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
摘? 要:高中生物學課程是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課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該學科需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論證式的教學能夠通過論據(jù)進行分析推理,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判斷,最后得出正確主張,在整個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質疑、反思的能力,正符合新課程標準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科學思維;論證式教學
一、學情分析
“細胞膜”這一節(jié)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在講授過程中很多教師一直是采用講授法,但是講授方法很容易引起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指人們對于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這個現(xiàn)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本人覺得這種效應突出表現(xiàn)在教師的講授效果上,教學中適當簡短的停止講解,要比滔滔不絕地講解更易于學生記憶。
二、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論證“細胞膜在功能上具有選擇透性”。
教師先引導所有細胞都是有邊界的,該邊界就是細胞膜,細胞膜控制著物質的進出。
提出問題:細胞膜在控制物質進出方面是否具有選擇性?
學生猜測:細胞膜在控制物質進出上具有選擇性。
尋找證據(jù)? 資料一:在浙科版必修一的28頁有一個紅墨水對玉米籽粒的染色實驗,該實驗證明活細胞對于紅墨水幾乎不吸收,而死細胞卻不能阻擋紅墨水進入細胞內。
得出結論:活細胞膜對物質的吸收是具有選擇透性的。
第二部分:用論證法來解釋“細胞膜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提出問題: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細胞膜具有這樣的功能肯定也是和它的結構密切相關的。那么細胞膜到底是什么成分構成的呢?
資料二:歐文頓的實驗:1895年歐文頓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過上萬次實驗,發(fā)現(xiàn)脂類物質更加容易通過細胞膜。
學生做出猜測:細胞膜可能是由脂質組成的。
尋找證據(jù)? 資料三:20世紀初科學家在進行細胞膜化學成分分析時,需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把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放在水中吸水后,會造成紅細胞破裂,里面的物質會溶出,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就是細胞膜。通過分析得知其化學成分組成如下:蛋白質、磷脂以及少量糖類。
得出結論: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質的結論。
那么這些成分是如何結合在一起構成細胞膜的呢?
第三部分:論證“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脂雙層”。
資料四:向學生展示浙科版必修一教材29頁磷脂分子的圖形(下圖1)。從該圖可以看出磷脂分子是由頭部親水的磷酸基團和親脂(疏水)的脂肪酸組成的。
提出問題:根據(jù)磷脂分子的特性,在空氣—水的界面上如何排列?
學生提出猜測:在該界面上磷脂分子的頭部向水、尾部向空氣。
如下圖2所示。
尋找證據(jù):資料五:1925年,E.Gorter和E.Grendel用有機溶劑抽提人的紅細胞質膜的膜脂成分,以便測定膜脂單層分子在水面的鋪展面積,發(fā)現(xiàn)它是紅細胞表面積的二倍。隨后,人們發(fā)現(xiàn)質膜的表面張力比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低得多,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成分則表面張力降低。
資料六:20世紀50年代,電子顯微鏡誕生。1959年羅伯特森(J.D.Robertson)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
得出結論:細胞膜是“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三層結構。
教師補充資料七:冰凍蝕刻技術。冰凍蝕刻(freeze-etching)技術是將冰凍斷裂的樣品的溫度稍微升高,讓樣品中的冰在真空中升華,而在表面上浮雕出細胞膜的超微結構。如圖3
學生完善:原來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的整個貫穿、有的部分在膜中,有的整個露在膜外。
第四部分:論證細胞膜是流動的。
提問:細胞膜是靜態(tài)的還是動態(tài)的呢?
尋找證據(jù):資料八:1970年,科學家在誘導人、小鼠細胞融合過程中(下圖4),將其中一種細胞的抗體蛋白如小鼠細胞的抗體蛋白以熒光染料染色,再將這種帶有熒光的抗體放入融合細胞所懸浮的介質中。起初抗體只和小鼠細胞的表面抗原(H-2抗原)結合,結果小鼠細胞表面有了熒光,細胞融合后,不到1h,兩種抗原就逐步平均分在融合細胞的表面。
得出結論:細胞膜是在流動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
教師總結:目前被大家公認的細胞膜模型就是下圖5的質膜流動鑲嵌模型。該模型的基本骨架為脂雙層,蛋白質整個貫穿、有的部分在膜中,有的整個露在膜外,而且細胞膜中的各種成分都是可以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