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嶸嶸 姜桂平 李紅亭 崔 振/江蘇省泰州市農業(yè)農村局
江蘇省泰州市按照“有序推進、試點示范、探索創(chuàng)新、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加強頂層設計,細化工作目標,強化督導落實,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泰州市轄91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園區(qū)),1436個涉農村(居),已全部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股份量化、登記賦碼、系統(tǒng)錄入、證書發(fā)放六項重點工作任務。其中,量化集體經營性資產54.19億元,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398.6萬人,系統(tǒng)已生成股權證書117.5萬份,生成率100%;已打印證書113.31萬份,發(fā)放率達96.4%。
強化組織領導。在推進改革工作之初,及時成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農業(yè)農村、財政、民政、國土、審計、市場監(jiān)管等涉農部門工作職責,確保形成工作合力。召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會,下發(fā)《關于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監(jiān)管創(chuàng)新工作 穩(wěn)步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和“項目單”。
強化財力支持。在開展清產核資階段,市、縣、鄉(xiāng)鎮(zhèn)三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2060萬元,專項用于工作經費和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幫助開展資產清查和資產資源測繪,出具規(guī)范的清產核資報告。為確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各級財政對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給予一定經費保障,專項安排工作經費580萬元,其中:市級財政100萬元,用于培訓及第三方評估驗收,從而保障改革工作高效運轉。
強化培訓機制。開辦6期清產核資、改革政策、評估驗收等業(yè)務培訓班,受訓人員覆蓋到市(區(qū))、鎮(zhèn)(街道)、村(居)等相關人員,使改革隊伍全面掌握政策法規(guī),吃透業(yè)務要領。在改革工作推進過程中,安排專業(yè)人員下沉到基層開展不間斷輪訓,確保培訓全方位、不留死角。
強化宣傳引導。各地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條幅、村干部入戶宣傳講解、發(fā)放《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資料匯編》《致群眾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動員,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全市共懸掛橫幅1500余條,發(fā)放《資料匯編》5000本、公開信300萬多張,在全市上下營造了重視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濃厚氛圍。
完善一套政策。從職能定位、組織機構、成員管理、股份管理、資產管理與運營、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為便于基層操作,下發(fā)了改革的操作流程、合作社的示范章程、登記賦碼的簡易清單、評估驗收的標準供各地參考,確保改革工作在制度框架內有序推進。
設計一套路徑。在方案制定上,明確要求會議、簽字、公示、表決等程序規(guī)范。在人員摸排上,堅持上門核實、戶代表簽字、及時張榜公布。在重大事項上,堅持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股權設置全部由成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方可實施,確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該組建的班子“一個”不缺、該召開的會議“一次”不少、該走完的流程“一步”不差、該統(tǒng)計的數據“一點”不錯、該處理的問題“一件”不拖。要求做到:“一戶一證五確認”,即:一戶發(fā)放一本股權證書,在人員摸排、成員代表推選、成員身份確認、股份量化、股權證書發(fā)放五個環(huán)節(jié)必須由家庭成員簽字確認,尤其是在股權證書發(fā)放上要求拍照留證,確保改革程序合法合規(guī)。
把好清產核資關。在清核范圍上,從賬面資產拓寬到賬外資產,確保不留“盲區(qū)”;在組織實施上,聘請41家會計事務所、29家測繪公司參與清核,做到專業(yè)可信;在資產管理上,開發(fā)設計清產核資模塊,建立集體資產資源信息庫,所有清核數據與“三資”監(jiān)管平臺數據實現同步更新、無縫對接。全市核清村級集體總資產177.89億元,清理集體經濟合同32450份,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奠定物質基礎。
把好成員確認關。遵循“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guī)范、資格唯一、群眾認可、公開透明”的原則,在身份界定方面實行“三榜公示”,即首先根據戶籍底簿對成員身份初步摸底,由工作組初審,村民會議認定,進行一榜公示;之后根據各村討論通過的成員身份確認辦法,再次確認成員身份,進行二榜公示;最后根據二榜公示反饋情況,對誤確、退確、漏確人員進行補確,再進行三榜公示,有效避免“兩頭空、兩頭占”問題,防止漏報、錯報、重報。
把好股權設置關。堅持尊重群眾意愿,靈活設置股權。針對早期試點改革中資產量化口徑不一致情況,按照新一輪深化改革精神,重新制定資產量化辦法,以清產核資結果為基礎,將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全部折股量化到全體成員。對需要設立集體股的村,原則上,集體股數所占比例不超過總股數的30%。對無集體經營性資產量化的村,以設立“人口股”的形式,明確初始股東成員身份及農戶所應享受的初始股份數額。原則上,股權管理實行“量化到人、固化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轉”的靜態(tài)管理模式。
把好民主決策關。各村的改革實施方案、成員身份界定辦法(草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草案)等由工作組制定后,全部提交成員(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履行設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相關程序,理事會、監(jiān)事會成員及理事長、監(jiān)事長均由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所有結果全部向全體成員公開并拍照留存。
把好賦碼登記關。積極對接市場監(jiān)管、行政審批部門,協(xié)商解決如何簡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注銷程序這個難題。經過多方協(xié)調,各相關部門聯(lián)合召開專題會議并形成《關于協(xié)調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相關問題》會議紀要,明確簡化村集體經濟組織轉注登記工作要求及流程。截至到目前,在原經工商注冊登記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在行政審批部門辦理注銷手續(xù),并按照新的規(guī)范在農業(yè)農村部門重新進行登記賦碼。
堅持壓實責任到位。建立產權制度改革周報制,實時掌握面上工作情況,實行按周通報至市(區(qū))部門,按月通報至市(區(qū))政府,形成一級壓一級、層層抓推進的工作格局。
堅持督查檢查到位。市級組織開展專項督查,針對督查中發(fā)現的問題,要求各地由點及面,加強整改落實;市(區(qū))組織開展工作“回頭看”,著重從程序規(guī)范、公開公示、成員簽字等方面進行逐鄉(xiāng)逐村檢查。
堅持評估驗收到位。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對91個涉農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園區(qū))隨機抽查280個村,進行全程跟蹤評估,對于不按規(guī)定程序執(zhí)行、不公開公示以及群眾不認可的,要求重新返工,直至符合標準,確保改革工作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化。同時市級組織對第三方抽查評估的村、鎮(zhèn)進行評估復核,對存在的問題現場糾正、限期整改。
堅持矛盾處置到位。在清產核資過程中,對不規(guī)范經濟合同、村民小組間的權屬糾紛等及時進行處理;各地在集體成員身份確認中,跟蹤出嫁女成員身份確認情況,不回避矛盾,不擱置問題,充分發(fā)揮各部門綜合協(xié)調作用,積極維護婦女兒童權益,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