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歌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平定縣位于山西省中部東側,太行山西麓。東接井陘,西連壽陽,南毗昔陽,北鄰陽泉市郊①。平定城自北宋遷治今縣城所在地后,沿用至今,未有變動。其老城即在現(xiàn)平定縣城區(qū)內,是一座古今重疊型城市。
明王鴻儒在《平定州重修廟學記》中形容平定的地理形勢:“太行之脊,直井陘而西,兩峰岐出,蜿蜒并走,乍闊乍狹,闊僅可方軌,狹才容車而已。凡百余里,至古榆關,呀然而開,宛然而合,其狀若環(huán)焉。中建城郭,乃今平定州也。過州而西,漸趨平衍夷曠,南北則崗巒疊復,連延崇矗,不知其所窮”②??h城坐落于兩河并流的河谷地帶,北為嘉河,南為城南河,四周群山環(huán)繞。受西高東低的地勢影響,河流流向均是自西向東,嘉河自老城中穿過,城南河流經(jīng)老城南城墻外,與嘉河在縣城以東交匯,再向東注入南川河。兩河之間為被河流切割形成的一東西向條狀臺地,地勢高爽。嘉河北岸的城里街以北區(qū)域,則建設在河谷北部的山丘上。
平定城目前仍保存有部分城墻、文廟大成殿、天寧寺雙塔等遺跡,城址格局尚有跡可循,其選址與城市營建在北方黃土高原地帶的地方城址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020年6月和2021年1月,筆者對平定城址開展了田野調查。現(xiàn)以調查所獲結合有關文獻記錄,對平定城的范圍與布局進行復原研究,并分析其選址特征。
平定設治始于西漢所置上艾縣,北魏改稱石艾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也”③。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以鎮(zhèn)州廣陽寨為平定軍”④。四年改廣陽縣為平定縣隸之,并領樂平縣⑤。遷治于今地,因舊寨為平定上城,又建下城。金大定年間升為平定州。元至元間省倚郭平定縣入州。明因之。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領樂平、盂縣、壽陽。嘉慶元年(1796年)省樂平為鄉(xiāng)⑥。
民國元年(1912年),改平定州為縣。1958年撤縣入陽泉市,1961年恢復平定縣建置,屬晉中專區(qū),1983年改屬陽泉市⑦。
平定城地處太行山西麓,坐落在由冠山、嘉山、鵲山、大陵山等所環(huán)抱的河谷中,古人曾形容平定為“半田半水九分山”⑧(圖一)。平定城由上城和下城組成,上城整體與下城南端建于嘉河以南、城南河以北的臺地上,下城北部延伸至嘉河以北的山丘上,南北高而中間低,高差較大。以下分述城內現(xiàn)存遺跡。
圖一 平定城及周邊形勢
1.城墻遺跡
平定上城城垣現(xiàn)保存較多。其中位于今陽泉師范高等??茖W校以北、以東的北墻和東墻一線大多尚存。陽泉師專操場以北的南墻西段部分被現(xiàn)代建筑疊壓,尚存馬面一座,殘寬約6米,突出城墻約9米(圖二)。西墻與南墻東段僅有零星殘存。城垣殘高可達十米余,殘寬約5米,夯層厚約12厘米,夾雜少量碎磚瓦與碎石。上城城垣沿天然臺地邊緣而建,臺地與城外和下城南岡以下區(qū)域皆有較大高差。
圖二 上城南墻西段馬面
上城原有東、南二門,現(xiàn)皆不存。原東門處城墻于2004年修葺并包磚,南側墻上鑲嵌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補修“榆關門”匾額。東門甕城殘存零星墻體,整體平面形態(tài)尚可辨,呈半圓形,墻殘高約5米,殘寬2-4米,夯層厚約15厘米,夯土內夾雜少量殘碎瓦片。甕城門位于甕城北側,其上有樓,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初名嚴更樓,乾隆九年燒毀,十二年改建為鐘樓,題“陽春戴澤”,三十一年重修后改稱天衢閣,舊日平定八景之一的“紅樓晚照”即為此樓⑨。1947年拆毀,現(xiàn)城樓為2005年復建,稱陽春樓。
平定下城城垣幾乎毀壞殆盡,僅在南城墻一線,今平定縣第三中學西墻外的西城墻北段以及石評梅故居以東、北城壕巷以西的東城墻北段等處有零星遺存,夯層厚約12厘米,夯土較純凈,夾雜少量料礓石與碎磚瓦,石評梅故居東側一段尚殘存內側包磚(圖三)。其中南垣建在與上城相連的東西向條形臺地南端,高出城外數(shù)米。
圖三 石評梅故居東側殘存下城東城墻
2.上城內現(xiàn)存遺跡
在榆關門內上城街中部路北,今陽泉師專校內有中共平定特別支部舊址,現(xiàn)存大門、東西廂房和石獅一對,并有清嘉慶十八年《重修冠山書院碑記》。據(jù)清陶易《嘉山書院記》,乾隆三十三年建嘉山書院“于上城試院之西,大門二門各三間,講堂五間,梁少宰牓曰千樹堂,……后堂五間,名崇賢堂。……號舍二十八間,耳房二十五間,補號舍之不及,且備炊爨之所,其后建文昌閣一座,又穴其東偏隙地得一井,筑亭其上,名曰東井”⑩。乾隆五十年更名冠山書院,嘉慶、道光年間重修11。清光緒年間廢科舉后,改建“平定中學堂”,民國時更名“平定中學?!?2。平定特支即用平定中學校地13。
3.下城內現(xiàn)存遺跡
下城范圍內現(xiàn)存宋天寧寺雙塔、明清時期的文廟、文昌祠和民國時期的犧盟會舊址,并有兩座石橋和多處舊民居。
天寧寺雙塔位于下城南部岡上,西南營東頭。天寧寺所在地原為平定廣播電視局所在,現(xiàn)辟為公園(圖四)?,F(xiàn)存東、西雙塔為2005年重修,外觀相似,皆為四層八角形樓閣式磚塔,高約20米,邊長3.3米,二層以上皆施平座,但細節(jié)處多有不同,二塔的結構亦不同(圖五)。在雙塔以北的綠化草叢中,散落著3個龜趺和7個柱礎等石構件,可推測為天寧寺之遺物。其中有一八邊形寶裝蓮瓣石礎,通高35、底徑約90、礎面直徑約60厘米,正中有一直徑7厘米的小孔,應為宋金時期遺物(圖六)。
圖四 天寧寺雙塔及公園現(xiàn)狀
圖六 天寧寺公園內八邊形寶裝蓮瓣石礎
圖五 平定天寧寺雙塔正立面及斷面圖
在修繕西塔時,于塔身二層平座內發(fā)現(xiàn)白釉瓷盒、小石函等遺物,并在塔下發(fā)現(xiàn)地宮,二處各出土有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石碑一方14。據(jù)地宮出土《大宋平定軍葬舍利塔銘并序》碑:
“平定縣西丹迴村地名焦山,或曰是山有舍利,城中官屬未跡其始,不期格于天聰,倏下明詔。知軍事東頭供奉官臨海譚公名曰延德,祗奉綸言,登山尋訪,乃命毳徒耇老之人,詢其故事,終莫得之。然披沙掬土,臨波澄汰,簡其最者五萬顆,圓明貞白,如珪玉之瑩,用白金范器以盛之,差教練使董淘詣闕,進納所收骨殖,取候圣旨,行人言,旋傳宣剳子至譚延德,錫賚銀壹伯兩,其骨殖任便收葬。如是,河朔之人取贖舍利者,道路繼踵,不可勝紀。至道元年正月二十有三日,城中官吏僧徒士民等,具幡花威儀,迎引至壽寧寺,香燈供養(yǎng)之際,是日午時,對寺正南,五色云見,自□二之日、三之日,每以巳午間,彰彩垂天,瞻視如堵,若乃生信心,求佛惠者,接武而至。知軍譚公、監(jiān)押尚公、邑民張能,頻夜感夢,靈祥不一,未能具載,頗見煩文,以其年二月丁丑朔十有五日辛卯,壘塔葬佛骨并舍利于寺之西南隅十步余……”15。
可知天寧寺原稱壽寧寺,至遲在北宋至道元年已創(chuàng)建于今址;雙塔非同時建造,西塔建于至道元年16。又據(jù)元呂思誠《天寧寺重修大悲閣記》,天寧寺“文載高權之碑,門署蔡京之榜,前本守律,后革為禪,肇建于宋初,繼毀于金末”17,及康熙《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寺觀》記天寧寺“在下城南營,宋熙寧年建,后徽宗賜名天寧萬壽禪林,敕太師蔡京書額。內雙塔對峙,高十丈余,有知平定州軍事高權《雙塔記》”,可以推測壽寧寺在宋代因獲賜額而改稱天寧萬壽禪林,而高權其人見載于光緒《平定州志》(后簡稱《光緒志》)卷六《職官志》,于北宋崇寧中知平定軍兼西染院使,故可推測東塔建成與雙塔格局形成當在崇寧年間或之前。又據(jù)西塔第二層原嵌碑記,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曾重修18。
以現(xiàn)存的雙塔為基準,亦可對其所在的天寧寺的范圍與布局做一推測。寺前抵南營街,受地形限制,寺之北墻當不超出南岡北緣。天寧寺之殿閣建筑,元、明、清三代屢有重修,現(xiàn)皆不存。按明延定之《天寧寺重修正殿記》,寺僧惟祥“始構正殿六楹,前后十二,皆以石為之,欲其堅且固也。……是殿之修,經(jīng)始于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落成于弘治七年甲寅”,又“弘治元年,僧昭廣于殿之前、山門之內東西,復構伽藍堂各六楹”19。明延論《重修天寧寺大悲閣記》載天寧寺“大殿前有閣三楹,不佞燥發(fā)時,猶記登覽。后罹回祿之慘,檐楹木石,盡為云焰煨燼”,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較疇昔之規(guī)畫而增拓之?!w上南塑彌勒佛,北塑大悲菩薩,傍塑二十四諸天,懸塑十八羅漢,下塑四金剛神”20。又清張恩《重修天寧寺大殿記》載雍正八年“進士黃君諱鎰,宿秉慈念,大布私囊,發(fā)愿新之,而身肩其事,若慧門,若杰閣,若廊廡,若支寮,……又念大雄寶殿為道場之匯海,宜萬泒之來同,乃更出百金,以首為之倡,而割貲者云擁焉”21。可以推測至遲在明弘治年間,天寧寺形成了自南至北以山門—大悲閣—大殿為中軸線,寺南兩側有雙塔,山門內兩側各有伽藍堂的格局。
文廟位于下城學門街北的平定實驗小學內,當?shù)胤Q“圣廟”?,F(xiàn)存中軸線上的大成殿、欞星門及欞星門外兩側“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大成殿建于前出月臺的臺基之上,單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殿內現(xiàn)保存有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學校禁例》臥碑22、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廟學記》、清嘉慶十六年《重修平定州義學記》、嘉慶二十年《捐置義學田租碑記》四通石碑,并《重修平定州儒學記》和《重修儒學碑記》二碑首。據(jù)《光緒志》卷四《學校》“儒學”條載,文廟“舊在州城東南隅,宋元豐六年建,元至正間毀。明洪武二年知州程宗道移建下城,南抵大街,東北俱抵軍營,西抵后街,殿廡堂齋悉備”,后經(jīng)歷代重修、擴建??芍蕉ㄎ膹R洪武初年移置今地,明清兩朝未易其址。今文廟欞星門前有2002年復建之泮池、圣廟坊、影壁等,南臨城里街。按《光緒志》卷首所載《州學宮圖》(圖七),大成殿后尚有明倫堂、尊經(jīng)閣,其地應包含今平定縣教育局在內,可達評梅西街一帶。
圖七 光緒《平定州志》卷首《州學宮圖》
南岡上東南營東頭有文昌祠。其山門、學堂、文昌殿及其后先代祠等建筑尚存,基本格局保存較好,現(xiàn)為民居,已成危房。院落東南角入口處地面有石碑及殘碑數(shù)塊,其中可辨識者為清光緒二十四年《補修文昌宮之碑記》。據(jù)《光緒志》卷三《建置志》“壇廟”載:“文昌祠舊在天寧寺西,明天啟間,以堪輿家言巽垣乃文星炳蔚之地,知州黃三尚移建城東南隅,有石刻疏引及苗蕃碑記。國朝順治十二年知州夏世安重修,并題七律一首,在東廡壁上。乾隆四年、十五年、三十六年、四十五年俱補修,各詳碑記。嘉慶六年知州宣增建先代祠三楹于正殿后,有許乃濟碑記。嘉慶二十年、同治七年俱郡人修葺,各詳碑記”。同書卷十二所錄苗蕃《文昌祠銘》言移建“事在天啟甲子崇禎辛未間也”。則文昌祠在明末由西南營移建今址,此后未曾易址。
下城鐘樓巷北有1937年成立的山西犧盟會五縣中心舊址,此處原為關帝廟23。據(jù)《光緒志》卷三《建置志》“壇廟”載,關帝廟“在下城后街鐘樓巷??滴跛氖拍?、乾隆二十八年俱紳士捐修。三十四年署知州姚學瑛復修,并建山門戲樓。嘉慶十三年住持僧心正募緣修葺。道光二十二年郡人捐貲重修,移建三代祠于正殿后。咸豐八年郡人補修,各有碑記”??芍P帝廟至遲在清初已建于此地。
在平定上城北墻外,下城城里街以南,有嘉河自西向東穿下城而過。其中城內東段河道部分變?yōu)榘登?,整體走向尚清晰可辨,西段上有石橋二座。濟川橋,位于十字街南。據(jù)明郝天成《濟川橋記》載此處舊有濟川石橋,“不知廢自何時”,后州吏多“梁以土木”,屢修屢圮,弘治間知州吳賢甃石為梁,“工始于壬戌春三月,告成于秋七月,高三丈,縱二丈,橫半之,護以欄楹,飾以表望,壯麗堅久,備極工巧”24。利涉橋,位于寺坡北,明嘉靖年間“義耆葛廷臻建此,知州姚會極表其門”,清雍正六年重修25。二橋皆于1963年重建26。此外,下城城里街一線至城南岡上尚存部分舊民居。
在了解平定城內現(xiàn)存遺跡的基礎上,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記載及相關材料,可以對平定城內現(xiàn)已無存的一些重要建置作更多推測,進而對其城市布局進行復原討論。
《光緒志》卷三《建置志》記平定上城:“漢韓信擊趙,下井陘口,駐兵于此,筑城為寨,以榆塞門,因名榆關。宋太平興國四年改廣陽為平定縣,徙治焉,仍舊寨為上城”。后明成化、弘治、嘉靖,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多次重修。下城則為“宋太平興國四年增筑,城中有河,……元初總帥聶珪修城,高一丈五尺,厚九尺,濬濠淺深有差”,明嘉靖二十年遭蒙古劫掠后重修,“壯威武則雄樓櫓,通溪壑則構水門,嚴啟閉則固門圍,防奔突則深溝池,始辛丑秋九月,越明年,壬寅夏四月告成”27。后隆慶、崇禎間俱曾重修。清乾隆三十年,知州陶易奉文領帑重修上、下城,“上城周二里三百四十八步,下城周六里三十八步,乾隆三十年奉文重修,經(jīng)始于是年八月,落成于三十二年七月。上城計四百三十五丈,為門二,南曰迎薰,東曰榆關,門外有月城,北向。下城計八百三十七丈,亦為門二,東曰拱岱,西曰瞻華。兩城統(tǒng)計雉堞二千一百一十有四,炮臺角臺三十有四,門各有樓,惟北樓久圮,新為增置,額曰望闕,余各仍舊。又水門以宣泄時潦者二,各門增設卡房,以司啟閉”28。乾隆五十二年改東水門為三,以殺水患。咸豐元年(1851年)知州錫麟補修西城并瞻華門樓。據(jù)以上記載,平定縣城自宋太平興國四年遷治建城于今地,歷代修葺,城垣范圍未變。
平定城墻現(xiàn)僅存部分殘垣,但在1970年美國衛(wèi)星拍攝的照片中,仍可清晰地辨認出其位置與走向。結合現(xiàn)存殘垣與衛(wèi)星照片,能夠大體復原出原平定城墻的范圍。上城城垣沿今陽泉師專所在土岡邊緣修建,西、北、東三面城垣即現(xiàn)師專西墻、北墻、東墻一線,南垣則自師專操場北端向東南延伸至東垣南端;東門榆關門位于今上城街與東垣相交的缺口處,南門迎薰門大致位于今師專圖書館處。下城南垣即今零星殘存的南垣一線,西起上城東南角,沿南岡邊緣一直向東延續(xù)至臺地東緣,東垣在今平定縣城姑姑寺巷以東、北城壕巷以西一線,北垣在今平定縣人民醫(yī)院住院部至平定三中北墻一線,西垣則自平定三中西墻外向南經(jīng)評梅西街與十字街交叉口、盛和園小區(qū)以東直抵下城北垣;東門拱岱門在東門街上、姑姑寺巷南口東側,周邊有“東門小區(qū)”,西門瞻華門大致位于十字街與評梅西街的交叉口一帶,北墻無供通行城門,但亦置城樓,今平定三中以北一帶尚存“北城臺”地名,或與此有關。嘉河穿城而過處,有東、西二水門。
平定城內的衙署、城隍廟等建置,尚有跡可循。據(jù)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藝文志》之明王寧《平定州公廨記》:“丁前元之季,……郡城舍宇殆無孑遺?!移蕉ǔ毯钭诘?、同知鮑公原亨、吏目喬公惟德,披荊棘,立州治,不事苛刻,政尚簡易?!矫髂?,政輯民和,百廢俱舉,乃卜公廨于城之艮隅,土燥面陽之北,即其故基而構修焉?!挥鈨稍赂尕食晒Α9示庸俑袕d,集公吏有曹,儲貨粟有廩,宿上官有閣。又起傳舍于傍,以候過使,明不妨政也。復構六賢堂于城陬,以尊民望”。明《太原志》記:“平定州衙,在州城東門內街北”29。又《光緒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記載:“州署在上城東北隅,后、左二面憑城垣,明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建。國朝乾隆三十年知州陶易重修”。結合卷首《州城圖》(圖八),可知明洪武初建平定州署于上城東北角,榆關門內上城街以北,東、北皆抵城垣,明清兩朝未易其址。民國元年改縣后,縣行政公署仍駐上城舊衙30。其地今為陽泉師專校園。
圖八 光緒《平定州志》卷首《州城圖》
州署西有察院。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記察院“明正統(tǒng)四年知州葉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吳賢重修。國朝康熙二十四年改為太原同知分守署”。光緒《山西通志》卷七九《公署略上》“官廨”:“平定州志,貢院在州署西,雍正二年即太原同知署改建。舊察院,康熙二十年太原同知移駐之。至是改考院,科試仍附太原?!薄豆饩w志》卷四《書院義學》“嘉山書院”條:“乾隆十六年知州王祖庚勸捐銀二千六百八十三兩,以子錢為師生修脯膏火,借學院行署作講習所,名榆關書院”。又嘉慶十八年《重修冠山書院碑記》載:“平定之有書院,自花廳王公始,……然假考棚為學舍,逢院試州試,生徒即輟業(yè)焉。乾隆戊子,文登陶公乃度地于試院之西而建嘉山書院,即后之易名冠山者是也”。據(jù)上可知,明正統(tǒng)間所建察院在清代先改為太原同知署,又改為試院,位于上城東北隅州署以西,乾隆間所建嘉山書院即今平定特支舊址以東,其地現(xiàn)亦為陽泉師專校園。另據(jù)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平定城內有布政司,“在察院西。明正統(tǒng)四年知州葉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吳賢重修”31,嘉山書院所用地有可能為明布政司所在。
下城北有城隍廟。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二《祠廟》“城隍廟”條:“在下城西北隅高阜。明洪武八年知州張孟善建。成化二十年知州吳鼒重修。弘治間知州吳賢增修,郡人白思明記。嘉靖七年義民徐聰?shù)戎匦?,郡人郭纮記。后遷廟于千戶所迤西。至四十二年知州孫九疇因逼近民居,仍移建舊址。萬歷四十二年知州王秉恩重修。國朝康熙十二年知州齊大岳創(chuàng)建翼殿,十三年州人建嘒愉樓”。此后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間皆有重修32。1985年,平定城里學校初中班由文廟遷至城隍廟籌建,后改稱平定縣第三中學校33。由此可知城隍廟于洪武初年建于下城西北丘上,明嘉靖年間曾遷于千戶所西,又遷回原址,此后沿用其址未易,即今平定縣第三中學所在。
下城內有一五岳行祠。成化《山西通志》卷五《祠廟》記,“在平定州下城口玉清宮內”,同卷“神霄玉清萬壽宮”條又載“在平定州城市中街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建,內有宋徽宗御制碑,今為五岳行祠”?!豆饩w志》卷三《建置志》則記:“神霄玉清宮,在下城獅子巷西。宋宣和六年建,內有徽宗御制碑,今為五岳行祠。國朝康熙四十九年太原同知趙友夔修,李空凡記。嘉慶癸亥郡人重修”??芍髑鍟r期的五岳行祠,原為北宋所建神霄玉清萬壽宮。按平定城內十字街北原有五岳廟一座,舊時平定大戶劉氏在五岳廟東西兩側共修建了五座大院,有“五岳廟劉家”之稱34。今劉家大院舊跡尚存,位于大院中的原平定縣印刷廠所在地,應是原五岳廟,或可推測為明清五岳行祠、宋神霄玉清萬壽宮所在。
明初,在平定州設一守御千戶所。嘉靖《山西通志》卷二十九《武備下》“將士”載:“平定州守御千戶所,在州下城北隅,洪武二十四年建,隸山西都司,永樂十七年改隸后軍都督府。指揮僉事一員,正副千戶百戶。旗軍二千三百五十一名”。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記守御千戶所“在下城東北隅,明洪武二十四年千戶湯泉建。成化二十年千戶呂俊重修。萬歷十九年千戶宋一麟重修,曹命記。舊廢”。又《光緒志》卷三《建置志》中“守備署”條載其“為守御千戶所廢址,乾隆四十九年把總曾世官詳請建置為城守司署,同治元年移壽陽守備駐扎州城,改為守備署”。同卷“營制”載:“平定營,駐平定州。同治元年(1862年)增添兵弁,改汛為營,以原駐壽陽縣守備帶領壽陽步守兵二十名移駐州城,統(tǒng)屬仍隸盂壽營”。今平定縣城文廟以西、評梅西街以北的新安小區(qū)一帶,舊稱“武衙門”。民國元年,三道后街武衙門改為警察事務所35。后曾改建為干部宿舍大院36。結合《光緒志》卷首《州城圖》,可以推測清平定營即明平定守御千戶所或在今新安小區(qū)一帶。又州志載儒學“東北俱抵軍營”,自“武衙門”以東、文廟以北的大片區(qū)域可能均為平定城內駐軍用地。結合衛(wèi)片等資料可以看出,平定下城中以地勢較低、直通東西二城門的城里街沿線最為發(fā)達,城北部地勢較高的區(qū)域則少有居民、較為空曠,此處用以駐軍,當是符合實際需求的合理選擇。
在推定城垣及以上建置的基礎上,亦可厘清城內部分主干道路。其中上城當以榆關門內、州衙門前東西向的上城街為主要街道。下城的東門街—學門街—十字街(亦稱城里街)一線,連接東、西城門,南有嘉河,北臨文廟、五岳行祠等建置,應為下城的主街。上城勢高,其與下城相接的東門甕城陽春樓前有一大坡,經(jīng)濟川橋直通下城主街,舊稱陽坂坡,為往來上下城的必由之路(圖九),“誠一州之要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因雨水匯流沖圮而重修,并建石欄37。下城主街與陽坂坡交匯的一段,稱為十字街。十字街北有廟巷,通往城北的城隍廟。天寧寺雙塔及文昌祠前的西南營—東南營一線,當為下城南岡上的主要道路,天寧寺西側則有寺坡直通利涉橋。整體看來,城內道路可大致以城池所跨的微地貌單元為限,在單元內各自形成東西向街道,并由多條南北向小巷相連結,其中以連接下城東、西門的大街為主街,陽坂坡一線則因是下城內部通往上城的唯一街道,成為城內的南北向主街。此外,下城城里街以北、十字街以東的區(qū)域,街巷肌理較為雜亂,可能是明清時期新建的文廟等大型建置打破宋元時期的舊有街道格局,或原有建置逐漸析為民居所致。
圖九 陽坂坡舊照
基于以上,可以大致復原清代和明代后期平定州城的基本格局(圖一〇、圖一一)。其中衙署、文廟、城隍廟、守御千戶所等幾處重要建置,皆自明初沿用。
圖一一 明代后期平定州城布局復原圖
圖一〇 清代平定州城布局復原圖
再向前追溯,平定經(jīng)元末戰(zhàn)亂,“郡城舍宇殆無孑遺”,其明代以前的城市格局現(xiàn)已難以確知,僅整理一二線索。據(jù)前,可知平定城垣雖經(jīng)歷代多次重修,但未見展筑或縮小的記載,當沿用自宋元時期;南岡上的天寧寺雙塔建于宋代,遺存至今;十字街北的前平定印刷廠所用明清五岳行祠地,或沿用自宋神霄玉清萬壽宮。明王寧《平定州公廨記》記洪武初年知州程宗道在上城重建衙署時,“卜公廨于城之艮隅,土燥面陽之北,即其故基而構修焉”,除了建設規(guī)制內的各類房舍,“復構六賢堂于城陬,以尊民望”。此處利用的“故基”,可能即指前代平定衙署之遺跡;而重建的六賢堂的歷史可追溯到宋金時期的涌云樓38,樓坐落于“州治東北城隅”,于其中可俯瞰全城閭閻39,金趙秉文任平定知州時便常登樓,曾有“公退常臨此,觀風問俗間,山川樓外布,井邑掌中看”的詩句40;就平定城來說,上城地據(jù)高阜,且面積小、易守難攻,實為衙署選址的理想地點,明以前的平定衙署或許也設置在此處。
1.城市選址:東迫常山,西馳汾曲
平定地處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道上。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論述平定州之形勢:“州東迫常山,扼井陘之重險,西馳汾曲,據(jù)太原之上游,并、冀有事,州其必爭之地也。且前控漳、滏之流,后拒句注之阻,山川環(huán)繞,道路四通,居然雄勝矣”41??梢娖涞乩砦恢弥?/p>
井陘道橫穿太行,是山西太原盆地東通河北平原最為快捷和重要的交通路線。早在韓信伐趙時已明確有“井陘之道”42,平定上城便被認為是建在其屯兵所筑榆關寨之基礎上43。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攻滅北漢,即由鎮(zhèn)州經(jīng)井陘西出晉陽,平定軍亦在當年遷治今地并建城44。井陘道連通靠近宋遼、宋金邊界的河北西路真定府和河東路太原府二重鎮(zhèn),路雖峭峽,卻是河北、河東相互策應、支援的要道,平定軍扼守此路之上,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如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局勢極度緊張時,先是“發(fā)河東廣銳騎兵赴鎮(zhèn)州以備戎寇”45,后又“令并、代州副部署雷有終至時領兵由土門路赴鎮(zhèn)州,與大軍合,寨于平定軍”46,及至戰(zhàn)事起,雷有終部先出井陘與大軍會于定州,后又駐鎮(zhèn)州47。而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進圍太原,種師中由井陘道入援,次平定軍,一度進抵榆次48。明洪武元年徐達率軍攻太原,亦自真定出發(fā)入井陘,由平定趨太原49。在明代遷都北京后,尤其是正統(tǒng)至隆慶年間,蒙古持續(xù)、頻繁南侵的狀況下,平定州更成為控扼井陘道這一“入都孔道”的重要節(jié)點。為防范蒙古從山西東出華北平原,自南進逼京畿,明廷在平定州境東部內長城一線的故關、娘子關、甘桃口及諸隘口加強布防,尤其是嘉靖辛丑蒙古突入太原后,修娘子關城和柏井堡,并于甘桃口筑新固關50。諸關至清代仍“駐以畿輔軍,稱重防”51。
同時,自宋至清,井陘道為太原至太行山以東地區(qū)的主要驛路52,有司往來、軍事物資轉運以及物品的流通多經(jīng)平定。如明洪武初年,大同儲備空虛,“廷議于山東所積糧儲量撥一十萬石運至平定州,山西行省轉致大和嶺,大同接運至本府”53;宣德二年(1427年),為便“凡諸有司及西番國長貢獻經(jīng)過”,于平定設遞運所54。由于平定山多田少,農業(yè)并不發(fā)達,但州境內煤炭、砂(粘土)、鐵等資源豐富,又地處交通要道,于是民眾“向賴陶冶器具,輸運直省易米,以供朝夕”55,或“冶鐵為生,凡日用器具遠貨他方,甚利便之”56。正如明人王鴻儒所言,平定州“東通燕趙齊魯青徐,西至全晉以達于關隴,上而遣使命出軍旅,下而供貢職傳烽警,以至商旅負販,徇名趨利之人,薄游之士,冠蓋輪蹏出于其路者,日穎紛不絕,其路亦可謂要矣”,而頻繁的人員、物資往來,甚至令州之官員“憚將迎之煩”57。東西向交通的發(fā)達,也使得居民逐漸聚居于平定城東、西門外的道路兩側,形成狹長的東關與西關。
2.城市營建:上據(jù)高阜,環(huán)山為城
上城位于平定州城西南隅,周二里三百四十八步,建于一土岡之上,“高十余丈”58,加之城垣高度,與城外形成較大高差,易守難攻。歷代方志皆將其地指為漢韓信伐趙時所筑榆關寨,宋遷治后“仍舊寨為上城,……復筑羅城為下城”。雖無法確知此處是否就是韓信所筑榆關寨,但在宋遷平定軍于此前,可能確實曾經(jīng)建有用以據(jù)守的堡寨,并有舊基遺存至宋代。此外,方志在言及平定下城時,亦多用“增筑”、“羅城”等詞語。在這個意義上,可將上城視為平定城最初的生長點——此處原有軍事堡寨,在宋代沿用舊寨遺跡構筑上城,再以上城為基點增筑下城,完成由堡寨向城市的轉變。此時,擁有據(jù)高阜、面積小、易守難攻等特點的上城,居高控扼,實際上成為平定城的子城59。及至明代,“上城僅三里,內設官府庫獄,頗劇高阜;下城九里余,軍民處焉,約數(shù)千余家”60,上城仍被視為據(jù)守平定的最后堡壘,景泰元年“訛傳有驚迫甚,民心惕焉罔措,初欲逃匿山林巖穴,卒依是城,保其無虞”61,嘉靖二十年蒙古大舉劫掠山西,吉囊至平定,州人“攜持妻拏入上城避,狹不能容”62,皆以上城為防守憑依。直到1947年解放平定時,小部分閻軍在下城已被攻破的情況下,憑險固守上城,直至被包圍而主動棄城逃竄63,足見上城選址之軍事價值。但據(jù)高岡雖滿足軍事需求,卻令上城在水源問題上多有不便,與有嘉河穿城而過的下城不同,“上城居民多而井只一,其水又味苦不適食,民間用水恒汲自城外,每遇風雨則慮價昂而難致”,民國元年為便陶工,于上城鑿井,“及見泉而竟得甘水,其有益于一城之民食也,是真難得可貴哉”64。
有了居高控扼的上城作為基點,又筑下城以容納軍隊駐扎和民眾居住。下城城墻“隨山高下,計六里三十八步”65,其南部將與上城相連的東西向土岡全部包入,中部將嘉河包入城內,北部則延伸到距離最近的小山丘頂部,有較強的山地城特征。如此一則占地勢高者,利于軍事守御,二則控制河岸道路,控扼交通,三則保證了水源。整座下城以嘉河兩岸為地勢最低處,自嘉河南岸向南、城里街向北抬升,至南、北城垣處為最高。其中地勢較高的西南營、東南營與文廟以北區(qū)域,舊時皆作駐軍用,凸顯出平定城的軍事職能。
3.小結
平定城于北宋太平興國四年以平定軍遷治今地,作為軍事城市,其城池選址與布局具有較強的山地城特征,可作為中國古代山地城市的個案加以考察。宏觀上看,平定地處東西交通線井陘道上,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具體到城池營建,選擇山間河谷,利用天然土岡上的舊堡寨為基礎建設上城,又“即山為墉”增筑下城,以嘉河為中,將南側土岡與北側山丘兩處高地包入城中,形態(tài)并不規(guī)則,但占地勢之利,這種選址在北方黃土高原地帶的地方城址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受城市微地貌的影響,城內形成以下城東、西門內大街和通往上城的陽坂坡為主干街道的道路格局。
平定城自宋代遷治后歷代沿用,上、下二城形態(tài)未變,并保存有自宋至清的部分建置遺跡以及一定數(shù)量的清代民居,城址整體格局有跡可循,結合遺跡與文獻記載,可大體復原明清時期平定州城的布局。近年來在縣城舊城改造的過程中,部分街道肌理已消失,對尚存的各類遺跡應及時加以詳盡記錄和保護;由于遺跡與文獻資料有限,明代以前的平定城市布局尚不明晰,在此后的舊城改造過程中可對相關材料加以注意。
此外,關于宋代遷治以前的唐廣陽縣城所在,目前尚有爭論,對這一問題的認知,仍有待于通過開展更多、更系統(tǒng)的考古調查、發(fā)掘工作來推進,以進一步廓清平定的歷史面貌。
注 釋
①平定縣志編纂委員會:《平定縣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1頁。
②據(jù)平定縣文廟現(xiàn)存明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廟學記》碑,王鴻儒撰文。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第373頁。
④(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八“太平興國二年四月丁酉”,中華書局,2004年,第402頁。
⑤(元)脫脫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中華書局,1985年,第2136頁。
⑥(清)張彬、沈晉祥纂修:(光緒)《平定州志》卷二《輿地志》“沿革”,光緒八年刻本。
⑦平定縣志編纂委員會:《平定縣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3頁。
⑧(清)陶易、姚學瑛等纂修:(乾隆)《平定州志》卷六《藝文志》清甄《《待澤碑》,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⑨(清)王祖庚纂修:(乾隆)《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樓閣”,乾隆十四年刻本。
⑩(清)陶易:《嘉山書院記》,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藝文志》。
11 光緒《平定州志》卷四《建置志下》“書院義學”。
12 任瑞祥:《平定舊教育梗概》,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平定縣委員會編《平定文史資料》第一輯,1985年,第37-38頁。
13 平定縣志編纂委員會:《平定縣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553頁。
14 a.羅巍主編:《平定天寧寺雙塔》,三晉出版社,2012年。西塔二層平座出土石碑及錄文,見b.韓利忠:《山西省平定縣天寧寺西塔碑考》,《文物世界》2007年第1期,第23-25頁。西塔地宮出土遺物并《大宋平定軍葬舍利塔銘并序》碑錄文,見于c.商彤流:《山西平定縣發(fā)現(xiàn)北宋佛塔地宮》,《文物世界》2006年第2期,第34-36頁。
15 同 14 c。
16 同 14 b。
17 (明)李侃、胡謐纂修:(成化)《山西通志》卷十五《集文》,成化十一年刻本。
18 柴澤?。骸恫駶煽」沤ㄖ募?,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33-234頁。
19 (明)延定之:《天寧寺重修正殿記》,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藝文志》。
20 (明)延論:《重修天寧寺大悲閣記》,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藝文志》。
21 (清)張恩:《重修天寧寺大殿記》,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八《藝文志》。
22 此碑乃利用元代舊碑制成。碑陰碑文尚有部分可辨識,首題“重修玉皇之殿助緣會首”,碑文中有“真定路”“冀寧路”等語,又有“奉訓大夫曹州同知聶思恭”,聶思恭見于《光緒志》卷八《人物志上》“宦跡”:“聶思恭,至正間為大都北路兵馬司指揮奉議大夫?!?/p>
23 平定縣人民政府編?。骸渡轿魇∑蕉h地名志》,1988年,第24頁。
24 (明)宋沛、延論纂修:(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藝文志》,萬歷二十三年刻本。
25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二“橋梁”。又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梁”中即有利涉橋條,此橋最初建造時間當早于此。
26 平定縣規(guī)劃設計管理處編:《平定古城建筑規(guī)劃文化考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33頁。
27 62 (明)李念:《重修平定州城記》,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
28 光緒《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
29 馬蓉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輯佚》,中華書局,2004年,第267頁。
30 平定縣志委員會編:《平定縣志(1991-2012)》,新華出版社,2018年,第39頁。
31 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
32 光緒《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壇廟”。
33 平定縣志委員會編:《平定縣志(1991-2012)》,新華出版社,2018年,第681頁。
34 劉奎耀:《平定城劉家大院》,《晉商史料全覽·宅院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5-387頁。
35 平定縣志編纂委員會:《平定縣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412頁。
36 平定縣人民政府:《山西省平定縣地名志》,1988年,第305頁。
37 (清)王繼蘭:《重修陽坂坡記》,光緒《平定州志》卷十一《藝文志上》。
38 成化《山西通志》卷四《宮室》“涌云樓”條:“在平定州治東北城角上,宋大觀四年平定州軍尉高公純建,后改建六賢堂”。同書卷五《祠廟》“崇賢堂”條:“在平定州治東北城岡上,元至元二年以涌云樓故基改建,祠趙閑閑、楊文獻、元遺山、李文正,名四賢堂,后益禮王司業(yè)、呂左丞,名六賢堂,國朝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增建像焉。成化五年,僉事胡謐以州人合請進禮耿清惠公,改今名”。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藝文志》載元呂思誠《土風記》:“四賢堂,在州治東北城隅,宋曰“思武”,金曰“涌云”。今閑閑趙公、文獻楊公、遺山元公、敬齋李公遺像在,故名之也”。金趙秉文則有《涌云樓記》,記其于大安二年知平定州,登涌云樓,“樓枕古榆關,下建十丈旗,袤以五筵,廣三之二。窗闥軒豁,俯瞰閻閭”。據(jù)以上記載及《元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三所引元徐世隆《四賢堂記》并劉光瀅《重修涌云樓記》碑刻等,可梳理其沿革:位于平定上城東北城角的宋思武樓,金稱涌云樓,元至元二年改建四賢堂,后改六賢堂,明成化五年改稱崇賢堂。此后,在明嘉靖年間改為環(huán)翠亭,清康熙、乾隆間重修,后復稱涌云樓,民國十五年亦曾重修。
39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四《宦績》“姚學瑛”條:“州署涌云樓高出全城樓櫓之上,州民列屋而居,環(huán)覽無不在目,公以磚瓦彌其罅隙,俾仆役無從窺竊,實補前任所未及,民甚德之”??梢娪吭茦俏恢?、視野之優(yōu)越。
40(金)趙秉文:《環(huán)翠樓》,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二。萬歷時該樓已改稱“環(huán)翠”。
41 (清)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山西二》,中華書局,2005年,第1841頁。
42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 第五卷 河東河北區(q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41頁。
43 歷代方志皆有類似記載,如成化《山西通志》卷三《城池》“平定州城”條:“肇自漢韓信駐兵,因高阜為塞,以榆塞門,因名榆關,今謂上城”。平定上城東門名“榆關門”,清乾隆年間曾于門前立“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處”碑。今人亦多采信此說,如a.靳生禾、謝鴻喜,《漢趙井陘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考察報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第1-8頁;b.李愛軍,《漢初韓信略定山西河北古戰(zhàn)場遺址及進軍路線考》,《軍事歷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24-30頁等。
44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河東道十一》記平定軍“本并州廣陽縣?;食綍x陽,以此縣先歸,乃立平定軍,仍改廣陽縣為平定縣,并樂平縣以屬焉”。按平定軍之設,當在滅北漢之前,詳見前文沿革部分,但平定軍由原廣陽縣城遷治建城,可能確與攻滅北漢有關。
45《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十六“景德元年七月”,第1246頁。
46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十七“景德元年閏九月乙卯”,第1260頁。
47《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十八“景德元年十月”,第1274-1275頁。
48(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52頁。
49《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六上“洪武元年十一月”,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北荆?962年,第664-671頁。
50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四《北直五》,第596-597頁。
51(清)王軒等纂修:《(光緒)山西通志》卷四十七,三晉出版社,2015年,第2451頁。
52 關于歷代此段驛路的相關研究,參a.王文楚:《北宋東京與太原間驛路考》,《中華文史論叢》2016年第1期,第145-164頁;b.黨寶海:《蒙元驛站交通研究》,昆侖出版社,2006年;c.楊正泰:《明代驛站考(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d.劉文鵬:《清代驛站考》,人民出版社,2019年。
53《明太祖實錄》卷六十一“洪武四年二月丙辰”,第1183頁。
54《明宣宗實錄》卷三十一“宣德二年九月丙申”,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校勘本,1962年,第803頁。
55《清世宗實錄》卷七“雍正元年五月戊戌”,中華書局,2008年,第146-147頁。
56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風俗志》“物產”。
57 明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廟學記》碑。
58 61 (明)白思明:《重修上城記》,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
59 光緒《山西通志》卷一二七《鄉(xiāng)賢錄》載金末元初聶珪從王璋招撫平定諸州,后“璋死,代為元帥,璋弟貴副之。貴素驕恣,珪稍加檢制,貴不平,潛結金將武仙以叛”?!渡接沂虆簿帯肪矶耸珍浽钜薄洞笤势蕉ǖ戎荽罂値浡櫣竦辣憽吩斢洿耸拢骸岸『ゴ赫略?,遣杜□、王善等戕公,其徒德公遇己厚,不忍□□其體,緣弓弦縊□,舁置子城西北隅?!跻梗墒谷藬嗳」?,而公之帳下督王常□聚武赟等,視公可救,緩其□而活之,公跳奔太原。”此處“子城”,聶珪日常處之,又便于西奔至太原,有可能即指平定上城或位于其內的衙署。
60(明)李念:《重修平定州城記》,萬歷《平定州志》卷十一。此處“下城九里余”,當為六里之誤。
63 高培光主編:《滄桑巨變話平定》,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33頁。
64 民國元年《甘泉亭碑記》,見胡英澤整理、點校:《山西、河北日常生活用水碑刻輯錄》,收錄于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編《山西水利社會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07頁。
65 (清)陶易:《重修平定州城記》,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