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質(zhì)量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口壽命逐漸增加。2018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2.49億,占總?cè)丝跀?shù)的17.9%
。老年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引發(fā)了近年來人們對老年衰弱的研究興趣。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生理缺陷積累,心肺和肌肉功能下降,身體活動參與和功能獨立性降低,導致衰弱的發(fā)生
。衰弱是由于各身體機能能力下降而導致的一種老年綜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肌肉力量下降和生理功能減弱
。衰弱的老年人承受疾病、跌倒、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較高,往往較小的刺激就能導致臨床事件的發(fā)生
。因此,如何進行早期預防和改善隨著年齡增長而發(fā)生的衰弱,是目前老年人群面臨的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之一。目前常用的衰弱評價指標是Fried等提出的5個身體表型特征,即無明顯原因的體質(zhì)量減輕、肌肉無力、主觀疲勞、行走速度下降、軀體活動降低,出現(xiàn)3項或3項以上即為衰弱
。老年衰弱5個常用評價標準中的4個都與運動有關。由此可見,活動量減少導致運動能力指標下降,包括峰值耗氧量、肌肉力量和疲勞性等,與衰弱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另有研究表明,運動干預對衰弱老年人有積極的影響,運動可以增強衰弱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各系統(tǒng)的儲備能力,增加肌肉力量和身體穩(wěn)定性,預防和延緩各種慢性疾病發(fā)生的可能,從而改善老年人的衰弱狀態(tài)
。
運動療法是以改善身體功能或減少疾病為目的而設定的特定運動方案或計劃。主要包括有氧訓練、力量訓練、平衡訓練、柔韌性訓練以及關節(jié)功能訓練等。既往研究表明,老年人通過運動療法可以提高其身體功能,達到預防、推遲甚至扭轉(zhuǎn)衰弱現(xiàn)象的目的
。目前,針對衰弱老年人國內(nèi)外學者推薦的運動療法主要如下。
幾天前的11月26日,阿里巴巴剛剛宣布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層調(diào)整。由阿里影業(yè)董事長兼CEO、大麥網(wǎng)CEO樊路遠出任阿里大文娛新一任輪值總裁,而楊偉東的一年輪值期滿,將專注于大優(yōu)酷和阿里音樂。
1.1 抗阻訓練與老年衰弱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總質(zhì)量下降,收縮蛋白含量下降,并被細胞內(nèi)和細胞外脂質(zhì)和結(jié)構蛋白取代。肌纖維減少可能是老年人肌肉力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抗阻訓練主要是通過肌肉群的收縮來增加肌原纖維的大小和數(shù)量,從而增加肌肉的質(zhì)量和力量。研究表明,對老年人進行抗阻訓練可以提高神經(jīng)肌肉功能能力,增強身體活動能力
。Schreier等
對65歲以上衰弱老年人進行了8周的漸進抗阻訓練,結(jié)果顯示,抗阻訓練可以顯著提高衰弱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另外,在Verdijk等
的研究中,將165名18~86歲受試者分為年輕組、老年組和高齡組,進行12周的抗阻訓練后,三組受試者Ⅱ型肌纖維面積和衛(wèi)星細胞含量均顯著增加,肌肉量增加,高齡組與老年組增加不如年輕組明顯。由此可見,高齡的老年人依然保持了肌肉的可塑性,并且能夠增加肌肉的大小。盡管抗阻訓練增加肌肉質(zhì)量的效果不如年輕人明顯,但抗阻訓練仍然被認為是提高老年人肌肉質(zhì)量和肌肉力量的有效方法,這點對高齡老人也依然有效。
1.2 有氧耐力訓練與老年衰弱 衰弱老年人心血管系統(tǒng)的運輸氧氣能力和線粒體功能顯著下降,肌肉使用氧氣的能力也受到限制,直接影響老年人的運動耐力。最大攝氧量是老年衰弱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有氧耐力訓練可幫助衰弱的老年人維持和提高攝氧量。老年人進行耐力訓練后,可以有效減緩隨著年齡增長和活動減少而導致最大攝氧量下降
,從而被認為可以預防和治療老年人衰弱。李金鴿等
在對106例老年人進行了12周個性化有氧運動后,肺活量和最大攝氧量較鍛煉前顯著增加,明顯提高了老年人的心肺耐力。Harber等
在對健康少動老年女性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12周的自行車運動使有氧能力提高了30%,股四頭肌肌肉質(zhì)量增加了12%。值得注意的是,Evans等
對60~71歲健康人進行9個月最大心率83%的耐力訓練,最大攝氧量增加了24%~30%,而同樣的訓練僅使77~87歲的健康人最大攝氧量增加15%。由此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氧耐力運動干預心肺耐力的效果可能會減弱。但有氧耐力訓練仍然是老年人提高最大攝氧量和心肺耐力很好的選擇。
1.3 太極拳與老年衰弱 太極拳作為一種改善老年人身體功能、減少跌倒和殘疾的方法,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
。太極拳在緩慢的姿勢變換過程中不斷地進行重心轉(zhuǎn)移,可顯著地增加下肢關節(jié)和肌肉的力量。既往研究表明,長期和短期太極拳練習可以減少老年人對跌倒的恐懼,減少肌肉骨骼疼痛,改善睡眠和情緒健康,提高免疫功能和認知能力
。戈玉杰等
對衰弱前期老年人進行8周的太極拳訓練后,衰弱得分降低,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同樣在馬孝志
的研究中,對比了有3年以上太極拳鍛煉習慣和無健身鍛煉習慣的老年人后,發(fā)現(xiàn)有太極拳鍛煉習慣的老年人本體感覺功能和身體穩(wěn)定性指標明顯優(yōu)于無鍛煉習慣的老年人,對無鍛煉習慣的老年人進行了6個月太極拳鍛煉后,身體各項指標明顯提高。由此可見,太極拳對老年衰弱的預防和逆轉(zhuǎn)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傳統(tǒng)的運動鍛煉方式相比,太極拳簡單易學,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改善身體功能,改善衰弱癥狀,是適合老年人群的鍛煉方式之一。
選擇合適的質(zhì)控品,且科學應用,盡可能減少誤差,利于提高結(jié)果的精確性;同時,加強實驗室內(nèi)質(zhì)控,做好失控的相關準備工作。
1.4 全身振動訓練與老年衰弱 全身振動訓練由振動平臺產(chǎn)生的振動波通過強迫振動產(chǎn)生機械刺激傳遞到身體,刺激肌肉,激活了α運動神經(jīng)元,引起反射性肌肉收縮。其作為一種特殊的力學刺激,近年來逐漸被用來提高各年齡人群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另外,在全身振動過程中,人體處于輕微不平衡的振動平面上,受試者必須調(diào)動神經(jīng)- 肌肉系統(tǒng)積極主動調(diào)節(jié)姿勢來維持身體平衡,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參與以及肌力的維持均有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身體功能,減少跌倒的發(fā)生,從而改善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衰弱的老年人由于肌肉功能和心肺功能的限制,不適合做對體力要求過高的鍛煉,而全身振動訓練具有風險低、耐受性好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一種更適合衰弱老年人的鍛煉方式
。有研究表明,全身振動訓練可以改善衰弱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肌肉力量、骨骼健康并降低跌倒風險
。Wadsworth等
對衰弱肌少癥老年人進行了16周的振動訓練干預后,振動組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明顯增加。同樣,Kessler等
研究也發(fā)現(xiàn),4周的振動訓練改善了衰弱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表現(xiàn)。由此可見,全身振動訓練對于改善老年人衰弱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1.5 綜合性訓練與老年衰弱 抗阻訓練可以增加神經(jīng)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質(zhì)量,而有氧耐力訓練是增強心血管功能,提高最大攝氧量的最好方法。不同種類的刺激相結(jié)合可以更大程度改善衰弱老年人的獨立性和日常身體活動能力。因此,多種手段相結(jié)合的干預方式也被廣泛采用。Langlois等
研究發(fā)現(xiàn),12周的有氧運動結(jié)合力量訓練,可使衰弱老年人的身體能力、認知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有顯著改善。Cadore等
也發(fā)現(xiàn),12周的肌肉力量結(jié)合平衡和步態(tài)訓練,明顯提高了衰弱老年人總肌肉量、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同樣在張爽等
的研究中,24周的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平衡訓練、伸展訓練相結(jié)合的綜合性訓練干預逆轉(zhuǎn)了老年人衰弱狀態(tài),提高了老年人軀體功能。還有研究者采用營養(yǎng)補充、認知訓練和體育訓練(抗阻訓練、平衡訓練)結(jié)合起來的綜合性干預方式,對衰弱前期和衰弱期的老年人進行6個月的干預,結(jié)果顯示,這種綜合性干預措施明顯改善了老年患者膝關節(jié)力量、身體活動、步態(tài)速度和能量,有效逆轉(zhuǎn)了老年衰弱
。由此可見,綜合性訓練可以從不同的方面更好地增強老年人身體功能,有效地改善老年衰弱。
4.傳播和接受方式碎片化。在傳統(tǒng)媒體模式下,人們習慣在某個固定的時間接受媒體發(fā)布的信息,比如很多老一輩都有在晚上七點鐘準時收看新聞聯(lián)播的習慣。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人們接收信息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其接收方式呈現(xiàn)出碎片化特征。人們通過各種網(wǎng)絡及移動終端,隨時隨地查詢個人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依托液晶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電視媒體開始向人們?nèi)粘I钏佑|的公共空間拓展,在車站、電梯、地鐵、商場,電視屏幕隨處可見。這種媒體形式,根據(jù)現(xiàn)代人身處公共空間的時間越來越長,抓住人們的碎片時間進行有效地廣告營銷。人們身處公共空間中,或主動或被動地接收移動電視的信息,新媒體時代為商家和廣告商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盈利可能性。
綜上所述,運動訓練能夠有效改善老年衰弱,運動是改善衰弱的良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身體功能衰退改善軀體功能,使老年人在其較長的生命周期內(nèi)保持身體獨立性和不衰弱。
運動療法治療老年衰弱存在以下注意事項:①目前我國對于老年衰弱的研究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引起衰弱的原因復雜,醫(yī)護人員和老年人自身應加強對衰弱的評估和監(jiān)督,及早發(fā)現(xiàn)衰弱期和衰弱前期的老年人,選擇適當?shù)母深A方案進行治療。②老年人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礎疾病,鍛煉過程中的安全性不容忽視,運動處方的制定要因人而異,要特別注意運動種類和運動量的選擇。③除了有效的運動干預,衰弱老年人在運動方法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障礙也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如視力和聽力受損、骨科疾病、多種慢性疾病、抑郁和認知障礙等都可能使衰弱老年人參與運動訓練變得困難。為了促進老年人定期參加體育鍛煉,建議家人或護理人員參與到運動干預計劃中,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
[1] 國家統(tǒng)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 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R].人民日報,2019-03-01(010).
[2] 郝秋奎,李峻,董碧蓉,等.老年患者衰弱評估與干預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7,36(3):251-256.
[3] TANAKA S,ANDO K,KOBAYASHI K,et al.Higher extracellular water-to-total body w ater ratio more strongly reflects the locomot ive syndrome risk and frailty than sarcopenia[J].Arch Gerontol Geriatr,2020(88):104042.
[4] ZHENG Z,GUAN S,DING H,et al.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Frail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Beijing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Ⅱ[J].J Am Geriatr Soc,2016,64(6):1281-1286.
[5] 任青卓.社區(qū)老年人衰弱篩查工具的引進及衰弱預防管理策略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9.
[6] 宋曉月,蘇媛媛,孫丹,等.虛弱老年人運動康復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4):402-405.
[7] 汪亞男,徐娟蘭,宋紅玲,等.運動療法在衰弱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5):558-562.
[8] 周園,張婧,陳建剛,等.抗阻訓練在骨骼肌減少癥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21,35(22):3960-3967.
[9] SCHREIER M M,BAUER U,OSTERBRINK J,et al.Fitness training for the old and frail.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n daily life coping and self-care abilities[J].Z Gerontol Geriatr,2016,49(2):107-114.
[10] VERDIJK L B,SNIJDERS T,DROST M,et al.Satellite cells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from birth to old age[J].Age (Dordr),2014,36(2):545-547.
[12] 李金鵒,李曄,仇燕,等.有氧運動處方對老年人心肺耐力影響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2):95-96.
[13] HARBER M P,KONOPKA A R,DOUGLASS M D,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whole muscle and single myofiber size and function in older women[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9,297(5):R1452-1459.
[14] ELLEN M EVANS,SUSAN B RACETTE,LINDA R PETERSON,et al.Aerobic power and insulin action improve in response to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 healthy 77-87 yr olds [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5,98(1):40-45.
[15] 曲冰,鄭潔皎.太極拳對預防社區(qū)老年人跌倒的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9):1072-1076.
[16] 李欣欣,劉卉.太極拳運動對健康老年人跌倒發(fā)生率、平衡和跌倒恐懼隨訪療效的Meta 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2021,36(S1):377.
[17] 戈玉杰,吳慶文,高志鵬,等.簡式太極拳訓練對老年衰弱前期衰弱水平和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3):563-566.
[18] 馬孝志.長期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本體感覺及身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158-159.
[19] GRUBBS B F,F(xiàn)IGUEROA A,KIM J S,et al.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in Frail,Skilled Nursing Home Residents[J].Int J Exerc Sci,2020,13(3):140-156.
[20] WADSWORTH D,TURNBULL J,LARK S.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in Frail Older Adults:An Open,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J Aging Phys Act,2021(4):1-11.
[21] WADSWORTH D,LARK S.Effects of 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on the Physical Function of the Frail Elderly:An Ope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ch Phys Med Rehabil,2020,101(7):1111-1119.
[22] KESSLER J,RADLINGER L,BAUR H,et al.Effect of stochastic resonance whole body vibration on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frail elderly:A pilot study[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 Geriatrics,2014,59(2):305-311.
[23] LANGLOIS F,VU T T,CHASS K,et al.Benefits of physical exercise training on cogni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frail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13,68(3):400-404.
[24] CADORE E L ,CASAS-HERRERO A ,ZAMBOM-FER RARESI F,et al.Multicomponent exercises including muscle power training enhance muscle mass,power output,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institutionalized frail nonagenarians[J].Age(Dordr),2014,36(2):773-785.
[25] 張爽,陳影,孫娜雅,等.綜合運動訓練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10):1445-1451.
[26] NG T P,F(xiàn)ENG L,NYUNT M S,et al.Nutritional,Physical,Cognitive,and Combination Interventions and Frailty Reversal Among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Med,2015,128(11):122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