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美娟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圖書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高校圖書館擔負著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保存、整理和提供利用的職能,被譽為支撐高校發(fā)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隨著網絡信息等新技術的出現與發(fā)展,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的泛在化,圖書館的傳統職能面臨挑戰(zhàn),“圖書館消亡論”的預言在全球圖書館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圖書館作為一個社會服務機構,其構成并不復雜,主要由文獻信息資源、場館、技術設施和人員等幾部分構成。其中文獻信息資源是核心資源,圖書館的本質是基于文獻信息資源的服務,無論是傳統圖書館還是數字圖書館,其服務都是直接或間接依托文獻信息資源開展的,離開了文獻信息資源,就失去了圖書館的基本特點,不能稱其為圖書館了。而場館、技術和人員都是因服務于文獻資源的存儲、開發(fā)和使用而存在。高校圖書館應該圍繞它的構成要素來定位其職能,即基于文獻信息資源的收藏保存中心,在此基礎上融合技術和人力資源拓展的信息服務中心,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教育中心,主要基于空間資源的學習和交流中心。通過這些職能,可以有效地滿足高校教學科研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滿足讀者對學習和交流場所的需求,以及培養(yǎng)讀者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和提高讀者的綜合素質。
文獻信息收藏保存職能是高校圖書館的立身之本,是其他職能呈現的基礎和動力。傳統高校圖書館以收藏紙本文獻為主,但隨著時代與技術的發(fā)展,高校圖書館應進一步拓展文獻信息資源收藏的類型和范圍,向特色資源、原生資源、數字等資源的收集與保存上拓展,以豐富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收藏的內涵,為高校讀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保障。
所謂特色館藏是指各圖書館根據自身服務目標和重點,在長期的文獻信息資源收藏過程中,形成的區(qū)別它館具有一定特點的館藏體系。它能有效減少館藏資源的同質化和重復性建設,提升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
特色館藏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突出本校的學科專業(yè)特色。根據學校的學科屬性和發(fā)展目標, 建設獨具特色的、能夠支撐本校重點專業(yè)學科發(fā)展的館藏資源。如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圖書館以本校優(yōu)勢學科農業(yè)、草原、林業(yè)、畜牧業(yè)等為特色文獻采集重點, 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農牧林業(yè)館藏體系[1]。二要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持續(xù)地發(fā)掘和整理區(qū)域特色文獻,是傳承地域特色文化和服務地方經濟的需要。如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根據“所在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發(fā)展的優(yōu)勢十分注重對蒙古學特色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為此, 本館專門設置了一個部門——蒙古學部, 主要開展蒙古學的國內外文獻的收集, 研究和開發(fā)”,[2]以滿足地域文化傳承和服務地方經濟的需求。三是開發(fā)現有的既有文獻收藏價值又有使用價值的館藏特色文獻。如四川大學圖書館組織編纂的《四川大學館藏珍本善本書影匯編》《建國前四川大學畢業(yè)論文精選》[3]。
原生資料是特色館藏的重要組成,其采集、鑒定和整理, 成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趨勢。高校在科研教學和文化活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內容豐富、信息含量大的有收藏價值的原生資料,如教師授課的教案、課件,記錄學校學術活動和重大事件等的照片,文本以及影像, 網站、電子郵件等。相比商業(yè)數據庫,這些原生資源更加形式多樣、精彩紛呈,更能符合學校的教育方向,貼近讀者需求。
原生資源建設作為一種文化,高校圖書館負有收藏和傳播的重任,而目前許多高校沒有對原生資源加以重視和保護,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首先從思想上重視這個問題,再輔以制定必要的實施細則,指定專門的負責部門,持續(xù)留心地去做這項工作,才能形成別具一格的館藏特色。如內蒙古師范大學和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圖書館建設的文庫閱覽室,專門收集師生出版物和學位論文,為學校的教學及科研等相關工作提供支持,發(fā)揮特色文獻最大的使用價值[1]。
圖書館的傳統文獻收藏以紙本資源為主,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海量的文獻資源以數字化形式出現,并因其提供的信息新、快、便于檢索和使用等優(yōu)點成了高校重點收藏與建設對象。但也不能因此忽略紙本文獻的建設與收藏,紙本文獻經過了出版社層層把關出版,質量上有保障,在閱讀上綠色環(huán)保,又便于批注反復閱讀,一直是全民閱讀的主要載體。因此,在信息資源收藏上,既要守護傳統紙質文獻的重點收藏地位,又要兼顧數字文獻的建設與收藏,二者合理規(guī)劃,各取優(yōu)勢,融合發(fā)展,充分保證文獻信息資源的完整、齊全、新穎、前沿。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文獻信息的作用,更好地滿足高校讀者對文獻信息資源多方面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的目的就是為了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向讀者全面開放所有的信息資源,利用新技術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職能,是時代賦予圖書館的使命。
《圖書情報詞典》中對參考咨詢服務的解釋為:“解答讀者咨詢,指導和幫助讀者檢索各種情報,開展各類專題服務工作?!痹趯嶋H工作中,傳統參考咨詢服務主要是以面對面的形式,對讀者到館使用圖書館資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圖書館將數字技術與參考咨詢服務相結合,借助E-mail、網頁、微信、QQ、BBS等網絡平臺為讀者提供數字參考咨詢服務,并且應用Blog、RSS、WIKI等技術通過對讀者日常閱讀內容的整合分析,主動將讀者偏好的信息資源推送到讀者面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為讀者提供智能的、個性化的參考咨詢服務,提高了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做好參考咨詢服務既是一個專業(yè)技能問題,更是一個理念與態(tài)度問題。在高校圖書館具備了一定的文獻信息資源與技術服務條件之后,能否做好信息服務就是一個態(tài)度問題了。如在疫情期間,針對“如何讓校外用戶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如何讓讀者獲悉并利用一些數據庫商提供的免費資源?”等問題,如能及時公告讀者,并向讀者提供多種使用方法及詳細說明,就能有效解決畢業(yè)生和科研人員撰寫論文的迫切之需,從而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價值。站在讀者的角度上想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種服務理念與態(tài)度問題。
館際共享服務是彌補館藏資源不足,滿足讀者特殊信息需求的有效方式。館際互借需要經過“讀者—圖書館A—圖書館B—讀者”這樣一個流程 ,存在回復率低、速度慢等缺點。文獻傳遞是依托互聯網在館際互借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圖書館或信息擁有者將讀者需要的文獻或其代用品以數字模式直接或間接傳輸給使用者的一種服務。具有及時、高效和便捷的特點,但存在覆蓋面較小,受益用戶局限的缺陷?!白罱?一種基于網絡的館際共享新模式已經出現。如由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等多家著名財經高校圖書館聯合發(fā)起的中國財經教育資源共享聯盟已利用云存儲工具為聯盟成員提供了可在線訪問的特色資源網絡共享空間。利用這種云端空間,聯盟成員可以將各自建設的特色資源備份到該網絡云共享空間,避免了直接訪問各自校園網可能遭遇的進入障礙,實現了成員內部的資源互通共享。”[4]
優(yōu)化信息資源導航平臺能輔助用戶高效獲取信息資源。優(yōu)化方式有:首先通過圖書館主頁,館刊、微信公眾號等媒介,讓用戶了解圖書館擁有的資源和能提供的服務。其次,優(yōu)化圖書館主頁。一個用戶界面友好的主頁,對其所提供的服務,擁有的資源,都在主頁上給予清晰的分類指引,用戶按照指引就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最后要為讀者提供一站式的檢索平臺。圖書館要將不同類型與結構的數據庫統一整合到一個檢索平臺下,為讀者提供一站無縫式的信息資源導航平臺,減少用戶的檢索時間和精力。
高校開展信息素養(yǎng)和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與發(fā)展能力。而高校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充滿文化氣息的人文環(huán)境,先進的技術設施,高素質的專業(yè)館員,使高校圖書館成為開展與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的教育中心。
大學圖書館肩負著教育職責,這個教育職責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信息素養(yǎng)教育實現的[5]?!靶畔⑺仞B(yǎng)是一種快速收集、準確鑒別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信息素養(yǎng)這一概念是信息產業(yè)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國提出,并很快得到傳播和推廣?!盵4]從1984年起,《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納入高校圖書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總體而言,該課程還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并發(fā)揮應有效果。21世紀是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信息素養(yǎng)成了人類生存發(fā)展的一項基本能力,它有助于人類解決信息社會里遇到的各種生活和工作難題。因此,高校圖書館有責任對讀者深入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首先,加強對圖書館所有員工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一般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往往有一個專門負責的教學部門,如學科服務部, 教學工作一般由圖書館學歷層次較高的取得教師資格的員工擔任。其他部門的員工一般沒有經過系統專業(yè)的信息素養(yǎng)技能培訓,因此常導致其中一些員工對于讀者咨詢的常見問題,如數據庫檢索和相關軟件使用等問題,無所適從不能給予明確答復。所以,圖書館除了盡可能地為非教學部門的員工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外,還要注重日常在館內開展普及信息素養(yǎng)技能的業(yè)務學習。只有提高圖書館全體員工的信息素養(yǎng),圖書館才能上下聯動,從源頭上提高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質量,從而更好地為用戶提供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服務。其次,把信息素養(yǎng)教學嵌入其他專業(yè)學科的教學當中,在課前,圖書館老師主要負責向學生傳授針對該學科應該檢索哪個數據庫和怎樣檢索的知識,以協助學生初步快速獲取該學科的相關信息,在課程的中、后期,信息素養(yǎng)教學應該是圍繞學生課中學習、課后練習和考試當中遇到的問題而開發(fā)的教學內容。通過與其他學科教育的結合,圖書館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上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后,逐漸形成覆蓋全校師生員工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網絡,以促進高校員工普遍信息素養(yǎng)能力的提高,推動高校團體和個人的發(fā)展和進步。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更是知識經濟時代,“美國學者布魯克認為: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核心任務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而是素質教育。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 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 養(yǎng)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身心發(fā)展的基本品質?!盵6]圖書館是高校學生的第二課堂,是公益性的學術服務機構。全面系統的文獻收藏、優(yōu)雅寬敞的內部環(huán)境,向讀者全面開放的特性,學生不用考慮費用,可以心無旁騖地利用內設的一切資源,圖書館成為他們學習、沉思、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發(fā)展綜合素質的重要基地,是他們調整知識結構、充實文化生活、拓寬知識視野的文化寶庫。圖書館對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是學校其他教育部門無法比擬的。
高校圖書館應通過積極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推廣活動,如文學經典名著精美圖文展,攝影、繪畫、詩歌朗誦大賽、大學生就業(yè)類圖書展、信息素養(yǎng)檢索大賽和不定期的講座、展覽、沙龍等富含知識迭代更新與技能互動等文化活動,從通識教育、就業(yè)指導、信息素養(yǎng)教育和其他技能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圖書館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空間的舒適性、藝術性,不僅具備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而且能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成為他們學習、閱讀和社交的好去處。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高波對我國“雙一流”建設大學的42所高校圖書館開展了空間服務調查,發(fā)現當前54.7%的大學圖書館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空間再造,將“空間”作為圖書館重要資源開展“空間服務”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所在[7]。從20世紀90年代起,好多高校圖書館紛紛興建新館,改造舊館,開展新空間、新服務。各高校圖書館都在竭力打造一個更加貼合用戶需求、不僅囊括了傳統圖書館的所有功能,而且支持各種學習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能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的功能空間。
信息共享空間是圖書館開展空間服務的創(chuàng)新成果之一,是基于物理空間開展的到館服務,是圖書館在新的技術環(huán)境下,為了滿足讀者的多元需求,為讀者提供的便捷的、一站式的支持學習、閱讀、學術交流、休閑和社交等多種功能的服務空間。信息共享空間既可以是建設新館時直接對空間進行規(guī)劃布局,也可以是改造舊館,重新劃分的多功能空間。不論是哪一種,遵循的原則是不變的:就是整合和優(yōu)化圖書館的技術、環(huán)境、空間、文獻信息資源和人力等資源優(yōu)勢,無縫地融入為用戶提供的服務當中,打造一個能導學、助學、促學的多功能服務空間。一般提供個人安靜的學習區(qū),小組討論區(qū),文化和藝術展覽區(qū),休閑餐飲區(qū)、3D打印區(qū)、多媒體視聽區(qū)等。如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圖書館從2014年起,不斷地進行著空間改造:增加了支持團體討論學習的小包間,配置了長方形大桌子,為使用筆記本電腦提供了USB電源插口;可供休閑閱讀的餐飲區(qū),同時提供飲料、點心和讀物;傳統閱覽室設置了支持個人學習的電腦工作區(qū);閱覽室外中廳的公共空間配置了桌椅,增設了個人學習區(qū),和適用于休閑、交流、閱讀的各式的小圓桌座椅和沙發(fā);對窗戶和照明也進行了改造,增加了空氣流通性,提高了照明度。信息共性空間更凸顯人性化的服務功能,為讀者構建了一個集成多種資源和服務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里讀者可以廣泛而便利地獲取各種學習資源,滿足自身閱讀、學習和學術交流或一般性社交需求?!霸絹碓蕉嗟膱D書館有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為讀者提供寫作、技術使用和研究服務,并且為讀者的社交活動提供如咖啡館、酒廊等場所,實體圖書館成為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和休閑娛樂中心的綜合體。”[8]
圖書館作為讀者活動的第二起居室,應充分開發(fā)自身的空間功能,為讀者提供自主學習、團體討論和學習交流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社會交流等多種能力,成為學生開展學習,閱讀、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
圖書館的職能研究是學界的一個永恒話題,圖書館是一個生長的有機體,隨著生產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圖書館也在不斷地重新審視與定位其職能發(fā)展方向。文章從文獻收集與保存、信息服務、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教育、學習與交流中心四個方面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在新技術環(huán)境下的職能定位。其中,對文獻收集與保存職能,提出了文獻收藏與保存的范疇和類型;對信息服務職能,提出開展參考咨詢、館際共享和優(yōu)化信息資源導航平臺等服務手段;對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教育職能,提出加強對全體館員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嵌入其他專業(yè)學科的教學當中和通過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人文環(huán)境和閱讀推廣等活動提升用戶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和綜合素質;對學習和交流職能,提出通過打造信息共享空間為每一位到館讀者提供多功能服務空間,滿足讀者個性化的學習和交流等需求。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眻D書館就是讀者無償享受知識資源、提升個人能力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