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昕瑤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蘆蒲鎮(zhèn)實驗幼兒園,江蘇鹽城 224414)
幼兒階段是引導孩子掌握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關鍵階段。在語言教學活動上,教師應該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為孩子潛移默化地傳輸語言知識,幫助孩子們在游戲活動、生活實踐以及幼兒園學習中獲得傾聽、表述、欣賞、閱讀等語言經(jīng)驗,促進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幼兒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情感表達、行為習慣等方面都需要通過學習來塑造,幼兒只有獲得了口語表達能力才更利于生活及學習。幼兒教育中,口語是語言的基本形式,在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新鮮且陌生的,語言也是如此。因此我們首先要幫助孩子率先掌握口頭語言再掌握書面語言。在幼兒階段有目的、有計劃地發(fā)展他們的口頭語言,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而且也符合人們掌握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幼兒語言教育不是刻意一句一句地教學,而是在很多活動中都需要滲透語言知識,幫助孩子學會主動利用學習的語言進行、詞匯等進行表達。尤其是在幼兒與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實際交流過程中,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都要讓孩子用更標準的語言進行表達。因此,幼兒園不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上好語言課,而且在幼兒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語言。
幼兒階段的孩子,每個人都像一張白紙,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少之又少,需要通過不斷的知識經(jīng)驗積累才能形成一定的認知能力。語言是幫助孩子理解和表達的工具,也是提高幼兒認知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我們首先從口語開展教學,因為口語更能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相貼合,口語和經(jīng)驗的結合便是幼兒認知能力形成的初始階段。而持續(xù)不斷的語言教學則是幼兒認知不斷提升的過程,在每一次學習中,孩子就像一棵小草不斷吸收著養(yǎng)分,然后慢慢長大。
表達能力對任何階段的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樣對孩子的學習、社交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時期的孩子很多時候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不足引起的。幼兒接觸的環(huán)境是豐富多彩的,而孩子的詞匯卻相對匱乏,語言的運用也不夠精準,這顯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所以幼兒語言教學應該融合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從中引導孩子說完整的話,說規(guī)范的話,說自己想說的話。
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聰明,可是該如何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呢?其實語言教學更追求的是邏輯性、實用性和藝術性。實用性是引導孩子正確表達一件事物,而邏輯性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孩子通過思考組織自己想說的語言,同時在接受外界的語言信息之后還能通過大腦進行處理,最終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藝術性是孩子在精準描述某件事物的基礎上賦予其更多的情感和描述。這些內(nèi)容都是開發(fā)孩子智力和思維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語言教學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孩子在學習任何知識之前都需要用語言做基礎,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感知和理解語音和符號的過程。有聲言語是以說話人所發(fā)出的和聽話人所聽到的聲音作為物質形式而存在的。在幼兒階段我們需要讓孩子了解的是有聲語言,而幼兒之后不斷培養(yǎng)語言能力,才能學會更多的生活常識和其他領域的學習。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3~6歲的幼兒具備一定的聽力基礎,因此我們在每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都要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jù)目標滲透語言教學內(nèi)容。例如幼兒園中班的學習目標是能夠與教師、家長或同伴進行語言交流,并能利用自己學習過的語言詞匯和句子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其次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幼兒教師的要求,敢于在集體活動上進行表達。嘗試用人稱代詞進行語言表達,例如,你、我、他、我們、你們的使用。幼兒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應該引導孩子進行言語模仿。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最喜歡看動畫片等,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上更喜歡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行為和語言,說明孩子對表達和模仿是非常感興趣的。例如在引導孩子認識顏色以及學會使用人稱代詞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畫多的圖片幫助孩子認識顏色,然后每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說一說自己的衣服是什么顏色,旁邊的小朋友衣服是什么顏色。這時候教師可以首先給小朋友示范:我的衣服是黃色的,他的衣服是白色的。然后請白色衣服的小朋友進行接龍。白色衣服的小朋友會說,我的衣服是白色的,你的衣服是綠色的。這樣孩子們通過一邊學習知識一邊進行口語表達,能夠有效地完成學習目標。然后讓孩子帶著所學到的知識回歸到家庭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說一說。通過長期的目標訓練,孩子們的進步速度是非??斓?。
游戲化教學能夠激發(fā)孩子的語言思維能力。游戲活動通常有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并且每個孩子都會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然后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例如故事接龍是一個鍛煉小朋友想象力、邏輯思考和表達力的一個游戲,玩法有兩種,一種是毫無限定隨意想象的故事,一種是限定條件臨場發(fā)揮的故事,在家庭里面都可以試試,三個人就可以玩。 毫無限定的故事,最好由教師發(fā)起一個有想象空間帶有引導性的開頭,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設定好,當然也可以留一些主線由孩子發(fā)揮,引導孩子挖掘故事中好玩的情節(jié)、有趣的結局、有意義的思考等,讓孩子去想象和表達。其次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學習過的詞匯卡片,讓孩子利用這些卡片中的內(nèi)容提示進行語言構思,編出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由于是接龍游戲,孩子可以和教師一起來完成,每個孩子在故事接龍時教師選定不一樣的詞匯,每個孩子都要根據(jù)上一個小朋友的描述進行構思和敘述。這樣的游戲是培養(yǎng)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樣的游戲活動宣傳給家長,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在家中也能體驗這樣的游戲過程。
繪本是每個孩子幼兒時期都需要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孩子學會進行語言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繪本故事的作用,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例如在學習《春雨的色彩》繪本閱讀時,教師一邊給孩子描述一邊讓孩子根據(jù)繪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在講解過程中要及時和孩子進行互動,例如教師可以首先提問:“春雨是什么顏色?”幼兒做出了以下多種回答:“春雨是黑色的、綠色的、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白色的、無色的、透明的、海藍色、紫色、淡白色”等。接著教師說:“小朋友你們說誰說得對?”這時候因為很多小朋友的想法不同,所以在這個階段會進行小小的激烈討論,這時候教師不要制止,且通過爭論后,讓小朋友自己舉手發(fā)言并說一說為什么,還可以點評一下哪個小朋友的說法不正確,為什么?然后教師再提供正確的結論:“春雨是無色的。因為春雨落到水里就沒色;落在衣服上顏色也不變;落在任何物體上,物體的顏色都不變?!?通過運用“評論法”進行提問,教學效率得以提高,使幼兒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得以發(fā)展和提高。在利用繪本閱讀時,我們一方面帶著孩子閱讀,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主動閱讀,例如通過繪本上的圖畫內(nèi)容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與教師同學分享一下吧,這是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和組織語言的過程,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和閱讀積極性。繪本閱讀不僅可以在幼兒園進行,在家中同樣也是適用的。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布置一個小小的任務,將今天學習的小故事帶回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樣孩子們又有了一次表達的機會,同時孩子對故事的情節(jié)和教師講述過程運用的語言描述印象會更加深刻,也能促進小朋友的高效學習。
幼兒口語表達應該與生活有著最密切的關聯(lián),因此在教學活動上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表達。例如我們可以給孩子播放一些與生活場景相關的視頻,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說一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其次給孩子提供一些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孩子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進行語言訓練。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幼兒一日活動的場景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例如在餐前洗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讓孩子們說一說洗手的主要步驟有哪些。還可以說一說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周末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中,大家都在做什么,因為這些內(nèi)容和孩子的生活關聯(lián)密切,所以孩子更愿意進行思考和表達。例如有些小朋友說,在周末的時間我和爸爸媽媽會一起做家務。雖然是非常簡短的一句話,但是孩子表達得卻非常清楚,這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語言獎勵,激勵孩子大膽發(fā)言。
“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育方式為孩子拓寬學習語言的渠道,孩子們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語言練習以及有目標的鍛煉。例如家長或教師給孩子提供一些視頻、兒歌等資料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和言語模仿。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小朋友都會或多或少地接觸網(wǎng)絡,當孩子們利用網(wǎng)絡進行娛樂或者學習時,身邊的父母需要不斷地加強語言的滲透,例如小朋友在看一個關于游戲講解的視頻時,讓孩子說一說通過視頻學習到了什么。由于這些內(nèi)容是孩子自己平時非常喜歡的,所以孩子表達起來也會更清晰。除此之外,我們還以搜集更多的學習資料引導孩子不斷地鞏固語言知識,加強表達和練習。同時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要為孩子給予更多的積極評價和鼓勵,讓孩子在表達自己觀點時更有自信。
幼兒大多時候參與的是實踐活動或者游戲活動。為了讓孩子協(xié)調發(fā)展,例如孩子在美術活動中,每個小朋友在繪畫接受或者制作手工結束之后,說一說自己的作品,點評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說說各自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樣能夠不斷地強化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排練一些有意思的小節(jié)目,通過說臺詞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表達。這些活動除了考查小朋友的語言能力外,還能培養(yǎng)小朋友的興趣特長。
其實在幼兒時期,教師就要給予幼兒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引導幼兒建立信心,但是近些年評價制度的長期不更新,導致評價的形式單一,幼兒開始雖然能根據(jù)評價樹立自信,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失去作用。幼兒以為教師表揚自己,也只是單純表揚,就像表揚其他幼兒一樣。所以評價逐漸失去了作用,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時機,創(chuàng)新幼兒在語言學習中的評價制度,使幼兒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思想能夠得到教師的承認,通過教師的評價和表揚,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
例如,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過后,就可以開展簡單的實踐活動,讓每個幼兒在講臺上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出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然后講給臺下的幼兒們聽。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建立表達的自信,同時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也能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幼兒所講的故事以及表達的能力,給予學生客觀合理的評價。對在故事講述中表達能力清晰,而且語言幽默的幼兒,教師可以提出表揚。并且告訴幼兒講得很棒,讓幼兒說出自己在鍛煉語言能力時,用了哪些方法,然后讓其他幼兒借鑒;而對表現(xiàn)有所欠缺的幼兒,教師則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維持幼兒繼續(xù)學習的信心,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的姿態(tài),帶領幼兒回顧講故事的過程,讓幼兒感覺到自己表達能力在哪些地方還能做到更加完美,使幼兒愿意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其他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以及教師的建議,改進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教師創(chuàng)設合理評價,引導幼兒建立自信的效益。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我們應該明確了解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上要制訂統(tǒng)一的語言學習目標,然后通過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化、情境化等方式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語言藝術、欣賞能力等,為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構建更多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