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煒,何立榮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0)
電子競技起源于人們日常休閑娛樂的電子游戲,又脫胎于普通的競技類游戲,是電子競技選手以電子設備為器械進行的、操作上強調選手之間智力與反應對抗的競技運動。2017 年電子競技正式被納入體育競技項目后,其以體育運動的身份刷新了大眾的認知并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與認可。一方面,在政策扶持和資本注入的共同助力下,圍繞電子競技而形成的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根據(jù)伽馬數(shù)據(jù)顯示,2019 年競技類的游戲市場規(guī)模達到969.6 億元,比2018 年增長近16.2%。2018 年電子競技玩家人數(shù)已達4.28 億人,2019 年移動端玩家人數(shù)同比增長7.2%[1]。另一方面,由于電子競技產業(yè)自身的規(guī)范不足、從業(yè)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在巨大的關注度與可觀的利益驅動下,打假賽事件頻頻出現(xiàn)。其中,以2020 年初的英雄聯(lián)盟職業(yè)聯(lián)賽假賽事件最為著名①2020 年初,一個用戶名為Eyepzl 的用戶在RW 戰(zhàn)隊的超話中舉報現(xiàn)任選手WeiYan 伙同他人打假賽,同時給出了大量對話截圖和一段包含語音的錄像視頻。英雄聯(lián)盟紀律團隊官方根據(jù)調查取證、與相關方以及當事人的核實,查明RW 俱樂部LOL 分部選手王某(比賽用戶名:WeiYan)參與了非法組織的有關英雄聯(lián)盟賽事的投注,并意圖通過影響比賽而獲取不正當利益。最終王某因違反《2020 賽季英雄聯(lián)盟發(fā)展聯(lián)賽比賽規(guī)則》,被處以24 個自然月的全球禁賽并禁止從事與比賽有關的直播。。這次假賽事件充分暴露出電子競技這個新興行業(yè)背后存在的問題,部分選手的假賽行為違反了公平競技的行業(yè)規(guī)范,更是對公平競技價值追求的嚴重損害。
電子競技假賽行為是行為人為了實現(xiàn)某種不正當?shù)哪康?,采取虛假比賽的手段支配電子競技比賽進程或結果的一種行為。用電子競技圈內的行話來說,打假賽被稱為“演比賽”,參與打假賽的比賽選手被稱為“演員”。電子競技中打假賽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輸?shù)舯荣?,其行為表現(xiàn)就是俗話說的放水,包括比賽過程中某次對抗時的放水和整局游戲的放水。一場比賽中,打假賽可以是一支參賽隊伍的一個“演員”通過自己在比賽中的發(fā)揮失常影響比賽,也可能是一支參賽隊伍里的多個“演員”相互配合作假,甚至有可能是參賽的兩支隊伍賽前就約定好的“默契配合”。比賽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為對抗中一方發(fā)揮欠佳或一方發(fā)揮超?;騼烧呒嬗?,又或者是優(yōu)勢的一方在最后時刻“意外”失誤而被翻盤,最終以結局出乎意料但過程卻在情理之中的方式實現(xiàn)“預期結果”,達到欺騙觀眾的目的。
1.操縱比賽
打假賽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操縱比賽的行為,即行為人控制電子競技比賽的過程或結果,完全實現(xiàn)自己的意圖。而操縱行為屬于一種支配行為,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支配的意思是“安排”和“對人或事物起引導和控制的作用”。一般而言,只有比賽雙方實力過于懸殊時,優(yōu)勢一方才能達到支配比賽的效果。而在現(xiàn)實的電子競技比賽中,因為比賽賽程依據(jù)的是按實力匹配的機制,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上述的情形。因此,如果出現(xiàn)一邊倒的比賽情況,就極可能是有選手采取不正當手段影響了比賽。
2.不正當手段
在電子競技領域出現(xiàn)的不正當手段通常有兩種。一種手段是違規(guī)使用外掛程序(或者稱之為“游戲作弊器”)。如果參賽選手在比賽中使用游戲作弊器,就能通過修改游戲數(shù)據(jù)增強其所代表的虛擬角色的功能,從而拉開與對手的差距,實現(xiàn)對比賽的控制。但因為一些大型比賽或官方賽事的主辦方在賽前會對比賽設備進行反復檢查,并在比賽時對參賽者進行嚴密監(jiān)控,因此這種情況并不多見,故本文不在這方面過多著墨。另一種手段是指行為人指使參賽者或者行為人本人在比賽中故意做出與應有水平不相符的低級操作。在競技比賽中,選手們的思維反應能力參差不齊,狀態(tài)也會受到各自生理機能運轉周期、外界輿論,甚至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等各種因素的干擾而起伏不定。因此,偶爾的狀態(tài)起伏導致思維反應變慢甚至出現(xiàn)操作失誤是所有體育運動選手在所難免的,也是可以為人們所包容的。行為人正是利用這一點,假借狀態(tài)不佳導致發(fā)揮失常來隱瞞其暗中影響比賽結果、破壞比賽秩序的行為。
3.影響比賽進程
影響比賽進程是指行為人本人或其他比賽選手在比賽的某次對抗或某次決定性的對抗中故意發(fā)揮失常,使得自己所在的隊伍最終落敗,將勝利拱手相讓。與傳統(tǒng)競技體育不同,電子競技的一場比賽一般由多次團隊對抗組成,俗稱“團戰(zhàn)”。這些“團戰(zhàn)”會發(fā)生在虛擬比賽地圖中的不同地點,每個地點的“團戰(zhàn)”的結果都會影響到整個比賽的走向。如果打假賽的選手“演技”拿捏得當,即使是專業(yè)人士也很難立即發(fā)現(xiàn)端倪。
4.影響比賽結果
影響比賽結果,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人為操縱改變了正常比賽的勝負。決定電子競技比賽結果的可能是比賽中表現(xiàn)難分伯仲的雙方最后一次對抗所決定的,也可能是在比賽前期一方在對抗中落入下風,最后被對手“蠶食”,甚至可能是比賽中長時間處于被壓制狀態(tài)的一方靠一次關鍵性的“團戰(zhàn)”逆風翻盤。因此,根據(jù)比賽雙方的實力以及觀眾相應的心理預期或賽前預測,操縱者可以采取以上幾種方式干預原本應勢均力敵的比賽。
影響電子競技假賽的因素很多,包括俱樂部之間的利益糾葛、參賽俱樂部為了規(guī)避下一階段的比賽對手等,但最主要的是因為參加比賽的俱樂部高層或選手自己參與了博彩(俗稱“買外圍”)。一些參賽選手先在比賽前買對方贏,然后在比賽時故意放水影響比賽的正常走向,從而達到贏取博彩的目的。除了比賽結果,比賽的“團戰(zhàn)”也是各個博彩機構的盤口。與直觀的比賽結果相比,“團戰(zhàn)”更能體現(xiàn)選手的思維反應能力和指尖操作能力,再加上操縱某次“團戰(zhàn)”的勝負比操縱比賽結果往往更不容易被發(fā)覺,故而現(xiàn)實中對比賽進程的操縱頻次往往多于對比賽結果的操縱。例如,在2018 年DOTA2 職業(yè)聯(lián)賽的一場職業(yè)比賽中,因為雙方選手賽前都買了對方能率先獲得十次“團戰(zhàn)”擊敗己方虛擬人物的“外圍”,于是雙方選手都在比賽的對抗中瘋狂“謙讓”,都試圖以各種低級失誤達到讓對手率先擊敗己方虛擬人物十次的目的[2]。
選手在比賽中打假賽的行為是一種典型的操縱競技比賽的行為。這種行為影響了比賽本身的真實性,降低了觀眾的觀賽體驗感,更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首先,電子競技假賽行為阻礙了電子競技產業(yè)的發(fā)展。電子競技產業(yè)自形成至今不到20 年,得益于觀眾的關注、資本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方興未艾。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不僅會使參賽選手的信譽降低,俱樂部的名譽受損,比賽門票、游戲周邊產品的購買力還會因此被削弱。如果打假賽狀況持續(xù)惡化,電子競技比賽將失去原有的觀賞性,觀眾的關注度就會隨之下降,那么,電子競技的商業(yè)價值也會隨之持續(xù)下降,電子競技產業(yè)的發(fā)展將會因此受到巨大影響。
其次,電子競技假賽行為擾亂了比賽的正常管理秩序。競技比賽的秩序亦是社會秩序的一種,是競技活動動態(tài)有序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也是競技規(guī)則有效發(fā)揮、確保競技公平的重要保障。整個電子競技比賽過程有著一套完整的管理秩序,包括賽前的誠信比賽承諾、比賽過程中的環(huán)境和設備的管理維護、主辦方對比賽的監(jiān)管、賽后的分析。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不僅違背了誠信比賽的承諾,還使賽事的管理者為選手們營造相對客觀公平的比賽環(huán)境的努力付諸東流,給賽后工作人員正確分析比賽增加了障礙。雖然電子競技假賽不會像傳統(tǒng)競技體育比賽中的“黑哨”那樣瞬間點燃比賽雙方的情緒,造成現(xiàn)場比賽的停滯或引發(fā)暴力沖突。但是假賽事件一旦曝光,勢必會引發(fā)粉絲和觀眾在網絡上對該選手的抨擊,甚至會在該選手所在隊伍之后參加比賽時進行現(xiàn)場聲討,引起現(xiàn)場秩序的混亂,給比賽秩序維護工作帶來困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侵犯了體育運動的公平性。電子競技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既需要與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一樣盡力挖掘參賽選手的潛力,追求更強的競爭精神,也需要與傳統(tǒng)體育競技一樣,在遵循規(guī)則前提下,公平地進行“好中選優(yōu)”[3]。競技體育展現(xiàn)的公平競爭性有別于原始社會奉行“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既是吸引無數(shù)群眾喜愛的原因之一,也是選手們的行為準則[4],更是其傳承千年不息的精神內核。《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以下簡稱“體育法”)明確規(guī)定體育競技要遵循公平的原則,電子競技假賽行為既嚴重違背了競技體育公平競爭的原則,也是對法律的無視。
對于電子競技比賽中打假賽的行為,目前都是根據(jù)行業(yè)規(guī)章來進行處罰,處罰方式主要是警告、罰款、剝奪資格以及禁賽。例如在2019 年英雄聯(lián)盟職業(yè)聯(lián)賽的次級聯(lián)賽中,RW 俱樂部的RWS戰(zhàn)隊就被舉報存在假賽和參與非法投注的行為。經官方調查確認,該俱樂部的一些隊員確實存在上述違規(guī)行為,最終這些隊員均被禁賽18 個月,俱樂部失去接下來比賽的資格,其教練和經理則被予以官方警告。但一段時間之后,這些隊員通過更換比賽的用戶名或轉會到其他俱樂部,又重新回到了電子競技職業(yè)比賽的賽場。前文所述2020年3 月被舉報打假賽的王某(比賽用戶名:WeiYan)就是2019 年參與假賽的RWS 戰(zhàn)隊的成員之一。而對于依靠比賽直播收入、現(xiàn)場觀眾門票以及比賽周邊收益的俱樂部而言,罰款簡直是九牛一毛。即使是對于選手而言,由于收入頗豐,他們也并不在意罰款。由此可見,上述依據(jù)行業(yè)規(guī)章進行的處罰并不能有效打擊假賽行為。
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競技項目,電子競技可以適用體育法。體育法中規(guī)定了附屬刑法,通過刑法的介入可以對電子競技比賽中的操縱行為起到很好的打擊效果。但是我國體育法中的附屬刑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其中規(guī)定,體育活動中涉嫌賄賂、詐騙和賭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①體育法第四十九條:利用競技體育從事賭博活動的,由體育行政部門協(xié)助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違法活動,并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處罰。在競技體育活動中,有賄賂、詐騙、組織賭博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里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表述過于空泛,對于如何認定犯罪行為既沒有細則規(guī)定,也沒有其他相應的司法解釋進行適配。不僅如此,這種過于空泛的表述還可能造成司法解釋張力太大,一方面容易形成口袋罪,過于擴大打擊范圍;另一方面容易出現(xiàn)不同的法院對同樣的行為做出不同的定性及判罰的情況。
對于操縱行為的刑事處罰,我國刑法早有規(guī)制,如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guī)定了操縱證券市場罪,旨在打擊利用資產、內部消息以及職權等優(yōu)勢條件,制造證券期貨市場的假象,誤導他人在無法得知真相的情況下做出投資,最終擾亂金融市場的行為。與該罪相比,電子競技假賽的操縱行為有著相似性,因為電子競技假賽行為同樣是操縱者通過暗箱操作,制造了一場看似公平的電子競技比賽,誤導參與博彩的彩民,擾亂了體育比賽的正常管理和比賽秩序。雖然兩者的犯罪主體和侵犯的客體大相徑庭,但是其社會危害性是相近的??墒菍τ谙耠娮痈偧技儋愡@樣的操縱競技比賽的行為,我國法律卻缺乏直接的罪名予以規(guī)制。
對于體育比賽中的假賽行為的罪名認定,學界主要有受賄罪和詐騙罪兩種觀點。受賄罪以“甲B 五鼠案”的判決最為典型②足球聯(lián)賽中臭名昭著的“甲B 五鼠案”。在2001 年甲B 聯(lián)賽(現(xiàn)“中甲聯(lián)賽”)最后兩輪,在事關沖擊甲A(現(xiàn)“中超聯(lián)賽”)的關鍵賽中,有五支球隊嚴重涉嫌打假球,這五支球隊最后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對于那些操縱了比賽的“黑哨”,如龔建平,司法機關最終認定其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持詐騙罪觀點的學者認為,行為人試圖非法占有的不僅是財產還包括債務免除在內的財產性利益。以操縱手段制造虛假比賽,是虛構比賽事實,隱藏真實比賽,通過免除勞務性債務的方式騙取賽事組織者或者觀眾們的財產[5]。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觀點未能準確詮釋體育競技中的操縱行為的特征,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對操縱比賽的行為可以通過行為發(fā)生的樣態(tài)進行結構上的剖析,最后分為核心行為與非核心行為兩部分[6]。核心行為包括“假賽”“黑哨”等,是操縱行為在比賽中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非核心行為包括賭球、受賄、詐騙等,這些行為通常是引起操縱行為的原因或是操縱比賽的目的。
這些學者認為應該將操縱比賽行為以受賄類罪名規(guī)制,其實是試圖通過類似牽連犯中的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的方式進行規(guī)制。這種以規(guī)制非核心行為去規(guī)制核心行為的方式一方面不能準確反映行為的性質,與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相悖;另一方面,在實踐中會存在一定的漏洞,難以完全應對包括電子競技假賽在內的一些突出問題。例如,對于受賄類罪名而言,如果操縱者與被操縱者之間并無財產交易,比如電子競技假賽極少是因為參賽選手收受了對方的賄賂,很多情況下,參賽選手只是聽從教練的指示或者俱樂部高層的安排進行假賽,這種情況是無法以受賄類罪名對其進行規(guī)制的。
對于詐騙罪而言,由于電子競技比賽的觀眾付費購買的門票只是一種觀賽資格,因而只要購票人根據(jù)所付款項獲得了對應的觀看方式,如現(xiàn)場貴賓席位、線上觀賽資格等,并通過這種方式順利觀賽,即實現(xiàn)了其所購買的財產價值。即使出現(xiàn)假賽行為,購票者也不存在財產利益減少的問題。因此,對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不能以詐騙罪進行規(guī)制。
電子競技假賽行為的本質是一種操縱競技比賽的行為,這種行為侵害了作為體育根本價值的競技公平[7]。競技公平是社會公平在體育競技方面的直觀體現(xiàn),操縱競技比賽的行為破壞了公眾對社會公平的信任。在我國,操縱比賽行為不僅發(fā)生在電子競技比賽領域,在一些傳統(tǒng)的體育競技領域也時有發(fā)生,例如“甲B 五鼠案”。本文雖然著重研究的是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但是其他體育競技領域中的假賽行為也應一并予以打擊,因此,筆者認為應在刑法條文中新增操縱競技比賽罪。增設操縱競技比賽罪既符合刑法理論精神,又可以在實踐中有效打擊發(fā)生在所有競技領域的操縱比賽行為,維護競技比賽的公平。
首先,設立操縱競技比賽罪符合罪責刑相應的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的性質和強度要與犯罪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相適應,不同的行為侵害不同的法益,所構成的罪名也不盡相同,不同的犯罪性質所承擔的刑責大小也有所不同。電子競技假賽的本質行為是操縱行為,因而無論是以賄賂類罪名、賭博類罪名還是詐騙罪的刑罰進行規(guī)制,都會導致競技公平等法益刑法保護的缺失,也會致使刑罰與犯罪性質不相當,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增設操縱競技比賽罪可以對電子競技假賽行為進行更準確的規(guī)制,實現(xiàn)罰當其罪。
其次,設立操縱競技比賽罪是對社會治理現(xiàn)實需求的有效回應。電子競技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競技,假賽行為既是對體育公平競技的褻瀆,也是對社會公平的一種打擊。對操縱競技比賽的行為設立新的罪名予以規(guī)制,是刑法對社會公眾要求打擊假賽行為、實現(xiàn)體育競技公平乃至社會公平呼聲的一種有效回應。對電子競技假賽行為進行立法規(guī)制,不僅可以更好地維護體育競技的公平正義,還能在全社會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最后,增設操縱競技比賽罪符合我國刑法結構調整的趨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開始,我國的刑法結構通過適度擴張犯罪圈和合理配置量度,開始不斷地朝著“嚴而不厲”的方向進行優(yōu)化調整。增設操縱競技比賽罪有助于嚴密我國的刑事法網,填補法律在涉及電子競技假賽乃至體育競技方面的漏洞。通過非法操縱競技比賽罪的合理立法,既可以有效嚴懲利用刑法漏洞操縱比賽、牟取私利的電子競技從業(yè)者,也可以警示其他的體育競技從業(yè)人員。
筆者認為,應當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在分則的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的第一節(jié)“擾亂公共秩序罪”中增設“操縱競技比賽罪”的條款:“在重大競技比賽中,實施操縱競技比賽行為,影響比賽過程或結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體犯罪構成如下。
1.犯罪客體
本罪的客體為復合客體,是操縱競技比賽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主要為競技比賽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競技比賽的公平性。
任何一個比賽的正常運行都需要進行管理,比賽的管理秩序包括比賽環(huán)境條件、設施設備的正常供應使用以及比賽的順利規(guī)范運行。電子競技假賽行為正是利用了管理上的漏洞才得以實現(xiàn),并違背了比賽的公平原則,這無疑會妨害到賽事的正常管理秩序,因此,比賽的正常管理秩序是其侵害的法益之一。
電子競技假賽行為侵害的另一個社會利益就是競技比賽的公平性。這是本罪的社會危害性的重點所在,也是設置本罪的根本緣由所在。電子競技比賽不同于其他按照劇本進行的舞臺表演或影視演出,其過程與結果取決于參賽者的臨場發(fā)揮,具有一定的偶發(fā)性。雖然經驗和實力可能使競賽的雙方獲勝概率不同,但偶發(fā)性使每個選手、每支隊伍都擁有一定的獲勝機會。而假賽行為通過不正當?shù)氖侄胃淖兞吮荣惖倪M程與結果,使比賽雙方的獲勝機會嚴重傾斜,這不僅違背了競技比賽的規(guī)則,還破壞了競爭比賽的公平性。
2.犯罪的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是在重大競技比賽中實施操縱競技比賽行為。由于刑法具有謙抑性,因此,并非所有競技比賽都需要納入本罪的范疇,如一些民間團體或單位舉辦的、以促進交流為目的的競技比賽。設置重大競技比賽這一范圍是對刑罰規(guī)制范疇的限制。所謂重大競技比賽,應包括各級別的各項職業(yè)聯(lián)賽,以及其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競技比賽。重大影響力可以根據(jù)比賽的性質(如主辦單位的行政級別)、觀眾的人數(shù)、售賣的門票收入等因素進行考量。
本罪的核心行為是操縱行為,但具體手段方式多樣,無法也無須在罪狀上一一羅列。其包括但不限于在競技比賽中弄虛作假,如在比賽的過程故意退讓(故意輸球、讓球或是在一些多局取勝制的比賽中讓局)、在比賽過程中故意實施某個本來可以避免的行為、在比賽中不公正裁判、不合理合規(guī)使用藥物或輔助工具等影響比賽的、修改或謊報不符合比賽要求的選手資料使其參加比賽等。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達到刑法規(guī)定的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是本罪的主體。
有學者認為這種操縱比賽類犯罪應當是特殊主體,范圍應限于與這些賽事有關的從業(yè)人員和單位,具體包括比賽的選手、教練、裁判以及俱樂部、賽事協(xié)會工作人員等[9]。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因為實踐中參與操縱競技比賽的人員遠不止這些,應根據(jù)對比賽進程或結果的影響程度分為直接操縱者與間接操縱者。直接操縱者是指那些直接干預比賽進程或結果的人,通常包括選手、裁判或評審組成員、教練組成員在內的比賽直接參與者或管理者,后者通常是利用管理上的便利,通過違規(guī)操作,例如在電子設備上安裝木馬或外掛程序等方式操縱比賽的進程或結果。直接操縱者與上述觀點中特殊主體的人員范圍大體相當。但是,實踐中除了直接操縱者,還有間接操縱者。間接操縱者是指直接操縱者以外的與比賽有利害關系的,可以對比賽直接參與者或管理者施加影響的,使他們按照其意志來操縱比賽的人。這些人通常都是通過控制直接操縱者來影響比賽的進程或結果??梢哉f,間接操縱者是操縱行為的幕后黑手,是犯意的發(fā)起者。因此,對這部分行為人同樣要予以打擊,因而將本罪的主體設置為一般主體更為合理。
除了個人,單位也能構成本罪主體。例如,一些競技比賽的參賽俱樂部為了本隊的利益,以俱樂部的名義操縱了比賽,違法所得也歸俱樂部所有的,這種情況下該俱樂部應構成本罪主體。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操縱行為會影響比賽進程或結果的公正或真實性,仍積極實施該操縱行為,致使結果的出現(xiàn)。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本罪的直接故意是為了區(qū)別競技比賽中教練出于戰(zhàn)術的考量并未安排戰(zhàn)隊最佳陣容而被誤認為是假賽的情形,如安排實力相對較弱的新人上場或使用新的戰(zhàn)術等,這些情形不應被納入本罪的范疇,因為這是教練合理利用比賽規(guī)則布置技戰(zhàn)術、鍛煉新人或者控制比賽節(jié)奏的一種方式。盡管這種操作可能會降低戰(zhàn)隊應有的競技水平,給對手以可乘之機,但其出發(fā)點并非為了操縱比賽,本質上不符合本罪的直接故意。由于對人的主觀意圖的認定較為復雜,因此必須通過教練在比賽過程中的反映來進行推斷,如果教練在發(fā)現(xiàn)選手發(fā)揮失常后及時做出了調整,則應當認定其在主觀上并沒有操縱比賽的意圖。
刑罰的配置是刑事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實現(xiàn)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依據(jù),也是一國法律是否合理良善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刑罰的配置要遵循謙抑性原則,以最經濟方式實現(xiàn)刑法目的效果的最大化,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
1.刑種
操縱競技比賽行為不會對他人的生命或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或緊迫的威脅,也不會對國家安全有太大的影響,對其適用有期限的人身限制即可。又因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必然會造成他人一定的財產或財產性利益的損失,因而對行為人單處或并處罰金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應當對直接操縱者宣告職業(yè)禁止,在刑罰結束后的一定期限內限制其從事與電子競技比賽有關的工作。
2.刑期
操縱競技比賽罪侵害的法益與組織考試作弊罪所侵害的法益相似,因而第一檔法定刑可以參考組織考試作弊罪設置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由于操縱競技比賽罪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如在國際比賽中打假賽使國家形象受損、“黑哨”行為引發(fā)暴力沖突致人重傷或死亡等,因此,需要配置第二檔加重的法定刑,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