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鄭鐸 黃督軍
許家村明代家族墓群位于常州鐘樓區(qū)許家村。2020 年4—11 月,為配合當?shù)鼗窘ㄔO,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南京博物院對前期勘探發(fā)現(xiàn)的古代墓葬進行了發(fā)掘清理,發(fā)現(xiàn)六朝至明清時期古墓葬66 座,其中明代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推測為一處家族墓地。
墓地位于太湖和滆湖北部的水網(wǎng)平原地區(qū),北距長江約25 公里,西南距滆湖約5 公里。根據(jù)歷史資料和考古調(diào)查信息,這一區(qū)域原來有一座土墩,整個墓群背靠土墩,朝向北側(cè)的南童子河,形成“背山面水”的風水格局。
因為這一區(qū)域原為村舍,現(xiàn)代房屋的地基直接破壞至生土層,墓葬開口層位及地層信息均已無存。墓葬排列方式比較特殊,平面呈“人”字形,形似飛行中的雁群。發(fā)掘后大致可以分為2 組:第一組M7—M9,頭向東北;第二組33 座,頭向西南,自南向北分為9 排,似乎經(jīng)過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其中1—5 排排列有序,以M1—M3 為中心對稱分布,彼此沒有打破關系,6—9 排均位于墓群的遠端,墓葬之間存在打破關系,且離前5 排有一定距離。
發(fā)掘現(xiàn)場
許家村明代家族墓群
第一組的3 座墓葬均為單室,第二組則流行合葬,部分磚室墓或澆漿墓共享一道隔墻,推測為夫妻合葬墓。
墓葬形制多樣,有石室墓、磚室墓、澆漿墓、土坑墓4 類,以磚室墓為主,澆漿墓和土坑墓次之。
石室墓M58
石室墓僅M58 一座,平面呈長方形,墓葬四壁和蓋板均用長方形條石砌筑,底部未鋪磚,石室內(nèi)為長方形棺木。
石蓋板磚室墓M12、M14
券頂磚室墓M48、M49
磚室墓根據(jù)形制可分為石蓋板磚室墓和券頂磚室墓兩種。石蓋板磚室墓共12 座,形制相同,平面均為長方形,用青磚砌成墓室,上蓋石板,一般由3 或4 塊麻石或者青石作為蓋板,蓋板上有穿繩用的“牛鼻狀”穿孔。券頂磚室墓共7 座,起券方式多樣,以弧形券頂為主,也有立磚平砌的造型,在券頂下有一橫木支撐,部分券頂被晚期墓葬破壞,頂磚塌陷在墓室內(nèi)。墓四壁用青磚錯縫平鋪,頭部設置方形、拱形或谷倉形狀的“頭龕”,部分墓葬在東西兩側(cè)還設置有“壁龕”。墓底用青磚錯縫平鋪,少數(shù)墓葬用三塊方形“金磚”平鋪而成。磚室墓一般有棺有槨,槨板腐爛嚴重,僅存底板和邊板,棺木保存較為完好,所用大磚側(cè)面有“直隸常州府無錫縣造”的銘文。
澆漿墓可分為澆漿木槨墓和澆漿石蓋板墓兩種,以澆漿木槨墓為主,整個墓壙均用澆漿澆筑,內(nèi)置木槨,槨內(nèi)為長方形木棺,澆漿外側(cè)頭部位置設置有壁龕,放置青花瓷蓋罐或灰陶罐。澆漿的厚度不一,有的厚0.5—0.8 米,有的僅薄薄一層,根據(jù)其材料配比的不同,表面呈白色或灰白色。澆漿木槨墓共7 座,以M60、M61 最具代表性,為夫妻合葬墓,形制相同,墓室呈長方形,用糯米漿三合土整體澆筑而成,槨室呈長方形箱狀,與澆漿緊密結合在一起,槨蓋板由4 塊方形木板組合而成。槨室內(nèi)為長方形棺木,棺木一端略寬,另一端略窄,外髹朱漆,用榫卯相接,其中M61 棺板上放置有5 個錫質(zhì)香爐。澆漿石蓋板墓僅M46 一座,墓壙呈長方形,四壁及墓底用青磚砌成,上蓋5塊長方形石板,磚室及石蓋板外側(cè)用糯米澆漿三合土澆筑成為一個整體。
土坑墓根據(jù)是否有槨室可分為豎穴土坑木槨墓和豎穴土坑墓,前者由長方形墓壙、槨室和棺木三部分組成,槨板與棺木在頭部位置形成類似頭廂的空間,放置灰陶蓋罐和錫制明器;后者形制簡單,長方形墓壙內(nèi)放置棺木,部分墓葬的南壁有開挖的頭龕。
第二組墓葬中均有笭板出土,且比較有特色。笭板位于棺木內(nèi)的底板上,呈長方形,較棺木內(nèi)底略小,厚1—2 厘米,表面有圓孔和凹槽組成的方勝或星象圖案。
圖① 澆漿木槨墓M60、M61
圖② 澆漿石蓋板墓M46
圖③ 豎穴土坑木槨墓M56、M57
圖④ 豎穴土坑墓M55
圖① M4 苓板圖案
圖② M13 苓板圖案
圖③ M61 苓板圖案
圖④ M45 苓板圖案
墓群隨葬器物類型多樣,棺內(nèi)主要隨葬瓷碗、金銀首飾、印章、梳子、銅鏡、銅錢等日用器物,棺室與槨室之間的頭廂位置隨葬錫明器或灰陶罐,磚室墓的壁龕內(nèi)出土青花瓷蓋罐、灰陶蓋罐或釉陶罐。
出土隨葬品根據(jù)其材質(zhì),可分為陶器、瓷器、金銀器、玉石器、銅器、錫明器和漆木器等。隨葬陶器有灰陶和釉陶兩類,灰陶器形以蓋罐為主,還有少量小陶缸,出土時一般置于磚室墓壁龕或槨室與棺木之間的頭廂內(nèi),5 個為一組,代表“五谷倉”。陶蓋罐外形相似,底部有3 個矮足,器蓋有一乳丁狀鈕,部分器蓋上有朱砂書寫的“豆”“米”“麥”等文字。釉陶器器形單一,均為釉陶罐,出土于墓葬壁龕內(nèi)。
瓷器以青花瓷器為主,青瓷和白瓷次之,還有少量醬釉瓷器。青花瓷器形以蓋罐為主,多出土于壁龕內(nèi)或槨室與棺木之間的空隙內(nèi),5個為一組,造型相同,器蓋呈盔狀,器腹刻劃出芭蕉、花卉、奔馬、山水、人物故事等內(nèi)容,器內(nèi)有炭化稻米、高粱等植物痕跡。部分墓葬隨葬青花瓷碗,均為民窯燒制,刻畫內(nèi)容抽象,可辨有云氣紋、花卉紋、魚紋等。白瓷器包括帶蓋小罐和白瓷碗,其形制、功能與同類青花瓷器相同。醬釉瓷器數(shù)量不多,器形有釉陶罐和瓜棱罐等。
圖① M56 槨室內(nèi)隨葬品
圖② M7 壁龕內(nèi)隨葬品
圖③ M17 壁龕內(nèi)隨葬品
圖④ M59 出土陶蓋罐組合
圖⑤ M11 出土釉陶罐
圖② M57 出土青花瓷蓋罐組合
圖③ M61 出土青花人物故事蓋罐
圖④ M5 青花瓷蓋罐內(nèi)炭化植物
圖⑤ M3 出土云氣紋青花瓷碗
圖⑥ M4 出土魚紋青花瓷碗
M55 出土白瓷印花碗
M53 出土醬釉瓜棱罐
M56 出土金鑲寶石挑心
出土金銀器主要為女性飾品,包括頭面頂簪、花頭簪、挑心、花鈿、掩鬢、耳環(huán)、戒指等,多以鍍金銀飾為主,少量耳環(huán)和小飾件為純金材質(zhì)。頭面裝飾多鑲嵌寶石,大部分寶石脫落,部分保留的可辨有綠寶石、藍寶石和紅寶石等。此外還有蝴蝶形、鳳鳥形、牡丹花卉等造型的裝飾品,制作工藝精湛。頂簪流行梵文或花卉紋裝飾,花頭簪多流行花瓣狀或旋紋,簡約自然。挑心制作精美,如M56 出土挑心鑲嵌寶石,盡顯雍容華貴。掩鬢制作成一串葡萄的形狀,鑲嵌的寶石作為葡萄籽,優(yōu)美動人。耳環(huán)形式多樣,以“葫蘆形”為主,有純金的和鍍金銀的,也有銀質(zhì)的。鎏金銀戒指共3 枚,表面雕刻有飛馬、對鳳等圖案。此外,還出土數(shù)量較多的方勝形鍍金銀裝飾件,上面有鏤刻的花卉、祥云、銅錢等紋飾。
圖① M13 出土鎏金梵文頂簪 圖② M59 出土金飾件 圖③ M55 出土鎏金銀戒指圖④ M56 出土金耳墜 圖⑤ M60 出土金耳墜 ⑥ M3 出土銀方勝飾件⑦ M61 出土銀方勝飾件
玉石器數(shù)量較少,包括印章、發(fā)簪和裝飾物。印章共出土3 枚,2 件為青田石材質(zhì),另一件為煤精石雕刻成的鳥形,印面分別刻有“宿夫”、“宿夫私印”和“敬箴”字樣,推測為墓主人的私印。部分發(fā)簪含玉石材質(zhì),如M14 出土銀發(fā)簪,簪頭為水晶質(zhì)地,雕刻成花瓣形。M55 出土玉飾品1 件,青白玉,中間有穿孔。
M58 出土印章印面
M58 出土煤精石鳥形印章正、反、側(cè)面
M14 出土水晶發(fā)簪
銅器有銅鏡、銅錢、銅壺、銅事件等。銅鏡樣式繁多,大小各異,題材豐富,以仿早期銅鏡為主,如仿漢神獸鏡、仿漢博局鏡、仿漢銘文鏡、仿唐海獸葡萄鏡、仿唐秦王賞金鏡、仿宋人物故事鏡、青鸞對舞銘文鏡等,也有明代獨有的素面鏡和凸棱紋鏡,其中M56 出土秦王賞金鏡,內(nèi)緣為浮雕的4 只神獸,中間有一圈銘文:“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銅錢數(shù)量最多,每座墓葬均有出土,少則數(shù)枚,多則上百枚,以宋代年號錢為主,早至唐代“開元通寶”,晚至明代“弘治元寶”,以“太平通寶”最多,部分墓葬出土錢幣均為“太平通寶”,似乎經(jīng)過挑選,有意為之。M55 出土1件銅壺,器形小巧,造型別致,功能未知。銅事件種類繁多,包括掏耳勺、牙簽、鑷子等。
圖① M6 出土仿漢博局鏡 圖② M44 出土仿漢神獸鏡 圖③ M55 出土仿唐海獸葡萄鏡圖④ M56 出土仿唐秦王賞金鏡 圖⑤ M17 出土青鸞對舞銘文鏡 圖⑥ M59 出土弦紋鏡
M55 出土銅壺
M61 出土銅事件
錫明器出土于墓葬壁龕或槨室內(nèi),質(zhì)地較差,根據(jù)含鉛量的不同,呈現(xiàn)泛白和泛黑兩種。器類有燭臺、案、香爐、交椅、臉盆架、衣架、碗、碟、筷子、火盆、馬桶等,擺放有一定規(guī)律,碗、碟和筷子置于案板上,香爐和燭臺置于前端。
漆木器數(shù)量較多,大部分保存較差,器類包括木鏡盒、木冠、木帶板、木釵、木梳、木篦、刷子、木杖、裝飾木雕等。澆漿墓M60 的槨室和棺木之間空隙內(nèi)出土4 件木牌,呈“甲”字形,推測為畫翣。M61 棺內(nèi)出土毛筆形狀的木雕器,一端有穿孔銅環(huán),另一端為橄欖形木雕,功能未知,尚待進一步研究。
M56 出土錫明器組合
M61 出土木冠
M61 出土木鏡盒
此外,部分墓葬所用墓磚形制特殊,如M15 和M16 為石蓋板磚室墓,墓底各由3 塊邊長0.6 米、厚0.1 米的方磚平鋪而成,方磚側(cè)面有 “正德拾肆年夏季分造尺柒方磚”“委官直隸常州府通判李梅窯戶劉伯機”等銘文。M17、M47 和M52 為石蓋板磚室墓,其所用墓磚均為長0.44 米、寬0.22 米、厚0.12 米的大磚,側(cè)面有長方形銘文印記“直隸常州府無錫縣造”。
M15、M16 墓底鋪磚
墓磚及鋪地方磚銘文
許家村墓群采集石碑
許家村明代墓群的墓葬形制多樣,并體現(xiàn)出從磚室墓到澆漿墓再到磚室墓的演變規(guī)律,澆漿墓的工藝從簡單到日益成熟。常州地區(qū)澆漿墓在明代早期出現(xiàn),主要流行于明代中期。M15、M16 墓底方磚上有“正德拾肆年”的銘文,墓群中所出土銅錢最晚的為“弘治通寶”,推測墓群年代下限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1)。M1、M2 出土龍泉窯青瓷碗,M3 出土青花云氣紋碗都帶有明代早期特征。綜上,許家村墓群的年代為明代早中期。
墓群以M1—M3 為中心,向兩側(cè)擴散排列,平面呈“人”字形,與上海李惠利中學墓地、南京王皇后家族墓地、常州花園底白氏家族墓地等相似,反映出昭穆制的特點,墓主之間的關系根據(jù)上海潘允征家族墓地、明代徐尚賢墓志等材料分析,“人”字形排列的中心M1—M3為家族中的最長者,以下每一排皆為一代,嫡子位于左側(cè)“昭穴”,庶子位于右側(cè)“穆穴”,依次向兩側(cè)延伸排列。
墓群所在地原為村舍,無法得知墓上建筑及墓園的原始面貌。發(fā)掘中沒有墓志出土,無法獲得墓主的確切信息。M58 出土“宿夫”銘文的印章,推測為墓主的姓名或字號,但查閱史料,并無相關記載。墓群沒有墓志出土,遵循了“非品官不得用墓志”的規(guī)定,但部分墓葬使用官方燒造的方磚、銘文磚,又反映出墓葬具有一定的“官營”特點。
考古調(diào)查過程中,于墓群附近采集到一塊石碑,上書“明秀士唐履薄暨子潔庵之墓/潔庵有義行見桑梓潛德錄/墓已失/戊辰年重議修筑/唐大宗祠立/裔孫鼎元記”,系唐氏宗祠為明代唐氏先祖唐履薄和唐潔庵所立,但立碑時“墓已失”。唐履薄史書無載。明清之際學者李颙《二曲集》中“題唐潔庵墓碣”記載唐潔庵為唐荊川從孫、唐鶴征的從子?!肚宕昝诵鞲濉肪硪惠d“唐獻恂,字君知,號潔庵,武進人,明廩生”。唐履薄和唐潔庵與明代常州先賢唐荊川有關。唐荊川為明代學者、抗倭英雄,其墓園距此地約3.5 公里。但是唐履薄與唐潔庵均為明末人物,與許家村墓群的年代并不相符,因此墓群是否與唐氏家族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常州地處江南,是連接明初政治中心南京和東南地區(qū)的要地,明太祖將其從兩浙劃出,直屬南直隸,且改常州路為長春府,轄武進、無錫、宜興、江陰等地,至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改長春府復為常州府,一直沿用至清末。有明一代,常州地區(qū)人才輩出,進士達到636人,占全國總數(shù)的16.46%,涌現(xiàn)了以胡濙、唐順之、白昂、毛憲、陸簡、陳洽、錢一本、楊廷鑒、孫慎行等為代表的名臣大儒。繁榮的經(jīng)濟與蔚然的文風使得常州地區(qū)明代墓葬具有數(shù)量多、類型多樣、隨葬器物豐富的特點,比較重要的發(fā)現(xiàn)如鎮(zhèn)江衛(wèi)指揮使、昭勇將軍王洛家族墓,大學者、東林黨魁錢一本墓園,錦衣衛(wèi)指揮使白埈家族墓,登州同知畢宗賢墓,文林郎、和平縣知縣胡容齋家族墓等。許家村明代墓群的發(fā)掘進一步完善了常州地區(qū)明代墓葬資料,為研究當時的喪葬習俗與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常州都家塘明墓出土金帶鉤
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漆發(fā)冠
許家村墓群平面的“人”字形,也有學者稱之為“品”字形,是江南地區(qū)明代家族墓群比較常見的一種排列方式。此類排列方式也見于南京徐達家族墓地、南京王皇后家族墓地、常州花園底白氏家族墓地、無錫黃鉞家族墓地、上海宋蕙家族墓地、上海唐氏家族墓地等,反映了傳統(tǒng)宗族觀念下的等級秩序與血緣聯(lián)系。
從墓葬形制和出土隨葬品的情況,也可以觀察到這一家族的興衰軌跡:第一排作為“祖墓”的3 座墓葬隨葬品比較簡單,推測墓主為地主或富裕的平民;第二至五排出土器物精美,墓葬建造考究,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澆漿墓,特別是部分墓葬出土有印章、鑲嵌寶石金頭面、金包邊木帶板等,推測這一時期家族發(fā)展達到鼎盛期,墓主的身份地位得到提升;之后的第六至九排墓葬從形制到隨葬品均遠不如前,部分墓葬存在彼此打破現(xiàn)象,反映這一時期已家道中落,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財力均不如前。
結合考古發(fā)掘成果,許家村明代家族墓群經(jīng)過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和布局,體現(xiàn)了“聚族而葬”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看,墓葬的平面分布就像一群結伴而行的鴻雁,相連的是血脈的羈絆,彼此依偎,緩緩地飛向往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