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丹
隨著經濟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受到污染,飲食、生活習慣西化等,大腸性腹瀉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中旅游者腹瀉較常見。腸道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免疫器官,小兒腸道功能發(fā)育相對不完善,胃腸功能較差,因此容易發(fā)生感染性腹瀉,其中嬰幼兒腹瀉病原體以病毒感染最多,由于病原菌侵犯腸黏膜絨毛,可引起絨毛排列紊亂和脫落,出現腸上皮功能障礙,繼而出現小腸刷狀緣周圍細胞核酶的紊亂,水分大量丟失,電解質出現紊亂,病情持續(xù)發(fā)展為脫水、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等;而病毒中又以輪狀病毒最常見,其占病原體總數的40%,每年可有數億患兒發(fā)生輪狀病毒感染,約87 萬嬰幼兒可死于嚴重輪狀病毒感染,這不得不引起臨床重視。輪狀病毒感染多發(fā)于6 月齡~2 歲患兒,發(fā)病季節(jié)以秋冬季為主,故又稱秋季腹瀉,因其大便形態(tài)常呈蛋花湯樣或水樣,故又可稱水樣腹瀉。輪狀病毒感染除了可引起嘔吐、腹瀉等常見的腸道癥狀外,心肌損害、肝功損害、小兒良性驚厥等腸道外損害相關表現的報道亦逐漸增多[1,2]。本研究就本院診治的腹瀉型腸道疾病嬰幼兒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患兒腸道損害發(fā)生情況,為臨床腹瀉型腸道疾病患兒提供明確的診斷、治療和預后預測,避免誤診、漏診?,F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4 月~2021 年12 月到本院診治的100 例腹瀉型腸道疾病嬰幼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年齡1 月齡~2 歲,平均年齡(10.65±6.90)月齡。事先告知所有患兒家屬本次研究的方法與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開始研究,同時獲得相關委員會的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嬰幼兒,性別不限;②符合嬰幼兒腹瀉型腸道疾病診斷標準;③思維意識清晰,能夠配合醫(yī)生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患兒;②近1 個月內進行手術或存在感染以及使用激素患兒;③存在內分泌系統紊亂癥狀患兒;④合并惡性腫瘤患兒;⑤抗生素藥物過敏,患有嚴重心、肝、腎功能疾病的患兒[3]。
1.3 方法 取患兒肛門拭子進行細菌培養(yǎng)(血平板、SS、MAC),然后對培養(yǎng)所得大腸桿菌進行血清分型和ONPG 試驗。并且取水樣便標本粗離心后,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試劑檢測A 組輪狀病毒。測定每例患兒A 組輪狀病毒和各血清型大腸埃希菌的感染情況,詳細記錄試驗結果。根據實驗結果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單純腹瀉型大腸埃希菌感染,50 例)及觀察組(A 組輪狀病毒與腹瀉型大腸埃希菌混合感染,50 例)。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腸道損害發(fā)生情況,包括腹瀉、嘔吐、脫水。②比較兩組ONPG 試驗培養(yǎng)結果,即ETEC、EPEC、EIEC、EHEC、EaggEC 陽性檢出情況。③分析患兒的年齡分布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腸道損害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腸道損害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腸道損害發(fā)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ONPG 試驗培養(yǎng)結果比較 觀察組的ETEC、EPEC、EIEC、EHEC、EaggEC 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ONPG 試驗培養(yǎng)結果比較[n(%)]
2.3 年齡分布情況分析 100 例患兒中1~5 月齡患兒17 例(17.0%),6~12 月齡患兒55 例(55.0%),1~2 歲患兒28 例(28.0%);6~12 月齡患兒占比最高,其次是1~2 歲、1~5 月齡患兒。見表3。
表3 100 例患兒年齡分布情況分析(n,%)
小兒腹瀉是全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全球每年至少10 億人發(fā)生腹瀉。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每天大約1 萬人死于腹瀉。在我國,腹瀉同樣是兒童的常見病之一。根據研究報道,我國<5 歲兒童腹瀉的年發(fā)病率為20.1%,平均每年每個兒童年發(fā)病3.5 次,其死亡率為0.51%。嬰幼兒腹瀉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疾病,主要是由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有學者的大樣本臨床循證醫(yī)學研究表明,導致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為病毒、細菌以及真菌等[4]。其中以病毒和細菌引起的腸道腹瀉多見,尤其是病毒。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以及??刹《镜取F渲休啝畈《臼菍е掳l(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并且極大地影響兒童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5 歲的住院患兒中20%~70%是由于感染了輪狀病毒[5]。導致腹瀉的感染細菌主要有大腸桿菌(ETEC、EPEC、EIEC、EHEC 以及EaggEC)、志賀氏以及沙門氏菌[6]。其中ETEC、EPEC、EHEC、EaggEC 均能感染兒童,ETEC 能引起兒童急性腹瀉、旅游者腹瀉;EPEC 能引起流行性嬰幼兒腹瀉又稱夏季腹瀉、嬰兒霍亂。輪狀病毒感染除可引起常規(guī)的發(fā)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外,隨著醫(yī)學的進步及檢測手段的逐步提高,近年來,腸道外損害報道逐步增多,如心肌損害、肝功能受損、小兒良性驚厥等[7]。臨床上通過補液、抗病毒、補充益生菌、保護胃腸黏膜等對癥、支持相關處理一般單純的腸道病變,病情一般恢復較快,但如果并發(fā)腸道外病變,常常使病情加重,治療周期延長、病情恢復慢,對患兒身心造成較大傷害,為患兒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8]。有研究發(fā)現,輪狀病毒導致大腸快速發(fā)酵乳糖,一定量的乳糖濃度能誘導大腸桿菌產生β-半乳糖甘酶[9],從而造成腸炎患兒腹瀉次數增加及大便性狀改變,腸道菌群平衡遭到破壞,使機會致病菌含量增加而益生菌含量減少,長期可導致腸黏膜屏障功能異常及毒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10]。所以本文旨在研究A 組輪狀病毒與腹瀉型大腸埃希菌混合感染致使嬰幼兒腸道疾病的相關研究。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腸道損害發(fā)生率92.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ETEC、EPEC、EIEC、EHEC、EaggEC 陽性率分別為32.0%、22.0%、18.0%、16.0%、12.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4.0%、8.0%、4.0%、4.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輪狀病毒對各型大腸埃希菌的生長繁殖有促進作用,同時在嬰幼兒感染A 組輪狀病毒與腹瀉型大腸埃希菌兩種混合菌時,胃腸道病癥發(fā)生幾率更大,所以應注重患兒胃腸道病癥,加以預防控制,避免加重,特別是對于抵抗力較差的6~12 月齡嬰幼兒。同時,經過大量臨床研究分析發(fā)現[11-13],小兒腸道外感染患兒服用抗生素種類、腸道生物菌群率、生活環(huán)境、個人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等也直接影響了患兒腸道菌群的變化,影響患兒的健康。
綜上所述,A 組輪狀病毒與腹瀉型大腸埃希菌混合感染致使嬰幼兒腸道疾病感染水平明顯增高,同時輪狀病毒對各型大腸埃希菌的生長繁殖有促進作用,因此,臨床上應引起重視并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避免漏診、誤診,早期控制病情,以減少對患兒的身心損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