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共同富裕視域下的道德觀念

2022-02-04 20:39丁雪楓
廣西社會科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道德觀念公平正義共同富裕

丁雪楓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政治學院,上海 201602)

共同富裕既是一個價值目標也是一個社會過程,其推進與實現必然需要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然而關于這一點,學術界的探討尚顯薄弱。加強共同富裕視域下的道德觀念的研究,理論上對于深化共同富裕的價值合理性思考、培育與之相適應的倫理理念,實踐上對于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美好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價值辯護:共同富裕視域下培育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必要性

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不僅存在許多道德認識誤區(qū),而且存在許多不良道德行為,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共同富裕的推進,破解影響共同富裕的道德難題日顯緊迫。

(一)澄清共同富裕中道德認識誤區(qū)的需要

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存在不少道德認識誤區(qū),如果不加以澄清,勢必會妨礙共同富裕的推進??傮w來看,主要存在兩種誤區(qū):一是“道德無用論”,二是“道德萬能論”。

“道德無用論”是指共同富裕僅僅是一個經濟的過程而非精神尤其道德的過程,共同富裕不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共同富裕與道德無關。這種誤區(qū)的片面性至少有三個:其一,割裂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暗赖屡c利益關系問題是人們道德生活的基本矛盾,是人們必須面對并予以解決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倫理學問題?!盵1]利益是道德的基礎,道德是利益的反映。這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基本觀點。其中,利益中就包含經濟利益,而后者是利益中非?;A的部分。共同富裕首要的是經濟上的普遍富裕,而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物質財富水平相近性的價值合理性必然以道德觀念的形式表現出來。否定了道德與經濟財富的關系,就是否定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是非常片面的。其二,否定了道德對經濟的價值意義。對經濟而言,道德作為一種精神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合理的道德具有促進經濟發(fā)展的作用。階級是經濟的范疇,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對經濟的價值意義尤其反映在道德對階級的作用上。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tǒng)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盵2]恩格斯認為,在階級社會中,道德都具有階級性,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為統(tǒng)治階級及其利益服務,被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為被統(tǒng)治階級及其利益服務,這充分肯定了道德對階級及其經濟利益的重要意義。弱化道德對經濟的價值與意義也是片面的。其三,背離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會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高度統(tǒng)一的。”[3]共同富裕內含了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所以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共同富裕,而且包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這些已經成為主流觀念。忽視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共同富裕的精神維度,就違背了大眾認同,是非常片面的。

“道德萬能論”是指共同富裕是主體相應的道德觀念的滿足而非物質財富的滿足,作為精神的核心價值理念的道德不需要物質利益的基礎支撐。這種誤區(qū)的片面性體現在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把道德極端化。共同富裕首要的也是基本的在于人們物質財富豐富程度上的相近性,主要在于經濟上的普遍富裕。如果把共同富裕的經濟因素消除,僅注重其道德觀念的滿足與完善,那么共同富裕觀念會很快從大眾理性中消失。也就是說,共同富裕不能僅僅是人們道德覺悟的提高,還應該大力發(fā)展經濟,“做大蛋糕”,然后把不同的人的“蛋糕”份額差距限制在一定的水平。另外,道德完善不能替代物質富裕。忽視經濟的共同富裕而僅強調道德觀念的培塑,似乎抬高了道德的地位,實質上損害了道德的形象。

(二)破解共同富裕中不良道德阻礙的需要

道德對共同富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這個作用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消極的阻礙作用兩個方面,培育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就是要發(fā)揮道德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防止或消除不良道德對共同富裕的阻礙。阻礙共同富裕的道德觀念有很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有為富不仁、“躺平”為善、以窮為榮等觀念,這些觀念都需要消解。

就為富不仁觀念而言,該觀念認為,富人都是不仁愛的、不道德的。這種觀念在私有制社會可能是正確的。因為私有制社會中的富人大都是統(tǒng)治階級,窮人大都是被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地位,必然對被統(tǒng)治階級進行壓迫和剝削,從而造成階級對立和進一步的貧富差距,在廣大窮苦階級中就產生了仇富心理,窮人把富人都看作是自私的惡人。與此同時,被統(tǒng)治階級為了推翻統(tǒng)治階級的政權,使自身獲得解放與自由,也會打著“為富不仁”的口號,動員廣大貧苦民眾起來反抗。這些都是私有制社會必然出現的現象。在公有制社會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里,沒有階級對立,國家政權掌握在全體人民手中而非僅僅在富人手中,并且合法致富是受到社會鼓勵的行為,富人不僅不受歧視,反而受社會尊重;富人與窮人不是對立的,而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互助共贏關系。新時代許多富裕起來的人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yè),帶動并幫助其他人一起致富,就是證明。總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為富不仁的觀念是極為腐朽的,應該被顛覆。

就“躺平”為善觀念而言,“躺平”是當今社會尤其是在青年中比較流行的用語,意為逆來順受、不再雞血沸騰、不再渴求成功的無所作為現象?,F實社會中,確實有一些青年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即使有工作,在工作中也“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并把這種行為看成是善的、應該的?!疤善健睘樯频挠^念之所以是錯誤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論上,“躺平”為善本質上把不思進取或平庸甚至墮落當作善,當作美德;實踐效果上,“躺平”只能造成貧窮甚至共同貧窮,不利于富裕特別是共同富裕。因此,“躺平”為善是一種善惡顛倒的價值觀念,應該堅決破除。

就以窮為榮觀念而言,該觀念把貧窮看作光榮、看作善,把富??醋鲪u辱、看作惡。誠然,在物質生活極為匱乏的年代,社會提倡這種觀念有利于人們安貧樂道,挺過艱難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價值合理性。但在新時代這樣的觀念是不合時宜的。主要依據之一是貧窮很難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相反,富裕特別是共同富裕能夠使人們享受豐裕的物質生活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共享其他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成果,因而推動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新時代,以窮為榮的觀念是錯誤的,以富為榮尤其以共同富裕為榮的觀念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的,是應該大力倡導的。

(三)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動力的需要

誠然,共同富裕是一個實踐行為,而所有的人的實踐都離不開意識、精神的指導驅動,共同富裕也需要精神意識的作用,才能穩(wěn)定推進,逐步實現。這里還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至少有三個:共同富裕為什么需要精神動力?共同富裕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動力?道德觀念在精神動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共同富裕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要回答共同富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理論合理性問題,而且要解決共同富裕的價值合理性問題。富裕一般能夠被人們接受,但共同富裕未必能被全體社會成員所接受;尤其有些已經富裕起來的人,很可能希望社會維持這種貧富差距而不希望所有的人普遍富裕。因此,要想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用相應的精神觀念教育引導人們,讓人們普遍認同共同富裕的理論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推動共同富裕。如果缺乏相應的精神觀念的引導激勵,共同富裕就很難推進和實現。

就第二個問題而言,共同富裕需要的精神動力有很多,如知識理性、品德覺悟、能力素質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品德覺悟。這是因為其他精神動力為共同富裕奠定了主體的素質基礎,而品德覺悟不僅促使主體創(chuàng)造財富,使主體富起來,而且促使主體關心他人、社會,讓他人與自己一起富起來。每個人的能力素質不同,努力程度不同,加上偶然因素的影響,使得每個人的勞動成果有多與少、質與量的差異。每個人都能盡力而為,努力工作,積極向富裕目標邁進。只要每個人具備這樣的主觀能動性,具備積極向上的美德,就有利于共同富裕;每個人在自己富裕的同時,不忘記他人,幫助他人一起富裕,這就需要一定的品德覺悟才能實現。人們特別是先富起來的人具有這樣的覺悟,就有利于推進共同富裕??梢?,以品德覺悟為主的精神動力可有效促使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就第三個問題而言,道德觀念是精神觀念的核心靈魂,道德動力引領精神動力。共同富裕需要維護和促進自身的道德觀念或精神觀念,這種觀念認為,共同貧窮、貧富差距大都是不應該的、惡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是應該的、善的。這是因為,共同富裕尊重了個體,讓每一個人都有了價值尊嚴。共同富裕要求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有一個人掉隊,也就是說,人們不僅擁有相近的社會財富,而且認同相互之間的財富差距,這種差距不足以傷害相對貧窮者的人格尊嚴,更不會妨礙相對貧窮者的自尊、自信,所有的人都有獲得感、成就感、價值感、存在感。相反,共同貧窮雖然很公平,人們的人格尊嚴也很平等,但這只是一種表象,是一種低水平的消極的公平平等。共同貧窮是不應該的,貧富差距過大也是不應該的。這是因為超過了一定限度的貧富差距,必然使貧窮者喪失人格尊嚴而不能尊重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共同富裕則尊重了每一個人,是應該的、善的。另外,共同富裕也尊重了社會,促使社會秩序良好。共同貧窮或貧富差距大,都不能使社會秩序良好:共同貧窮導致社會在低水平運行,貧富差距導致社會在危險水平上運行;相反,共同富裕關切了社會最不利者并讓最不利者滿意,社會得到最不利者的合作與支持從而能夠運行良好??梢姡餐辉P枰駝恿?,而道德動力是精神動力的價值核心。

二、規(guī)范建構:共同富裕視域下培育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應然性

共同富裕不僅自身就是一種道德觀念,而且其實現還需要培育相適應的一些道德觀念。培育共同富裕所需要的道德觀念,對于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一)自我要求的勤儉和創(chuàng)新觀念

共同富裕內含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其中,“富?!笔巧a力,“共同”是生產關系。因為“富?!笔恰白龃蟮案狻钡膯栴},而“共同”是“分蛋糕”的問題;前者是生產,后者是分配。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生產決定分配,“富?!睕Q定“共同”。這樣,“富?!薄白龃蟮案狻笔乔疤?、基礎,必須先行,然后才能進行合理分配,實現共同富裕。既然“富?!笔恰肮餐钡幕A,那么就要夯實這個基礎,為此就需要主體具有勤勞、節(jié)約、創(chuàng)新等相應的美德。

首先,勤勞創(chuàng)造財富?!耙环指?,一分收獲”就說明勞動與財富的必然聯(lián)系,然而在不同的制度下,這種聯(lián)系帶來的結果是不同的。在以資本主義制度為代表的私有制社會中,由于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導致工人生產的越多,資本家的收入就越多,工人反而越貧窮。馬克思指出:“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guī)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chuàng)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盵4]“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chuàng)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自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5]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于勞動異化非常嚴重,工人勞動積極性不高,社會財富很難達到應有的高度。在公有制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充分發(fā)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同時也占有財富,有充分的獲得感,所以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社會財富大量涌流,時代繁榮富庶??傊?,公有制為人們勤勞創(chuàng)造財富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勤勞日益成為個人的基本美德。

其次,節(jié)約尊重財富。古人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說明勤儉美德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的存在發(fā)展的重要價值。特定時期,一個人的財富是有限的,盡管消費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生產與交換,但這個消費是指必要的消費而非浪費。因為必要的消費又會反過來刺激生產與交換,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繁榮、社會財富的增加;不必要的消費即浪費正好走向反面,這種消費是對財富的褻瀆,是不道德的、惡的。不可否認,生產的目的是消費,但這里的消費是個人必需的、必要的消費。這就要求個體節(jié)約財富,該消費的就消費,不該消費的就堅決不消費??傊?,個體節(jié)約不僅尊重了財富,而且在一定意義上增加了個體的財富,為富裕與共同富裕奠定物質基礎。節(jié)約是共同富裕視域下個體必備的美德。

最后,創(chuàng)新激增財富。勤勞節(jié)儉能夠創(chuàng)造財富,相比之下,創(chuàng)新能夠激增財富。因為人們一旦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努力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特別是發(fā)明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就會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出比勤勞節(jié)儉更多的財富。如果每個勞動者都能夠開創(chuàng)性工作,那么不僅能夠極大地增加個人財富,也能夠極大地增加社會財富,必然帶來社會繁榮??梢?,在新技術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勞動者的創(chuàng)新是新技術產生的主體性基礎的意義上,創(chuàng)新是個體的重要美德,是富裕特別是快速富裕的重要條件。

(二)對待他人的慷慨大方觀念

一定意義上,如果說勤儉和創(chuàng)新解決的是“富裕”的問題,那么慷慨大方解決的就是“共同”的問題,是在富裕的道路上防止有人掉隊的問題。二者都是人們的基本美德,所不同的是,勤儉和創(chuàng)新處理的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而慷慨大方處理的是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要求富裕后的自我對他人作出貢獻,帶動他人一起致富。

慷慨大方是古今中外公認的個人美德。亞里士多德指出:“慷慨的人的特征主要是在于把財物給予適當的人,而不是從適當的人那里,或不從不適當的人那里,得到財物?!薄拔覀兎Q贊給予者是因他慷慨……在所有有德性的人中間,慷慨的人似乎最受歡迎。因為,他們對他人有助益,而他們的益處就在于他們的給予?!盵6]這里,亞里士多德至少表達了三層含義:其一,慷慨的內涵。慷慨是個人財物的給予或付出,而非從他人那里索取或拒絕。從此也可以看出,慷慨的前提是個人“先有”,不“先有”就不可能有財富付出。其二,慷慨的對象。該對象是適當的人而非除自己以外的所有的人。也就是說,對那些應該被幫助的人施以援手,是慷慨;對那些不應該被幫助的人而去幫助他,就可能是獻媚或放縱,不是慷慨。其三,慷慨的評價??犊艿饺藗兊姆Q贊肯定,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它能使他人有所得。慷慨者能幫助那些該幫助的人脫離困境,所以慷慨是一種美德。亞里士多德還進一步把大方看作慷慨的發(fā)展。在中國,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而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叭省眱群藗€人對他人的付出,特別是有利者對不利者的適當幫助,本質上也是一種慷慨?!墩撜Z·雍也》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痹诳鬃涌磥恚示褪亲约合攘⑸?、先通達,然后幫助他人立身通達,使他人與自己在物質與精神上共同進步,肯定了仁的慷慨向度。具體方法是,先幫助自己周圍的人、熟人,然后再幫助離自己較遠的人??傊谥袊鴤鹘y(tǒng)倫理中,慷慨是一種重要美德。時至今日,人們仍然稱贊那些慷慨大方之人,說明慷慨大方的美德仍然具有時代價值。

新時代的慷慨大方美德回應了第三次分配,該分配鼓勵先富起來的人們基于社會責任,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付出自己正當財富的一部分,幫助窮人和社會不利者改善生活、教育、醫(yī)療等條件,縮小窮人、社會不利者與富人之間的差距,讓窮人、社會不利者過上有尊嚴的社會生活。新時代的慷慨大方主要是對人們尤其先富裕起來的人們的要求。共同富裕必然要張揚慷慨大方的美德,至少有兩個依據:其一,慷慨大方通過自覺的“削高補低”,促進共同富裕。慷慨大方的本質是有利者、先富裕起來的人們把自己財富的一部分,無償獻給不利者、貧窮者。這對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具有積極意義。其二,慷慨大方讓每個人滿意,促進共同富裕。慷慨大方是個人尤其是富者利益的無償付出,但這種付出是一種主體自愿行為而非外在強制行為。這種行為使富者滿意,更使窮者滿意。因此,慷慨大方能夠得到社會各方的高度認可,這種認可的實踐,就有利于推動共同富裕。

(三)社會自身的公平正義觀念

公平正義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也是共同富裕必須倡導的道德觀念。與慷慨大方不同的是,公平正義以一種強制的形式如法律制度,實現社會財富在社會成員間的合理分配,是一種制度強制的“削高補低”行為??犊蠓脚c公平正義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德,只不過慷慨大方是對個人的要求,而公平正義是對社會的要求,是社會采取主動,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平包括財富公平,推進共同富裕。

公平正義是社會基本美德。當代美國倫理學家羅爾斯認為,社會正義的內涵盡管非常豐富,但最為基本的是社會制度的公平。為此,他把自己的正義理論稱為“公平的正義”。對于社會制度,羅爾斯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德性一樣。”[7]強調公平正義對于社會及其制度的靈魂地位、底線地位,主張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共同富裕是公平正義的基本使命。公平正義制度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涉及經濟領域、分配領域,強調人與人之間差別的縮小特別是物質財富差距的縮小,因而本質上推進了共同富裕。羅爾斯特別強調“兩個正義原則”中的差別原則,認為差別原則是他在傳統(tǒng)公平分配原則上的創(chuàng)新,該原則的基本內涵是:“在與正義的儲存原則一致的情況下,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盵8]也就是說,社會在財富上要公平分配,如果因為客觀條件而不能公平分配,那么這種不公平分配必須給社會最少受惠者帶來最大利益,讓他們滿意這樣的安排。這里已經蘊含了財富由高向低的合理流動,所以羅爾斯公平正義原則中的差別原則一定意義上也是共同富裕原則。

公平正義彌補了慷慨大方的不足??犊蠓揭笙雀辉F饋淼娜藗兺ㄟ^自愿的方法幫助窮人、社會不利者脫貧,實現各階層的普遍富裕。但是它有許多不足,其中之一是難以關切所有的人。由于社會是由許多人組成的大家庭,各社會成員之間差異很大、距離不等,很難保證每個先富起來的人都能自覺幫助窮人、社會不利者,也很難保證每個窮人、社會不利者都得到先富者的主動關切。于是,就需要公平正義制度以剛性的形式普遍關切每一個人,實現所有人底線意義上的共同富裕。可見,共同富裕必然倡導公平正義社會美德。

三、實踐可能:共同富裕視域下培育相應道德觀念的可行性

主體自我要求的勤儉和創(chuàng)新觀念、處理與他人關系的慷慨大方觀念、社會的公平正義觀念等是促進共同富裕進程中應樹立的道德觀念,這些觀念不僅具有理論合理性,而且具有現實可行性。

(一)仁愛友善的民族基因

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仁愛友善融入每個中國人的精神靈魂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性理論中得以反映。人性設定是許多傳統(tǒng)文化理論的前提。中國傳統(tǒng)人性論有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性有善有惡論等,其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是性善論,以孟子的性善論為突出代表。孟子認為人生而有仁愛友善之心,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善心,人才成就了人。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仁愛友善之心,突出表現為任何人發(fā)現孩童將要掉入井中時,都會產生同情憐憫之心,都會幫助其擺脫危險境地(見《孟子·公孫丑上》)。他進一步論證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而有之,非外鑠我也”,是人之為人的依據,更是仁義禮智等道德規(guī)范的產生依據。擁有了這“四心”的人就是正常人;擁有了這“四心”的統(tǒng)治階級,就可以行仁政。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社會上之所以有惡的現象,是因為人的善心在社會生活中為客塵所覆蓋,道德修養(yǎng)就是要把人心上的客塵清除,使人心重現善性。孟子的性善論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其中的合理成分逐漸沉淀為中華民族仁愛友善的民族基因。

新時代,中國人把仁愛友善的民族基因發(fā)揚光大并把“友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9]。在實踐中,中國人的仁愛友善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積極主動地助人于危難。在國內,每當遇到災情、地震、疫情等,人們都會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幫助同胞脫離苦難困境;在國際上,當他國遇到戰(zhàn)爭、災情、疫情時,國家也會代表人民向他國及時施以援助之手,中國人的仁愛友善的民族性格,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一致肯定。其二,以制度保障仁愛友善。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蛋糕”越做越大,社會財富越來越多,而貧富差距卻有所拉大,影響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與社會的安定團結。于是,國家推出了精準扶貧戰(zhàn)略,確保小康路上沒有一個人掉隊。通過政策制度的執(zhí)行,通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傊蕫塾焉剖侵腥A民族的基本性格,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這為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實踐、推進共同富裕等奠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礎。

(二)典型人物的社會示范

仁愛友善的民族基因表明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格基礎;典型人物的社會示范從另一角度說明,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在現實社會中已經被一些人踐行,也就是說,這些道德觀念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現實中具有可行與可能性。

熱心慈善是既積極又正常的社會現象。就積極現象而言,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在社會生活中要實現自身價值,這種價值不僅要得到主體自身的認可,而且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在社會財富上表現為主體不僅要創(chuàng)造財富,而且要善于享受或者消費財富。最能反映人生價值的不是個人的享受,而是對他人、社會的貢獻與付出。一個人在富裕之后,不是僅僅將財富用在自己享受上,而是拿出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甚至全部財富做慈善、救助他人特別是救助社會最不利者,回饋社會。這樣的舉動就能夠得到他人、社會的廣泛贊譽,慈善者的人生價值與意義就能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就正常現象而言,熱心慈善是許多人的價值選擇。即使在封建社會中,也有個別富人建橋修路,為自己贏得后世的好名聲;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也有一些富人建立學校和醫(yī)院,學生免費就讀,病人免費或者低價就醫(yī);甚至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富人,在發(fā)展中國家做慈善,建立學校、醫(yī)院,為當地人低價或免費服務等都說明,熱心慈善是人類社會的正?,F象,社會主義國家也不例外。

新時代,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們秉持財富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的價值理念,大力參與社會慈善事業(yè),扶危幫困,扶貧救弱,充分發(fā)揮財富的價值,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成效,得到全社會的充分肯定。這些富人并沒有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財富完全用于個人享受,或者把這些財富僅僅留給自己的子孫后代,相反,他們把創(chuàng)造的財富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捐獻給社會,幫助那些應該被幫助的人,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推進共同富裕。也就是說,共同富裕視域下的勤儉和創(chuàng)新、慷慨大方、公平正義等道德觀念,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價值合理性,而且在實踐上也具有可行性。相關典型人物的社會示范,必將推動培育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從而進一步推動共同富裕,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三)宣傳媒體的輿論引導

道德觀念的培塑至少需要兩個途徑:一是社會制度的強制,二是社會輿論的引導。社會制度包括法律的強制是樹立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效果上能夠立竿見影。在制度的長期規(guī)范下,生活在該制度下的人們逐步形成了制度所要求的道德觀念。然而,制度強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為制度的強制畢竟是外在強制而非內部的認同,制度在道德觀念的確立過程中只有迫不得已時才會被選擇。社會輿論的引導克服了制度強制的不足。在道德觀念確立過程中,社會輿論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人們從內心中感受到精神觀念的力量與價值,從而心向往之。盡管在道德觀念確立過程中輿論引導可能沒有制度強制那樣立竿見影,但是,它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得到人們的認同。共同富裕視域下的道德觀念的確立也不例外,也應該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

通過輿論宣傳培育與共同富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宣揚,二是批判。就宣揚而言,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應充分發(fā)揮信息網絡等新媒體的優(yōu)勢,宣傳勤儉和創(chuàng)新、慷慨大方、公平正義方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引導更多的人向這些典型人物看齊,踐行共同富裕視域下的道德觀念。通過宣傳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人們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共同富裕及其所要求的道德觀念,從而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就批判而言,宣揚的反面是批判。在推進共同富裕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培塑過程中,也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雜音、不和諧的言行。為此,輿論宣傳要深刻揭示這些錯誤言論的不良動機、剖析其產生的深刻根源、給出應對的策略方法等,通過批判讓這些雜音噪音盡可能地減少,讓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價值觀念增多并為人們所接受。宣傳從肯定方面張揚共同富裕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批判從否定方面避免傷害共同富裕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觀念,二者共同作用,促進勤儉和創(chuàng)新、慷慨大方、公平正義觀念的確立,推進共同富裕的早日實現。

猜你喜歡
道德觀念公平正義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審判執(zhí)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選任好人民陪審員 讓群眾感受更多公平正義
堅持公平正義 增強裁判效果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論中西方神話創(chuàng)作的異同性及成因
試論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公民教育
岑巩县| 和林格尔县| 晴隆县| 黑龙江省| 滁州市| 常州市| 墨脱县| 恩施市| 灌南县| 柞水县| 大同县| 赣州市| 璧山县| 女性| 天台县| 蓝山县| 惠州市| 滕州市| 临朐县| 普陀区| 建阳市| 上思县| 安溪县| 宝山区| 手游| 紫金县| 合肥市| 额敏县| 山丹县| 华容县| 六安市| 玛沁县| 伊宁市| 嘉兴市| 内江市| 玉山县| 赫章县| 富民县| 平昌县| 保山市|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