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挺,蔡少青
(1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肛腸科 廣東 中山 528400)
(2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廣東 中山 528400)
高位復雜性肛瘺是臨床上比較常見且嚴重的一種肛腸疾病,一般患者的肛門創(chuàng)傷、肛瘺管管道超過肛門外括約肌深層,甚至可能存在多個管道和多個外口,病情十分嚴重,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巨大[1]。臨床對于這種病情的治療難度較大,多采用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傳統意義上為患者采用切開掛線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但從臨床實踐中可以看出,傳統的切開掛線治療方法治療以后患者的愈合較慢,導致患者出現不愈合的表現,甚至會損害患者肛門功能,而導致患者面臨著嚴重的危害。最近幾年隨著治療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臨床開始應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并且發(fā)現通過這種方法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方面的問題,對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基于此本文進一步研究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作用,并采用傳統的切開掛線療法進行對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5 月來我院治療的64 例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 例。觀察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25 ~78 歲,平均(51.15±13.15) 歲, 病程1 ~15 個月, 平均(7.45±2.06)個月;對照組男17 例,女15 例,年齡23 ~75 歲,平均(51.34±13.08)歲,病程1 ~14 個月,平均(7.25±2.13)個月。本文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標準,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①均被診斷為高位復雜性肛瘺,并符合診斷標準[2];②具備有完整的影像學診斷依據;③患者均不存在直腸內潰瘍口;④患者具備切開掛線治療的指征;⑤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可供追溯。
1.2.2 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②合并嚴重的肛周皮膚病癥;③合并嚴重的器官功能衰竭;④凝血功能障礙;⑤有手術禁忌。
1.3.1 對照組 患者通過傳統切開掛線術進行治療。常規(guī)切開內口之后對患者的肛瘺進行探查,內口周圍等黏膜切除大于0.2 cm,同時擴大內口和瘺管,對瘺管和周圍的瘢痕、炎癥組織、壞死組織等去除。尋找瘺管的外口,通過放射狀切開,然后進行局部擴創(chuàng),利用探針從盲端一直探入直腸,然后將橡皮筋導入其中,從內口穿出并扎緊。再對支管切開引流,常規(guī)進行止血和消毒,常規(guī)進行加壓包扎以后結束手術。術后通過抗生素抗感染,每日早晚各隊患者進行一次換藥,一直到創(chuàng)面愈合。
1.3.2 觀察組 患者均通過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需要對患者的肛瘺管的具體部位、具體走向、位置的深淺、內口定位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確定和檢查。高位復雜性肛瘺主管給予高位橡皮筋掛線與低位切開引流相結合;低位復雜性肛瘺主管僅給予切開引流。對竇腔及支管進行探查,將對口引流做于主引流切口之間,掛線要松弛以保證其充分引流。常規(guī)進行消毒和止血處理,加壓包扎之后結束手術。術后通過抗生素抗感染,每日早晚各隊患者進行一次換藥,一直到創(chuàng)面愈合。
(1)臨床療效:將患者的臨床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 個等級[3]。①顯效:經過治療之后1 周,患者的腫痛情況完全消失,創(chuàng)面充分愈合;②有效:經過治療后2 周內,患者的腫痛情況完全消失,創(chuàng)面充分愈合;③無效:經過治療后3 周,患者的腫痛仍未消失,創(chuàng)面仍未愈合。注: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出血、感染、尿潴留、便秘、創(chuàng)面搭橋等。(3)康復指標:統計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疼痛評分和便秘評分。①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通過一條帶有0 ~10 個刻度的尺子進行評價,一個刻度計為1 分,代表一級疼痛,分數越高則疼痛越嚴重;②便秘評分采用便秘評分量表(Wexner)進行評估,評分為0 ~30 分,分數越高則便秘程度越重。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率比較[n(%)]
觀察組術后的并發(fā)癥合計發(fā)生率6.25%低于對照組的40.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觀察組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術后VAS 評分和術后Wexner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康復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后康復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數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dVAS/分Wexner/分觀察組 3227.62±2.333.22±0.813.56±0.92對照組 3233.81±2.744.76±0.924.26±1.13 t 9.73557.10702.7175 P 0.00000.00000.0085
高位復雜性肛瘺[4]的病灶一般位于齒狀線上方,瘺管非常復雜,再加上肛門周邊的生理結構較為復雜,這也導致治療難度較大,很多患者會存在肛周反復感染、腫痛的表現,該疾病遷延不愈,甚至很容易誘發(fā)癌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傳統在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時一般利用切開掛線術進行治療,主要是通過橡皮筋勒割的作用,在緩慢切開組織的同時對結扎部位組織的氣血產生阻滯,使得局部組織壞死,同時使得瘺道當中的滲出液被排除。但治療的同時可能會導致肛門失禁等不良事件出現,此臨床一直亟待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
近些年臨床開始將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應用在高位復雜性肛瘺的治療中,本文結果顯示:①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3.75%明顯比對照組的65.63%高;②觀察組術后的并發(fā)癥合計發(fā)生率6.25%低于對照組的40.63%;③觀察組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術后VAS 評分和術后Wexner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所以這也肯定了這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和價值。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能充分敞開引流,不會因為肛管內高壓對主內口產生影響,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復感染的概率,有助于促進手術后傷口的愈合。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不需要緊線,可以在原發(fā)內口和人造內口之間利用絲線結扎勒緊,這就能夠減少勒割而產生的應激刺激。用治療方法還可以通過周圍組織的缺血壞死來完成切割,對術后緩解疼痛也具有良好的意義。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治療能有效確保術后通常性的引流,因此對促進患者支管道的盡快愈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能有效保證肛周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完整性,盡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肛門功能。
綜上所述,通過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可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