,遠者略,文辭不陷情,明情不遺文,人心從之而不逆,古今通貫而不亂,名之義也。”⑥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春秋》在使用包括器物之名,地之名,征伐之名,人之名,華夷之名,祭祀之名時,各有其辭,非常謹慎,“春秋大元,故謹于正名”⑦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順其志而一其辭,章其義而褒其美”。⑧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由《春秋》的言辭名稱,就可以考察出或褒揚或貶斥的“春秋大義”。
董仲舒認為,考察名號與治理國政息息相關,并且將“名號”提升到“治天下之端”的重要地位:“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雹崽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辨,是區(qū)別、分別的意思。大,是大綱,要綱。辨大,是指審察區(qū)別天下事物的異同之綱目。董仲舒提出治理天下最為重要的是考察名號,并用“首章”來形容考察名號的重要性,就像是通過目錄窺見書的整體內(nèi)容一樣,“名號”就是治國為政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英》篇中說:“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竟內(nèi)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边@段話中表明了董仲舒“重五始”,即元、春、王、正月、公即位,何休注解到:“五者同日并見,相須成禮。乃天人之大本,萬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倍偈鎸ⅰ爸匚迨肌迸c“治國之端在正名”聯(lián)系起來。正名是治國之端,最終是“五者俱正,而化大行“,明確了董仲舒“深察名號”是服務王道教化的終極政治目的。董仲舒考察論述了關于“天子、諸侯、大夫、士、民”這五種稱號的含義,并深入探討了人性的名實問題,最終都歸結為重視教化,使圣王大道能通達天下的政治思想。
董仲舒認為,作為治國之端的名號,必須產(chǎn)生于真實,如果不真實,就不能用來命名,即名實相副:“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為名。”①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由于名以“真”為基礎,所以它能用來作為判斷是非曲直的準繩,辨別是非逆順的關鍵,“欲審曲直,莫如引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雹谔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就像工匠用繩墨畫直線一樣,想要辨別事物的是非曲直,必須用名做判斷標準。
董仲舒認為,通過名號的字音、字形和字義,可以探求名號的內(nèi)在含義,而且表示名號的音、義、形同本同義。這是董仲舒正名思想的一個特點。
“古之圣人,錧而效天地謂之號,鳴而施命謂之名。名之為言鳴與命也,號之為言錧而效也。錧而效天地者為號,鳴而命者為名。”③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用“錧”“效”“號”與“鳴”“命”“名”這樣兩組字來闡發(fā)何謂“名號”,從字音上讀起來如詩文一般和仄壓韻,從字義上看,名、號都表明效仿天地,“名號異聲而同本,皆鳴號而達天意者也?!雹芴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天本身并不發(fā)聲,天地通過人發(fā)出聲音,創(chuàng)造的字形來體現(xiàn)和傳達天意,因此名號的音、義、形來源于天地之本。
董仲舒進一步從名號的音、義、形上對“天子”“諸侯”“大夫”“士”“民”這些字詞進行分析,認為“天子”就是天的兒子,事天以孝道;“諸侯”就是侯奉天子;“大夫”就是在忠信禮義方面大于匹夫之義;“士”即事也;“民”即瞑也,由此進一步說明這五種名號各自的天職本分,“五號自贊各有分,分中委曲,各有名?!雹萏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這五種名號都因各自不同的職責和使命而得名,且合于天道人情。董仲舒又以“皇”“方”“匡”“黃”“往”五科來說明“王”號的大意;以“元”“原”“權”“溫”“群”五科說明“君”號的意思。這些韻腳相同或相近的字,不僅在聲音上傳遞內(nèi)涵,而且以相近的字義來表達名號的意義,以此傳達天地之大節(jié)大義。
董仲舒還善于以字形說含義,如“心止于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雹尢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由“忠”和“患”字形的結構對比,就能明白兩字不同的含義。董仲舒從字形上對“王”字也作了獨特的解釋:三橫筆代表天、地、人,中間一堅表示貫通天地人之道,明確天人關系。包括董仲舒“釋仁為人,義為我,性為生”等,都是從名號的發(fā)音、字形和字義等一體同本,來揭示名號的內(nèi)涵所在。
所謂名號,都是人、物、事的指稱,但名和號又有區(qū)別,董仲舒詳細區(qū)分了凡號與散名,“物莫不有凡號,號莫不有散名”,⑦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這是董仲舒正名思想的又一個特點。
“名眾于號,號其大全?!碧栔阜Q事物的大類,少而略;名比號要多,要詳細,“名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號凡而略,名詳而目?!雹嗵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凡號是舉其大綱,名,是為了能詳細列舉并分辨萬事萬物。董仲舒謹慎區(qū)別了散名和凡號的不同,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凡號,號之下也都有其散名。如號為“祭”,是泛指祭祀,一年四季不同時節(jié)的祭祀則有不同的散名:“春曰祠,夏曰筤,秋曰嘗,冬曰蒸”⑨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號為“田”,是泛指狩獵,不同季節(jié)的狩獵,其散名也不一樣,“春苗,秋,冬狩,夏”⑩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這些號和名都來自天意,與天意相通,暗合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董仲舒把“名號”的意義本源歸之于“天”,從而使“名號”具有了神圣性,他認為圣人舉凡號之綱,因天意天時來制名,循名求實,通達天意,順乎人情,順應天道:“是故事各順于名,名各大順于天”。①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名號是依據(jù)人類的生活而制定的,制定名號如果不遵循天道,就是不合理的。如春天的田獵之名為“春苗”,是指春天動植物剛剛萌芽、萌動,尚且幼小;秋天的祭祀稱為“嘗”,《大傳》里記載:“鮮者何也?秋取嘗也。”②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鮮、相通,品嘗秋天收獲的新鮮五谷,所以秋天的田獵稱名“”。
董仲舒將事物的名號與“天”相聯(lián)系,認為名號是天意的表達,圣人仿效天地之義定名號。這是其正名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
董仲舒的哲學可謂是天的哲學,其正名思想同樣統(tǒng)攝于“天”的理論之下。名號之所以能夠辨正是非曲直,是因為“其幾通于天地”,名號取自天意,“名號之正,取之天地,天地為名號之大義也”。③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釋名》中解釋天地:“天,顯也,在上高顯也;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名也?!雹芴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無論是從名號的發(fā)音,還是內(nèi)涵,都是取自天地的大節(jié)大義。
在此基礎上,董仲舒認為,既然名號的真實性來源于天,那么“天”就是檢驗“名號”是非逆順的標準,“名號”就是溝通天人之際的媒介,符合天意的“名號”便可以順正逆、辨是非。董仲舒在考察名號的基礎上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⑤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闡明天人之間至高的“天人合一”境界。深入考察事物的名號,辨析其理,遵循其闡發(fā)的天意行事,就是在道理上同天相合相通,不會偏離事物之真。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真理,溝通了天人之間的邊際,才能在行事中相互補益、彼此順從,天道自然和社會倫理秩序能夠名實一體,就可達到“天人合一”。
董仲舒通過名號將天道與人道相聯(lián),名號不僅可以區(qū)別分辨事物,還可以幫助人們分辨端正人倫關系和倫理道德秩序:“名者,所以別物也。親者重,疏者輕,尊者文,卑者質,近者詳,遠者略,文辭不隱情,明情不遺文,人心從之而不逆,古今通貫而不亂,名之義也。男女猶道也。人生別言禮義,名號之由人事起也,不順天道,謂之不義,察天人之分,觀道命之異,可以知禮之說矣。”名號雖是從人事由起,卻要順從天道,否則就是不合理,從名的制定,就可以審察天人之分,看出天道和性命的差異,這也是制禮的意義所在。所以,正名就是要讓人們順從天道規(guī)則,不違背天意,依禮而行,讓社會的政治和倫理道德能正常有序的運作,這也是名號的本質意義。⑥安文強.董仲舒正名思想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14.
從董仲舒正名思想的特點可以看出,董仲舒站在天人關系的角度,將先秦諸子純粹探討名實關系及其治國功用的名號理論進行了拓展,指出名號直達天意,了解分析事物的名號就可探尋其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和意義。董仲舒的正名思想在倫理道德層面就是要明確名分地位,依據(jù)“名”來確定仁、義的思想內(nèi)涵和法則,明確倫理道德規(guī)范,闡發(fā)他的仁義觀,指導人們更好地踐行仁義。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義法》篇中,系統(tǒng)闡發(fā)了他的仁義觀?!啊洞呵铩分?,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雹咛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認為《春秋》所研究的,無非是別人與自我的關系,用來研究別人與自我關系的范疇,就是仁與義。董仲舒從正名的角度闡釋什么是“仁”,什么是“義”:“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雹嗵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言名以別”就是一說出名稱就已經(jīng)把事物的真實情況辨別出來了:仁,就是表述怎樣對待別人;義,就是表述怎樣對待自我。董仲舒以仁義之“名”指出了仁、義的基本內(nèi)容和范疇。對于董仲舒在《仁義法》中的觀點,徐復觀先生評價道:“即在現(xiàn)在,仍富有極大啟發(fā)性,而又未嘗違反先秦儒家本義”。的確如此,董仲舒從正名的角度來闡發(fā)仁義觀,與儒家仁義思想一脈相承,而且豐富和發(fā)展了儒家仁義思想的內(nèi)涵。
首先,從字音看,《說文解字》解釋“仁,親也,從人二。”①(漢)許 慎.說文解字注[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仁者,親也?!睹献印けM心下》中說:“仁也者,人也。”②(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只要說出“仁”,就同“人”“親愛人”“人群”不可分離?!叭省薄叭恕薄坝H”“群”從音訓方面,韻腳壓韻。《周易·說卦》指出“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和義是人之為人最根本的法則,天之陰陽、地之柔剛、人之仁義三者合稱為“三才”,是道的根基所在。董仲舒所說的:“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睆拿麑嶊P系來講,非常明顯,作為“名”,一說出“仁”這個字,就是在說“人”而不是在說“我”。
其次,從字形看,仁,從人二,“人二”也就是二人,段玉裁注:“以相人耦為敬也?!瞠q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雹郏h)許 慎.說文解字注[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意思是一個人無法表現(xiàn)出“仁”,仁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體現(xiàn),“仁”必須在人群交往中才能呈現(xiàn)出來。錢穆先生說:“仁即人群相處之大道?!雹苠X 穆.論語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人在天地間之所以稱為“人”,是在于人有父子、兄弟、君臣、長幼之倫,也就是說,人不僅活著的時候,生在人倫中,死后“慎終追遠”,亦在人倫中,必須在倫理關系之中才可成為人。董仲舒說,“仁”是對待別人,是安定別人,仁愛他人,而不是愛自己。所以,人同天、地一起,作為萬物的根本,不能等同于鳥獸,應該有一定的道德自覺,通過禮樂教化,在人倫關系中,學習為人之大道,修養(yǎng)仁義之德。
第三,從字義來看,仁有親愛、愛人的意思。“仁者,愛人之名也?!雹萏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所說的愛“人”的對象和范疇,突破或弱化了先秦儒學以宗法制為基礎的血緣親情的限制,擴大到“我”之外的所有“他人”,“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⑥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如果人只是愛自己,不愛他人,那么也不能稱為“仁”。董仲舒認為“仁者所愛,人類也”,仁者之愛,遍及群生萬物,以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⑦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還詳細闡述了仁者具有“賀怛愛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生命氣象。而且董仲舒所講的真正的仁愛,既不是自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溺愛,而是仁智兼具、思慮深遠的厚愛、廣愛。真正的仁者,具有深切的憂患意識,懂得防患于未然,為國家百姓計謀深遠,其所愛至深至廣,遍及四方,恩及天下。
另外,“仁”還有一個含義:果核的最內(nèi)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含有生生不息之“生”意。《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仁自然有一種生長的力量,可以萌生長育萬物的德行?!叭收吆我玻炕钫邽槿?,死者為不仁。今人身體麻痹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謂之桃仁杏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見矣?!雹嘀旖苋?,等.朱子全書·上蔡語錄(外編第3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董仲舒從仁的這個“生”的含義出發(fā),指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又)養(yǎng)而成之……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雹崽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直接把“天”解釋為“仁”,將“仁道”與“天道”相能,認為人之本在天,將天之仁化為人之仁,仁是天、人共有的本質,天人相互感應、相互成就。⑩余治平.董子仁義學新釋[J].衡水學院學報,2012(5):1-5.既然仁為天之心,人就要取法天之道,修養(yǎng)仁德,施行仁政,這也是人倫大道的至高追求和最終歸宿。這樣,董仲舒從天人關系的高度,給“仁”正名,賦予“仁”更豐富的內(nèi)涵。
首先,從字形看,甲骨文“義”是會意字,從羊,從我?!拔摇贝淼朵?,表示用刀鋸屠宰牛羊以祭祀。殺牲以祭祀,是古代非常重要不可廢棄的大事,后引申為正當、公正、公正合宜的事或舉動,合乎倫理道德的原則。董仲舒從“義”的字形上“從羊,從我”分析,“義”之名一說出來就是言“我”,而不是在說“別人”,“有為而得義者,謂之自得;有為而失義者,謂之自失;人好義者,謂之自好;人不好義者,謂之不自好。以此參之,義,我也,明矣。”①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就是說,人的一切行為,不管是合乎義還是不合乎義的,都是自我的得與失,所以董仲舒認為,義就是表明“我”。
第二,從字音分析,《中庸》中說:“義者,宜也?!雹冢ㄋ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朱熹注:“宜者,分別事理,各有所宜也?!雹郏ㄋ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宜“是適合、應當、應該的意思。《說文解字詁林》中解釋:“義,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北硎咀约旱耐獗砘蚺e動?!耙恕蓖ā皟x”“誼”,《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械摹傲x”字,多用“誼”字表示,《春秋繁露》全部用“義”字。“義”“宜”“儀”“誼”音韻相近,“義在正我,不在正人”,都表示自己合義、合宜的行為或舉止。
第三,從字義來看,“義”具有正當、合適、公正的含義?!墩撜Z·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雹埽ㄋ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孟子·離婁下》中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雹荩ㄋ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義”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如同“一切價值及德性的調(diào)節(jié)器和安全閥”。⑥劉 強.論語新識[M].長沙:岳麓書社,2016.9.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義”,無不蘊含著儒家對于“仁義”這一最高道德標準的追求?!叭省笨芍^是儒家之大慈大悲,“義”可謂是儒家之大智大勇。董仲舒強調(diào)“義在正我”,說的是以正當合宜的道德標準來端正自己,而不是匡正別人,“義”與“我”緊密聯(lián)系,“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稱義”,“義”立足于我,首先是自我的行為適宜而恰當,是針對我而言的適宜、恰當,而不是我之外的他人,而后才可以被稱作為義??匆粋€人的道德行為是否符合義所要求的標準和法則,不是看他對別人做的事情是否適宜、恰當,而是看其自身言行是否端正,是否符合義的準繩,自己的心正了,行為自然也就端正了,“故言義者,合我與宜以為一言?!雹咛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將義與我合二為一,表示兩者之間具有內(nèi)在的、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
董仲舒從散名和凡號的意義出發(fā),對“仁”“義”的原則和本質進行明確的區(qū)分。從散名、凡號來看,仁、義是兩種不同的散名,是對待他人和自己時不同的指稱,“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雹嗵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而且董仲舒站在天人關系的理論高度,以天釋“仁”,引申出“仁”作為凡號的意義,指出了“仁”與“仁、義”并舉時不同的涵義。
1.仁、義之散名
作為散名,“仁”與“義”有明確的分別,即人、我、內(nèi)、外和遠、近、往、來的區(qū)別。董仲舒說:“是義與仁殊:仁謂往,義謂來;仁大遠,義大近;愛在人,謂之仁;義在我,謂之義。仁主人,義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此之謂也。君子求仁義之別,以紀人我之間,然后辨乎內(nèi)外之分,而著于順逆之處也。是故內(nèi)治反理以正身,據(jù)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寬制以容眾?!雹崽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指出仁與義在主體、對象、范疇、作用、效果等方面完全不同,相互對應。⑩楊濟.儒家道德思想的實踐——董仲舒“仁義法”的人我內(nèi)外之別[J].衡水學院學報,2018(6):8-9.“仁”之人、往、遠、外分別對應“義”之我、來、近、內(nèi)。仁愛的主體和所施及的對象,是他人而不是自己,仁愛所施及的范疇是向外、向遠,向更廣大的他人推廣;相反,義的主體和所施及的對象是自己,以道德準則和社會規(guī)范來端正自己,是切己、向內(nèi),向自我內(nèi)心反思、省察。區(qū)分仁義的內(nèi)外之別,是為了向外廣施仁愛,寬以容眾;向內(nèi)嚴以治己,規(guī)范節(jié)制。
儒家始終是向內(nèi)“求諸己”,講對自我行為德性的端正和對他人的仁愛??鬃訉θ接姓f:治理人民,要先使人民富裕,然后再進行教化。對樊遲說:端正自身,要先事后食?!对娊?jīng)》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這些都表明仁、義的不同對待。董仲舒指出,《春秋》在記事筆法上也是如此,對于上位者的過錯,就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對下層人的痛苦卻百般憐惜;對于魯國之外的國家的小錯可忽略不記,而本國的小過錯則記下來給予批評。所有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作為散名的“仁”是造福別人,“義”是成就自我。而且居于上位的君主更應該清楚治人與自治的標準,在施政中寬待厚愛別人,苛責端正自己,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和尊重。
2.“天仁”之凡號
天,在董仲舒看來,具有神圣性、絕對性和權威意志的不可超越性,董仲舒將仁的根本納入天道的存在與運行,“以仁釋天,以天為仁”,正是對“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最好詮釋。從正名角度看,“仁”由此具有了更高廣而深刻的凡號的意義。
首先,董仲舒肯定了天有“仁”德。“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于天?!雹偬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董仲舒認為人能生育人,但人之所以成為“人”,在于稟受天性天命,能夠造就人的是天?!兑住は缔o下》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指化生萬物。天地的弘大德澤,在于使萬物生生不息,不相侵害。
其次,人生天地之間,其可貴之處在于能取法于天道,依天道行人道,效法天地而歸于仁德。董仲舒認為“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②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在理而義?!雹厶K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美好的仁德在天,天是仁愛的,人,從天那里獲取仁道,修養(yǎng)仁德,才可與天地并行,參贊天地化育。
“仁”蘊含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和精神成長的力量,如果沒有仁心仁德,就不能稱之為活著,這是儒家的生死觀和價值觀?!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闭f的就是人要保持精神和生命的飽滿,涵養(yǎng)向上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而且“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④(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這種生長的力量來源于自身,始終是自我生命和德性的成長和完善,只有這樣,才可達到仁的境界。
在這個意義上,董仲舒突破了作為散名的“仁、義”在表示人與人之間對待關系的含義和原則,從更高的天人關系角度“以天釋仁”,賦予了“仁”更廣泛、深遠的“凡號”的內(nèi)涵和意義。
董仲舒通過對《春秋》大義的闡發(fā),從正名角度表明了他的仁義觀:
1.從以上董仲舒以名實關系論述仁義思想,可以看出,名實關系是董仲舒論證仁義思想的方法論,亦是深入剖析仁義思想內(nèi)涵的理論基礎。
2.仁、義的理論建構和內(nèi)涵。董仲舒從天人關系高度,為仁、義正名,認為“仁”統(tǒng)“仁、義”,“仁”是天、人相通的根本特質,是溝通天、人之際的核心價值,在這個意義上,“仁”可以看作是凡號;另一方面,在人與人、人與萬物相處的角度,如何對待自我與他人、他物時,仁、義又是不同的散名。
“仁”作為凡號,告訴人們要遵循天道,學習和效法天的仁愛之德;“仁、義”作為散名,其區(qū)別是:“仁”之名,廣、遠、厚、大、深,仁注重的是如何對待別人,是外治,強調(diào)的是推廣恩澤;“義”之名,是內(nèi)治,對待自我,注重的是如何規(guī)范自己。因此,在人與人相處之際,對待自己以“義”,以義正我,以理正身,依禮行事,只有首先端正自己,才能表現(xiàn)為對別人的“仁”,才能把愛廣泛地施予他人。
3.仁、義的道德實踐意義。作為散名的仁、義并舉時,雖存在這些區(qū)別,但仁、義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董仲舒重視道德實踐,對“仁義之處”進行分析,認為仁、義在生命體征和道德實踐中,二者合一,“是故內(nèi)治反理以正身,據(jù)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寬制以容眾”,在我在內(nèi)是“義”,表現(xiàn)出來,在人在外是“仁”,即“仁義一體”?!安还ト酥異?,非仁之寬與?自攻其惡,非義之全與?此之謂仁造人,義造我,何以異乎”,以仁愛成就別人,以正義修養(yǎng)自己,“仁之寬”和“義之全”二者有什么不同嗎?因此在道德實踐環(huán)節(jié),要時時以義匡正自己,端正自身,只有做到“躬自厚”,才能稱之為“仁義”,否則就是“不仁不義”。
董仲舒從正名的角度對于“仁”和“仁、義”的分析和闡述,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董仲舒重視考察“仁義”名號,“仁之于人,義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①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目的是要讓人們用眼睛看,用心思考,反復琢磨,深切體察仁義之分、人我之別。同時,也只有看到了天心之仁,體察到仁與義的不同,徹底辨別其中的分別所在,才可以在順逆之時正確處理自我與外部世界,自我與他人、他事、他物的關系,表現(xiàn)出正確的進退取舍之態(tài)度,才可真正明白圣人最高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