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恥辱記憶的征用及其重塑
——抗戰(zhàn)文學的國恥紀念書寫*

2022-02-16 18:00
關鍵詞:國恥紀念日紀念

高 強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成都 611756)

與古代中國相比,晚清以降的中國遭遇了西方國家的強烈挑戰(zhàn),原本深以為豪的“天朝上邦”身份觀念日漸坍塌,老大帝國呈現(xiàn)出愈發(fā)嚴重的衰敗、疲弱面相。這種外界侵襲和古今對比的聯(lián)合作用,在國人心中催生出了濃厚的恥辱意識。陸續(xù)發(fā)生了“二十一條”事件、“濟南慘案”“沙基慘案”等屈辱事件,相關事件的日子先后被人們視作了“國恥紀念日”。所有這些“國恥紀念日”的意旨幾乎都是為了讓人們銘記屈辱、勠力奮進,以期“明恥教戰(zhàn),以求殺敵”①《論雪國仇宜先勵國恥》,《東方雜志》1904年第4期。。但直到“九一八”事變后,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戰(zhàn)爭”才露出了苗頭,民族國家層面的“恥辱”才正式突顯開來。自此而后,“國恥紀念日”才真正、大量被人們用來作為反抗外敵的動員策略。而且,“九一八”之后的抗戰(zhàn)時期,人們除了利用過去的“國恥紀念日”來進行抗戰(zhàn)動員外,還設立了眾多新鮮的“國恥紀念日”:從“九一八事件”的9月18日,到“淞滬戰(zhàn)爭”的1月28日,再到日軍偷襲盧溝橋的7月7日,等等,不一而足。以“九一八”紀念為中心的國恥紀念,在抗戰(zhàn)時期得到政黨團體和知識分子們的熱切關注,人們紛紛以這些國恥紀念來宣傳國恥、張揚民族意識,進而為全國抗戰(zhàn)提供精神動力和支持。關于這點,歷史學界已經進行過相當完善豐富的闡釋。不過,抗戰(zhàn)時期的國恥紀念還催生出了浩如煙海的國恥文學,相對于歷史文本而言,這些抗戰(zhàn)文學的國恥紀念書寫展現(xiàn)出了“有意味”的恥辱記憶刻寫方式,對這些國恥文學文本的解讀,有助于我們認識歷史中的國恥現(xiàn)象是怎樣被文學所化用的。

一、民族國家恥辱的渲染及其轉化

1934年,《中央周報》刊發(fā)了國民政府出臺的《國恥紀念宣傳大綱》,大綱明確表示:“國恥紀念日的意義,是要我們認清楚日本帝國主義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在這個紀念日當中,每個中國國民都應當體認當年我國家民族橫遭壓迫蹂躪的恥辱。尤其是現(xiàn)在,日本帝國主義更變本加厲,大肆侵略,占我東北,奪我熱河,事實上比當年的情勢更要嚴重萬倍。非全國民眾一致奮起,同心協(xié)力,共謀抵抗,則舊恨新仇,將無從昭雪,我國家民族,亦萬難解脫此橫暴的日本帝國主義之壓迫。且紀念國恥的意義,決不是循例舉行,便算了事。應該深刻認識我國家民族的危機,切實負起救國雪恥的責任,決心將個人的生命與能力,貢獻國家。以為效命邦國的準備?!雹凇秶鴲u紀念宣傳大綱》,《中央周報》1934年第308期。紀念國恥,宣揚國恥,進而號召民眾共同努力來救國雪恥,確實是抗戰(zhàn)時期國恥紀念的目的所在,也是抗戰(zhàn)文學國恥紀念書寫的主要意旨。然而,值得深入追問的是抗戰(zhàn)文學國恥紀念書寫的具體路徑與方式。

將國恥紀念落實到文學文本之中,成為作家們渲染和強化民族國家恥辱的有力手段。嚴獨鶴在關于“五九”國恥紀念的文章中憤慨表示,當初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辱國條約時,國人情緒激昂,都說要負起救國的責任,進行雪恥的工作,可是悠悠忽忽二十多年過去了,“不憚二十一條舊創(chuàng)痕,絲毫沒有平復,并且一刀又一刀,一次又一次,零剜碎割,幾乎弄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了”③獨鶴(嚴獨鶴):《國恥紀念》,《新聞報·新園林》1936年5月9日,第5張第17版。。在所有國恥紀念之中,“九一八”在戰(zhàn)時作家看來最為沉重,“別的紀念日,不妨喚做慘案和國恥,惟有這九一八,才是極沉痛的一個真正國難紀念”④王冰史:《國難對話》,《新聞報·新園林》1933年9月19日,第5張第17版。。故而,民族國家恥辱的敘寫在“九一八”國恥紀念文章中尤其強盛。作為被日寇追趕出家鄉(xiāng)的一員,白朗怒不可遏地揭示了“九一八”如何吹響“亡中國的第一聲號角”,如何成為“染著血腥的國恥日”:“那像是晴天霹靂,突然,九月的故鄉(xiāng)起了漫天的烽火?!乓话恕囊慌诰棺髁斯枢l(xiāng)的喪鐘,故鄉(xiāng)亡了,故鄉(xiāng)的山河變色了!故鄉(xiāng)的天空,蒙了層暗晦的黑紗,看不見日,看不見月,看不見澄朗的天空。故鄉(xiāng)的空氣里彌滿了惡毒的細菌,在毒蝕著人們健康的身體。故鄉(xiāng)的風也變了,即使是明媚的春天,也會吹起殘酷刺骨的暴風,使你永遠地顫栗。故鄉(xiāng)的廣漠肥沃的土地,被文明的大盜霸占去了,不許聲張,不許反抗,更沒有地方去申訴!故鄉(xiāng)淳樸誠摯的人民呢?一切的保障喪失了,沒有自由,沒有平等,更沒有歡快,一個個都帶上了牢實的枷鎖,不能舒服地轉動一下。輾轉在魔鬼的巨掌里,一任宰割,只有無邊無涯的痛苦,只有屈服,也只有死亡!”①白朗:《忘記不掉的一天》,《文學大眾》1936年第1期。

正因為“九一八”是體現(xiàn)民族國家恥辱的主要代表事件,所以“九一八”國恥紀念也成了不少虛構類文本呈現(xiàn)屈辱情緒、推動故事進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舒群的小說《鄰家》描寫了中國人“我”與一對高麗母女由相識到相知的過程。“我”在一個高麗老太婆手里租了一間房子,在租房過程中老太婆對我近乎刁難的要求都一一得到了滿足。租房后,“我”與老太婆日漸熟稔,在閑聊中才知道老太婆的兒子因為是獨立黨人,被日本兵押到朝鮮判了無期。這棟樓房本是老太婆從別人手里租過來的,為了生存,只好自己留下一間,將其余的都轉租出去。后來,“我”的朋友均平來了,當他知道“我”租的是高麗人的房子后便頗為不屑地嚷道:“你怎么同窮高麗住在一起?”老太婆聽聞此話后立刻離開了座位對均平說:“窮高麗不好,你走開吧!”不料均平竟然變本加厲地訓斥老太婆“滾開”,諷刺她不配“坐這凳子”,而應該坐到不遠處的大石頭上,因為“那才是亡國奴坐的地方”?、谑嫒海骸多徏摇?,《舒群文集》(1),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117頁。均平走后,“我”向老太婆道了歉。接下來,“我”漸漸了解到老太婆是依著自己姑娘的賣淫為生。有一次,一個日文翻譯來姑娘這里過夜,卻沒有給錢,“我”看著母女倆傷心哭泣,前去安慰。正當此時,均平來了,當他又像上次那樣要老太婆“滾開”坐到象征“亡國奴”的大石頭上時,老太婆則反擊說“現(xiàn)在也該你去坐了”,“那天,恰好是‘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③舒群:《鄰家》,《舒群文集》(1),第122頁。?!霸谛≌f中,特定的個人經常提供一個反諷的透視角度,由此燭照其他人物的被普遍接受的價值標準和行為?!雹埽勖溃萑A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頁。均平正是這樣一個提供“反諷透視角度”的人物形象,而“九一八”國恥事件又是促生此一反諷視角的關鍵結構。均平曾辱罵高麗老太婆為“亡國奴”,對其奚落,“九一八”則使得均平也淪落為“亡國奴”,這是對均平這樣自我感覺良好、欺軟怕硬的國民心理的無情譏嘲和有力針砭。同時,“九一八”還讓“我”以及無數個“我”都變成了“亡國奴”,而“我”與高麗母女相識相親的經歷,則寓示了無數中國人和無數高麗人同病相憐的悲慘命運。在此意義上,高麗老太婆一家的遭遇——被肆意抓捕、生存困苦、遭人鄙視——正是“我”所代表的萬千中國人的屈辱寫照。

在對國恥的反復紀念和深入刻寫中,民族國家的屈辱情緒被極為有效和強勁地調動起來、渲染開去,然而屈辱情緒的捕捉和彰顯并非最終目的,這種負面性的傷痛情緒必須轉化為正面性的積極情緒。屈辱敘述的目的不是為了沉浸于恥辱感受之中,而是為了在恥辱遭遇的激勵下迎頭奮進,最終激起民眾自我反思、起而抗爭的昂揚熱情,“磨煉出更堅強的意志,洗盡若干年來的懦弱懶惰”⑤靳以:《“九一八”七周年》,《烽火》1938年第20期。。

“在民族危亡之際,民族主義比任何其他的意識形態(tài)都要具有更高的更有效的社會動員力量?!雹扌煅福骸睹褡逯髁x》,東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51頁。而民族主義的社會動員,最重要的訴求就是要求小我匯入大我的河流,號召個體投身于國家的征召之中,這首先成為戰(zhàn)時國恥文學轉移民族國家恥辱的有效途徑。小說《九一八的一幕》通過一對男女在國恥感召下主動放棄戀愛轉而為國獻身的故事,來稱譽民族國家恥辱情緒轉化成實際反抗行動的行為。玲秋和倪銘都是來自南方的在沈陽電報局工作的職員,玲秋負責收報,倪銘負責發(fā)報。九一八前夜恰為玲秋的生日,她請倪銘到自己租住的房子里聚餐,期間,倪銘向玲秋表達了愛意,玲秋一時拿不定注意,倪銘便離開了。就在玲秋呆呆發(fā)愣時,外邊傳來了激烈的槍聲,房東告訴玲秋打仗了,快預備逃走。慌亂中的玲秋不知道如何才好,此時倪銘回來了,拉著玲秋邊跑邊說:“在這緊要關頭,怎能放棄電報局,斷送救援來源!所以我來叫你同去工作?!辈贿^玲秋卻認為逃命為緊,并且同意了倪銘的示愛,希望倆人能趁此機會回到南方,“重建新生活”。一個城市的傾覆導致了一對戀人的生成,這個貌似“傾城之戀”般的故事卻遭到倪銘的鄙棄:“趙小姐,你覺得太晚了!現(xiàn)在的銘,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我們國家的了!你既不能從我,我也不多費口舌,現(xiàn)在事急,我們再會吧!”①張?zhí)O:《九一八的一幕》,《鳳藻》1934年第14期。倪銘的決絕言詞讓玲秋感到了一陣羞愧,經過短暫考慮后,她也毅然向電報局跑去。最終,兩個人將事變的消息發(fā)送了出去,玲秋被活捉,倪銘則被日軍殘殺。在倪銘和玲秋舍棄男女戀愛,順從國家征召的選擇下,民族國家恥辱得到了有效轉化和升華。

民族國家恥辱要轉化為奮進殺敵的抗爭勇氣,戰(zhàn)時國恥文學中的國恥紀念儀式正是對這一過程的集中體現(xiàn)。曹白的《在明天》描寫了蟄居孤島收容所的難民們準備“九一八”紀念儀式的過程。眼看“九一八”六周年紀念日將屆,可收容所卻連一片小小的旗子都沒有,于是“我”便向G君借錢買了旗子。旗子買回來了,其面積比《七月》雜志的開本大不了多少,然而血紅與碧藍相間的色彩,“像深秋的無云的高天”,人們對旗子感到無端的“親切”。中山像則用月份牌上的小小人像代替,雖然簡單,但明天的紀念儀式“向國旗黨旗及總理遺像行致敬禮時,不至于對著白粉壁了”!接著,“我”又在一條人們捐來的沾有污漬的舊竹布上認真書寫標語口號,那“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八個字,在幽暗中“顯得格外的烏黑”,旗子上的紅色“也變成了沉重的暗紅,仿佛是堆舊了的血跡”。一切預備妥當后,“我”獨自走出房間。走在黑夜中的“我”宛若“游走在黑暗與血污”中的“憎恨的魂靈”,在明天,人們將把憎恨放在一起,痛快“燃燒起來”!②曹白:《在明天》,《七月》1937年第1期。曹白雖然沒有正面描繪國恥紀念的儀式場景,但人們準備國恥紀念儀式的認真嚴肅狀態(tài),已然無言而有力地預示出了一場莊重熱烈的國恥紀念儀式。國旗和領袖像,是“整合國家歸屬意識的象征”,它們被經常使用于慶典儀式中,“以展示國家的權威”③[日]丸田孝志:《國旗、領袖像:中共根據地的象征(1937-1949)》,《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9年第10卷。。孤島收容所中的人們深諳此道,因而他們千方百計地找尋國旗和中山像,并且對這兩大充滿民族國家象征意味的物品流露出了由衷的敬愛之情。盡管人們?yōu)榇稳盏膰鴲u紀念準備下的裝飾物樸素甚至顯得簡陋,但人們全力準備和熱切期待的行為,卻表現(xiàn)了難民們強烈的仇恨情緒和高貴的愛國心理。

與曹白的側面反映國恥紀念相比,正面描寫國恥紀念儀式場景的筆墨隨處可見。延安作家家為就記錄了一場大雨中的“五卅”紀念大會?!拔遑Α笔苣陼r,延安準備舉行一場“民眾紀念‘五卅’武裝保衛(wèi)邊區(qū)大會”,可是“老天不作美”,五月三十日凌晨下起了磅礴大雨。眼看雨越下越大,領導已經做出了紀念會延期舉行的決定。這時,幾千人的長長陣列,正冒著大雨趕來參加檢閱大會?!懊總€自衛(wèi)軍帶著他自已的武裝梭矛與大刀。梭矛上的紅色‘線子’,被雨水粘成了一團,已經不如新時的紅潤而美麗了。雨水浸透了每個人的服裝,赤裸著兩足,直挺地站在水中,是那樣嚴肅,有神!”深受感染的工作人員重新投入到大會的準備工作中,很快,大雨中的“五卅”國恥紀念大會開幕了。首先是首長上臺講話,他高度贊揚自衛(wèi)軍冒雨參會的精神是不怕困難的體現(xiàn),正是爭取抗日戰(zhàn)爭最后勝利的強大支柱。接著,自衛(wèi)軍表演開始了:“大雨淋下,一隊又一隊揮大刀,刺梭矛,是那樣靈活,齊整,有力,并不下于正規(guī)的武裝部隊!”然后,為優(yōu)勝者頒發(fā)了“先鋒”“英勇”的紅綢獎旗,幾千人共同高呼戰(zhàn)斗口號:“大眾的吼聲,盤旋在大操場的高空,四圍的山谷被振蕩著發(fā)出回聲,伴著淋漓的大雨,混和成一種有力的交響。”④家為:《“五卅”在大雨中》,《五月的延安》,讀書生活出版社1939年版,第14頁。利用“五卅”國恥紀念來舉辦“武裝保衛(wèi)邊區(qū)大會”,這本身便是以后者來置換前者,即以民眾的武裝力量來消解“五卅”的國族屈辱。而群眾集會儀式除了能夠直接向公眾和競爭對手傳遞訊息之外,還能夠對參與者產生深刻的影響,提高參與者的群體認同度,強化他們“對那些在集會中被象征性地呈現(xiàn)出來的對手的敵對感”⑤[美]大衛(wèi)·科澤著,王海洲譯:《儀式、政治與權力》,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7頁。。家為筆下這場磅礴大雨中斗志激昂的群眾集會儀式,一方面彰顯了民眾群體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則是對彌漫于大會始終的“不在場”敵人們的強烈聲討。

二、國恥提示下的回憶策略

在漫長而艱難的抗戰(zhàn)過程中,每逢具備國恥意味的紀念日到來之際,民族國家的屈辱就會得到提示和彰顯,為了舒緩這種恥辱感受,以便從國恥提示下獲取振奮民心的精神力量,戰(zhàn)時國恥文學還會訴諸于一種獨特的回憶策略,這成為另一類極具深意的國恥刻寫方式。

抗戰(zhàn)文學國恥紀念書寫的獨特回憶策略首先表現(xiàn)為對往昔時光和故土家園的憶戀,這一點在“九一八”國恥紀念文學中表現(xiàn)得特別顯著?!熬乓话恕笔伦兒?,許多東北作家逃亡異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流亡者”,這批作家對“九一八”國恥感受彌深,他們也熱衷于在國恥紀念文本中對那個“屬己”的故鄉(xiāng)進行深情追憶。李輝英訴說道:“松花江的江水,永是那么幽閑地一塵不染地流著,永是把它那潔白的江水,灌溉著東北大地,它是滿洲原野的慈母,在它的懷抱中,整個東北原野在慢慢地滋長著,發(fā)育著;沒有仇恨,沒有爭端,沒有壓迫,也沒有掠奪,日日夜夜,只是鋪展著恬靜安然的生活,日日夜夜,松花江上回漾著歡快的笑聲和甜美的歌。”①李輝英:《山谷野店》,獨立出版社1940年版,第75頁。舒群在國恥紀念日來臨之際徹夜難寐,深深沉湎于故鄉(xiāng)美麗安詳的風光之中,“仿佛是一陣風從耳邊吹過了,仿佛是一個夢”②舒群:《“九一八”五周年感言》,《文學大眾》1936年第1期。。諸如此類的文字,不可勝數??傮w而言,這些“東北流亡作家”的故鄉(xiāng)回憶書寫,都集中于懷想和歌贊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特別對故鄉(xiāng)的美麗風景更是念茲在茲。

國恥紀念日的提示使人憶戀起東北土地的風土人情之美,這一點在許多非“東北流亡作家”手中也不鮮見。譬如,王平陵便在“九一八”國恥紀念日著文回憶了自己的遼寧見聞,對遼寧幾處場所的景致更是記憶深切:“在夏天,我最愛遼寧近郊一個公共游玩的處所——也是園。園的面積,也有相當于漢口中山公園那么的寬廣,設備是樸素的,竹籬茅亭,別饒一種風趣,一條人工開擊的小溪,圍繞著園的四周,溪內盛開著荷花;每當夕陽西下時候,河水泛作金黃色,游艇三兩,從荷花叢中穿過去,你便能聆聽到北方悲涼的歌聲,偶然間,也能聽到吳娃的軟語,我們徘徊在園內的曲徑,逍遙于神秘的幽溪,幾令人忘卻在關外,忘卻在離家萬里的塞上,而又回到繁華的江南了。北陵,南陵,在其下埋葬著帝王的遺骸,其上都是大可合抱的蒼松。廟宇宏壯,氣象崢嶸,是同為遼寧享有盛名的勝景。于今,追憶舊游,宛如昨日;可是,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了!”③西冷(王平陵):《憶遼寧》,《文藝月刊·戰(zhàn)時特刊》1938年第3期。

不論是東北籍還是非東北籍作家,他們在回想記憶中的東北美好畫面時,又無一例外地對敵人占領下的東北人事和景色飽受摧殘的現(xiàn)實憤慨不已。今昔對比之中的故鄉(xiāng)風景已然成為“一種政治話語模式”④[美]W.J.T.米切爾著,楊麗、萬信瓊譯:《風景與權力》,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頁。,記憶中的東北風景越是美麗,敵人的罪愆越發(fā)彰顯,對敵人的政治判決便越發(fā)刻骨有力;同時,那么美好的地方卻落入敵人手中,遭到蹂躪,這又讓回憶者羞愧難當,會在后者心中激發(fā)起雄壯的反抗精神和動力。

既然是在國恥紀念提示下的回憶行為,相應的,曾經遭逢的屈辱經歷必然成為戰(zhàn)時國恥文學回憶的大宗。歐陽凡海在“九一八”紀念日書寫了一名書記員的慘苦經歷。那是一位表面上謙遜沉默,背地卻在日記里發(fā)泄內心苦悶,記載很多“對人類深刻反感”的青年?!熬乓话恕笔伦兡翘欤埣倩匮蛹霞?,很久之后,將父母都帶到北平來了。年輕書記這回好像和以前有點不同了,說話變得激憤,兩只眼睛中已不見了盲目的怨恨,而是“有兇氣的敵意了”。作者后來幫書記員在一所學校重新找了一份差事。不曾想,去年的“九一八”前后,作者回到北平時碰到在中學當教務主任的朋友,在談話中,談起了那位年輕書記,才知道他已經到監(jiān)牢里去了。據朋友說,他被捕進去后,父母到學校里大哭過幾次,學校因為平日還相信他,便替他打了些求情電報,結果總算沒有生命之憂,被判了五年的徒刑。他犯的罪,說起來很奇怪:是他在街上被一個日本人認識,說他曾在“滿洲國”搗過亂,言外之意就是犯了危害“滿洲國”的罪,“而這罪,還要中國軍閥執(zhí)行”。①歐陽凡海:《九一八的一件舊事》,《生活知識》1936年第9期。整個回憶并不激動,也沒有展現(xiàn)出狂風暴雨般的大災難和大悲痛,但是在作者和風細雨般的講述下,一個飽受日寇襲擾、內心傷痕累累的青年形象卻撼人心魄,特別是青年最終起而抗爭卻淪落到被自己國家的軍人關押的結局,深化了民族國家的屈辱指向,讓人悲傷之余更添悲憤。

上述那種國恥紀念日刺激下所回憶的屈辱屬于被迫害、被殺戮的顯性層面的生存受辱,這種回憶是控訴型的;與之不同,更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對受改造、受同化等隱性層面的精神受辱的呈現(xiàn),相應的回憶則是反思型的。陳伯鷗通過回憶他的一次沈陽見聞來反映民族國家之痛。當時作者和一個去日本留學的朋友坐火車經由東北、朝鮮,轉道東京。列車到山海關后,日本憲兵挨個檢查證明文件,身著“滿洲國”制服的警察要每個旅客上繳兩塊錢的“滿洲國”人頭稅。列車??可蜿栒緯r,簡直使人懷疑,已經到了日本,“不但車站上完全是日本字,并且在車站上所聽到的也只有日本話”。當天恰巧是九月十八號,所以車站更是到處掛滿了日本和偽滿的旗幟,以為“紀念”。走到街上,觸目所見皆為日本風光:“鋪店紅紅綠綠的霓虹燈,寫著‘吃茶店’,‘咖啡店’,‘料理店’。日本的夜市也照樣地搬到了沈陽,一個個小攤擺滿的都是日本貨。站在小巷里見到行人就叫哥哥的日本野雞也運到了沈陽。”②北鷗(陳伯鷗):《紀念九一八:沈陽一夜》,《國訊》1943年第346期。沈陽被改造成了與日本完全無二的樣貌,意味著民族國家被同化的深切悲痛,讓作者耿耿于懷。

李輝英筆下的回憶式國恥紀念書寫既呈現(xiàn)了敵人制造順民的舉動,也呈現(xiàn)了自己的無言之慟,還呈現(xiàn)了中國人的奴化行為,所以精神受辱的感受尤為顯著。那是1933年的“九一八”紀念日,沈陽官員特意準備了一個“盛大的祝賀”,“慶賀二年前這日子的到來,給地方上改了樣,而造出他們的官級”。日本人那方面更是“若顧若狂”,他們特意在北大營舉行了一個“假戰(zhàn)演習”,演習“九一八”攻擊情形的一幕,“來紀念這罕有的日子”。當地有不少人談笑自若顯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更不乏人“乘著特備的火車,到北大營去觀戰(zhàn),專心一致的看熱鬧去了”。街面上掛出了一面面黃底子的五色偽“國旗”和太陽旗,“全來歡迎這個節(jié)日”。不久,日本軍隊安排一架飛機在空中散發(fā)傳單,傳單充斥著大量“慶賀新‘國’建立”的“頌詞”③李輝英:《憶舊》,《立報·言林》1936年9月18日,第2版。。日本人于“九一八”紀念日在北大營舉行的軍事演習,是一種“展現(xiàn)宗主國的政治力量”和“傳達統(tǒng)治者權威和權力”④[美]大衛(wèi)·科澤著,王海洲譯:《儀式、政治與權力》,第42頁。的政治儀式;散發(fā)傳單,鼓吹日本占領下的中國為“王道樂土”,呈現(xiàn)出“五族協(xié)和”“萬民同樂”等燦爛景象的行為,則是為了掩蓋和消除自己入侵的暴力行為,偽裝占領者所建立的新秩序。兩者結合起來,共同達到日本殖民者將中國民眾塑造為安妥的順民的目的,用李輝英自己的話來描述即為“強奸民意的宣傳”⑤李輝英:《憶舊》,《立報·言林》1936年9月18日,第2版。。與敵人明目張膽的肉體摧殘相比,這種深入骨髓的精神玷污恐怕是更為致命、更為嚴峻的恥辱。

當然,國恥紀念日的往昔回憶并非只有屈辱和傷痛,也有抗爭和堅持。謝冰瑩和同學們于“九一八”前后的日本生活,幾乎整天都飽受“侮辱的刺激”,“誰都感到一種沉重的壓迫”。為了復仇,他們便召集了一個千余人的全東京留學生追悼東北死難同胞大會。這個悲壯凄涼的大會遭到了日本偵探的打壓,全體同學死命抗爭。紀念大會雖然受到了阻撓,但同學們的愛國熱忱卻愈發(fā)強盛,對敵憎惡意識也變得更加堅定:“從此日本軍閥的仇恨種子,種在我們的心里,更加根深蒂固了!”⑥謝冰瑩:《女兵自傳》,晨光出版公司1949年版,第408頁。民族國家受辱和危亡之際,國旗的政治象征意義特別顯著,于是借由旗幟來表明自身的政治抵抗便是一個極為有效的策略。羅蓀便回憶了哈爾濱郵工守護國旗,即守護民族國家尊嚴的事跡?!熬乓话恕币院蟮囊荒觊g,在東北各大城市中,郵政局和海關兩個系統(tǒng)還未被日本人占據,在這兩個機關的樓頂上,還驕傲地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國旗的堅守,“在人們的心境上撒著希望,留著安慰”。然而,堅守的國旗成了敵人眼中亟需拔除的一根刺。終于,郵局和海關也落入了日本人手中,懸掛偽旗的命令下達了。就在此時,哈爾濱的郵工們卻“一致而自愿地簽署了撤退入關服務的志愿書”。偽郵政當局沒有辦法召回意志堅定的千百個郵工,而郵工們必須領取護照才能走出東北,于是雙方開啟了新的談判。交涉的結果是由偽郵政當局與郵工們作一次個別談話,只有都愿意走,才照發(fā)護照?!霸谀切h奸的頭腦中,以為這些人是可以利誘脅迫的”。不料,“每一個人的回答是同樣的,所有的誘迫是歸于失敗了”,“千百個同一的聲音,擊敗了敵人”。獲得一個小小勝利的郵工們“帶著最后的旗幟,回到祖國來了”。時逢“九一八”國恥紀念日,羅蓀又一次想起了這些郵工們的故事,如今,他們散布在祖國的各個角落,雖然遭遇著流亡和災害,但依然堅強地生活著。郵工們當初撤退之時“有著同一的聲音和意志”,數年來,他們也依舊葆有同一的聲音和意志:“他們愿意把帶回祖國來的最后的旗幟,重新插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①羅蓀:《最后的旗幟——九一八回憶》,《大公報·文藝》(香港)1940年9月18日,第2張第8版。

論者有言:“在失敗或者曾經經歷過悲慘壓迫的歷史情況下,回憶的革命性力量能夠獲得它最根本的潛力。”②[德]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琳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頁。不論是回憶東北的優(yōu)美風光景致,還是回憶身體上與精神上的雙重屈辱,抑或是回憶一些困難重重的抗爭行為,所有這些回憶式的國恥紀念筆墨均飽含著“革命性力量”,指引和推動著人們的雪恥行動。

三、國恥映照下的內部針砭

抗戰(zhàn)時期的國恥紀念日本是促使全民族勠力同心、一致對外的良機,但眾多妨礙抗戰(zhàn)救國的行為卻同樣在國恥紀念日大肆上演,內心靈敏、目光如炬的文人對此類負面性現(xiàn)象最為反感,于是便紛紛借國恥紀念書寫來對國家內部施行針砭。

作為抗戰(zhàn)時期最重要的國恥,“九一八”事變本身便是由于國民政府頑固堅持“不抵抗”政策導致的,其后很長一段時間,國民政府也依舊將重心放在“安內”“剿共”一方。于是,有關“九一八”國恥日的紀念文章,便彌漫著對政府抗敵不力、致使國土一再淪喪的譏諷批判筆墨。在《痛苦的感想》中,葉紫如此申訴,過去了“五三”“五九”“五卅”,又新添了“九一八”“一·二八”!看著這類國恥日子“仍舊不住地一個一個地加上去”,感到非常痛苦。隨即作者筆鋒一轉,以諷刺語氣寫到:“等到我們的那唯一的‘好政府’‘長期抵抗’到中國的‘勘察加’去了時,恐怕在我們的歷本上,將無法再找出一個沒有‘國恥’的日子了吧!”③葉紫:《痛苦的感想》,《文學大眾》1936年第1期。“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提出了“不絕交、不宣戰(zhàn)、不講和、不訂約”的所謂“四不”外交方針,這一策略長期被蔣介石政府標榜為處理中日關系的準則。1933年國民政府與日方簽署了“城下之盟”性質的《塘沽停戰(zhàn)協(xié)定》,該協(xié)定的簽署實際上默認了日軍對東三省和熱河的占領,并“使中國喪失了對冀東22縣的完全統(tǒng)治權”,使得整個華北“門戶洞開”,相當于是一紙送給日軍深入侵襲中國的“特許狀”。④石源華:《中華民國外交史新著》(第二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97頁。豈料,蔣介石卻在之后將《塘沽停戰(zhàn)協(xié)定》類比為蘇聯(lián)在列寧領導下于1918年3月和德國簽訂的《布列斯特條約》,吹噓自己也在實施同樣的“革命外交”。接著,國民政府對日一意妥協(xié)退讓,《何梅協(xié)定》《秦土協(xié)定》等一系列割讓國權主權的協(xié)定相繼訂定。輿論嘩然之際,“好人政府”的一員丁文江卻撰文附和蔣介石的言論,同樣以蘇俄革命成功時曾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條約》的史實為例,向國人解釋說暫時退卻絕非亡國之漸,大家甚至可以撤到“我們的勘察加——云貴”⑤丁文江:《蘇俄革命外交史的一頁及其教訓》,《大公報》(天津)1935年7月21日,第2版。。葉紫嘲諷政府要帶領中國退到“勘察加”時,才能消除“國恥”,正是針對此種力避交戰(zhàn)、極力忍讓的歷史現(xiàn)狀而言。

國民黨不但不“抗敵于外”,反而加緊“內部剿共”,他們口口聲聲、義正辭嚴的“攘外必先安內”的說法在戰(zhàn)時多數文人看來,不過是對自己“退讓”路線的粉飾,更暴露出在國民黨眼中政權利益遠遠高于國家命運的叵測居心,魯迅的紀念文章《九一八》以“立此存照”的形式對之予以了側面批評。文章首先引述了《大美晚報》有關“九一八”二周年紀念日的報道,其中大量充斥著國民黨要員宣揚救國要義的堂皇新聞,對于這些報道,魯迅以反語之筆慨嘆道:“很為中國人祝福!”接著便引述《大晚報》題為《今日“九一八”華界戒備公安局據密報防反動》的報道,報道稱“昨據密報,有反動分子,擬借國難紀念為由秘密召集無知工人趁機開會,企圖煽動搗亂秩序”。所以“在各要隘街衢,及華租界接壤之處,自上午八時至十一時半,中午十一時半至三時,下午三時至六時半……均派大批巡邏警士,禁止集會游行”;“凡工廠林立處所,加派雙崗駐守,紅色車巡隊,沿城環(huán)行駛巡,形勢非常壯嚴”。對此,魯迅點評道:“紅色車是車,中國人可坐,然而從中國人看來,卻覺得形勢非常壯嚴?!边@同樣是一句反語。《大美晚報》的“要員講話”和《大晚報》的“紅色車”云云的對照,是“剿共和外方為救時救黨上策”的國民黨真面目的一個切實注腳。文章的結束語是:“年年這樣的情狀,都被時光所埋沒了,今夜作此算是紀念文,倘中國人而終不至被害盡殺絕,期以貽我們的后來者。”①魯迅:《南腔北調集·九一八》,《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97頁。一股沉痛無奈和悲憤莫名的語氣,流露于字里行間。魯迅此文通過巧妙的編排,形象地揭露了蔣介石政權空喊“救國”,實際上極力鎮(zhèn)壓人民抗日的行徑,這一點正是魯迅在“九一八”事變后的一個重要文學批判維度。

與魯迅的側面諷喻不同,靜芬則以特寫的形式正面記錄了國民政府對于人民群眾舉行“九一八”紀念日活動的打壓舉動。由上海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組織的“九一八”紀念大會,在臨近開幕前遭到當局阻止。沒能接到大會取消訊息的民眾,成群結隊趕赴事前約定的大會地點,很快就被武力驅散。群眾像迷途的羔羊一般,跑到民國路東南大戲院附近,法租界方面的探捕,也極力壓迫。在雙方逼壓之下,大家手挽著手整隊沿民國路游行。當群眾行抵陳英士紀念塔后,和擋住去路的警察發(fā)生了沖突。沖突延至四十分鐘方畢,路上傷者枕藉,據事后調查,傷者泰半為婦女,傷處皆在背部。公安局“努力的結果”,博得了日本報紙的贊揚,說他們“訓練有方,懂得邦交”。中國人要紀念“九一八”,卻被自己國家的政府強力鎮(zhèn)壓。與之相比,同樣在上海的日本人,卻在虹口召開“偉大的紀念大會”:“海陸軍官,外交官,都穿起整潔的服裝,到會大吹大擂的演說,高擎著勝利的香檳!軍隊武裝演習,人民休假慶祝,這是一幅絕好的鮮明對照!”②靜芬:《特寫:九一八在上?!?,《禮拜六》1936年第659期。著名的小報作者陳靈犀面對政府嚴防民眾的國恥紀念行徑,直接發(fā)出了怒目切齒的判決:“昨天為紀念國難而宣告特別戒嚴,其原因是恐民眾于悲憤之余,不免或有過激之舉動,不能不預先防備,實則當局不能挽回狂瀾,紓救國難,卻只一味想壓迫民眾們的悲憤情形,也就可見他們的手段太惡劣了,當局若能早以防民之手段去防敵人,則敵人雖猖獗,也未見得便會如此輕易占據了我們東北諸地,可惜當局認錯了敵人,用錯了手段了啊?!雹垤`犀:《九一八雜感》,《社會日報》1932年9月19日,第2版。

實際上,民國時期的外交與內政“實已打成一片,不可復分”④平:《內亂與外患》,《市聲周報》1926年第2期。,外交關系深刻影響著內政效果,如果敢于和外國人一戰(zhàn),很有可能收獲內部民眾的向心力,從而獲得國內競爭的巨大象征資本。蔣介石在國民革命之時即深諳對外作戰(zhàn)即使不勝,仍可得人心的道理。因此,1926年2月廣州政府因粵海關案與列強成軍事對峙之勢,蔣介石便在國民黨決策會議上力主采取強硬手段,不惜與外人一戰(zhàn)。他分析說,就當時的敵我軍事實力而言,中國并不遜色多少,完全可以拼命一戰(zhàn)。即便不幸戰(zhàn)敗,充其量也不過是暫時退避,“然因此一戰(zhàn)影響,已博得全國排外者之同情,目前雖稍吃虧,而將來聲勢,必從此更為浩大。蓋能與外國人開仗,其地位已增高不知幾許也”⑤羅志田:《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頁。。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國民革命時期的國民黨對種種“國恥““慘案”紀念日極為重視,當時的國民政府曾多次以這些紀念日為本,借由遭受“軍閥”和“帝國主義”屈辱的敘述喚起憤怒情緒,動員民眾。然而,北伐后轉變?yōu)轶w制一方的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在外交策略上改變了不妥協(xié)的“革命外交”趨勢,而力持溫和性的和平談判式外交新政策。①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65頁。相應的,國民政府非常害怕國恥紀念活動所充斥的不滿情緒,極易與對政權的不滿相聯(lián)結,轉化為使秩序或體制崩壞之力量的危險。所以,嗣后的國民政府反復采取各種措施,限制和壓抑民眾的國恥紀念行為。對于當政者而言,考慮國際影響、考慮政權穩(wěn)定性,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抗戰(zhàn)時期,卻不惜大力壓制民眾的國恥紀念行為,其結果只能使大多數人喪失對政府的信心和認同感,由此造成的不滿或許比任由民眾自由紀念所吐露的不滿情緒更為可怕,抗戰(zhàn)國恥文學對于政府妥協(xié)忍讓和遏抑民眾愛國情緒抒發(fā)的洶涌批判浪潮就是這一點的最佳注腳。

與當局著力阻抑民眾的國恥紀念行為相關,政府自身的國恥紀念卻不過是一些官樣文章和流于形式的舉動,這一點同樣受到戰(zhàn)時作家的嚴厲指責。蘇知新譏刺說“做文章”和“呼口號”是中國人的兩大絕技,每逢國恥紀念日,政府要員都少不了要喊上幾句“經濟絕交,抵制日貨”;“不要五分鐘熱度”云云的豪言壯語,不過“一年一度,說說喊喊而已!而已”!②蘇知新:《紀念“九一八”》,《大公報·小公園》(天津)1933年9月18日,第12版。署名九鼎的作者指出“九一八”三周年紀念日臨近,當局頒布了“九一八國難三周年紀念辦法”,其中規(guī)定有“停止宴會娛樂”“召開代表大會”,“商務十一點停止工作五分鐘起立默念”“追悼死亡將士及殉難同胞”……敵人真刀真槍全武行,政府卻陰陽怪氣“開會如儀”,這讓作者憤慨不已,須知“雪恥是良心工作,豈五分鐘熱度的‘紀念式’可以生效,這比不得‘祈禱和平’‘請賜甘霖’、‘班禪活佛’‘張?zhí)鞄煛亟ǚ〞?,熱鬧一陣,‘收復失地’,而不謀實力準備,只知到了‘九一八’那天‘照例紀念’。激昂慷慨的演說詞,怎能視作‘班禪活佛’的經咒;五光十色的標語,如何認為‘張?zhí)鞄煛姆偰??!雹劬哦Γ骸丁熬乓话恕焙汀熬纫话恪薄?,《上海報?933年9月18日,第6版。

政府層面的國恥紀念已然是“徒具形式無補實際的空紀念”④靈犀:《何必紀念九一八》,《社會日報》1932年9月18日,第2版。,而民眾之中更有人將這種“空紀念”“發(fā)揚光大”,甚且干脆遺忘國恥悲痛,轉而大肆利用國恥紀念日的機會來享樂和牟利,戰(zhàn)時作家對于這種情形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上海。蘇三在“九一八”紀念日的上海街頭所見之景為:“可憐啊,上海人(或許是全中國人)根本不知道九一八是個什么,根本不明了九一八的意義,于是,大商店利用九一八來擴充他的營業(yè),把半元錢、四毛錢的東西,標價‘九角一分八厘’,把六七塊錢的東西,標價‘九元一角八分’,而美其名曰‘九一八商場’。戲院、電影院、游戲場,因為舍不得一天的損失,仍舊在洋大人勢力庇護之下照常表演,把民間教育深刻地印到低級人們的腦海里。”⑤蘇三:《死去的“九一八”》,《時代日報》1933年9月20日,第1版。葉楓的上海國恥紀念日巡禮與之相仿:“租界上的舞場酒館盡多著有閑的紳士階級在這悲痛的國恥紀念日,不關他們痛癢的盡情地沉湎了的狂歡,麻醉了的享樂”;“東方巴黎的南京路,充滿了布爾喬亞的幸福兒,公子、姑娘得意的談笑著,減價的號召聲、一切市聲,洋溢了這個熱鬧的空氣,沒有一絲兒國恥傷痛沉著的氣息”。⑥葉楓:《“九一八”紀念日的巡禮》,《社會日報》1936年9月21日,第3版。國恥紀念并不能改變人們醉生夢死的狀況,國恥紀念的血淚之文和凄楚之詞,最終不過淪為讀者們閑談的聊資,“以遣晨夕罷了”。有鑒于此,靈犀甚至喊出了“何必紀念九一八”“何必紀念國恥”的憤激之言:“國恥之在中國,已是司空見慣,不算什么一回事,我們對于國恥紀念,也已經紀不勝紀、念不勝念,可是紀念自紀念,國恥自國恥,今年紀念國恥,明年國恥還是依然存在,后年國恥卻又新增了。這種徒具形式無補實際的空紀念,那又何必去紀念它呢?”⑦靈犀:《何必紀念九一八》,《社會日報》1932年9月18日,第2版。

國恥紀念日,是全民族同感悲痛進而共同樹立進取雪恥決心的嚴肅日子,這時的一些細微問題都會被無限拔高放大:“這一日的諸色人等,還是平日的諸色人等;但在這一日,各種的面目必然地表現(xiàn)得更加分明,無恥的愈見其無恥,英勇的愈見其英勇?!雹嘈祉梗骸丁爸袊囊蝗铡薄?,《生活知識》1936年第9期??梢韵胍?,在種種缺陋得到突顯的國恥紀念日,施行內部針砭的效力必將是事半功倍的。

四、結語

抗戰(zhàn)時期,興起過數量眾多的“國恥紀念日”,這些國恥紀念日深受作家文人的重視。戰(zhàn)時作家們要么會在國恥紀念日撰寫紀念文章,要么會將國恥事件和國恥紀念設置成虛構類作品的重要成分,由此一來,便形成了數量眾多的國恥文學。1936年9月20日出版的《今代文藝》第1卷第3期為“九一八紀念特輯”,該期《編者的話》有言:“我們尚未‘健忘’,更未‘心死’;故盡我們的所能——用一支筆桿,寫出我們所要說的話,藉一喚起尚未心死的同胞,團結起來作爭求中華民族生存的斗爭。因以編成一個紀念九一八特輯?!雹佟毒幷叩脑挕?,《今代文藝》1936年第3期。可以說,“喚起尚未心死的同胞,團結起來作爭求中華民族生存的斗爭”,正是抗戰(zhàn)時期叢生的國恥文學的意圖所在。為了實現(xiàn)這一意圖,作家們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民族國家恥辱記憶進行征用,然后又通過極富意味的文學形式將磅礴的民族國家恥辱改造和重塑成充沛的反抗能量和戰(zhàn)斗精神。

1938年年初,老舍總結評述過去一年的文藝狀貌時,認為盧溝橋事變后的文藝,“用最大的呼聲,喚醒想茍安的人們”,顯得“激壯切實”。報告文藝作為“神圣戰(zhàn)爭的生動確切的記錄”,則是風行一時的文體,這種文體具備良好的抗戰(zhàn)鼓舞作用,可算是“盡了它的責任”。不過,正如別項風行一時的事一樣,報告文藝也有其不可忽視的毛?。骸八脑~匯與風格漸漸成了套數與濫調,每個兵必是英武的同志,每一個槍彈都足以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迷夢。煽惑容易走入夸張,往往就空洞,或不真確;恐怕倒需要一些好的小說來矯正這風氣吧?設若老這么下去它將不免與新聞文字同調了?!雹诶仙幔骸兑荒陙碇乃嚒?,《民意》1938年第30期??箲?zhàn)文學的國恥紀念書寫與老舍這里談及的“報告文藝”恰相類似,雖然實效明顯,但“夸張”“空洞”等卻是其常見的弊病。國恥紀念日本就令人神傷心痛,它激起人們消減屈辱、改變地位的強烈訴求,加之整個抗戰(zhàn)時期的文學寫作深受戰(zhàn)爭的強烈刺激,在情感態(tài)度上“都顯示著異常的激越,而較少平穩(wěn)的靜觀”③郭沫若:《新文藝的使命——紀念文協(xié)五周年》,《半月文萃》1943年第1期。,所以盈千累萬的戰(zhàn)時國恥文學不可避免存在著千篇一律的問題,無暇顧及考量文學寫作的永恒藝術性,導致羅蓀所說的“八股化”傾向:“文章易寫成八股,紀念又何嘗不是流于八股,年復一年,已成具文?!雹芰_蓀:《紀念有感:九一八的十二年》,《國訊》1943年第346期。然而,抗戰(zhàn)文學屬于特定階段的功利性色彩十分鮮明的文學樣態(tài),以所謂純審美、純藝術的角度對其進行評斷衡量,本就有鑿枘不投的問題,更何況戰(zhàn)時作家們紀念國恥之心是沉重而嚴肅的,他們想方設法將國恥記憶重塑成鼓舞抗戰(zhàn)的不竭動力的信念是真誠且堅定的。在此意義上,即便抗戰(zhàn)文學的國恥紀念書寫顯得千篇一律,“已成具文”,但戰(zhàn)時國恥文學的正義性和歷史價值卻是不容否定的。

猜你喜歡
國恥紀念日紀念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zhàn)的紀念日為什么是10月25日?
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
紀念九一八
特別的紀念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為紀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紀念
銘記國恥
勿忘國恥,聽奶奶講
結婚紀念日
凤凰县| 临西县| 外汇| 红河县| 普兰县| 吉林省| 许昌县| 凤山县| 汽车| 静安区| 通许县| 宁乡县| 岳池县| 都兰县| 铁岭县| 江源县| 兴城市| 萝北县| 平乡县| 涿鹿县| 武乡县| 德昌县| 获嘉县| 河西区| 靖西县| 印江| 浦东新区| 屯门区| 宜春市| 临泽县| 广德县| 米林县| 闻喜县| 遂平县| 两当县| 游戏| 阳城县| 嫩江县| 乌海市| 芷江|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