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大偉
(中國國家圖書館 北京 100041)
《趙浚谷集》(以下簡稱《趙集》),明趙時春撰。該書有十六卷本與十七卷本兩個版本系統(tǒng)。其中該書十六卷本為《趙浚谷文集》(以下簡稱《文集》)十卷《詩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該本為《趙集》現(xiàn)存最早刻本,但對此十六卷本的版本情況,諸家書目著錄不同,學(xué)者間亦存有爭議。
對《趙集》著錄最早的是焦竑的《國史經(jīng)籍志》,錄其書為十七卷,未說明其版本?!独m(xù)文獻(xiàn)通考》始錄其書十六卷及十七卷本兩種。后《澹生堂藏書目》《千頃堂書目》《明史·藝文志》《傳是樓書目》俱錄為十七卷。清乾隆時期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四庫總目》)對該書的十六卷本作了考證?!端膸炜偰俊吩疲骸笆羌娏怼⑽氖?,皆編年而不分體。徐階序稱十六卷,與此集合。李開先序則謂詩六卷、文九卷,凡十五卷,續(xù)有作者當(dāng)續(xù)入之。蓋開先序在嘉靖乙丑(四十四年,1565年),而階序在萬歷庚辰(八年,1580年),時春沒后十五年,又有所續(xù)入也?!盵1]《四庫總目》將其書十六卷本與十七卷本并錄。并言十七卷本“此本凡詩二卷,賦及雜文十五卷。有其甥周鑒序?!睹魇贰に囄闹尽份d時春集作十七卷,即據(jù)此本也”[1]。按此書明代及清早期諸書目多著錄為十七卷,而《四庫總目》之十六卷本出自錢塘汪汝瑮之家藏,十七卷本為安徽巡撫采進(jìn)本??芍藭肀倦m早出,但在清乾隆之前,流傳不廣。而其女婿周鑒編刻的十七卷本,雖后出,但在清乾隆之前流傳較廣。
清末丁丙的《善本書室藏書志》明確記錄該書的版本為明萬歷刊本。并云:“集有二本。一為十七卷,凡詩二卷,賦及雜文十五卷。其甥周鑒為序。一為詩六卷,文十卷,自嘉靖癸未(二年,1523年)起至隆慶丁卯(元年,1567年)止。編年而不分體舊,有徐階序。”[2]此書十七卷本為趙時春女婿周鑒于萬歷八年(1580年)重新編輯、刊刻,無甚疑義。但對于其書十六卷本的版本則爭議甚大。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認(rèn)為此本為“嘉靖刻隆慶元年(1567年)增刻”?!吨袊偶票究偰俊返葧恐洖椤懊魅f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杜澤遜基本同意王重民的觀點,但認(rèn)為此本應(yīng)是“明嘉靖刻隆慶增刻本”,并進(jìn)一步指出此本增刻時間應(yīng)在隆慶二年(1568年)。
杜志強則認(rèn)為此書十六卷本應(yīng)分為趙守巖初刻本及周鑒增刻本兩個部分。他認(rèn)為《文集》十卷《詩集》六卷為趙守巖于趙時春去世后刊刻,而《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為周鑒增刻。他進(jìn)一步指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十六卷本應(yīng)為隆慶三年(1569年)趙守巖所刻。他認(rèn)為凡是帶有徐階序言及《疏案》等附錄的《趙集》均為周鑒在萬歷八年(1580年)將原在甘肅平?jīng)龅目贪孢\至開封,重新刊印并增刻。并進(jìn)一步指出“杜先生(杜澤遜)認(rèn)為有附錄的趙集十六卷是趙守巖刻,對此我們不認(rèn)同,如果十六卷增刻本系趙守巖刻印,那該本前徐階作于萬歷八年(1580年)的序是誰在何時添入的?如果是周鑒添入,那就意味著周鑒要將趙守巖印好的趙集逐一回收、拆散再裝訂,這是很難操作的;事實上經(jīng)歷了十六年后,趙集肯定已經(jīng)流傳,不可能全部收回,周鑒應(yīng)該不會這么做。還有如果增刻本系趙守巖刻,那么沒有附錄的十六卷初刻本又是誰刻印”[3]。
總之,對于《趙集》之版本有王重民、杜澤遜的嘉靖刻隆慶增刻之說,有《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的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之說,有杜志強的隆慶三年(1569年)趙守巖初刻,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增刻之說。三者各有依據(jù),杜澤遜所據(jù)為周鑒所著《行實》“公所著《平?jīng)龈尽贰犊9任募肪啪?、《詩集》六卷及《稽古緒論》《洗心亭詩余》已浸刻,其前后奏疏、公犢,關(guān)政教者尚廣,當(dāng)續(xù)付諸梓”[4]11。他進(jìn)一步提出“趙時春卒于隆慶元年(156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趙氏卒后,周鑒作《行實》,尚稱《文集》九卷,則第十卷之增刻當(dāng)在隆慶二年(1568年),王重民定為隆慶元年(1567年)補刻,稍有未妥”[5]。而杜志強所據(jù)為徐階《序》言:“初,公捐館舍后,其子守巖,秘梓于成思堂?!盵4]2又王崇古《趙浚谷墓表》云:“公文付守巖,使者俾刻而納諸公墓,求無負(fù)于地下?!盵4]2因此,他認(rèn)為十六卷本為趙守巖刻梓。
王重民、杜澤遜的嘉靖刻隆慶增刻說、《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的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說,杜志強的隆慶三年(1569年)趙守巖初刻說,誰的說法更接近《趙集》的實際版本情況呢?應(yīng)分析其書中前、后序言之內(nèi)容,判斷其刻印過程。
《趙集》卷首有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松《浚谷集序》。胡序并未言刻書一事,但其云:“訪浚谷先生于藏書閣之廻光亭,因得盡讀先生平生所為詩。”[4]1下文又云:“趙子以余之論深有合而因囑余題其集,余不敢讓,浚谷其將益有以教蒙乎?!盵4]2-3胡松(1503—1566年),字汝茂,號柏泉,南直隸滁州人(今安徽滁州),嘉靖八年(1529年)進(jìn)士。胡松曾因建言邊防之事被彈劾,斥為民,居家十余年?!睹魇贰费云洌骸爸寥迥?,以趙文華言,始起陜西參政,分守平?jīng)?,?fù)條上,嚴(yán)保甲,均賦稅,置常平,簡伉健,數(shù)事。三遷江西左布政使,四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廵撫其地。”[4]4從胡松生平及序言可知,在嘉靖三十五年(1551年)胡松分守甘肅平?jīng)鰰r,曾在趙時春的藏書閣廻光亭閱覽趙時春之詩文。在六年后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松巡撫江西時,受托于趙時春,撰《浚谷集序》。
值得一提的是,趙時春也曾因言兵事被黜,亦因兵事而復(fù)起,最終兵敗歸鄉(xiāng)。其主張與胡松相合,關(guān)系甚密。在胡松駐守甘肅平?jīng)鰰r,趙時春讓他閱覽其詩文,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松早已離開平?jīng)?,上任江西的時候,才囑咐胡松作序題其集。一般而言,向他人索序,是在自己的書籍行將刊印之時,或自己準(zhǔn)備刊刻書籍時的行為。況且,胡松所在之江西與甘肅平?jīng)雎吠具b遠(yuǎn),若要囑其題序,還要考慮路途所廢之時日。由此可知,最遲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趙集》就已經(jīng)開始刊刻了。
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李開先《趙浚谷詩文集序》則云:“浚谷趙子詩文集,刻傳久矣,尚未有序”[4]4,序末又云:“集凡十五卷,詩六卷、文九卷,續(xù)有作者當(dāng)續(xù)入之?!盵4]6李開先的序言稱《趙集》刊刻、流傳久矣,但尚未有序??梢娫诩尉杆氖哪辏?565年),《趙集》的大部分已經(jīng)刻印完成了。當(dāng)時的《趙集》是十五卷,詩六卷、文九卷。卷末周鑒所撰《永思錄》也說:“公所著《平?jīng)龈尽贰犊9任募肪啪?、《詩集》六卷…已鋟刻。其前后奏疏、公牘,關(guān)政教者尚廣當(dāng)續(xù)付諸梓。”[4]11這也說明在趙時春生前《趙集》的前十五卷已經(jīng)刊刻完成了。至于《文集》卷十,《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則是趙時春去世后增刻而成。
那為什么杜志強認(rèn)為中國國家圖書館所存之善本為趙時春之子趙守巖刻,而《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則著錄為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其根本原因是萬歷八年(1580年)徐階所撰的《浚谷趙先生集序》所云:“初公捐館舍后,其子守巖秘梓于思成堂。其婿巡撫河南都御史周君鑒嘗學(xué)于公,而得其志守,故又久之而復(fù)傳梓于汴?!盵4]2-3徐階的這句話成為了《趙集》版本爭議的關(guān)鍵。徐階在萬歷八年(1580年)時說趙時春去世后,其子趙守巖秘梓于思成堂,后其女婿周鑒復(fù)傳梓于汴。杜志強認(rèn)為“趙守巖秘梓于思成堂”是此本為趙守巖所刻之證據(jù)。而《中國古籍善本總目》著錄為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明顯是受到了周鑒“復(fù)傳梓于汴”的影響。那徐階序言中的這兩句話該如何理解呢?若按照徐階所說,似乎《趙集》是趙時春去世后趙守巖刻?抑或是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在河南所刻?但若此本為趙守巖初刻,那與李開先之序所言“浚谷趙子詩文集,刻傳久矣”豈不相矛盾?其實徐階序言稱“秘梓”,王崇古《趙浚谷墓表》又云:“公文付守巖,使者俾刻而納諸公墓,求無負(fù)于地下?!盵4]2這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是趙時春去世后,趙守巖將整個《趙集》重新刻梓,并埋于趙時春墓中。所以徐階才會稱其刻書為“秘梓”,而王崇古撰的墓表也講明,此趙守巖之秘梓《趙集》已經(jīng)“納諸公墓”了。第二種可能是,趙時春去世后,趙守巖得到其父的十五卷刻本,和其他尚未刻梓之內(nèi)容,續(xù)刻了《文集》卷十,因此王崇古墓表稱“遺《浚谷詩文集》十六卷”,這多出來的一卷為趙守巖所增刻。因刻書一事,耗費時間、經(jīng)費甚多,若《趙集》在趙時春生前刻傳已久,趙守巖應(yīng)不會棄已完工的十五卷版不顧,再重新刻梓一遍十六卷本。因此無論是哪種情況,現(xiàn)存《趙集》都不會是趙守巖所刻,應(yīng)是“嘉靖刻隆慶趙守巖增刻本”。杜澤遜的“嘉靖家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本”說[5]更符合實際情況。
至此,《趙集》前十六卷的版本情況比較清楚了,但《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為誰增刻?杜澤遜認(rèn)為《趙集》為“嘉靖家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本”,則《疏案》《永思錄》亦為趙守巖所增刻。而杜志強則認(rèn)為“《趙浚谷集》十六卷周鑒增刻本,其中詩文部分與初刻本完全一致,所不同者,增刻本多一篇徐階作于萬歷八年(1580年)的序言,而且還增加了附錄,內(nèi)容包括《趙浚谷疏案》一卷,王崇古《趙浚谷墓表》一篇,周鑒《永思錄》一卷”[3]。杜志強認(rèn)為《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是周鑒增刻,但《疏案》《永思錄》以及《趙集》所有序言均未提及《疏案》《永思錄》為誰增刻。所謂周鑒增刻之證據(jù),僅是徐階序言中那句“其婿巡撫河南都御史周君鑒嘗學(xué)于公,而得其志守,故又久之而復(fù)傳梓于汴”[4]2-3。這句話說周鑒在萬歷八年(1580年)任職河南都御史時確實復(fù)傳梓《趙集》。這有三種可能,其一是指現(xiàn)存十六卷本《趙集》確為周鑒所刻。其二是指《趙集》為周鑒增刻后重印。其三,周鑒僅是攜版重印其書于河南。若按第一種理解,則《中國古籍善本總目》著錄為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是正確的。若按照第二種理解,則杜志強的周鑒增刻說是正確的。若按照第三種理解,則現(xiàn)存十六卷本《趙集》應(yīng)是明嘉靖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印本。即周鑒在河南僅是攜版重印,并未刊刻或增刻十六卷本《趙集》。周氏所刊《趙集》應(yīng)是現(xiàn)存之十七卷本,與十六卷本《趙集》無涉。
結(jié)合現(xiàn)存序言進(jìn)行分析,《疏案》《永思錄》應(yīng)為趙時春去世后趙守巖增刻,而非周鑒增刻。證據(jù)有二,其一王崇古《趙浚谷墓表》云“公文付守巖,使者俾刻而納諸公墓”[4]2。即公文付守巖,可見趙時春去世后未刊之文稿,是交于趙守巖刻梓的。這公文應(yīng)包含《疏案》。其二,周鑒《永思錄》言“公所著《平?jīng)龈尽贰犊9任募肪啪怼ⅰ对娂妨砑啊痘啪w論》《洗心亭詩余》已浸刻,其前后奏疏、公犢,關(guān)政教者尚廣,當(dāng)續(xù)付諸梓”[4]11。這段話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李開先序言同,俱言《趙集》為《文集》九卷、《詩集》六卷,其余奏疏、公牘當(dāng)付梓,但尚未付梓。若《疏案》《永思錄》為周鑒在萬歷八年(1580年)增刻,那為何在《永思錄》中周鑒不言明其事。且通過對《趙集》的卷數(shù)記載可知,《永思錄》撰寫時間應(yīng)是趙時春去世后,《文集》卷十刻梓之前這段時期。若周鑒增刻了《疏案》《永思錄》,他應(yīng)該在序言中有所談及,或另寫一序文,說明其情況。因為周鑒在河南任職時已是萬歷八年(1580年),其書刻梓情況已與隆慶元年(1567年)不同,若《趙集》為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增刻,那為何《永思錄》依舊用十幾年前的舊文,不加以增改或另做序文說明其卷次變化情況呢?因此《疏案》《永思錄》應(yīng)該和《文集》卷十一樣,俱為趙守巖增刻。
古籍的版本判斷依據(jù),一是通過已知文獻(xiàn)進(jìn)行分析,通過保留下來的相關(guān)史料,提煉出其版本信息。這種方法依據(jù)的文獻(xiàn)主要是古籍的序言、牌記以及其他相關(guān)人物或事件的方志、文集、碑刻或其他史料等。另一判斷古籍版本信息的重要途徑是依據(jù)古籍的實物,通過現(xiàn)存的文物來分析其版本。這是重要的古籍版本判斷方法。因為很多情況下,通過現(xiàn)存的史料無法對其書的版本作出判斷,這就需要對古籍的實物進(jìn)行分析。另一種情況是通過現(xiàn)存的史料可以初步判斷其版本情況,但每部古籍的版刻情況不同,若想了解一部書的刻印、流傳情況,對現(xiàn)存的書籍進(jìn)行實物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前文通過序言對《趙集》十六卷本的版本情況作了分析,認(rèn)為其書是明嘉靖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印本。這不同于《中國古籍善本總目》著錄的明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刻本,也不同于杜志強的“趙守巖初刻”或“趙守巖初刻周鑒增刻”說,可以算是王重民、杜澤遜“嘉靖刻隆慶趙守巖增刻”說的一種沿襲。這種版刻情況,一來是依據(jù)前文所說之序言分析,二來則是現(xiàn)存《趙集》的版本情況。
中國國家圖書館現(xiàn)存《趙集》兩部,其一索書號為9136,存《文集》十卷《詩集》六卷。其二索書號為T3826,存《文集》九卷《詩集》六卷《疏案》一卷《永思錄》一卷??梢?136無《疏案》《永思錄》,T3826無《文集》卷十。那么這能否說明無《疏案》《永思錄》的9136為趙守巖初刻本,而無《文集》卷十的T3826為嘉靖刻隆慶增刻本呢,顯然不行。古籍的存佚狀況不能作為古籍版本的判斷依據(jù),不能因某部書的存佚卷次恰好合于序跋所言之部分內(nèi)容,就得出其書為較早版本的決定。若只按照其書存卷情況而推斷其版本,則T3826極可能為趙時春去世后趙守巖增刻《疏案》《永思錄》,但尚未增刻《文集》卷十的較早刻本,即現(xiàn)存最早的明嘉靖刻隆慶趙守巖增刻本??纱藭膶嶋H版刻情況未必如此。其一,T3826目錄及正文都只存《文集》九卷,但目錄末頁有明顯的紙張修改痕跡,疑為缺損挖改;其二,T3826的刻板、字體存在明顯的斷版、修版痕跡,若為明嘉靖刻隆慶趙守巖增刻本,應(yīng)無此種痕跡。
另外,杜志強認(rèn)為9136是趙守巖初刻本,這種觀點既沒有序文等史料支持,也不符合其書真實的版刻狀況。一般古籍的初刻本極少存在斷版、修版及文字模糊等痕跡。古籍初刻本一般版刻清晰,字體明麗。但無論是9136還是T3826均存在大量而明顯的斷版和字體模糊的情況。因此兩部書應(yīng)該都不是初刻本,更不存在所謂趙守巖初刻本和嘉靖刻隆慶增刻本之分。因此這兩部書都是后印本,即明嘉靖刻隆慶增刻萬歷后印而成。而且兩部《趙集》的前十五卷,即《文集》九卷《詩集》六卷,行款俱為9行21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而兩書從《文集》卷九第二十頁開始,行款則變?yōu)榱?行21至23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魚尾。包括后來T3826的《疏案》、《永思錄》與《文集》卷十的行款俱同,都有魚尾,且字體較前十五卷有異。這說明兩點:第一,兩書都是明嘉靖刻隆慶增刻本;第二,《疏案》、《永思錄》與《文集》卷十為一人增刻,據(jù)前文分析應(yīng)俱為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所增刻。
那么《疏案》、《永思錄》與《文集》卷十有沒有可能是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所增刻呢?除前文分析其可能性不大以外,兩部《趙集》的版刻情況也反映出應(yīng)為隆慶趙守巖增刻。因為《文集》卷十與《疏案》《永思錄》雖與前十五卷行款有異,字體有變,但其版本、字體基本延續(xù)了明嘉靖時期的版刻風(fēng)格,若不是行款有差異,其字體與前十五卷基本一致,可見其刻工及刻版應(yīng)出自同一批人。而且這部分刻本的字體與萬歷時期周鑒所刻之十七卷本的字體差異明顯,應(yīng)不是同一時期所刻。這就在實物層面上說明,徐階序言所謂“其婿巡撫河南都御史周君鑒嘗學(xué)于公,而得其志守,故又久之而復(fù)傳梓于汴”,應(yīng)指的是周鑒將其版刻自平?jīng)鰯y至河南,重印了《趙集》,而非重刻或增刻了其書。這兩部《趙集》都有斷版、字體模糊等痕跡,可見既不是初刻本,也不是隆慶時趙氏增刻完成就立即付梓印刷的本子。據(jù)徐階序所言應(yīng)為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后印,而萬歷八年(1580年)徐階之序言才是周鑒在河南刻印增補上去的。這也解釋了《趙集》十六卷本版本的兩個問題。其一是趙守巖秘梓其書,并納諸公墓,則見當(dāng)時趙守巖增刻其父之文集是秘密進(jìn)行的,應(yīng)沒有流傳下來明嘉靖刻隆慶增刻之初刻本;其二是中國國家圖書館現(xiàn)存的兩部《趙集》雖然存卷情況有異,但均有大量斷版及字跡模糊,應(yīng)為后印本。何時后???從徐階的序言判斷應(yīng)為趙守巖在隆慶二年(1568年)增刻的十幾年后周鑒在河南攜版后印。
《文集》十卷《詩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錄》一卷是趙時春文集現(xiàn)存最早版本。通過對該書序文及版本分析,現(xiàn)存十六卷本《趙集》應(yīng)是明嘉靖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印本?,F(xiàn)行書目及學(xué)者對該書版本的觀點迥異,皆因?qū)铋_先、王崇古、徐階等人所撰之序言、墓表有不同理解所致。總的來說,王重民、杜澤遜的“明嘉靖刻隆慶增刻”說最接近該書版刻實際情況,應(yīng)定為明嘉靖刻隆慶二年(1568年)趙守巖增刻萬歷八年(1580年)周鑒印本,但無法解釋徐階之序言和現(xiàn)存該書的斷版、字體模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