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濟南市六里山小學 山東濟南 250001)
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短視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信息載體,它在教育中也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1]。微課的概念在我國最早是由佛山教育局的胡鐵生老師提出的,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很快就在各地小學中流行開來。
微課是一種目標明確、時間短小、結構明晰的主要表現(xiàn)為視頻格式的信息化教學形式。微課教學的重點不是簡單地縮短教學時間,它的內核在于某一教學問題的專題化和微型化的處理,包括微課設計、視頻制作和網(wǎng)絡發(fā)布這三個主要的步驟,具有情境化、趣味化、碎片化和數(shù)字化等特點。
在科技引領進步的新時代,教育教學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語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從小學到大學,語文學科貫串教育的全過程,甚至在幼兒園時便接受了基本的語文知識引導[2]。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呢?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特點較為突出,自制能力不強,不具備自我要求、自我約束的意識。教師表現(xiàn)為:一方面,小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難以集中;另一方面,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有限,對于一些生澀的字、詞或寫作等應對能力不足,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顯著。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著手,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斷提升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補充手段,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靈活性高、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等特點。所以,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微課都非常契合當前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利用微課使知識的傳播渠道更順暢,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從而更好地令學生愛上學習語文。
微課之所以在小學中得以大量運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微課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一般情況下,一節(jié)課程的時間是在40分鐘到45分鐘之間,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多只能控制在15分鐘左右。注意力屬于心理學范疇,屬于認知過程的一部分,是心理活動對特定對象的指向以及集中。筆者查閱相關文獻后發(fā)現(xiàn),7—10歲兒童的注意力可以持續(xù)20分鐘左右;10—22歲兒童的注意力可以持續(xù)25分鐘;12歲以上的兒童注意力可以持續(xù)30分鐘左右。小學生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有限,對于外界的干擾會產(chǎn)生很大反應。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很難在40分鐘內完全集中精力,但是微課的時間是3—8分鐘,最長的微課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這種針對性強、主題明確的教學資源,更加符合小學生的特性。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為進入更高一級學習打好基礎。因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至關重要[3]。由于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其更適合進行碎片化學習。微課具有該類特征,微課不屬于系統(tǒng)教學,小學生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進行碎片化學習,輕松將知識點牢記,提升學習效率。微課的教學過程針對性很強,教師根據(jù)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對某一個知識點信息教學設計,通過對知識點的精細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同一系列中的微課程可以分解為多個微課程,如果學生可以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就能直接形成知識系統(tǒng),其系統(tǒng)知識網(wǎng)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建立。碎片化學習不要求學生整堂課程都完全集中精力,只需要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即可,微課可以讓學生隨時參與學習活動,這種耗時較短、效率較高的學習渠道,更加符合小學生的特性。
當前,教師利用微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對知識進行預習以及復習時,合理地利用微課可以使教師加強對整體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微課的運用往往存在著內容單一、節(jié)奏把握不恰當?shù)惹闆r,造成部分學生很難融入具體的情景中,使得學習效果大大減弱。在教學方式上,微課作為一種新衍生出來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進行思維的轉變,通過具體的操作把握好整體的課堂環(huán)節(jié),以此避免學生“跑神”。
當前,教師在進行微課授課時缺乏相應的經(jīng)驗,很難把課堂與微課模式融合。除此之外,由于受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教師很難完全認同微課的存在,因此在應用微課時過于生硬,微課在拓展訓練中的應用效果并不好。教師使用頻率不高,也是當前微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中庸》中提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谛W教育中,學習的“預”是非常重要的?!邦A”首先是瀏覽教材,了解課程的主題和基本內容,隨后是將目前學習的知識同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對小學生來說,閱讀課文、了解生字詞、發(fā)現(xiàn)難點都是語文學習中必要的步驟,因此課前預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而課前預習也是一個常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如果進入課堂教學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課本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就會使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預習并不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此前提下制作課前導讀類的微課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進行。例如,在六年級《臘八粥》的預習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制作一個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視頻,并圍繞“臘八粥”這個主題設置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從而讓他們弄清楚文章的大致脈絡。與此同時,還可以插入一些有關臘八粥烹飪過程的圖片,對應課文內容進行一一介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以傳統(tǒng)課堂形式為主的情況下,應用微課能很好地發(fā)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涉及多個方面,如從低年級的聲韻母的學習到高年級文章表達方法的分類,這些內容一般有三個主要的特點[4]。其一是比較抽象,難以和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lián)系,對年紀還比較小的學生來講難以理解;其二是不容易記憶,知識結構比較復雜,需要反復溫習最終才能掌握;第三是需要較長時間來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難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而對他們來說時間跨度長的學習方式學習效率比較低。微課是一種應對重難點內容的理想教學方式。以視頻的方式可以將抽象的概念以具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方便學生學習,這是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難以做到的。由于微課可以呈現(xiàn)在多種多樣的移動數(shù)字終端,學生可以在放學之后隨時隨地進行復習。此外,微課在時長上一般都比較短,可以很好地應對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的情況,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進行專題化學習。例如,筆者在教學病句時,曾分板塊進行微課的教學設計,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板塊,其中語法病句板塊又分為成分殘缺、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和結構矛盾四種類型,這也是修改病句課所要講解的重點內容。在主語殘缺的講解中,為了更好地向學生說明這種語病的含義,筆者在微課視頻中插入了一段動畫。動畫中坐滿了乘客的汽車遲遲沒有發(fā)動。這時路邊的人問道:“為什么你們的車子停著不動呢?”車上的乘客回答說:“因為司機他并不在車上。”結合這一段趣味十足的動畫,教師可以進行講解:“主語殘缺的句子就像一輛因為沒有司機而無法開動的汽車,無法表達出完整的意思。”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理解“主語、謂語和賓語”這樣抽象的概念。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微課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借助數(shù)字媒體將教學內容以高度凝練的方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知識探索的過程。在小學階段,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幫助他們通過自主探究來構建更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培養(yǎng)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微課可以啟發(fā)學生從更多角度進行思考,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深度。微課還可以用于課后復習中,使他們進一步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教師以微課來推進實踐課程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課外培養(yǎng)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級《四季之美》的微課設計中,筆者用到了一些山川河流的四季變化的航拍視頻,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去思考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四季在日常語言中的象征意義。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力,將課文中優(yōu)美的文字和他們平時的所見所得聯(lián)系起來。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將《四季之美》同教材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等詩句聯(lián)系在一起,在詩詞的展示畫面中提出問題“這句古詩是形容什么季節(jié)的?為什么?”借助發(fā)散式的問題,在課堂中將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是為了講授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為了適應信息教育的快速發(fā)展,教師要靈活用微課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信地進行表達,使他們形成從事物表象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思維習慣。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課本是最為重要的學習依據(jù),課本中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語言發(fā)展變化的歷史。正因如此,課文的一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會加大學生理解課文的難度,使他們難以對文章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的學生還不能很好地理解較為抽象的概念,但他們對故事或動畫中充滿個性的人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在微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這一點,積極構建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對此,教師可以發(fā)揮微課具有聲音、文字、圖像等信息要素的特點,把距離學生生活較為遙遠的事物展示給他們看,把那些難以想象出來的事物以具體生動的形象融入課堂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而營造出各種各樣的場景,這對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是十分有幫助的。
微課雖然只有十分鐘左右,但是其本質也屬于教學課堂。既是課堂,就要保證課堂的完整性。微課與傳統(tǒng)課堂一樣,要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課程實施等方面進行完善,同時,要注重對教師以及學生、教材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相互融合。因此,相關部門在對微課程進行開發(fā)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同時還要注重課程開發(fā)的完整性,確保各個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性,保證微課堂的應用效果。
小學語文與微課程的聯(lián)結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微課程內容的聯(lián)結??梢詫⑵鋭澐譃樗膫€板塊:語言培養(yǎng)、思維訓練、藝術審美、文化傳承。這四方面均涉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小學語文微課程的內容也可以與其相融合,開發(fā)與主題相關的微課程。另一方面,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微課程評價的聯(lián)結。微課程評價是微課程開發(f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對微課程進行監(jiān)控與調整,評價系統(tǒng)可以發(fā)現(xiàn)微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入駐微課程網(wǎng)絡平臺,微課程平臺的門檻較低,出現(xiàn)魚龍混雜的局面。部分微課程都是面向教師的微課比賽,主要以盈利為主,學生在這一方面不具備分辨能力,在微課程的選擇上存在一定困難。優(yōu)化微課平臺,弱化平臺盈利性,是建立健康、有效的小學語文微課平臺的基礎。為優(yōu)秀的資源提供健康的平臺,也是教育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對微課應用現(xiàn)狀進行科學調研,正確認識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微課提供更大的發(fā)展平臺。與此同時,提高微課結構在微課平臺的入門門檻,對微課的質量進行管控。教師方面,應該對優(yōu)化教育理念,在微課平臺提供更加優(yōu)秀的微課教學視頻。
微課,作為一門新興的教學手段,在多年的發(fā)展中受到了廣大教師的喜愛,對于學生認知提升而言,更是借助微課的力量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授課引導,不僅為擴寬語文教學范圍做出了貢獻,同時也釋放了小學生更多的碎片時間。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業(yè)從業(yè)教師帶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