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的實效性及提升路徑研究

2022-02-10 10:46:15周碧蕾吳秋彤葛婉寧
關鍵詞:談心談話師生關系

周碧蕾 吳秋彤 葛婉寧

摘? ? 要: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度發(fā)展給意識形態(tài)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高校輔導員與學生間的談心談話涉及價值傳承、價值觀構建,覆蓋學生成長的各領域,全方位對接學生的成長成才。目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的原因有:交往缺失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關系疏離化;偏離生活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過程工具化;價值斷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目標抽象化?;诖?,文章提出通過運用“微話語”提升教師與學生網(wǎng)絡對話實效性;借助“表情包”增強網(wǎng)絡對話吸引力;通過微信、“易班”等平臺提升網(wǎng)絡對話影響力。

關鍵詞:談心談話;師生關系;網(wǎng)絡對話;思想的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1-0083-05

思想政治教育事關高?!芭囵B(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痹诮洕蚧?、價值多元化、信息網(wǎng)絡化的大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呈現(xiàn)個性獨立、思維活躍、熱衷網(wǎng)絡等特征。這些新境況對開展談心談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 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的現(xiàn)實意義

在數(shù)字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轉發(fā)文件、傳達通知等單向度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我們在追問網(wǎng)絡時代教育真正意義的時候,無法回避學生本身的個性化存在,無法回避學生身處的獨特境況,只有回應他們的現(xiàn)實訴求,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育才可能真正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不被取代與覆蓋。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談話涉及價值傳承、價值觀構建,覆蓋學生成長的各領域,全方位對接學生的成長成才。借助談心談話引導學生價值觀念從“知道”到“認同”,再從“認同”到“踐行”的過程,讓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學生當中真正“入腦入心”,提升教育的親和力、吸引力與影響力。

(一)談心談話貫穿大學生成長全過程,引領思想

大學生具有朝氣蓬勃、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的特點,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敗取決于能否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否傳授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精神信仰和生存智慧,使學生今后直面各種紛繁復雜的難題而不被隨意左右。師生之間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產生思想碰撞,進行經驗互享,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反復、持續(xù)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從外部對受教育者施加積極影響的過程,也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引路人,將教育思想與理念滲透在學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從學生入學的新生心理適應、生涯規(guī)劃,再到發(fā)展過程當中迷茫與困惑的疏導、就業(yè)心理調適,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談話貫穿始終。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談話引領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扣好人生第一??圩樱非蟾邔哟蔚钠返?、修養(yǎng)、價值。

(二)談心談話促進師生關系重構,提升認同

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的師生關系具有理解交往性。談心談話中的師生關系定位為理解交往性與創(chuàng)造互動性。正如孔子在《學記》中所言“親其師而信其道”。談心談話著眼學生關心的難點困惑和焦點關注,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支撐。思想政治教育對話沒有單一的公式,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在對話中了解學生的“痛點”,多角度嵌入學生的話語與經歷,有針對性地圍繞學生發(fā)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談話。關注學生當下的情緒情感,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調整互動的內容與方式,促進學生對于生命意義的探索。克里夫·貝克提出,“不應該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而應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目標是為了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不斷積極地探索生命意義,努力豐富和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對話師生關系具有創(chuàng)造互動性的特征,這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內涵分不開。參與對話的人都有能力為對話提供自己的見解與幫助,并且在聆聽別人的過程中反思自身。

二、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式微的原因分析

(一)交往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關系疏離化

在對話交往中,如果教師沒有將學生視為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缺乏有效的交往互動,就會導致關系的疏離。思想政治教育對話是師生雙方進行交流的實踐活動,在信息渠道愈加多元的今天,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與認知日益多樣化,單純灌輸現(xiàn)有結論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一直以來在與學生談話中,“擺事實,講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用方法。我們不能否定講理的必要性,但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表達與心理需求。

師生比嚴重失衡,使教師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之教師工作任務繁重,思想引領、困惑解答的時間被擠占和壓縮,導致師生之間對話的頻率較低且實效性不足。在接受訪談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對于師生之間的交往并不滿意。思想政治教育常用條條框框限制教育者,而這所能達到的僅僅是行為的約束,卻忽視了內心的接納與發(fā)展。人的生命本質不僅僅是生物學層面的,還有情感、思維以及豐富的精神層面。只有將學生個體當成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人,而不是當成復制品,教育才有靈魂,對話才有生命。應當摒棄“圍繞著老師”這種單向度思維模式,才可能構建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雙向流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單向灌輸。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還保留著主客二分的認知模式。這種模式“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關系疏遠化和抽象化”。與此同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交往被事務性的工作所擠占,在問題交流中常常呈現(xiàn)居高臨下或唯理至上的色彩,忽視思想的碰撞與感情的交流,慢慢地導致師生之間關系的疏離。思想政治教育對話本質上就是一種社會性的交往。人的社會存在性是通過人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得以確認。然而現(xiàn)實中,師生之間缺乏交往,彼此之間存在距離與隔閡。離開了人與人的相互依存與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也無從談起。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師生交往,有的為了完成任務,單純強調絕對服從,有的教育方式僵化,脫離學生實際,甚至造成師生之間對立,陷入“人的失落”困境。

(二)偏離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過程工具化

如果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偏離實際生活,非但無法獲得學生的信任,還會陷入工具化思維模式。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人之特殊性與差異性。反思當前的教育,有關人的意義與價值被忽視和剝離,促進理性的發(fā)展儼然成為了教育唯一目標。這種偏向也帶來了教育的失衡,容易造成學生個性的不健全與不完整。

1.話語晦澀不易被學生接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嚴肅性,如果話語體系與現(xiàn)實世界缺乏張力,會導致理論的闡釋力不夠。用單調晦澀的術語進行說教,不易被學生接納認同。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過:“你施加影響的主要手段是語言,你是通過語言去打動學生的理智與心靈的?!睂W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離不開語言這一媒介。語言作為連接師生之間的橋梁,如果過分生硬,容易使學生產生距離感,從而產生排斥溝通的心理。對話話語晦澀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語言過于深奧,例如大部分輔導員學科背景與學生不一樣,在談話中運用學術言語易造成學生無法理解;二是語言過于生硬,將通知及文件一字不漏照著念,書面化的語言沒有轉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口語,容易使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只有將語言從工具上升到藝術,才能有效發(fā)揮對話的實效性,走進學生心里,獲得學生認可。

2.迎合教師的心理導致“表演型對話”。有些學生在對話當中因為害怕說錯話而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有些學生為了迎合教師而編造一些“謊言”,導致“虛假對話”或“表演型對話”。在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這種“虛假對話”或“表演型對話”并不少見。教師無法真正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關于對話走向的判斷也會出現(xiàn)偏差,雙方“霧里看花”,更無從談起走入學生的心靈。真誠的對話是一種心靈的喚醒,在交互中引導學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我—你”對話關系,將學生視為每個獨一無二的“你”,接納學生的情緒,真誠地傾聽學生的想法,把學生視為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來對待。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規(guī)范與服從,唯理至上的說教與缺乏人情味的溝通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需要直面人生的意義、自我的存在等看似宏大實則繞不開的話題。這些話題具有不可回避性,但往往我們日常的談心談話甚少觸及。流于形式的關心最多只能實現(xiàn)理解,但是無法解決學生內心的困惑與迷茫。只有將學生個體當成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人,而不是當成復制品,教育才有靈魂,對話才有生命。

(三)價值斷裂: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目標抽象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價值傳承與引導是關乎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內容。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從開始的認知到逐步的理解再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在本次訪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的目標過分抽象化,導致思想引領的低效甚至無效。

1.師生對話流于形式,無法觸及學生內心。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不是一般的談話,也不是思想政治和對話的簡單疊加。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的實質,需要避免有對話之“名”無對話之“實”的情況。有對話之“名”無對話之“實”,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當成一種外在的表演和裝點,流于熱鬧的一問一答類似對話的表象,卻沒有對話的實質。從訪談中了解到,師生之間有接觸的場合一般為年級大會、升旗儀式、課程等。尤其在儀式感特別強的場合中,師生對話的效能無法得到很好的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對話實踐當中存在一些誤區(qū),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中的各種現(xiàn)象,可能出現(xiàn)熱鬧的課堂、好看的儀式,實際卻沒有從根本觸及學生內心,流于形式與表象。

2.教師角色錯位,對話引領效果不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高校輔導員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務者多重角色于一身。

在這種多重領導與管理的錯位下,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話出現(xiàn)了以下問題:一是由于時間精力不足,與學生溝通談話的時間簡短,對學生熟悉與了解程度有限;二是談心談話內容主要聚焦日常學生事務管理,常常無暇顧及“思想引領”這一重要核心工作,導致引領效果不佳;三是片段式談心談話,無法持續(xù)深入。許多輔導員談心談話主要出于應急目的,例如心理高危的跟進排查、宿舍矛盾解決。談心談話如同“救火”,而不是著眼于“育人”,缺乏思想引領性。

3.缺乏人文關懷,教育價值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中,由于過分強調知識理論的灌輸,導致人文關懷的缺失,教育價值的不斷弱化,使原本充滿魅力的教育變得枯燥乏味。在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思維方式,與學生平等交往,形成有效互動。

思想政治教育對話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的思想開展,借助對話喚起學生的參與感,在參與實踐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挖掘問題的根源。師生對話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相互傾聽和分享,在思維碰撞中建構新的知識。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導致人文關懷的缺失,教育價值的不斷弱化,使教育變得枯燥乏味。在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中,一旦忽視了學生個人的發(fā)展訴求,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與差異性,就會失去教育本身的魅力與溫度,陷入單向度的支配與控制當中。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談話存在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造成教師與學生關系的疏離。加之談話內容枯燥、方式單一,甚至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抗拒?!皵[事實,講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但其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表達與心理需求。與此同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交往呈現(xiàn)明顯的唯理至上的色彩,缺乏思想的碰撞與感情的交流,慢慢地導致師生之間關系的疏離。師生對話交往關系蘊含著平等的價值,是真正意義的協(xié)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對話關系不是壓制與打擊,而是師生通過對主體性的相互承認,將對方看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通過思想、情感、行動參與到對話中的一員,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彼此傾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只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構建平等的師生對話關系,有效開展對話,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破解低效談心談話的路徑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著我們的行為方式與日常習慣,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對話提供了挑戰(zhàn)與契機。

(一)運用掌握“微話語”提升網(wǎng)絡對話實效性

微話語產生的時代背景是“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微時代。隨著移動網(wǎng)絡的普及,各式各樣的微話語也活躍于微信、微博、微視頻當中。它是話語在新媒體時代的體現(xiàn)與運用。微話語具有解釋性、建構性、擴散性等特征,體現(xiàn)話語主體對于世界的解釋和理解,具有承載情緒、傳遞信息和建構關系等功能,是遵循一定規(guī)則的言語符號。微話語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深受青年大學生喜歡。

在日常交流對話中掌握微話語,有效建構認同。隨著網(wǎng)絡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成為各種微媒體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主動接受教育內容,在情感上產生認同,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做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親和力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內容與新時代有所脫節(jié),遠離學生實際;教育方法單一呆板,學生不易接受;教育過程存在形式主義等情況,學生產生距離與排斥。在高校,大學生網(wǎng)絡群體十分活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微時代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對話只有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價值取向以及思維水平相互契合,才能汲取新媒體帶來的養(yǎng)分,優(yōu)化傳播路徑,開辟新的教育場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話語認同建構的前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及時學習掌握各種新媒體工具,了解新時代學生的微話語,利用微話語與學生之間產生共鳴;避免規(guī)訓與命令話語帶來的疏離感而加劇“信任鴻溝”;善于運用與學生之間“無代溝”的微話語,盡量避免 “一定得”“必須要”等強制性話語,在良性互動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微話語”的運用。微信、微博幾乎是每個00后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必要媒介,掌握“微話語”自然成為開展網(wǎng)絡對話的必要途徑。例如學校播放通過軍訓閱兵方陣造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短視頻,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如果用貼近學生日常的網(wǎng)絡流行語“燃”作為評論并轉發(fā),可以發(fā)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用“滿滿的干貨,拿走不謝”來代替“通知重要,務必傳達到位”,一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借助“表情包”增強網(wǎng)絡對話吸引力

“表情包”是人們的表情在網(wǎng)絡中以符號的形式呈現(xiàn),借以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情緒,簡潔清晰,一目了然。網(wǎng)絡表情飽受到熱捧的背后隱含著青年人彰顯個性以及平等溝通的需求,借助表情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話語的吸引力。

表情包具有即時性、娛樂性、互動性、多元性與更迭性。由于其個性化的特征,深受青年人的喜歡與追捧,大多數(shù)表情包都是由青年人借以各種網(wǎng)絡圖片處理工具所創(chuàng)造產生,成為青年亞文化的分支。表情包的即時性表現(xiàn)在網(wǎng)絡對話中,通過“文字+表情包”抑或單純表情包的方式,直接表達內心感受;其娛樂性表現(xiàn)在,表情包以直觀的形式(圖片或動畫),配以網(wǎng)絡語言;其互動性表現(xiàn)在通過表情包,可以盡在不言中。除此以外,由于表情包制作簡易方便,呈現(xiàn)了多元性與更迭性的特征,不同年齡層所鐘愛的表情包有所不同,因此呈現(xiàn)不同的話語圈層,而且更新?lián)Q代快。

表情包具有表達情緒、傳遞信息的功能。青年在網(wǎng)絡上借用表情包表達自己或歡喜或不滿的情緒情感,同時傳遞內心對于雙方所溝通問題的態(tài)度。表情包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功能——群體認同。認同一方面與自我認同有關,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和他人互動來建構。大學階段,同伴之間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學生處于自我同一性整合階段,需要借助朋輩、群體的力量實現(xiàn)自我形象建構。因此,當學生使用某種類型表情包時,與之交流的群體也會隨之使用,通過這種方式達成群體的認同。

通過對表情包的文化內涵進行解碼,勾勒出與網(wǎng)絡對話的內在關聯(lián)。在了解表情包所代表的象征意義的同時,梳理其背后的社會學、心理學的原因?;艉障柕抡J為,“人們在不同的場景中會根據(jù)不同的情境規(guī)范和文化觀念進行情感管理,以呈現(xiàn)適合表達的情感(以正向情感為主,維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出于對自我形象建構的考慮,出于對社會秩序的服從,許多負面的情緒被壓抑,而扁平化的網(wǎng)絡提供了一定的“減壓閥”,表情包“狂歡式”的呈現(xiàn)也側面疏導了負面情緒。

借助表情包可以提升網(wǎng)絡對話的吸引力,提升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共同的表情包就如同共同的語言,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彼此的信任。例如有的高校以?;諡樵椭谱饕幌盗胁煌砬榈膱D案,得到學生的追捧。在網(wǎng)絡對話中適度運用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契合的表情包,可以消解師生之間由于角色與身份帶來的距離感,迅速獲得學生的認可與接納,為進一步開展對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表情包借助網(wǎng)絡這一媒介,呈現(xiàn)平等、多元、個性的特征。借助網(wǎng)絡對話,適當降低言說者內心的緊張感與焦慮感。學生運用一定的表情包釋放自己的壓力,表達自己不敢在教師面前表達的情緒或態(tài)度,為師生有效對話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輔導員借助網(wǎng)絡對話,正確分析學生網(wǎng)絡中所運用表情包背后的語境,仔細解碼其背后所蘊含的態(tài)度與情緒,為對話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與理據(jù)。

(三)通過微信、“易班”等提升網(wǎng)絡對話影響力

微信與 “易班”是開展網(wǎng)絡對話的常用載體。借助大學生常用網(wǎng)絡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提升對話的交互性。

“易班”作為高校開展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于2007年起開始在上海進行試點,2013年,教育部要求實施推廣“易班”模式?!耙装唷敝邪嗉壩幕ㄔO與管理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依托網(wǎng)絡媒介,借助話題、班級相冊、投票、活動等開展?!耙装唷本哂袝r代性、教育性、娛樂性、互動性等多重功能,能滿足高校大學生日常管理的需求,打造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師生互動平等交流新平臺。

師生可以在“易班”上發(fā)帖、寫博客、交流信息,多種形式開展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對話。以學生社團適應、學生生涯規(guī)劃、學生就業(yè)指導、學生心理調適等模塊為主題,通過發(fā)布話題討論,增加與學生的網(wǎng)絡對話。例如針對大四學生的就業(yè)面試,開展面試技巧、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著裝、面試禮儀、面試壓力舒緩等專題活動,融入學生實際生活中,關心、關注他們所需、所想。例如以網(wǎng)絡詐騙案例為主題,與學生交流如何防范網(wǎng)絡詐騙,學習相關法律常識。制作班級相冊,構建班級文化特色,提升班級認同感與凝聚力。例如以專業(yè)見習為主題,發(fā)布班級外出參觀的相冊,通過評論互動,增強學生對于專業(yè)的認知度與認同感。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這一媒介,融入學生日常,實現(xiàn)網(wǎng)絡對話的育人功能。通過“易班”平臺,召開網(wǎng)絡班會,對于學生關注的問題及時予以回應。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理性思考,達成共識。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微信已經成為師生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的時效性,必然離不開微信這一平臺。微信朋友圈的評論互動、微信群的交流分享、微信語音的留言與溝通,在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也打造了平等溝通平臺,實現(xiàn)了良性交流互動。

根據(jù)調查,微信是當前大學生首選的網(wǎng)絡社交平臺。通過關注學生“朋友圈”,了解學生的日常點滴,在點贊與評論中實現(xiàn)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例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在朋友圈發(fā)布“身體消亡后精神還存在嗎”的文字時,第一時間聯(lián)系學生,同時啟動危機干預程序,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借助微信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關心學生所遇到的困惑和困難,辨別信息背后的危機,及時應對和處理。通過微信語音或者語音電話,及時與學生取得聯(lián)系,如果是家庭方面的問題,在寬慰學生的同時及時與家長溝通;如果是學業(yè)方面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如何克服困難,找出應對之策;如果是感情或者人際方面的困擾,及時溝通,緩解其緊張與焦慮,提出對策與建議。作為輔導員,朋友圈也是自我網(wǎng)絡形象的建構。

馬爾庫塞曾指出,“技術的不斷更新使人們沉迷于發(fā)展科技的熱潮中,在享受科技所帶來便捷和服務時卻逐漸忘記最真實的需求”。在移動網(wǎng)絡不斷發(fā)達的今天,如何使用好這把“雙刃劍”?我們應當提醒自己,對話融入網(wǎng)絡要素的同時,不應被網(wǎng)絡“反客為主”,遺忘了對話真正的目標與初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3.

[3][加]克里夫·貝克.學會過美好生活——人的價值世界[M].詹萬生,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7.

[4]畢紅梅,張耀燦.關注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轉換[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8(6).

[5]谷學強,張子鐸.社交媒體中表情包情感表達的意義、問題與反思[J].中國青年研究,2018(12).

[6]閆慧敏,谷學強.移動社交媒體對人的主體性異化與回歸[J].傳媒,2017(19).

[責任編輯 姜雯]

收稿日期:2021-04-25

作者簡介:周碧蕾(1984—),女,廣東汕頭人,華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人工智能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19CKS044);教育部項目“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的實效性及提升路徑研究”(20JDSZ3093);華南師范大學金種子項目“從沉默到沉浸:紅色研學對話中的記憶建構與文化認同”(21LGKA02)

猜你喜歡
談心談話師生關系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技巧探析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藝術探析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1:12:27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淺論談心談話在高校留級生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心理咨詢技巧的輔導員談心談話模式
山東青年(2014年8期)2014-09-26 10:17:01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北安市| 贵德县| 平顺县| 太白县| 丹巴县| 淮滨县| 昭觉县| 贵定县| 浮梁县| 景洪市| 新营市| 如皋市| 云南省| 东城区| 塔河县| 岳池县| 马关县| 泽普县| 呼和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甘孜县| 平江县| 云安县| 西林县| 莱阳市| 砀山县| 连山| 大渡口区| 雷山县| 正阳县| 佳木斯市| 嘉黎县| 麻江县| 遂川县| 临泉县| 万宁市| 綦江县| 凌云县| 安西县| 彰化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