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劼
(南京理工大學 黨政辦公室,江蘇 南京 210094)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帶來了重大危機,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用艱苦卓絕的努力交出了一份讓世界矚目的“抗疫答卷”。在這場抗疫斗爭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所展現出的偉大抗疫精神,應當大力弘揚和積極宣傳,同時,這種精神更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動的教材。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圍繞疫情防控中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引導當代大學生在重大疫情防控中思考、歷練和成長,推動抗擊疫情和立德樹人深度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和深遠影響,廣大青年身處其中也深受震動[1]。2020年3月,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yōu)勢轉化為防疫斗爭的強大力量,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yōu)勢,講述戰(zhàn)“疫”一線感人故事[2]。2020年9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印發(fā)通知,對結合開學入學教育開展抗疫精神宣傳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宣傳、教育部門要組織全國各類學校,結合秋季開學、新生入學教育,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宣傳偉大抗疫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和信賴,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通知的出臺,更加表明在疫情防控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鑄魂育人作用。
進入2020年以來,國際環(huán)境日趨錯綜復雜,中美貿易爭端、科技爭端持續(xù)發(fā)酵。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發(fā)展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前所未有。2020年也是我國發(fā)展十分關鍵的一年,是“十三五”收官、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jié)點。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我國國內形勢和對外交往均面臨巨大考驗。不斷變化的形勢和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想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隨著疫情在全球不斷擴散和蔓延,世界各國處置疫情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不同文化的差異使得各國政府對疫情的認識和理解也存在差異,但究其根源還是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這些都反映在了疫情阻擊戰(zhàn)的方方面面。正是因為這些差異,帶來了國際上不同的輿論聲音,出現了不和諧的言論和負面的信息,在網絡等新媒體渠道不斷傳播,對當代廣大青年學子的世界觀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很大干擾。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近年來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2016年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8年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2019年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2020年召開“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這些重要教育會議的召開,既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方向提出了“四個服務”的明確要求,又對高校強調了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凸顯了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4]。這充分體現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黨和國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社會進步發(fā)展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經濟發(fā)展穩(wěn)步提升,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質量;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我國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布滿了荊棘,也遇到了很多挫折。當前,國際形勢不斷變化,大學生思想較為活躍,在互聯網高速發(fā)展下,更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干擾,加上有些部門和高校對思政課的地位和作用還認識不到位,課堂教學成效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小的短板[5],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很多困難。
當前,部分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核心關鍵技術仍存在被“卡脖子”的困境,2020年以來,更多的高校被列入“實體清單”,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面臨較多阻礙。在“十四五”發(fā)展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大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德才兼?zhèn)涞膭?chuàng)新型精英、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然而,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當代大學生對此的認識和把握還不夠到位,加上仍然存在不少優(yōu)秀學子出國留學后定居國外的現象,與祖國發(fā)展、社會進步同頻共振的立場不夠堅定,給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大學生思想較為活躍,易于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卻時常忽略對信息的鑒別。進入5G時代,移動互聯網終端發(fā)展迅速,信息傳遞的渠道呈現立體化、多樣化趨勢。世界范圍內各種信息交互變得更加容易,但也對學生群體帶來了負面干擾,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間,部分國外媒體對我國抗擊疫情進行了不實報道,也存在不少負面評價,這都需要大學生們對信息進行正確篩選、學會理性判斷,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例如,疫情期間,赴美留學的許可馨通過微博發(fā)表有關疫情的不當言論,嚴重傷害了廣大同胞的感情,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思政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思政課的質量和效果十分重要,思政課教師隊伍又是上好思政課最為關鍵的因素。當前,高校注重專業(yè)課教育,卻常常忽視思政課教育,導致思政課建設的效果不理想;不少高校工作人員對協(xié)同育人、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和把握還不夠深刻,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還不夠健全和完善;很多高校都存在思政教師隊伍不足、能力不強的問題,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師生配比要求,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數量還不能滿足高校的實際需求,這些都是需要破解的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6]。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堅韌奉獻、團結協(xié)作,構筑起同心戰(zhàn)“疫”的堅固防線,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凸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越性,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7],這些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寶貴素材,有助于激發(fā)當代青年筑牢愛國奮斗的理想信念。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每一條生命,是我國在這次抗擊疫情中體現出的最基本原則。人命關天是頭等大事的道德觀念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一直存在的,根深蒂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以人民為中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作為最重要的價值追求。在疫情爆發(fā)初始,我國就采取緊急措施,立即封鎖了武漢和湖北,各省也緊急啟動了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各地方按照統(tǒng)一部署,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魄力。無論老幼,不分國籍,只要在華境內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我們國家全力護佑的,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黨和國家可以不惜一切,這正是因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疫情發(fā)展趨勢逐漸平穩(wěn),經濟社會發(fā)展逐漸恢復正常,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湖北武漢是疫情最初爆發(fā)之地,也是疫情最集中最嚴重的地域,全國人民都心系湖北、心系武漢,傾盡全力幫助湖北和武漢走出困境。全國19個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對湖北省進行對口支援,充分體現舉國體制的優(yōu)勢。抗疫需要什么,中國企業(yè)就造什么,全國超3000家企業(yè)經營范圍新增“口罩、防護服、醫(yī)療器械”等,這是多么強大的動員和團結力量。在疫情面前,14億中國人民緊緊站在了一起,同命運、共呼吸,一同面對生死考驗,不畏懼、不退縮,顯示出中華民族團結的強大凝聚力。
中國人民在關系國家興衰和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是能有一大批勇敢無畏的人們挺身而出,集中體現了敢于和一切困難斗爭的頑強意志。疫情之中,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解放軍、武警官兵、科技工作者、志愿者等等,不懼危險,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用平凡的身軀守護住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這就是新時代的獻身精神。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勇敢逆行,為抗疫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作出了杰出貢獻。湖北省3000多名醫(yī)護工作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柳帆、夏思思、彭銀華等英烈在與疫情的殊死較量中,把生命定格在抗疫戰(zhàn)場上。在這次抗疫斗爭中,參加抗疫的醫(y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這些民族脊梁、抗疫先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素材。
面對疫情,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冠病毒,必須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以嚴謹的態(tài)度,弄清疾病的傳播途徑、原理和危害等,才能科學制定應急措施和救治方案,有效抑制疫情的蔓延。在與疫情的斗爭中,科研專家們和一線醫(yī)護人員堅持發(fā)聲,將新的發(fā)現及時公開,避免了大眾恐慌,制止了謠言傳播。比如,實施隔離硬管控、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案,搶建方艙醫(yī)院、研發(fā)疫苗、有序推動復學復工復產等等,都是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開展的。正是憑借著科學分析、科學判斷、科學決策和科學處置,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蔓延。
疫情不分國界,在全球性傳染病大流行嚴峻形勢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已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國在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過程中,與各國間的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也與各國共同應對諸多挑戰(zhàn),展現出了大國的風范。疫情初始,世界各國紛紛向我們伸出援手,為我國抗擊疫情提供應急支援。在疫情不斷發(fā)展擴散蔓延全球時,中國人民以“投之以李,報之以瓊瑤”的做法,向各國加倍施以援助。這種講信義、重情義、勇擔當、敢負責的態(tài)度充分展現了我國愿與世界各國和衷共濟,和平友好發(fā)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樹立了良好的大國形象。
我國防控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充分彰顯了面對生存危機時中華民族所展現的精神,凸顯了在應對重大挑戰(zhàn)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展現了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中國擔當。在開展疫情防控中,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統(tǒng)一指揮、科學部署的堅強領導力,各級政府高效動員、系統(tǒng)調度的快速反應力,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積極應對、全面落實的堅決執(zhí)行力,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共渡難關的強大凝聚力。
這次抗疫,對于14億中國人來說,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開放式、體驗式的中國制度自信公開課。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當抓住契機,進一步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國內很多高校在疫情初始和常態(tài)化防控時期,開展了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進行了不少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課堂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疫情初始,很多高校通過網絡直播、線上公開課等多種形式,將偉大抗疫精神作為重要素材,融入思政課、形勢政策課、專題黨課、專業(yè)課等課堂教學之中,回應學生普遍關注的思想疑惑和熱點問題,穩(wěn)定了學生的思想,取得了良好效果。清華大學舉辦“國家戰(zhàn)‘疫’中的中國經驗和民族精神”主題團日活動,引導同學們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強化擔當精神,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青年。中國人民大學講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展望》,全面分析疫情對經濟形勢的影響,公開課上線一天,觀看量超過500萬人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講抗疫過程中體現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增強“四個自信”,彰顯思政課程的“大格局”和“高規(guī)格”[8]。南京理工大學鼓勵老師將以科研成果助力抗疫的生動案例融入專業(yè)課堂教學,引導廣大學生學習偉大抗疫精神,充分發(fā)揮科學研究的力量,為促進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和保衛(wèi)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出貢獻。通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課程教育,讓同學們深刻地了解防疫工作者們的偉大犧牲,清晰地認識到作為大學生在戰(zhàn)“疫”中應當承擔的責任,努力將專業(yè)作為“看家本領”,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能力,以自身專業(yè)特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洪流之中。
大學校園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重大活動和典禮,這對全體學生而言都是人生極其重要的時刻。武漢大學在2020年的“開學典禮”上,積極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向抗疫英雄致敬,講述抗疫一線的英雄事跡,激勵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報國。南京理工大學在2020級新生“入學第一課”中,結合學校代代傳承的軍工獻身文化,將由200多名黨員干部組成的“蘭杉先鋒突擊隊”的抗疫正能量傳遞給廣大青年學子,鼓勵他們以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奮斗與祖國發(fā)展同頻共振。通過參與學校精心組織的活動,在偉大抗疫精神的感染下,同學們更加明確了志向,鼓足了干勁,堅定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和不懈奮斗的信心。
文化傳承是大學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大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同時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應當積極發(fā)揮文化傳承的優(yōu)勢和經驗,充分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將樹立正面抗疫典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作為文化宣傳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在學校主頁開辟“共渡難關愛在工大”疫情防控專題,及時向廣大師生宣傳國家和地方關于防疫的決策部署,發(fā)布學校的防控工作安排,積極做好科學防疫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南京理工大學廣大青年學子深受偉大抗疫精鼓舞,發(fā)揮專業(yè)特長,打響設計戰(zhàn)“疫”,先后推出戰(zhàn)“疫”海報、戰(zhàn)“疫”視頻等作品百余份,為網絡空間注入了強勁正能量;組織編排多部抗疫紅色舞臺劇,演繹呼吸機生產一線員工與疫情一線共同克難、復工復產的故事,以及師生投身測溫儀器研發(fā)的故事,弘揚抗疫英雄負重前行的奉獻精神。
自爆發(fā)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持續(xù)了一年,按照疫情當前的發(fā)展形勢,可能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其對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必將持續(xù)更長時間。此次疫情傳播范圍之廣,感染人群規(guī)模之大,死亡人數之多,在人類發(fā)展進程中都是屈指可數的,注定將載入史冊。疫情之下,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一致,風雨同舟,“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價值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中國各界和各族人民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抗擊疫情,作出了卓越貢獻,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所展現出的偉大抗疫精神,值得我們致敬、學習和弘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抗疫精神得到了許多嘗試和創(chuàng)新,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寶貴經驗,形成了常態(tài)化的工作實踐,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