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
(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吉林長春,130103)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1]幼兒教師是幼兒學習和模仿的榜樣者和示范者,這充分說明幼兒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性。而獲得幼兒喜歡的教師更有利于對幼兒實施教育,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目的,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因此,研究幼兒視角下好教師的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幼兒作為教育主體對教師的評價和需要,也可以反映出生活中幼兒教師角色的現(xiàn)狀和幼兒對幼兒教師角色的期待,對幼兒教師今后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教師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的教育和能力建立及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向師性,同時,幼兒在幼兒園里與幼兒教師接觸時間最長也最頻繁,因此,教師的素質影響著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水平。但對幼兒教師素質的評價大多以成人的視角和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展開,很少有研究站在幼兒的視角去評價幼兒教師。幼兒是幼兒園主要活動的承受者,他們會基于自己的觀察和親身經歷對幼兒教師產生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而幼兒眼中的好教師更有利于教育效果的發(fā)揮。本研究主要通過訪談法來研究幼兒對好教師的認知和期望。在訪談過程中,通過較為簡單的訪談問題能夠讓幼兒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我們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兒對幼兒教師的需求,這對幼兒教師今后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教師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隨機選取山東省聊城市X幼兒園內的90名幼兒作為被試,通過訪談法對其進行研究。小班(平均年齡3.5歲)、中班(平均年齡4.7歲)和大班(平均年齡5.5歲)各年齡階段隨機抽取幼兒30名,每班男女各15名,共90名幼兒。
1.自由談話
首先與幼兒相處一段時間,來增進與幼兒的親密感,消除彼此間的隔閡。采用訪談法對幼兒進行訪談?!袄蠋熞惶煸谟變簣@做好多事情,你還記得都有哪些事情嗎?”“你喜歡男老師多一點還是女老師多一點呢?為什么?”
2.創(chuàng)設情境
采用如下引導語:“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動畫片《豬豬俠》?里面你最喜歡誰?最近豬豬俠和迷糊博士發(fā)明了一種‘老師機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定制一名好老師,可是豬豬俠不知道什么樣的老師是一名好老師,你愿不愿意幫幫豬豬俠?可不可以給豬豬俠分享一下你想象的好老師是什么樣子的?”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訪談。
3.正式訪談
本訪談采取每名幼兒單獨進行的方式,分別針對教師外在形象、教師行為舉止、教師語言、教師的教育能力設計訪談問題。在訪談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加以主觀意識的干擾,要在情境中為幼兒提供必要的語言引導,使語言表達盡量清晰簡單,方便幼兒的理解和作答。遇到幼兒有積極表達欲望的,要在恰當?shù)臅r候對幼兒進行適時的追問和對問題進行調整,并及時記錄幼兒的回答和幼兒的分析。
4.資料整理分析
多次反復閱讀研究調查中所獲得的原始資料,對幼兒的訪談記錄進行整理,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
1.幼兒更偏愛女教師
通過對幼兒的訪談發(fā)現(xiàn),幼兒在幼兒教師的性別上更偏愛女教師:有63.7%的幼兒喜歡女教師,有32.4%的幼兒偏愛男教師,有3.9%的幼兒既喜歡男教師也喜歡女教師。
筆者詢問幼兒更偏愛女教師的原因,在幼兒的回答中可以得出幼兒偏愛女教師的原因有:女教師美麗漂亮,女教師溫柔細心,女教師掌握較多的教育技能,幼兒教師大多為女性。而幼兒喜歡男教師的原因有:男教師英俊帥氣,男教師有優(yōu)秀的體育技能,男教師風趣幽默。當追問幼兒為什么既喜歡男教師也喜歡女教師時,他們的回答基本上可以歸入以上的原因之中,也有少部分幼兒回答不上具體的原因。
2.幼兒更偏愛外在形象好的教師
幼兒更喜歡長頭發(fā)、高個子、瘦瘦的、戴眼鏡、穿著鮮艷的教師。
筆者發(fā)現(xiàn)有68.8%的幼兒更喜歡教師有長長的頭發(fā),有63.2%的幼兒偏愛高個子的教師,52.2%的幼兒更喜歡偏瘦的教師,56.3%的幼兒更偏愛戴眼鏡的教師,72.3%的幼兒更喜歡教師穿著鮮艷的衣服。另有13%的幼兒對教師的頭發(fā)長短沒有具體要求,15.5%的幼兒對教師的身高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期待,10.4%的幼兒偏愛不胖不瘦的教師,18.9%的幼兒對教師是否佩戴眼鏡沒有具體要求,4.1%的幼兒對教師的穿著沒有明確要求。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幼兒心目中理想的教師是長發(fā)、高個子、瘦瘦的、戴眼鏡、穿衣鮮艷的樣子。
在追問幼兒原因時,大部分幼兒認為自己所選擇的教師形象是漂亮的、好看的??梢钥闯鲇變合矚g好看、漂亮的教師,而幼兒回答中的“好看”“漂亮”是以幼兒個人主觀的想法為判斷依據(jù)的。訪談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還指出好教師應該是長相漂亮而且干凈整潔的教師。
1.幼兒更關注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
通過整理訪談記錄發(fā)現(xiàn),在幼兒視角下,幼兒教師的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具體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行為和一日生活中教師的行為。幼兒關注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行為的占比較大,為66.3%,關注教師在具體教育活動中的行為的占比為33.7%,表明幼兒更關注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行為。
通過幼兒的表述,無論是在具體教育活動中還是在一日生活中,幼兒更關注與自己興趣愛好和喜愛偏好相關的教師行為。幼兒大多喜歡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進行的娛樂游戲的行為,而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幼兒更喜歡教師有趣、生動、活潑的傳授方式。
2.幼兒更喜歡教師做出喜愛和親昵的行為
分析幼兒訪談后發(fā)現(xiàn),幼兒喜歡教師向自己表達喜愛和親昵的行為。當幼兒被問到“在受到表揚或批評時,希望教師怎么做”,有45.7%的幼兒希望教師做出微笑、豎大拇指、擁抱等表示出親昵的行為,有31.3%的幼兒希望教師做出具體的獎勵和懲罰行為,如發(fā)小貼畫和扣除小星星等,有17.7%的幼兒希望教師在口頭上進行表揚和批評,有5.3%的幼兒希望教師不進行批評和懲罰。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幼兒在面對教師獎勵和批評時,更偏向于教師做出喜愛、親昵、溫柔、寬容的行為。這就給了幼兒教師一定的啟示,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獎勵和懲罰時要注意態(tài)度和行為舉止。
1.幼兒更偏好教師使用溫柔性語氣
筆者整理和分析幼兒在教師語氣上的回答后發(fā)現(xiàn),幼兒視角下教師語言的語氣大致可分成四類:指令性語氣、提問性語氣、陳述性語氣和溫柔性語氣。有56.4%的幼兒偏愛教師用活潑、多變、輕輕的溫柔性語氣進行溝通,有33.5%的幼兒希望教師使用嚴肅的指令性語氣,有10.1%的幼兒對教師語言的語調沒有具體的期望。在詢問幼兒選擇溫柔性語氣的原因時,幼兒的大部分回答是“老師溫柔說話時的聲音好聽”,有少部分幼兒可以回答出“溫柔地說話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愛”。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不少幼兒希望教師使用嚴肅的指令性語氣,當追問幼兒原因時,幼兒認為:幼兒教師應該有教師的樣子,教師應該是嚴肅的、具有權威的。
2.幼兒喜歡教師更多地使用積極情緒的表情
對教師說話時的表情,幼兒也有一定的看法。在選擇教師的表情中,有68.5%的幼兒喜歡教師在說話時使用積極情緒的表情,有5.3%的幼兒選擇教師在說話時使用消極情緒的表情??梢钥偨Y和發(fā)現(xiàn),幼兒希望教師以平等的姿態(tài)和尊重、愛護的表情和他們進行交流。
對幼兒視角下的教師教育能力進行訪談后,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更偏愛知識豐富和技能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其中,56.6%的幼兒談到教師要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要求幼兒教師懂得豐富的知識的占比為37.2%,24.3%的幼兒表達了希望幼兒教師應該同時具備豐富的教育知識和高標準的專業(yè)技能。
由于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喜歡唱歌、跳舞、繪畫等充滿趣味性的活動,為了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發(fā)展,幼兒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與此同時,幼兒的知識水平有限,又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幼兒也需要知識豐富的教師。同時,教師還要用幼兒聽得懂的形式進行講解說明,這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的外在形象容易成為幼兒對教師的首要印象,這會對幼兒是否喜愛一位教師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從幼兒對理想教師的描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教師的外在形象是幼兒展開描述最詳細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幼兒對教師的外在形象是十分關注的。因此,教師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夠幫助自己獲得幼兒的喜愛,使幼兒可以以積極飽滿的心情投入各種活動之中。所以,教師應該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要考慮為人師表,給幼兒做出示范和樹立榜樣,還應該考慮盡量符合幼兒的審美。幼兒教師外貌上要做到干凈整潔,體態(tài)上盡量做到勻稱,注意穿著要得體大方、簡單時尚、色彩豐富,具有青春活力。
教師的行為會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的行為舉止應該文明恰當,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fā)展。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充分重視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幼兒尤其關注與教師互動時教師的行為舉止,因此,幼兒教師要注意多與幼兒進行互動交流。在對幼兒進行獎勵和批評時,教師應該注意獎勵與批評的方式方法,教師行為要合理、親切,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欣賞、愛與尊重。同時,幼兒希望教師能夠用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所犯的錯誤,這又對幼兒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幼兒與教師接觸的過程絕大部分伴隨著語言,而且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也是幼兒十分關注的一個方面,因此,幼兒教師要重視語言表達的作用和影響。幼兒是單純和稚嫩的,幼兒教師在與幼兒進行交流和溝通時要注意語言表達,要使幼兒感受到平等與關懷,要多使用溫柔性語氣和幼兒溝通,降低指令性語言的使用頻率。同時,幼兒教師要多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在與幼兒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幼兒聽得懂的語言。教師可以根據(jù)教育活動和具體情況變換語調,使幼兒感受到語言的婉轉和魅力。幼兒是天真向善的,因此,在與幼兒溝通相處時,教師要多微笑積極地面對幼兒,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和愛意。幼兒教師做到語言表達平等關懷、表情溫柔、語調恰當,會增強幼兒對教師的認同感,同時會促進師幼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幫助教師更好地達到教育效果,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可愛天真的幼兒群體,幼兒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幼兒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在于保育和教育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應該獲得全面發(fā)展[2],因此,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的教育的重任。幼兒教師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和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教給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幫助幼兒獲得基本的生活經驗和能力。幼兒是興趣廣泛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兒教師要具備滿足幼兒興趣發(fā)展的各種專業(yè)技能,只有在教師具備各種專業(yè)技能的前提下,幼兒才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
幼兒對教師職業(yè)的認知程度是依靠幼兒社會領域和生活經驗知識的積累而逐漸形成的,因此,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對教師職業(yè)的認知程度和理解的準確程度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小班幼兒對教師職業(yè)的認知程度最低,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對教師的期望都是處在教師外在形象上,并不能對教師的行為、語言等有自己的感悟;中班的幼兒已經對教師職業(yè)有了自己的初步認識,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對教師職業(yè)的認知依舊是外貌形象占據(jù)主要地位,但他們已經開始注意到教師的表情、語言等具有一定的深層教育意義的行為,只是還不能完全理解;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經驗知識的積累,大班幼兒對幼兒教師職業(yè)的認知程度最高也最深刻,這一階段的幼兒對教師的期望開始從多角度進行,此時的幼兒已經可以較深度地理解教師的行為、語言等方面的含義,但仍然是以教師的外貌形象為主。
幼兒對好教師的認知中最感興趣且提及頻率最高的是幼兒教師的外在形象,其次是教師的行為和語言,但每個年齡階段對教師能力的提及都是相對較少的。教師的外在形象、行為、語言都是教師職業(yè)活動中較為外顯的特征,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yè)的內在素養(yǎng)。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能力也決定了幼兒會更多地注意到教師的外顯特征。幼兒的評價也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片面性,這就導致了幼兒會更偏愛外在形象較好、行為親昵、語言溫柔的教師,而對擁有較強教育能力的教師關注和喜愛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師在注重自己教育能力的同時也要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行為和語言等。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認識。本次研究使用訪談法考察幼兒對好教師的標準和期望,對幼兒訪談的資料進行整合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幼兒更喜歡長發(fā)、漂亮、穿著亮麗、行為親昵、語言溫柔充滿關懷且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高標準的專業(yè)技能的教師。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幼兒教師應該做到熱愛和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幼兒。幼兒教師要充分關注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并且努力向幼兒眼中的好教師靠攏,促進師幼關系向著良好和諧的方向發(fā)展,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效率,從而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