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欣 謝欣怡
認知角度出發(fā)的隱喻研究大多基于認知語言學、批評話語分析、心理語言學和語言哲學,至于文學體裁,更多的是受到來自語言學和文學界的關注。例如,在語言學的范疇下,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的簡寫本反映了不同隱喻的連續(xù)性特征①。而在文學研究領域下,蘭立亮發(fā)現(xiàn)大江文學的隱喻思維明顯受到存在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影響②。查閱相關文獻后我們發(fā)現(xiàn),針對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認知隱喻研究,至今仍相對匱乏。雖然學者們從各個角度分析了隱喻在文學話語中的不同應用,但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與分析階段,忽略了語言認知角度的研究在文學隱喻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而語言認知又是概念隱喻理論的根本所在,因而對于文學作品背后的認知概念隱喻,亟需我們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創(chuàng)作的長篇紀實小說,描述了一個犯下?lián)尳?、綁架和強奸等重罪,最終卻以“多重人格分裂”作為辯護理由得以免受法律嚴懲的22歲年輕男子比利·米利根。比利具有24種人格,而這些不同的人格交替出現(xiàn)在他的身體里,互相交流,互相控制,使得他常常表現(xiàn)出明顯不同性格(傲慢、暴躁)、年齡(包括8歲小女孩)和智商(聰明、怯弱)的語言特征和行為,成為了一名具有嚴重人格分裂的患者。他似乎想通過這24個不同的人格來分擔從小就遭受到的種種痛苦。比利會經(jīng)常莫名地出現(xiàn)在某個地方,甚至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做過什么,這令他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恐怖。雖然比利的身體里“活”著24種人格,但他們的主體比利·米利根仍然渴望讓世界了解他的精神疾病。
根據(jù)約翰遜和萊考夫的觀點,隱喻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說服作用,包括語言、思想和行為。在文學作品中,如意識流小說、虛構或紀實小說中,經(jīng)??梢钥吹礁拍铍[喻的使用。從上面的作品內(nèi)容概述來看,《24個比利》其實更像是一部心理學小說,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和行為表達。
美國學者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顛覆了傳統(tǒng)觀念中人們對于隱喻的狹隘認知,并引發(fā)了一場關于隱喻的認知革命。他們著眼于隱喻的認知功能,強調(diào)隱喻不再是一種修辭方法,而是一種認知工具和認知活動的思維方式③。它不僅停留在辭格方面,而且是人類思維特征,能夠直接參與人類的認知過程,助力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因而從認知的角度出發(fā),首次提出了概念隱喻。他們認為,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是以隱喻為基礎的,隱喻的本質(zhì)是通過另一個事物來理解、感受、思考和表達當前的事物④。
其實,概念隱喻在語言描寫中無處不在,它不再局限于修辭方法或語言現(xiàn)象范疇,更多的屬于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它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對語言的理解、許多技巧的應用都具有重要價值。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基于熟悉、有形且具體的概念來認識和思索那些無形的、難以界定的概念。例如,萊考夫和約翰遜所提出的“時間就是金錢”這一概念隱喻。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不但把金錢直接比作時間,而且還想用金錢來思考時間。也就是說,他們用“錢”這個具體的概念域(源域)來構想“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域(目標域)。又如:
(1)他在浪費我的時間。
(2)您能給我?guī)追昼娝伎家幌聠幔?/p>
(3)這個習慣可以有效節(jié)省您的時間。
(4)周末的時間你打算怎么消遣?
(5)我們需要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
以上5個句子中的抽象概念“時間”常常被人們當作可以花費、計算、保存和計劃的具象事物。這樣的隱喻現(xiàn)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貿(mào)易戰(zhàn)”——用軍事概念描述經(jīng)濟領域的活動、“月生雞眼天氣變”——用于描述天氣的變化、“我的心都碎了”——用物體的狀態(tài)來描述情感體驗,等等。
萊考夫和約翰遜從認知語言學出發(fā),將概念隱喻分為結構隱喻、方位隱喻、本體隱喻,為了幫助剖析隱喻意義的形成過程和模式,從而該理論將隱喻研究從語言變異轉(zhuǎn)向為人類的認知,構建了一個全新的隱喻世界。由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人們通常會將不太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更熟悉、更具體的概念上,以便理解前者的含義。這與修辭學上的隱喻概念不盡相同,概念隱喻是從認知的角度來研究隱喻,并非語言現(xiàn)象,而是思維特征;而隱喻概念是指在另一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以及討論此類事物時所產(chǎn)生的心理、語言和文化行為。
《24個比利》中主人公比利·米利根由于在俄亥俄州犯下連環(huán)強奸罪而被警方拘捕。然而,因其身體里潛藏著24種不同的人格,他對自己所犯的罪行毫無記憶。唯有其中第24種人格“老師”,是最特別的?!袄蠋煛睋碛斜壤脑己屯暾挠洃洠挥小袄蠋煛敝辣壤猿錾詠淼囊磺?。醫(yī)生從“老師”那里了解到,比利從小就受到繼父的毆打、威脅和強奸,有著嚴重的精神疾患,以致后來逐漸分裂出他身體里的不同面相的24種人格。
雖然該小說在文本上整體呈現(xiàn)出語言簡潔的特色,但其對比利·米利根的語言、情緒和行為的描述還是相當精彩。通過小說中簡單的語句和描述,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那些與概念隱喻相結合的詞語?;谡J知語言學,我們從結構隱喻、方位隱喻、本體隱喻三個角度,對小說中概念隱喻下的語言與認知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揭示概念隱喻在話語中的形成機制,更好地方便讀者了解小說主人公比利·米利根的多重人格特征及其內(nèi)心世界的變遷。概念隱喻認知功能下三種隱喻派生新義 (generative semantics)時,詞義的變化往往與角色題元的變化相對應。
結構隱喻指用一個概念來建構另一個概念,盡管這兩個概念的認知域不同,但結構穩(wěn)定,即各自的構成成分能夠有規(guī)律地相對應。結構隱喻有助于人們用一個高度建構和簡單描述的概念來闡釋另一個概念,換句話說,結構隱喻通過使用熟悉和具體的結構來解釋一個陌生和抽象的概念。譬如,對比利來說生活是痛苦的,他被自己的多重人格困住了,無法成為一個正常的人。他難以容忍自己的經(jīng)歷,卻又不能隨便結束自己悲慘的生活。當他第一次自殺未遂后,比利就受到了其他人格的庇護。因此,他強烈希望自己能從這些折磨中解脫出來,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自殺。在小說中,有非常多的關于生命與死亡的隱喻表達:
(1)他患有極嚴重的忘我癥,自我意識的辨識能力非常差,已喪失距離判斷力,而且也已經(jīng)不太能分辨自己與環(huán)境之間的差異……他會聽見有人叫他做某些事情,當他不服從時,心中的那個人就會對他斥責怒吼,比利認為那是來自地獄的魔鬼折磨他的聲音。
——顯然,此時處于比利剛剛被喚醒的狀態(tài),由于丟失了8年的時間,他對自己做過的事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得了精神分裂癥,內(nèi)心正處于極度沮喪痛苦的狀態(tài)。
(2)想到天堂和地獄,湯姆就感到十分困擾,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不斷想到這個問題。心想,如果死后下地獄的話,不知有無方法可以逃出來。
——由于塞繆爾與亞瑟發(fā)生了爭執(zhí)引發(fā)對有無天堂的討論,令湯姆很困擾,他恐懼自己因為其他人格所做的一系列犯罪最終進入地獄,內(nèi)心永遠受到折磨。
(3)她希望在他進入地獄之前,先受到足夠的痛苦。
——此時出現(xiàn)的人格是艾浦芳,她十分厭惡比利的繼父,一度想要致他于死地,但并不希望他順利死去,而是對方要受到許多折磨之后再死去。
(4)請相信我,我的生活就像在地獄里一般。自此開始,我簡直就像生活在煉獄中。
——這兩句出自比利生父莫強尼的遺書,提到自己的生活如煉獄般,可見比利生父的痛苦與煎熬。比利的父親在遺書中寫下了他生前和比利的母親桃樂絲之間的糾葛,也正是母親糜爛的生活與不知悔改的個性,導致了比利的父親生活的痛苦與不堪,最終不堪重負自殺身亡。
上述例子的映射過程可以總結為“源域→目標域”:自由的終點→死亡;痛苦的旅程→生活;折磨→痛苦的經(jīng)歷;逃離苦難→生命的終點。
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的生命有三個階段:誕生、在世與死亡。誕生是“抵達”的概念隱喻,在世則被概念化為從抵達開始的“旅程”,而死亡是這個旅程的“終點”。人們往往用“去世”“離世”來描述死亡。因此,當涉及到“生命”這個詞時,我們很容易想到“生命是一個旅程”的隱喻,在世作為一個介于誕生和死亡之間的過程,它常常被概念化成一個“生命的苦旅”。
這里的概念隱喻揭示了比利對自己生命的態(tài)度。童年時被繼父虐待的悲慘經(jīng)歷和記憶時刻折磨著他,他的身體又被24種人格輪番占領,他無法確定時間和空間,也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誰。不同個性的時刻呈現(xiàn)和不斷變化,導致他最終的人格分裂,令他無法忍受。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了諸多重罪,無意識地傷害了那么多無辜的人們時,他渴望能通過死亡的方式得到解脫,但身體里的其他人格卻阻止了他那樣做,多種人格糾纏在一起,將比利撕成碎片,使他沒法從“生活”這一“痛苦的旅程”中得到精神的解脫。
方位隱喻是在同一個概念系統(tǒng)里,參照上下、表里、先后、左右、深淺、中心—邊沿等空間方位自相組織起來的。參照方位隱喻概念,人類語言中的隱喻是有物理、文化等經(jīng)驗性基礎的,對空間的理解有助于人類更好地理解世界。受心理學的影響,認知語言學也建立了意象圖式的概念,但學者們對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概念的理解并不統(tǒng)一。萊考夫認為,意象圖式是一種基于目標之間關系的認知結構,該結構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結構⑤。作為人類思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象圖式可以靈活應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體現(xiàn)。
1.上為快樂,下為悲傷
“上”“下”本來指的是垂直空間方向,但人們也常常用這一表達來詮釋抽象的概念,如情感、偏向、社會地位,方位隱喻有助于對抽象事物的表達。例如:
(1)亞倫非常不高興自己被稱為比利,他怒氣沖沖將畫筆丟下,抬頭望著墻上的鐘
——此時的亞倫不滿藝術醫(yī)療師鐘士東對其身份的不認同,仍稱其為比利,而不是獨立的人格“亞倫”。
(2)比利往下看,感到有些窘迫。
——此時比利正在接受審訊,面對一系列的質(zhì)問,他卻因丟失了時間而一無所知,在他的記憶里根本不存在其他人格所做過的事情,因而內(nèi)心感到痛苦悲傷,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是這樣一位惡人。
當一個人高興的時候,他經(jīng)常跳起來,保持嘴角向上的微笑;當一個人悲傷的時候,他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他的肩膀耷拉或眼睛向下看。因而,“上”和“下”的概念結構被映射為“上為快樂”和“下為悲傷”的心理狀態(tài)。
在概念隱喻“上為快樂,下為悲傷”中,源域是方向性概念的“上”和“下”。因此,在例 (1)中,“下”反映了亞倫的惱怒,他屬于比利身體中的24個人格之一,表明了他對醫(yī)師不認同自己身份的憤怒。例(2)與映射的描述完全一致。當比利不高興的時候,他就會往下看,所以“下”被映射為一種悲傷的心理狀態(tài)。
2.上為健康和健壯,下為疾病和虛弱
“上”“下”概念基于一個平面作為參考,這個平面就屬于事務發(fā)展的臨界面,從而使得平面化的視角感知立體化。例如:
比利閉上雙眼,感覺到一股奇怪的暖流從腳底一直向上,流向手臂、肩膀和頭部,他還感覺到自己的震動與脈動……
——比利此時剛剛得知“老師”的存在,相對而言,老師這個人格非常完美,因而比利欣然接受了這個人格的存在,并且正在召集所有人格同時出現(xiàn),完成融合以便讓老師出現(xiàn),從而幫助心理治療和查明案件走向,所以他才會感覺出現(xiàn)自下而上的一股暖流。
一個人健康狀況良好時,他經(jīng)常保持抬頭的姿勢;而一個人健康狀況不佳時,他可能總是向下看,不愿動。在概念隱喻“上是健康和硬朗,下是疾病和衰弱”中,源域是“向上”和“向下”,目標域則分別是“健康和硬朗”“疾病和衰弱”。
人類可以根據(jù)自身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體體驗來理解那些無形的、容易引起困惑的抽象事物,譬如感情、行為舉止、觀點,當這些抽象事物被看作是一種有形具體的實體時,人類對該事物的認識將更為深入。本體隱喻在文學作品中較為多見,運用本體隱喻有助于我們看到更清晰的結構,如“假如生活欺騙了我們……”。本體隱喻借助一個具體的對象來幫助人們理解一個抽象的事物。例如:“她的性格很脆弱”“我的腦子好像生銹了”“內(nèi)卷現(xiàn)象使我感到壓力倍增”,等等。可是,本體隱喻有眾多分支。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分析《24個比利》中的容器隱喻(Container Metaphors)及其認知功能。容器隱喻是本體隱喻中最具代表性的隱喻之一,指將本不是容器形式的本體視為一種容器,使其有邊界、可量化、能進能出,從而幫助讀者來理解某些抽象概念⑥。
1.將具體空間作為容器
把地域場所看作容器,將是否處于某一場域作為是否存在這一容器內(nèi)的判定標準。例如:
(1) 如果要他余生都在監(jiān)獄或精神病院度過的話,那又將會如何?
——此刻小說故事發(fā)展已經(jīng)接近尾聲,比利正在焦灼地等待法院對自己的最終裁定,心里恐懼難安,期待能夠獲得勝訴,因為敗訴的結果讓其無法承受,不僅是財產(chǎn)方面的損失,高昂的醫(yī)藥費導致破產(chǎn),而且還需承受心靈上的折磨,這種等待與不確定此時此刻,正折磨著比利。
(2)湯姆:“我告訴過你,這東西根本關不住我,任何監(jiān)獄或者醫(yī)院都無法關住我?!?/p>
——此時出現(xiàn)的是湯姆,其角色是一名精通逃脫術和電子技術的騙子。在此句中,湯姆不斷反復強調(diào)監(jiān)獄是關不住他的,以暗示自己的逃脫才能,表明對于法院關押他的這種手段倍感不屑。
(3)里根:“容我這么說吧!牢房里就由我來主控──決定由誰出現(xiàn),誰下來──因為牢房是個危險的地方,由于我本身擔任他們的守護者,因此有完全的權力和指揮權。”
——里根在24種人格家族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屬保鏢型人格,他正向外界展示自己絕對的權力,即在危險時刻擁有指揮和主動保護他人的責任與權力。
上述例子中,“監(jiān)獄”“精神病院”“醫(yī)院”和“牢房”均為容器。從容器中出來,意味著一個人的狀態(tài)將發(fā)生變化。有時,某些容器會限制一個人的活動,如“監(jiān)獄”和“精神病院”,這兩個容器被看作是一個沒有自由的地方。在這里,多重人格患者比利不適合這些容器,或者說他將因為沒有得到相應的醫(yī)療和心理治療而無法生存下去。因此,他的律師和醫(yī)生想把他從這些容器中救出來。
2.將身體作為容器
將身體或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當作容器,即在體內(nèi)或身體的某個部位屬于容器內(nèi),否則就在容器外了。
(1)我的意思是,亞瑟稱里根是“憎恨的管理者”。
——這句話出自辯護律師史凱瑞之口,當時他十分驚訝于里根這個人格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事實上,里根是一個可愛又有趣的人。這里從旁人的言語和心理活動表現(xiàn)出里根的人格特點是雖然充滿仇恨,有暴力傾向,但是其體格健壯,有責任心,所以總是默默充當保護者的角色。
(2)湯姆以惡劣的態(tài)度望著他,“釣魚?狗屎!我才不去釣魚!”當湯姆走出房間時,遇到了桃樂絲,桃樂絲說他怎么可以出爾反爾呢?湯姆很驚訝地望著他們兩人?!疤炷?!他每次釣魚都不問問我的意見!”
——此時湯姆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因為他感覺戴摩根本不在意他的想法,因此通過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表明自己不想釣魚,并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其他人格,以便能夠抓住話語權,迫使聽者讀取自己不想釣魚的信息。
“管理者”和“房間”指的都是比利的身體,因為他認為在自己的身體里有一個房間可以容納不同的人格。因此“管理者”和“房間”是容器隱喻。當從容器(管理者/房間)里出來時,某個角色就會出現(xiàn);當從身體里出來時,才是真正的比利。然而,這23種人格并不愿意離開他的身體,以防比利傷害自己。
3.將時間作為容器
將時間視為有界限的容器,并把在這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事和所做出的行為看作一個物體,當這個物體穿過這個容器時便與有邊界的時空概念發(fā)生內(nèi)在關聯(lián)。
例: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談論過去曾發(fā)生過的事,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兩人都不知道亞瑟也躲在一旁聽他們說話。
——此時是大衛(wèi)和丹尼兩種人格“出來”了,大衛(wèi)通常會通過大喊大叫發(fā)泄自己的情緒,但是這種發(fā)泄方式往往會使比利受到懲罰,導致其他人格也受到懲罰,作為管理者的亞瑟雖然勉力維持了優(yōu)勢地位,但同樣會有不安的情緒,總認為自己受到周遭環(huán)境的威脅,因而稱大衛(wèi)為“惹人厭的家伙”,且不允許他出現(xiàn)。大衛(wèi)此刻的偷偷出現(xiàn)引起了亞瑟的擔心,所以亞瑟在一旁偷聽他倆的談話,以防大衛(wèi)做出過激之舉,影響到他的絕對地位并造成其他人格反抗自己的管理。
時間對人們來說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但在小說中,當它被看作是一個容器時,它就變得非常具體,可以容納在這段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因而,當時間被作為一個空間隱喻時,人們能夠更輕易地理解時間這一概念。
作為一部心理學紀實小說,《24個比利》充分印證了人們的語言來源于他們的認知。我們通過對小說中的隱喻現(xiàn)象分析,發(fā)現(xiàn)源于認知角度下的概念隱喻不但大量存在于文學作品中,并且在我們?nèi)粘I钪幸搽S處可見。通過解讀概念隱喻中源域和目標域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也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文學中的概念隱喻現(xiàn)象——基于人們的經(jīng)驗的概念隱喻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基本認知、思維和概念化方式⑦,從而促使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文本理解更為通透。
注釋:
①陳瑜敏、黃國文:《語法隱喻框架下英語文學原著與簡寫本易讀度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
②蘭立亮:《大江文學與隱喻思維》,《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③ G.Lakoff,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④參見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 G.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⑥范振強:《基于交際維度的刻意性隱喻理論:問題與展望》,《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21年第2期。
⑦ 盧衛(wèi)中:《人體隱喻化的認知特點》,《外語教學》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