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毅 詹凱西 朱怡 _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微信公眾號作為線上教學的重要輔助,不僅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也是適應未來混合式學習的需要。微信公眾號在輔助教學方面突出表現為以下兩大優(yōu)勢。
一是接受度高。首先,以微信為載體的微信公眾號符合現今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習慣。其次,微信公眾號的資源可以長期存在,無需專門下載存儲,亦不用擔心內容過期或消失。加之微信擁有手機客戶端、平板電腦客戶端以及PC端的網頁和軟件多種使用方式,持有不同設備的學生均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學習,選擇范圍廣。再次,微信公眾號頁面比較簡潔,沒有過多復雜的操作或占用版面的其他功能,所以不論使用移動端還是PC端,學生都能快速熟悉操作方式,且迅速鎖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亦可根據文章的長短,結合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學習。
二是功能豐富。首先,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可同時整合各種課程資源,學生不需要進行二次整理,既方便了學習,也節(jié)約了時間。當然,為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形式呈現課程內容。其次,搜索方便。當學生想要反復瀏覽某些文章或進行復習時,通過搜索關鍵詞可以迅速鎖定文章,然后根據自身需要進行瀏覽、收藏、轉發(fā)。在此過程中,微信公眾號文章本身也被賦予了一定意義上的“社交”功能。再次,微信公眾號方便教師開展教學反思類調研。由于微信公眾號會隨時顯示文章的閱讀量與轉發(fā)量,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重點,從而對后期教學進行調整。
微信公眾號的上述優(yōu)勢讓其成為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力補充。以微信公眾號中《穿越到北宋開封城過周末是一種什么體驗》一文為例,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宋代都市生活》一課的課標要求“了解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并提出“欣賞《清明上河圖》,說一說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風俗習慣”的教學活動建議。若以傳統(tǒng)的方式聽錄播課,學生不能身臨其境,因此,我們便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教學的補充:首先在文章中展示了《清明上河圖》的局部圖,讓學生猜一猜這些商鋪售賣何種物品,激發(fā)學生興趣;接著,利用微視頻,帶領學生賞析《清明上河圖》和研習各種類型史料,讓學生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華和豐富的市民生活;最后,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根據微課內容設計一條自由行游覽路線,并闡述設計理由,通過趣味實踐類作業(yè),讓學生去探究、感受“活”的歷史,體驗歷史學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