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雯鶴
(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四川成都,610225)
《山海經(jīng)》篇目問題是由于《山海經(jīng)》今本篇數(shù)、劉秀校定本篇數(shù)與史志文獻著錄篇數(shù)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一個學術問題,被學者稱為“《山海經(jīng)》傳統(tǒng)研究的三大難題”[1]之一。自清代畢沅以來,學者在此問題上殫精竭慮、闡幽發(fā)微,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見解,對《山海經(jīng)》篇目研究的學術積累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貢獻。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個人看法,以期對《山海經(jīng)》篇目問題的最終解決起到一個推動作用。
目前所見最早的《山海經(jīng)》版本是今藏國家圖書館的宋淳熙七年(1180)尤袤池陽郡齋刻本,也是傳世的唯一宋本。此書前面是郭璞的《山海經(jīng)序》;接著是目錄,題為《山海經(jīng)目總十八卷》,即《南山經(jīng)第一》《西山經(jīng)第二》……直到《海內(nèi)經(jīng)十八》;目錄之后是劉秀的《上〈山海經(jīng)〉表》①,云:“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校秘書言:校秘書太常屬臣望所校山海經(jīng)凡三十二篇,今定為一十八篇,已定?!盵2](10-11)稍晚于劉秀的班固在《漢書·藝文志》“數(shù)術略”下“形法”類中著錄為:“《山海經(jīng)》十三篇?!盵3](903)二書所載篇數(shù)不合,啟發(fā)后人無數(shù)疑竇與爭端。
《四庫全書總目》云:“舊本所載劉秀奏中稱其書凡十八篇,與《漢志》稱十三篇者不合?!镀呗浴芳葱闼?,不應自相牴牾,疑其贗托。然璞序已引其文,相傳既久,今仍并錄焉?!盵4]四庫館臣的意思是說《漢書·藝文志》是根據(jù)劉秀《七略》所編成的②,不應該一為十八篇,一為十三篇,自相矛盾,因此懷疑《上〈山海經(jīng)〉表》是偽作。袁珂先生研究發(fā)現(xiàn),不僅郭璞《山海經(jīng)序》引用了表文,而且稍晚于劉秀的王充《論衡》一書中就已經(jīng)參考引述了此表,故“此表非偽”[5](22)。袁先生的看法顯然是正確的,四庫館臣懷疑劉秀表文為偽之說不能成立。
那么劉秀校定本篇數(shù)和《漢志》篇數(shù)不能吻合的矛盾又作何解釋呢?畢沅《山海經(jīng)新校正》在正文之前有《〈山海經(jīng)〉古今本篇目考》一文,認為:“(劉)向合《南山經(jīng)》三篇以為《南山經(jīng)》一篇,《西山經(jīng)》四篇以為《西山經(jīng)》一篇,《北山經(jīng)》三篇以為《北山經(jīng)》一篇,《東山經(jīng)》四篇以為《東山經(jīng)》一篇,《中山經(jīng)》十二篇以為《中山經(jīng)》一篇,并《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經(jīng)》四篇,凡十三篇。班固作《藝文志》,取之于《七略》,而無《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也。十八篇劉秀所增?!盵6](7)畢氏又引《藏經(jīng)》本《山海經(jīng)目錄》下小字注:“此《海內(nèi)經(jīng)》及《大荒經(jīng)》本皆進在外。”復云:“言《山海經(jīng)》古本十三篇,劉秀校進時,又附五篇于后為十八篇也,此郭璞注與?”[6](5)畢沅對十三篇問題的解釋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因為不僅畢氏所引《道藏》本《山海經(jīng)》目錄下有《大荒經(jīng)》五篇“皆進在外”的記載,而且宋尤袤本、明毛扆校本、明成化本、明嘉靖本、明黃省曾本、明潘侃本、明蔣應鎬本等早期版本都有相似的記載,唯一不同的是“進”字作“逸”。然而,無論是“進在外”,還是“逸在外”,都表明《大荒經(jīng)》五篇,不在十三篇之列。
對于劉秀校定本篇數(shù)和《漢志》篇數(shù)不能吻合的矛盾,畢沅的回答十分巧妙,即十三篇本為劉秀的父親劉向所校,十八篇本為劉秀在十三篇的基礎上增加《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而成。然而,這個看似巧妙的答案卻像是建立在沙上的樓閣,經(jīng)不起推敲。畢沅說十三篇為劉向所校,但十三篇中的《海外四經(jīng)》和《海內(nèi)四經(jīng)》末尾各有一條相同的校進款識云:“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詔太常屬臣望校治,侍中光祿勛臣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主省。”[2](185,210)明確記載不是劉向所校。如果說十三篇確實是劉向所校,那么劉秀等為什么還要再校?何況中秘藏書數(shù)量眾多,需要校定者不在少數(shù),劉向、劉秀父子為何要在《山海經(jīng)》一書上投入如此多的精力來一校再校?校進款識也未提及劉向,劉秀為何要埋沒其父校書之功?如果說劉向所校十三篇只是一個半成品,尚需子承父業(yè)的劉秀進一步校為定本,那么班固《藝文志》為何要收半成品的劉向校十三篇本,而不收劉秀校定并進呈皇帝的十八篇本?種種疑問皆不可解,說明畢沅提出的十三篇本和十八篇本是劉向、劉秀父子分兩次校定的結論不能成立。
《漢書·藝文志》云:“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jīng)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shù)術,侍醫(y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yè)。歆于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盵3](865-866)袁珂先生據(jù)“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推論:《七略》主要是由劉向總其成而校錄的,諸書篇目也是劉向手定的,不過是因為劉向在漢哀帝建平元年死了,哀帝命劉秀把《七略》未竟的功業(yè)完成罷了。封建社會士大夫階層的人物總是最重家法的,劉向手定的書目,劉秀自然只得率由舊章,不敢輕易改定。其時《山海經(jīng)》可能有兩個校本,一是由校數(shù)術的太史令尹咸分校,而由劉向總校,把《五藏山經(jīng)》分為五篇,加《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共為十三篇的舊校本;另一則是把《五藏山經(jīng)》分為十篇,加《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共為十三篇而“定為十八篇”的劉秀的新校本。劉秀繼承父業(yè)“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時,或者書籍更新,篇目未改,《漢志》因之,故爾才發(fā)生如《四庫提要》所指摘的“自相牴牾”的情形[5](24-25)。
雖然袁珂先生仍然主張《山海經(jīng)》經(jīng)過劉向、劉秀兩次校定,與前文所引畢沅看法近似,但內(nèi)涵卻不一樣。畢沅認為十三篇本為劉向校,十八篇本則是劉秀在十三篇本的基礎上添加《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而成。袁珂先生則認為劉向舊校本十三篇與劉秀新校本十八篇內(nèi)容一樣,只是分篇方式不同而已,即舊校本《山經(jīng)》為五篇,新校本《山經(jīng)》為十篇。
袁行霈先生同樣主張《山海經(jīng)》兩次校定說,他認為:“漢成帝時尹咸將《山經(jīng)》五篇,《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校定為《山海經(jīng)》十三篇。哀帝時劉秀另據(jù)三十二篇本重行校定、刪汰,改編為十八篇?!盵7](13)根據(jù)其文所列“《山海經(jīng)》篇目演變表”,可知他所說劉秀另校中的《山經(jīng)》為十篇,與袁珂先生的看法相同。他認為劉秀新校是“另據(jù)三十二篇本重行校定、刪汰,改編為十八篇”,那《漢志》十三篇與劉秀校定十八篇的內(nèi)容應該不一樣。如果二者內(nèi)容一樣,那劉秀為何不利用舊校本,因為利用舊校本只需要把《山經(jīng)》五篇分為十篇就行了,何需大費周章地另校呢?如果二者內(nèi)容不同,班固為何著錄尹咸的舊校本而不著錄劉秀的新校本?因此,尹咸舊校、劉秀另校的兩次校定之說有種種不通之處,同樣難以成立。
對于劉秀校定本十八篇與《漢書·藝文志》十三篇之間的矛盾,日本學者小川琢治《山海經(jīng)考》提出一種全新的看法。他首先否定了畢沅認為劉秀校定十八篇本和今本十八卷相同的意見,認為:“劉秀所進十八篇實與現(xiàn)行經(jīng)文之最初十三篇相當,換言之,則劉氏十八篇之目,乃分合便宜上之篇數(shù),不過是《南山經(jīng)》以下五篇,合以《海外》《海內(nèi)》兩經(jīng)八篇,與十三篇為同一之經(jīng)文焉?!盵8](16)這為解決十三篇與十八篇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于十八篇如何與十三篇相同,小川琢治提出了兩個看法:一是《五藏山經(jīng)》十三篇,加上《海外四經(jīng)》與《海內(nèi)四經(jīng)》兩篇,再加上郭璞注《水經(jīng)》三篇,共得十八篇。二是《五藏山經(jīng)》十篇,加上《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亦得十八篇。對自己所提出的看法,小川琢治頗為自信,他說:“此兩見解中,無論取如何之見解,而十八篇之目,對于和《五藏山經(jīng)》五篇與《海外》《海內(nèi)》兩經(jīng)八篇為十三篇之目,均無何等之齟齬?!盵8](18-19)第一種看法是將《五藏山經(jīng)》分為十三篇,又將《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壓縮為兩篇,即每四篇為一篇,還要加上《水經(jīng)》三篇,完全是天馬行空式的浮想聯(lián)翩,沒有任何可信性。第二種看法以《五藏山經(jīng)》為十篇,有宋代《道藏》本《山海經(jīng)》的篇目作為支持,而《海外四經(jīng)》《海內(nèi)四經(jīng)》本身就是八篇,因此第二種看法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大概是受了小川琢治論文的影響,袁珂先生和袁行霈先生分別得出了相似的看法。袁珂先生論述說:“‘定為十八篇’,當然應該除去‘逸在外’的《荒經(jīng)》以下五篇,因為這五篇劉秀并沒有收在他所校錄的《山海經(jīng)》里。《五藏山經(jīng)》五篇加《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止得十三篇,合于《漢志》形法家的篇數(shù),卻與劉秀自定的《山海經(jīng)》篇數(shù)不合。”他進而解釋說,《五藏山經(jīng)》古有兩種分篇方式,分為五篇的是一種,是最古的分篇。但該經(jīng)每篇分量不一,有的實在太多了(如《中山經(jīng)》包括十二經(jīng)),成冊和翻檢均甚不易,于是后來又有了變通的新的分篇法,即將此經(jīng)分為十篇。他同樣引用了宋尤袤《山海經(jīng)》跋文中所提到的《道藏》本《五藏山經(jīng)》即為十卷作為證據(jù),并認為:“《道藏》本所根據(jù)的乃是晉唐舊本,故這種分篇的辦法,也是淵源很古的。我疑心將《五藏山經(jīng)》分為十篇,就是劉秀采取的一種新的分篇法。這個假設若是成立,則許多先前不能解決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例如劉秀表文說‘定為十八篇’,那就是將用新分篇法所分的《五藏山經(jīng)》十篇再加上《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恰恰是十八篇?!盵5](23)袁先生的主要論點和關鍵證據(jù)都和小川琢治相同,但論述過程較小川琢治要詳密。
袁行霈先生同樣認為劉秀校定十八篇不包括《大荒經(jīng)》等五篇,而是《山經(jīng)》十篇加上《海外經(jīng)》四篇和《海內(nèi)經(jīng)》四篇,并以《〈山海經(jīng)〉篇目演變表》的形式予以展示。關于《山經(jīng)》十篇,他是以腳注的形式做出解釋,引用《愛日精廬藏書續(xù)志》卷三所錄宋本《山海經(jīng)》尤袤跋文所提到的《道藏》本作為證據(jù),說:“此《道藏》本,《山經(jīng)》分為十卷,或即出劉秀校本?!盵7](13)小川琢治的論文同樣引用《愛日精廬藏書續(xù)志》卷三所錄宋本《山海經(jīng)》尤袤跋文所提到的《道藏》本作為證據(jù),二者相承之跡十分明顯。
對小川琢治等人的研究,有學者認為:“劉歆校定的十八篇定本,其實和班固《藝文志》著錄的十三篇本只是分篇形式的差別,其內(nèi)容則是相同的。它們沒有包括《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果真如此,那么困擾我們很久的《漢書·藝文志》和《上〈山海經(jīng)〉表》之間篇目的所有矛盾就迎刃而解了?!盵9]事實上,矛盾并沒有解決,只是離解決矛盾近了一步。首先,宋代《道藏》本《山經(jīng)》雖然分為十卷,但《道藏》本與劉秀校本相距千年,怎么能夠肯定劉秀采用的就是《道藏》本《山經(jīng)》分篇法呢?其次,劉秀校定本既為十八篇,其所作的《七略》一定會著錄為十八篇,那么以《七略》為藍本的《漢志》同樣應該著錄為十八篇,才符合諸文獻傳衍的邏輯。
事實上,諸家都肯定劉秀校定十八篇與《漢志》十三篇內(nèi)容相同,即今本《山海經(jīng)》的前十三卷,那么《漢志》著錄為十三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以《漢志》十三篇為坐標,采用倒推法的話,那么《漢志》的藍本《七略》同樣應該是十三篇,自然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所稱《山海經(jīng)》也應該是十三篇。其實早在20世紀40年代,程憬先生就曾指出:“表云十八篇,‘八’字疑乃‘三’字之訛。”[10]五十余年后,有學者提出了相同的論點,但論述卻更為詳細,可補程氏之不足:
《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為劉歆別置而沒有上呈給皇帝,上呈的只是改編后的十三篇。所以劉歆所上《表》當為“十三篇”。后來在《山海經(jīng)》流傳過程中,或有人將《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之別置文字與通行之十三篇合一處,遂成今日十八篇之數(shù)。復有人見合后的十八篇與歆《表》抵牾,遂將歆《表》中“十三”輕率地改為“十八”,以與流傳本相符,卻沒顧及到又與《藝文志》相左。[11]
這是關于劉秀校定本十八篇問題最為合理的一個解釋。事實上,劉秀校定本原本為十三篇而非十八篇,并不只是一個大膽的假設,還是有跡可循的。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說《山海經(jīng)》是:“內(nèi)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盵2](11)其中“內(nèi)別五方之山”,明顯是指《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五篇,南西北東中,故云“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保黠@是指《海外南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八篇,南西北東各分內(nèi)外,故云“八方之?!?。從表文“五方之山”“八方之?!钡谋硎鰜砜?,已經(jīng)明確指向劉秀校定本就是十三篇。表文內(nèi)容沒有涉及《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可證《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確實不在劉秀校定本內(nèi),可以定論。
劉秀表文應該是附在十三篇本《山海經(jīng)》正文之前,與《山海經(jīng)》一起流傳于世③。后來郭璞為《山海經(jīng)》作注,將《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附入《山海經(jīng)》,劉秀表文依然在列,但改劉秀表文“十三篇”為“十八篇”的人可能并不是郭璞。我們看傳世本最早的宋淳熙七年(1180)尤袤池陽郡齋刻本《山海經(jīng)》的結構。首先,是郭璞的《山海經(jīng)序》。其次,是目錄。再次,是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最后,是正文。我懷疑將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中的“今定為一十三篇”改為“今定為一十八篇”者,就是尤袤,為的是與郭璞注本十八篇的數(shù)字吻合起來。為什么這樣說呢?一個關鍵的證據(jù)就是,稍早于尤袤本之前的薛季宣(1134—1173)在《浪語集》卷三十《敘〈山海經(jīng)〉》一文中說:“古《山海經(jīng)》,劉歆所上書十三篇,內(nèi)別五山,外紀八海?!盵12]明確記載劉秀所上書為十三篇,所記載的是五山八海。薛季宣所見到的劉秀表文作“十三篇”,尚為不誤之本,稍后于他的尤袤本即作“十八篇”,那么妄改“十三篇”為“十八篇”的不是尤袤又能是誰呢?
劉秀校定本《山海經(jīng)》十三篇,而據(jù)表文,用于校定的原本則多達三十二篇。畢沅《〈山海經(jīng)〉古今本篇目考》云:“劉秀表曰‘凡三十二篇’,今合《五臧山經(jīng)》及《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共三十四篇?!敒椤摹种`也?!盵6](5)三十四篇的細目即《五臧山經(jīng)》二十六篇(包括《南山經(jīng)》三篇,《西山經(jīng)》四篇,《北山經(jīng)》三篇,《東山經(jīng)》四篇,以及《中山經(jīng)》十二篇)和《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經(jīng)》四篇。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畢沅是主張今本劉秀表文“所?!渡胶=?jīng)》凡三十二篇,今定為一十八篇”的“十八篇”即今本《山海經(jīng)》十八卷的,為什么他又說“凡三十二篇”只是今本《山海經(jīng)》的前十三卷呢?最可能的原因就如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疏敘》所說“除《大荒經(jīng)》已下不數(shù),已得三十四篇”[13](599),三十四篇與三十二篇數(shù)字較為接近,若再加上《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則為三十九篇,與三十二篇相差太過懸殊。何況《漢志》著錄為十三篇,不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因此說三十二篇不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亦不至于太過唐突。當然,對于“三十二篇”既然不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又如何校定出包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的“十八篇”的難以回答的疑問,就只好回避了。
然而三十四篇與三十二篇雖然接近,但畢竟還有二篇的差異,因此畢沅說“‘二’當為‘四’字之誤”。我們認為,“二”和“四”二字的字形相差甚遠,傳寫致誤的可能性很小。小川琢治否定了畢沅的觀點:“然就于‘二’字為‘四’字之誤,只就前所述至《海內(nèi)經(jīng)》止,此外更未說明其理由。然而觀于《玉?!匪撸小?,兩處皆作‘二’字,而畢氏之說,未見其別有根據(jù),是可謂近于大膽之臆定而已?!盵8](7)他進而提出《五藏山經(jīng)》二十六篇每兩篇合為一篇,得十三篇。《海外四經(jīng)》和《海內(nèi)四經(jīng)》有圖畫,每篇當各分為二篇,八篇分為十六篇。因此,《五藏山經(jīng)》十三篇,加上《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十六篇,再加上《隋書·經(jīng)籍志》所載郭璞注《水經(jīng)》三篇,正好三十二篇[8](17-18)。與畢沅的看法相比,小川的看法無疑更近于大膽之臆定矣。無論是分《五藏山經(jīng)》二十六篇為十三篇,還是認為《海外四經(jīng)》和《海內(nèi)四經(jīng)》有圖而八篇分為十六篇,都沒有任何證據(jù)。至于說三十二篇還包括郭璞注《水經(jīng)》三篇,更是匪夷所思。
除了畢沅認為三十二篇應為三十四篇之誤外,學者一般認為三十二篇是劉秀校書底本的總數(shù)。袁行霈先生就說:“畢沅猜測三十二篇是三十四篇之誤,這是為了湊合今本篇數(shù)(《山經(jīng)》二十六篇,《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經(jīng)》四篇),恐不足信。從劉秀表文看來,他這次校定時所依據(jù)的底本篇幅較大。他將三十二篇‘定’為十八篇,自然經(jīng)過一番辨析考訂,首先刪去一些內(nèi)容,其次將經(jīng)過刪汰的《山海經(jīng)》重新分篇。刪去的部分沒有進上,逸出在《山海經(jīng)》之外,繼續(xù)流傳著,稱《大荒經(jīng)》和《海內(nèi)經(jīng)》?!盵7](12)因為是底本總數(shù),只要底本數(shù)字大于十八篇,就可以進行刪汰,進行重新分篇。
程泱先生認為劉向父子校書,所依據(jù)的版本甚多,在今傳劉向所校各書的敘錄中均有詳細介紹。他列舉《管子》《晏子》《列子》《鄧析》《子華子》《孫卿》《關尹子》諸書書錄為例予以說明。為避繁瑣,這里僅以劉向所?!蛾套印窞槔蛾套訒洝吩疲骸八V袝蛾套印肥黄?,臣向謹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史書五篇,臣向書一篇,參書十三篇,凡中外書三十篇,為八百三十八章。除復重二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外書無有三十六章,中書無有七十一章,中外皆有以相定?!盵14]程氏從而認為:
上述書錄為劉向所書(少數(shù)存疑)。在簡牘作為書籍載體的時代,圖書多單篇傳播,同一書的不同版之間差異較大,尤其是篇目方面,校書時必合中外書,刪除復重篇目,編出一個各本都有的新的篇目系統(tǒng),成為定本。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的體例稍有不同,沒有詳細介紹所據(jù)之中外版本,只言“凡三十二篇”,根據(jù)當時校書通例,這三十二篇應是合中外不同版本而言。尤其是用“凡”字,這里是總共的意思,一本則不必稱“凡”;而且前舉劉向校書書錄,出現(xiàn)六次,都是講所依據(jù)的版本的總篇數(shù)。因此,劉秀所說的“凡三十二篇”,是指校書時所依據(jù)的各種版本的總篇目數(shù)量,準之前例,至少有二至三種版本,而不是某一版本有三十二篇,也就是說,在漢代,根本不存在一個三十二篇的《山海經(jīng)》版本。各本篇目互有參差,除復重,核定為十八篇。由于劉秀所校圖書之敘錄今只存《山海經(jīng)》一種,又沒有詳細介紹所依據(jù)的各種版本,也沒有“去(除)復重”這句關鍵的話,因而引起誤解。[15]
實際上,程泱先生承認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與劉向諸書書錄體例不同,既沒有中外書目的介紹,又沒有“除復重”這句關鍵用語。因此他將二者比附,顯然不能成立。同時,文中認為“一本則不必稱‘凡’”,是沒有根據(jù)的臆說。《說文》云:“凡,最括也?!盵16]就是一個表示概括義的詞,怎么會有“一本則不必稱‘凡’”的意思呢?《山海經(jīng)》“凡”字重見疊出,舉一例以明之,《南山首經(jīng)》末節(jié)云:“凡?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就是表示概括的意思。
我認為,劉秀表文“三十二篇”應為“四十二篇”之誤,四十二篇包括《山經(jīng)》二十六篇和兩種版本的《海經(jīng)》十六篇。
在劉秀校定《山海經(jīng)》之前,今本《山海經(jīng)》的三個部分(《山經(jīng)》《海經(jīng)》和《大荒經(jīng)》)都是各自成書,單獨流傳的。從今本《山經(jīng)》的內(nèi)容看,行文體例、敘述風格也比較統(tǒng)一,二十六篇每篇末節(jié)都有里數(shù)統(tǒng)計、山神形貌、山神等級、祭祀品類等總結,而在《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五篇之末又各有山數(shù)和里數(shù)的統(tǒng)計。凡此都說明《山經(jīng)》自成體系,節(jié)節(jié)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易拆出來單篇流傳。因此,小川琢治認為:“此《五藏山經(jīng)》者,不能不視為漢以前之定本。觀其內(nèi)容,亦與其下之十三篇性質有異。如此則《五藏山經(jīng)》當然為《山海經(jīng)》中最古之文而區(qū)別之?!盵8](9)小川之說近是。我們推測劉秀所見到的《山經(jīng)》就是中秘所藏的一種,別無他本。而且《山經(jīng)》已是定本,不需要再做校定。因為《山經(jīng)》二十六篇已是定本,所以在《山經(jīng)》的末尾就沒有如《海外經(jīng)》和《海內(nèi)經(jīng)》末尾都有的校進款識“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詔太常屬臣望校治,侍中光祿勛臣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主省”。
今本《海經(jīng)》包括《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經(jīng)》四篇,一共八篇?!逗=?jīng)》八篇中,每一篇都包含“一曰”之文,這表明劉秀校定《海經(jīng)》所用的底本有兩種,共計十六篇。讓我們先看一段《海外南經(jīng)》開頭的經(jīng)文:
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
結匈國在其西南,其為人結匈。
南山在其東南。自此山來,蟲為蛇,蛇號為魚。一曰南山在結匈東南。
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
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為人長頰。
畢沅云:“凡‘一曰’云云者,是劉秀校此經(jīng)時附著所見他本異文也?!盵6](80)小川琢治亦云:“此等‘一曰云云’之語,在《海外》《海內(nèi)》兩經(jīng)所常見者,乃劉氏于校定之際,因經(jīng)文有二種,而舉其一本之異文者無疑?!盵8](68)“一曰”之文只見于《山海經(jīng)》的《海經(jīng)》部分④,這是劉秀用兩種版本校定《海經(jīng)》的關鍵證據(jù)。觀“一曰”之文,可知兩種版本內(nèi)容相同,只有個別字詞有異,劉秀就將別本相異之字詞校于正文之后。這既與存此篇而去彼篇的“除復重”不同,又與斟酌異文以定去取不同,因此在《上〈山海經(jīng)〉表》中就沒有提到“除復重”之語。
然而,“四”和“三”二字的字形并不相近,那“四十二篇”又是如何誤成“三十二篇”的呢?學者研究指出,數(shù)字“二十”“三十”“四十”在唐代以前主要以合文“廿”“卅”“卌”的形式出現(xiàn);北宋以后,“二十”“三十”“四十”才成為主要的表達方式[17]。因此,“四十二”原作“卌二”,傳寫過程中以形近而誤為“卅二”,遂成今本“三十二”。
通過前文的考察,我們知道劉秀校定本《山海經(jīng)》只有十三篇,沒有《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而且沒有跡象表明劉秀見過或校過《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然而今本《山海經(jīng)》十八卷,卻包括《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畢沅《〈山海經(jīng)〉古今本篇目考》云:“《大荒經(jīng)》四篇似釋《海外經(jīng)》四篇,《海內(nèi)經(jīng)》一篇似釋《海內(nèi)經(jīng)》四篇?!盵6](8)如果單從《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與《海外》《海內(nèi)》經(jīng)八篇的內(nèi)容看,二者確實有不少相同之處,這是畢沅稱“釋”的原因所在。袁珂先生以二者相同的小節(jié),往往是《海外四經(jīng)》《海內(nèi)四經(jīng)》較《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更為詳細為由,認為:“如果要說是‘釋’,與其說《荒經(jīng)》以下五篇的某些小節(jié)是‘釋’《海外》《海內(nèi)》諸經(jīng)的某些小節(jié),倒不如說是《海外》《海內(nèi)》諸經(jīng)的某些小節(jié)‘釋’《荒經(jīng)》以下五篇的某些小節(jié)?!盵5](13)
事實上,二者原本獨立成書,并不存在所謂相互解釋的問題。在《大荒經(jīng)》作者的心目中,四海之外就是大荒所在,這種觀念在《大荒經(jīng)》四篇中有顯豁的體現(xiàn):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荒東經(jīng)》)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大荒西經(jīng)》)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樹,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大荒西經(jīng)》)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大荒北經(jīng)》)
皆以“某海之外”“大荒之中/隅”并舉,可知四荒即在四海之外。《逸周書·太子晉》云:“善至于四海曰天子,達于四荒曰天王。”[18]四荒較四海為遠,與《大荒經(jīng)》作者的觀念亦同。劉向《說苑·辨物》云:“八荒之內(nèi)有四海,四海之內(nèi)有九州?!盵19]亦可為證。
由于《大荒四經(jīng)》與《海外四經(jīng)》二書的性質相同,所記敘的地理區(qū)域一致,因此出現(xiàn)內(nèi)容雷同亦在所難免。顧頡剛先生在《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中認為:“《山海經(jīng)》則至今流傳。其中《山經(jīng)》和《海經(jīng)》各成一體系;《海經(jīng)》又可分為兩組,一組為《海外四經(jīng)》與《海內(nèi)四經(jīng)》,一組為《大荒四經(jīng)》與《海內(nèi)經(jīng)》。這兩組的記載是大略相同的,它們共就一種圖畫作為說明書,所以可以說是一件東西的兩本記載。”[20]二者雖然有內(nèi)容相同的地方,但相異之處亦復不少,正如袁珂先生所說:“只有《大荒經(jīng)》四篇和《海內(nèi)經(jīng)》一篇記帝俊事多至十六條,為他經(jīng)所無;又有王亥神話,又有四方風和四方神的名稱,亦為他經(jīng)所無?!盵5](9)還有袁先生沒有舉到的如日月出入之山亦只見于《大荒經(jīng)》。此外《大荒四經(jīng)》以東南西北為序,《海外四經(jīng)》《海內(nèi)四經(jīng)》皆以南西北東為序。凡此都足以說明《大荒經(jīng)》本來就是獨立成書的。因此顧先生認為“它們共就一種圖畫作為說明書,所以可以說是一件東西的兩本記載”,并不符合事實。我認為,二書部分內(nèi)容雷同是因為它們在各自寫作的時候,所依據(jù)的原始資料有一部分內(nèi)容相同所致。
今本《山海經(jīng)》包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畢沅《〈山海經(jīng)〉古今本篇目考》云:“當是秀所增也?!盵6](8)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疏敘》云:“所謂十三篇者,去《荒經(jīng)》以下五篇,正得十三篇也。古本此五篇皆在外,與經(jīng)別行,為釋經(jīng)之外篇。及郭作傳,據(jù)劉氏定本復為十八篇?!盵13](600)因為畢、郝都認為劉秀《上〈山海經(jīng)〉表》“今定為一十八篇”中的“十八篇”與今本《山海經(jīng)》十八卷相同,故以《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為劉秀校定。不同的是,畢氏認為今本《山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為劉秀所增;郝氏認為五篇與古本別行,郭璞作注的時候才收入進來,從而恢復了劉秀定本的原貌。前文我們已經(jīng)論定劉秀校定《山海經(jīng)》的四十二篇原始材料中沒有《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因此畢、郝以《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是劉秀所校定者不能成立。
因為《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與古本《山海經(jīng)》(即十三篇本)中的《海經(jīng)》的部分內(nèi)容相同,很容易讓人將它們相提并論,合觀并覽?!短接[》卷九〇八引《抱樸子》云:“劉子知二負之尸,東方生識啖鐵之獸,實賴鳥禹之書,大荒之籍矣?!盵21]“鳥禹之書”自然是指《山海經(jīng)》(“鳥”字有誤),“大荒之籍”自然是指《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侗阕印返淖髡吒鸷?283—363)與郭璞(276—324)同時,或許葛洪還能見到單本流傳的《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故與《山海經(jīng)》(古本十三篇)并言。既然葛洪所見《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猶自單本流傳,而與其同時的郭璞為《山海經(jīng)》十八卷都做了注釋,因此結束《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單本流傳狀態(tài),將它并入古本《山海經(jīng)》最可能的人選就是郭璞。今本《山海經(jīng)》從此得以確立,并流傳至今。
最后,我們對上文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山海經(jīng)》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山經(jīng)》五篇、《海經(jīng)》八篇、《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原本各自成書。古本《山海經(jīng)》是劉秀主持校定的,沒有所謂的劉向、劉秀兩次校書。劉秀校定《山海經(jīng)》的時候,使用的原始材料一共為四十二篇,其中《山經(jīng)》二十六篇在漢代以前就已經(jīng)成為定本,而《海經(jīng)》有兩種版本共十六篇。劉秀主要對兩種版本的《海經(jīng)》進行合校,以“一曰”的形式保存了其中一個版本的異文。劉秀所校定的古本《山海經(jīng)》只有十三篇,不含《大荒經(jīng)》以下五篇?!洞蠡慕?jīng)》以下五篇自成書后一直單篇流傳,直到郭璞為《山海經(jīng)》作注的時候才并入古本《山海經(jīng)》,成為今本《山海經(jīng)》。
注釋:
① 劉秀,原名劉歆,為避漢哀帝劉欣諱而改名秀。又原書無此題,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疏》《山海經(jīng)敘錄》部分與嚴可均《全漢文》卷四十皆收錄此文,題作《上〈山海經(jīng)〉表》。
② 《漢書·藝文志》云:“歆于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shù)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866 頁。)
③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云:“唐無名氏《文選集注》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注引公孫羅《文選鈔》曰:‘《山海經(jīng)序》云:禹治水,巡行天下,遂令伯益主名川?!?‘川’上疑脫‘山’字。)今本不載此序,其言亦不見于劉秀奏及郭璞序中。公孫羅唐初人,《舊唐書》附見《文苑·曹憲傳》,所引之序,必六朝以前人作?!眲⑿恪渡稀瓷胶=?jīng)〉表》云:“禹乘四載,隨山刊木,定高山大川。蓋與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宋本山海經(jīng)》,郭璞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第11頁。)公孫羅所引《山海經(jīng)序》恐即劉秀表文。古人引書多節(jié)引,且稍變其文也。此可證劉秀表文確實是在尤袤本之前就已經(jīng)作為《山海經(jīng)序》而流傳。學者稱“用劉秀的名義進呈《山海經(jīng)》所用的奏章,以后就作為這部書的序文”(王成祖:《中國地理學史》,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40 頁),蓋得其實也。
④ 《大荒北經(jīng)》:“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笔俏ㄒ坏睦?,但胡文輝《〈山海經(jīng)〉札記》以為《荒經(jīng)》無“一曰”之例,“一曰”當為“一目”之形訛?!爱斆嬷猩荒俊币痪錇楣弊⑽?,《海外北經(jīng)》云:“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奔垂⑺疽?載《學術集林》卷十,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第225-227 頁)。胡文輝之說是也,《太平御覽》卷八四二引此經(jīng)作“有人一目,是少昊子,食黍”,無“當面中生一曰(目)”一句,可證確為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