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聚
發(fā)端于德國的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研究,于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快速發(fā)展。改革開放后,這一合作研究在我國興起,形式主要以師范院校與中小學的合作為主,如影響比較大的北京師范大學裴娣娜教授開展的主體教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研究團隊開展的新基礎教育研究。這一合作模式在促進基礎教育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成為帶動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大學研究者與中小學實踐者的關系將直接決定合作的成效。但對這一問題,學界尚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筆者基于學理分析及個人實踐,嘗試對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關系進行再思考。
一、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是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理想定位
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理想狀態(tài),應是雙方基于共同的愿景和利益,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的合作關系。這種關系類似于古德萊德對“伙伴”的解釋:“伙伴合作的理想狀態(tài)是‘共生,這種狀態(tài)下的合作特征是伙伴間需要存有不一致性;目標必須滿足雙方的各自旨趣;伙伴必須是無私的,要致力于滿足對方的利益,這是伙伴合作需要的共有特征。”《辭?!穼Α昂献鳌钡慕忉專骸昂献魇侵笧榱斯餐哪康?,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p>
“大學和中小學之間有著天然的利益重疊。大學的理論研究者需要實踐的滋養(yǎng)以促進其理論的發(fā)展,中小學的實踐工作者需要理論的滋養(yǎng)以實現(xiàn)其實踐能力的提高?!蔽湓旗持赋觥T惖热藙t認為,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動因有三方面: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大學自身功能發(fā)展的需要,三是教師教育的變革需要。
二、從歷史與現(xiàn)實來看,合作“共贏”是理想的悖論
從歷史實踐來看,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方式與理想的伙伴、共贏關系相距較遠,其合作方式更多側(cè)重于主動發(fā)起的那一方,如以大學的發(fā)展或以中小學的發(fā)展為目的展開合作?!肮糙A”是合作的客觀結果,二者的發(fā)展有先與后,“共贏”不是主觀實施的結果。
(一)從歷史上看,大學與中小學開展合作的價值追求是大學的發(fā)展
大學與中小學合作實踐的初期,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大學與中小學開展合作的動因往往是大學的發(fā)展。以美國為例,19世紀末,大學積極與中小學開展合作,往往是出于爭奪名譽、爭奪資助和爭奪學生的需要。作為把教育學以一門課程引入大學課堂的第一人,康德主張建立實驗學校,使教育藝術科學化。赫爾巴特把康德的設想變?yōu)楝F(xiàn)實,組織建立了教學論研究所,要求教育學教授必須與一所小型的教育學機構結合起來,并在政府資助下開設教育學研究班,使研究班與文科中學開展聯(lián)合。由上述史料可知,早期大學就提出了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并且其合作的出發(fā)點是大學的發(fā)展。
(二)從當代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現(xiàn)實來看,二者的合作著重考慮中小學的發(fā)展
按照有無政府的參與,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可分為有政府力量參與的“自上而下”的合作與無政府力量參與的“自下而上”的合作。
第一,有政府力量參與的“自上而下”的合作。這類合作的開展往往是基于對某一教育理論的推廣或應用,由政府提供一定的經(jīng)費支持,政府與大學(大學研究者)簽訂合作協(xié)議,雙方明確合作目的、合作任務與合作方式等,使高校理論工作者的某種理論在中小學得以推廣應用。因為合作本質(zhì)是一種剛性的推廣,中小學處于適應、服從的角色,所以在這一合作中大學和中小學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伙伴,而是一種契約關系,由剛性制約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
第二,無政府力量參與的“自下而上”的合作。這種合作是由實踐者或理論工作者發(fā)起,希望借助合作獲得政府的關注并推廣教育理論。從我的實踐經(jīng)歷來看,即使在這種“自下而上”的合作模式中,“平等、伙伴”關系也難以實現(xiàn)。我曾與中原地區(qū)某高中合作了5年,每周都參與此校的學科教研活動。但在交往過程中,他們始終認為我是高于他們的“專家、學者”,對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他們與我的交流是客氣的請教,并非基于一種平等關系的質(zhì)疑。為何會如此呢?因為我是理論的輸出者,他們是理論的使用者。正因為如此,大學與中小學參與人員的關系,無論如何融合,都會把自身與對方區(qū)分為“我們”和“他們”,二者的關系始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三、大學與中小學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契約關系
研究者伍紅林以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為關鍵詞對外文文獻進行梳理,得出“從外文關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關系的闡述來看,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重心還是落在‘合作而非‘平等上……但從其語焉不詳?shù)谋硎鲋?,可反映出實現(xiàn)平等及將之‘說清楚的難度,也說明在西方合作教育研究真正做到平等的并不多”的結論。其實,在國內(nèi)的合作研究中,這種平等、伙伴關系也難以實現(xiàn)。
當前我國的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研究,本質(zhì)上是出于利益關系而結合的。這種利益關系在實踐中表現(xiàn)為“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雙方制訂契約來規(guī)范合作過程的責、權、利。有研究者指出,大學之所以同中小學合作,或者是想得到中小學給予的指導費、咨詢費、勞務費、科研資助費之類的酬金,或者是想贏得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育科研為學校實踐服務之類的聲譽……追求利益并沒有錯,但理想的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應是利益的平衡,而不能過于考慮單方面的利益,否則容易出現(xiàn)合作異化現(xiàn)象?!坝捎诤献鲃訖C主要是為了自身謀利,因而不論在大學還是中小學的眼里,對方其實都只是一種‘工具,只不過合作雙方對此都不明說而已?!边@種利益考慮的偏差往往會影響合作的效果甚至導致合作的失敗。
巴奈特根據(jù)合作中組織間關系的復雜性提出合作分類的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契約模式,類似于“買賣”模式,即根據(jù)契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務。第二種是合作模式,即根據(jù)利益的互相交流而建立的互動關系。第三種是共生模式,建立在雙方認同的目標、對象和政策的基礎上。目前,我國的大學與中小學合作還處于第一種的契約關系,因此二者很難達成真正的平等關系,而始終是“我們”與“他們”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為了合作的持續(xù)性,二者的合作關系應該努力向巴奈特提出的第二種和第三種模式轉(zhuǎn)化。
(本文系河南省2021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理想校本教研共同體的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的階段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21-JSJYZD-005)
(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