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茶品初探——以江南東路為例

2022-01-21 05:34王超章傳政丁以壽
茶業(yè)通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九華山名茶東路

王超,章傳政,丁以壽

宋代茶品初探——以江南東路為例

王超,章傳政,丁以壽

(安徽農業(yè)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安徽合肥 230036)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古代茶業(yè)重要的發(fā)展期和繁榮期,隨著斗茶之風的盛行、飲茶方式的變革,飲茶之風可以說是深入宋代社會各個階層。這極大地促進了茶葉生產(chǎn),也使各類茶品名品不斷涌現(xiàn)。本文借助相關史料,以江南東路為例,對此路的產(chǎn)茶地區(qū)具體到府州縣,并標明現(xiàn)今所在地,對所產(chǎn)茶葉及品類進行爬梳整理,以期對宋代茶葉品類的了解分析有一點借鑒意義。

宋代茶葉;江南東路;茶品

宋代的茶葉生產(chǎn),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全國茶葉產(chǎn)區(qū)有所擴大,種茶范圍更為廣泛,茶葉產(chǎn)量也有增加。這些茶區(qū)生產(chǎn)著數(shù)量繁多的茶,有些埋沒于歷史的洪流中,如紫筍茶、團黃等,有些則依然屹立不倒,成為歷史名茶,如四川的蒙頂甘露、竹葉青等。其中主要還是以團餅茶為主,也包含一部分散茶。

本文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同時為了加深對宋代茶葉的歷史了解,以宋代晚期(公元1273年)為時間界限,并依據(jù)宋代的行政區(qū)劃,將各路各州縣及所產(chǎn)茶葉的史料記載進行系統(tǒng)整理。由于篇幅字數(shù)有限,本文以江南東路為例,對此路的產(chǎn)茶地區(qū)具體到府州縣,并標明現(xiàn)今所在地,整理分析所產(chǎn)茶葉及品類。

江南東路于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由江南路分出,又稱為江東或江南,首府位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市),包含今江蘇省、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及江西東北部地區(qū)。以下是統(tǒng)計整理江南東路各府州縣及所產(chǎn)茶葉的史料記載:

建康府(原江寧府):棲霞寺茶,棲霞寺在宋代的建康府江寧縣(今江蘇南京),茶以寺名。南京在唐代就已種茶,有陸羽棲霞寺采茶的傳說為證,并見于《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一詩。宋代尚未找到直接的記載。

寧國府(原宣州):(1)雅山茶(瑞草魁、鴉山茶、丫山茶、丫山陽坡橫紋茶),綠餅茶,產(chǎn)于宣州宣城縣、寧國縣(今安徽宣、狼、廣、寧四縣交界的丫山)。唐代陸羽《茶經(jīng)》、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均有載。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一〇三卷稱“宣州寧國縣鴉山出茶,尤為時貴。”北宋名臣梅堯臣(安徽宣城人)有詩《答宣城張主薄遺雅山茶次其韻》:“昔觀唐人詩,茶詠雅山嘉,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1]?!边@首詩說的很清楚,詩題已點明鴉山在宣州宣城,自唐已然。另宋代吳淑《茶賦》有:“早春之來賓化,橫紋之出陽坡”之句。

(2)上下涇茶,唐宋之際茶名,產(chǎn)于宣州太平縣(今安徽黃山市)。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〇三:“太平縣:上涇下涇,邑圖云:‘產(chǎn)茶味與黃州同’”。

(3)白岳金芽(金芽茶),產(chǎn)于休寧縣白岳山。據(jù)當代茶學家陳椽先生《安徽茶經(jīng)》所言:“宋朝……休寧的白岳金芽,滁州的南譙茶,馳名全國?!笨赏浦瞬柙谒未鷷r已有。

徽州:(1)謝源茶,綠散茶,產(chǎn)于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縣)。婺源產(chǎn)茶,早在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中就有載?!端问贰な池浿鞠铝罚骸爱斒菚r,茶之產(chǎn)于東南者……婺源之謝源,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2]P31。”謝源,為地名,轉作茶名。

(2)靈川、福川、先春、早春、華英、來泉、勝金,宋代片茶茶名,產(chǎn)于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靈川、福川、先春、早春、華英、來泉、勝金出歙州[3]P8。”

池州:(1)仙芝、嫩蕊、福合、祿合、運合、慶合、指合,宋代片茶茶名,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通考》載:“……仙芝、嫩蕊、福合、祿合、運合、慶合、指合出饒池州?!?/p>

(2)池源茶,產(chǎn)于池州貴池縣(今安徽池州市)。今人程啟坤編著的《古今名茶》一書中提到貴池的池源茶;宋代未見直接記載,明代慎懋官《華夷花木考》描述:“宛陵茗池源茶,根株頗碩,生于陰谷,春夏之交,方發(fā)萌芽。莖條雖長,旗槍不展,乍紫乍綠[4]P45?!?/p>

(3)金地茶,產(chǎn)自池州青陽縣九華山(今安徽九華山)。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一〇五《池州》載:池州土產(chǎn)有茶。南宋詩人陳巖有詩《金地茶》:“瘦莖尖葉帶余馨,細嚼能令困自醒。一段山間奇絕事,會須添人品茶經(jīng)?!盵5]據(jù)他所撰的《九華詩集》云,“金地茶”之名的由來是,唐代一位叫金地藏的新羅國僧人來到九華山,后將其攜帶的茶種在此種植。另外,南宋周必大《九華山錄》寫道:“至化城寺……謁金地藏塔……僧祖瑛獨居塔院,獻土產(chǎn)茶,味敵北苑[5]?!睂⑺c北苑貢茶相比,可見其喜愛程度。

(4)茗地源茶,宋代名茶,產(chǎn)于池州青陽縣(今安徽青陽縣),茗地源即“閔園”。多見于明清記載,清代《江南通志》:“金地茶,出九華山,……仙人掌茶?!鼍湃A山中。茗地源茶,出九華山之閔園陰谷中?!鼻骞饩w《青陽縣志》載,此茶“根株頗碩,生于陰谷,春夏之交方發(fā)萌,莖條雖長,旗槍不展,乍紫乍綠[6]P33”。結合(2)可推測茗地源茶與池源茶可能為同一種茶,只是不同古籍里名稱不一。

(5)輕清茶,北宋黃儒在《品茶要錄》中說:“余嘗論茶之精絕者,白合未開,其細如麥,蓋得青陽之輕清者也[7]P28?!笨芍未嚓栍休p清茶。

(6)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因其狀似仙人掌而得名,唐時產(chǎn)于荊州當陽縣玉泉山,為扁形蒸青綠茶,由中孚禪師創(chuàng)制,見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南宋學者洪邁將李白得“仙人掌茶”之事,記進了《容齋隨筆》一書,并提到他在池州九華山中亦見過:“仙人掌茶,今池州九華山中亦頗有之,其狀略如蕨拳也[8]P65?!庇纱丝梢员砻鳎湃A山的仙人掌茶與湖北當陽的玉泉仙人掌應為同一種茶。

饒州:(1)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早在宋代鉛山就出產(chǎn)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宋景佑間(公元1034—1038年)以后,鉛山的白水團茶、小龍風團茶成為進貢朝廷的佳品。清代雍正十年《江西通志》卷二七:“宋先有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皆以佐建安而上供[9]……”由此進一步證明這三種茶宋代已有。

(2)雙港茶,產(chǎn)自饒州鉛山縣(今江西鉛山縣)。據(jù)今人不完全資料統(tǒng)計有“雙港茶”,尚未找到古代的直接出處?!督魍ㄊ贰け彼尉怼芬粫岬姐U山縣的雙港茶號稱絕品,由此可以大致推測此茶在宋代已有。

(3)桐木嶺茶,宋代名茶,產(chǎn)于饒州鉛山縣(今江西鉛山縣),其葉細而味甜。乾隆《鉛山縣志·寓賢》稱:“張憲,山東東平州人,舉宋紹興間進士,為信州刺史……性嗜茶,因桐木山蒔茶林,至今桐木源產(chǎn)茶,皆其手植,并教士人種之?!睋?jù)此間接可證此茶為宋代張憲所創(chuàng)。

廣德軍:廣德芽茶,綠散茶,產(chǎn)于江南西路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縣);今人程啟坤編著的《古今名茶》提到宋代名茶里包括廣德的廣德芽茶,但作者尚未找到古代有關其的具體記載。

南康軍:(1)廬山云霧,古稱“聞林茶”,產(chǎn)自星子縣(今江西廬山)。廬山種茶,相傳始于漢朝;唐朝廬山茶已很著名;宋朝詩人周必大游廬山時,曾有“淡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的詩句。自明代始稱“廬山云霧”。

(2)安樂茶,宋代名茶,產(chǎn)于江南西路南康軍(今江西安義縣)。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二五:“云居山在建昌,乃歐岌得道之處……又出茶,號安樂茶,草茶中最為絕品?!绷碛兴未槠c詩云:“曲肱聊寄吉翔臥,緩帶來嘗安樂茶?!?/p>

(3)焦坑茶,宋代名茶,產(chǎn)于南康軍。宋代周必大有《次韻王少府送蕉坑茶》詩云:“初似參禪逢硬語,久如味諫得瑞人?!睂⒔犊硬栌鳛殚蠙?,因其回味無窮也。因其地蕉溪鍋坑而得名。

表1 宋代江南東路茶產(chǎn)地及茶名

《文獻通考·征榷五》:“凡茶有二類,曰片,曰散。”也就是說,宋代茶品從外形上分片茶(團餅茶)、散茶(草茶)兩大類。以江南東路為例,表1經(jīng)統(tǒng)計整理,共計有33種茶葉,除去棲霞寺茶和雙港茶這兩種茶葉尚不明茶類,其中是散茶的有8種,占總量的24.2%,零散分布于廣德軍、南康軍等;片茶23種,占總量的68.6%,主要出自宣州、饒州、池州及信州,且饒、池、信州3州所產(chǎn)茶葉片散皆有。而宋代各路產(chǎn)茶府州軍中,計有9個產(chǎn)茶府州軍的江南東路(屬于江南路)便位居第二,由此可以窺見,宋代茶類逐漸出現(xiàn)了由片茶向散茶轉變的趨勢,崇尚散茶之風漸行,但團餅茶仍是主流茶類。這種轉變也為后朝開啟全新的散茶沖泡飲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蘇瓊.北宋茶詩研究[D].寧夏:寧夏大學,2013.

[2] (元)脫脫.宋史 第15部[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3]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唐)陸羽,(清)陸廷燦.四庫全書 茶經(jīng) 續(xù)茶經(jīng)[M].北京:中國書店,2014.

[5] 丁以壽.九華佛茶的歷史和淵源[J].茶業(yè)通報, 2005 (1):43-45.

[6] 徐永成.名山出名茶[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7] (宋)黃儒.品茶要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27.

[8] (宋)洪邁.中國經(jīng)典小說系列 容齋隨筆下[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2013.

[9] 王立斌.河口明清茶史考[J].中國茶葉,2005(4):42-44.

S571.1

A

1006-5768(2021)04-180-004

2020-04-02

王超(1995.3-),女,安徽池州人,安徽農業(yè)大學茶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文化與經(jīng)濟貿易方向。

((責任編輯:徐千懿))

猜你喜歡
九華山名茶東路
九華山地質資源與地域文化的淵源
北京東路的歌謠
教師作品選登
九華山景區(qū)的市場營銷推廣策略研究
郵票上的世界名山
杜牧與會昌滅佛
淺談貴州的歷史名茶
北京春茶節(jié)安徽名茶推介會暨中信太平觀止杯斗茶大賽評審工作總結
話題互動
樂亭大鼓“東路”、“西路”之探
海南省| 富平县| 土默特左旗| 绿春县| 马山县| 利津县| 邢台市| 广安市| 石狮市| 威远县| 松桃| 成武县| 沙坪坝区| 普兰店市| 瑞安市| 莱州市| 凤庆县| 和田市| 康保县| 青铜峡市| 岗巴县| 喀什市| 金塔县| 阿勒泰市| 阿合奇县| 三明市| 清水县| 台南县| 凉城县| 军事| 类乌齐县| 陆丰市| 孟州市| 介休市| 冕宁县| 左云县| 泸水县| 盐山县| 巩留县| 二连浩特市|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