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陳敬勝
論瑤族奏鐺歌謠中的涉農(nóng)知識譜系
王 琴 陳敬勝
(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瑤族是在南嶺走廊崇山峻嶺中不斷遷徙的南方少數(shù)民族,在耕山歷史中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山地智慧。通過奏鐺歌謠之農(nóng)事歌謠的分析,可以見出瑤族不僅會“耕山”還會“耕作”,在民族史中,通過與周邊族群的交流交往交融發(fā)明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農(nóng)業(yè)文化,構建了涉農(nóng)知識譜系。
瑤族;歌謠;農(nóng)業(yè)知識
瑤族是南方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在南嶺走廊山區(qū)來回遷徙已逾千年,并在歷史長河里發(fā)明了具有地方性與民族性特征的地方文化。其中歌謠是一朵奇葩,蘊含著豐富的農(nóng)業(yè)知識,涵蓋了歷法、農(nóng)耕知識與酒文化,自成體系。本文以瑤族奏鐺歌謠中的農(nóng)事歌為研究對象,在文本分析中構建瑤族歌謠中的涉農(nóng)知識譜系。
瑤族受地理空間影響,生產(chǎn)模式以耕山為主,在外族群看來瑤族不知道怎么種田,缺乏農(nóng)業(yè)知識體系。實則不然,瑤族民間歌謠中就暗含了豐富的農(nóng)業(yè)知識。
沙餅子歌
正月了了雷公叫,二月犁頭貼地行,三月谷種滿田撒,四月秧苗漸漸青,五月挑鍬看田水,六月把腳練禾蔸,七月看禾禾上嶺,八月看禾禾帶花,九月看禾禾大熟,十月收歸倉里藏。人話做種亦無葉,人話做糍亦無糖,姊妹相邀做沙餅,嘰里咕嚕上龍床。[1]83
該歌謠以女性口吻按照月份敘述了瑤族水稻耕作過程,從二月開始犁田準備播種直到十月份才收割,水稻生命周期橫跨7-8個月。
圍壇歌
正月桃花發(fā),正春二月李花開,三月桐木花正開,四月金斗發(fā)天開,五月南球江上發(fā),六月芙蓉花正紅,七月蓮花塘下發(fā),八月禾花谷上生,九月葛藤花過路,十月雞公花正紅,十一月梅花謝落地,十二月山茶滿樹紅。[1]296
將每月最具特征的花作為歷法的象征,是瑤族的紀年手段。如看到桃花開,就會想到正月。遇到雞公花開就明白時令進入十月。在該歌的后半部分,對十二月花名做了進一步的描述:
正月正,云露遮山能火煙,寒露過山等三等,等著桃花過嫩心。二月二,二月李花白繒繒,又摘一枝頭上插,又摘二枝伴手行。三月三,三月花開春正深,春水深深不通過,報子拗花來定親。四月四,四月金花白栽栽,四月嶺頭花謝了,問子拗花隨即來。五月南球江上發(fā),南球江發(fā)在江中,春水深深不通過,空見風吹落草中。六月六,六月芙蓉花正紅,手里托來又怕?lián)P,口里含來又怕融。七月七,七月蓮花佛殿安,摘來一枝手上伏,莫嫌手上世無賤。八月八,八月煙花口里生,又摘一枝頭上插,又摘二枝伴手行。九月齊藤過花路,二人花邊進花園,幾時守得花園里,蕩開花園插花心。十月十,十月雞公花正紅,又摘一枝頭上插,又摘二枝伴手行。十一月梅花嶺球球,梅花桿上題紅橋,歸家說報娘村眾姊妹,一桿好花望共收。十二月山茶花,郵寄下海買金花,買得真花十二樣,樣樣排來真繡花。[1]296
通過詠花,賦予生活以美的享受?!傲萝饺鼗ㄕt,手里托來又怕?lián)P,口里含來又怕融”一個“揚”,一個“融”就把芙蓉花的嬌貴展露無遺。又如“三月花開春正深,春水深深不通過,報子拗花來定親?!毙蜗蟮赜没ū磉_了汛期,以花傳達了婚期。
十二月生產(chǎn)歌
輪到今年算到村,正月立春雨水勤;二月驚蟄春分暖,鋤頭開山刮開嶺。
正月種竹二月樹,清明掃墓好下種;掃墓下種播苞米,番薯芋頭樣樣種。
犁田耙田秧下田,秧苗下田多積肥。積肥多了多生產(chǎn),增加收成好養(yǎng)命。
多勞動的可多食,加多天數(shù)和人工。多打石頭多燒灰,多放石灰趟田中。
三月趟田四月鋤,立夏以后是小滿。過了小滿種大麥,五月芒種到夏至。
六月小暑和大暑,禾子黃來谷又熟。小暑來到吃黃粟,大暑到來吃稻谷。
七月立秋到處暑,多種番薯來養(yǎng)活,八月白露似春風,八月大禾黃又黃
九月寒露又霜降,割回大禾堆滿倉。十月大雪小雪到,番薯芋頭收轉回。
十一月里冬至到,九十莊稼已收來,臘月大寒小寒到,砍九嶺材斬十竹。[2]9
此歌謠以月份為主線,節(jié)氣為節(jié)點串起瑤族開山開嶺、播種、耕作等主要農(nóng)事。
“一年之計在于春”,深居南嶺山區(qū)的瑤族對“春”格外敏感,奏鐺歌謠之《萬段曲》就是一首永春歌。
春到了,百般木葉共含花,人屋有雙心里好,弟屋無雙心里愁。春到了,百般木葉共含枝,人屋有雙心里好,弟屋無雙心里愁。春到了,百般木葉出來齊,新葉出來舊葉落,舊葉地中成地苔。春到了,百般木葉出來先。新葉出來舊葉落,舊葉地中成地倫。
春到了,百般陽鳥叫啾啾,牯牛盛在人欄里,早禾谷種在人倉。春到了,百般陽鳥叫啾啾,牯牛盛在人欄里,早禾谷種在人州。春到了,百般陽鳥叫啾啾,天光早起犁秧地,緊把犁頭貼地行。春到了,姊妹相邀去買牛,姊妹相邀下峒買。三百貫錢買個牛。[1]402-403
該歌謠以女性視角敘述了瑤族的耕作。前半部分訴說的是瑤族的苦悶,后半部分擺脫苦悶之氣氛,描寫了姊妹相邀去買各種生產(chǎn)工具的細節(jié)。表達了一種夢醒了無路可走還得走的悲情。同時刻畫了瑤族女性從事砍山、燒山、犁田、耙田等重活等重活的場面。《廣西瑤族社會歷史調查》(七)之《春歌》,則從男性視角記錄了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新鋪鄉(xiāng)政府保留的一首《春歌》,反映了瑤族的耕種生活。
春歌
春到鄉(xiāng),哥也憂來妹也憂,哥憂沒有春牛用,妹憂無種沒秋收。
春過往,哥心慌來妹心慌,哥慌谷種沒落土,妹慌水田沒插秧。
春深了,哥妹相邀去買牛,來到市場見價漲,賣塊青山買一頭。得牛了,哥妹商量買犁耙,春忙犁耙又漲價,買把犁耙賣個家。
家里貧寒受苦多,幾丘小田在沖角,田頭生有千年樹,田中野草多過禾。
家里貧寒受苦多,幾丘小田在沖角,鳥仔夾來老鼠吃,只剩捍草不見禾。
窮苦人家種沖田,田中叉滿野樹根,三天難犁半塊田,搞壞犁耙喊王天。[2]2
這首《春歌》既敘事了如《萬段曲》般的苦澀人生,又增加了男女分工合作的情節(jié),描寫鼠災、鳥災、谷種對土壤、水等農(nóng)業(yè)條件的選擇性問題,凸顯了耕作的艱難。
奏鐺歌謠中的《踏田曲》《荷葉杯曲》則記錄了瑤族的耕田的全過程。如《踏田曲》:
踏田便踏大峒田,莫踏深山細丘田,深山細田多木樣,拗斷犁頭空過年。踏田便踏大洞田,莫踏細沖木樣田,深山小田多木樣,拗斷犁頭不奈何。[1]402
《踏田曲》歌謠運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比藝術反復詠嘆耕作之不易。一方面渴望大田峒,發(fā)出“拗斷犁頭空過年”之類的感嘆。另一方面卻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耕作場域所面對的“細丘田”“細沖木樣田”“深山文墨田”之痛。
瑤族的田不僅狹窄、肥力奇缺還距離聚居點路途遙遠,去一趟耕田頭發(fā)就因風散亂。踏田之后,就進入播種環(huán)節(jié)。首先是選種子。
得田了,姊妹入倉籌老禾,籌得老禾十二姓,姊妹歸家報老爺。得田了,姊妹入倉撿老粟,撿得老粟十二姓,姊妹歸家報老妻。糯禾雜,得娘撿得糯禾真,得娘撿得糯禾盡,撿盡糯禾心便生。[1]403
鑒于種子在農(nóng)業(yè)耕作中的特殊地位,瑤族對種子的篩選充滿了敬畏之心,負責篩選種子的是“女性”,在瑤族看來“女性”篩選的種子具有更強的繁殖力,可以獲得更多的收成。選完種子之后,便開始了播種環(huán)節(jié)。
得田了,又擔谷種下田家,禾種下田有七夜,未經(jīng)三夜都生芽。得田了,又擔谷種下田家,又擔谷種下田種,谷種下田有七夜,未經(jīng)三夜出谷頭。得田了,又擔谷種下田明,禾種下田有七夜,未經(jīng)三夜?jié)M田青。得田了,又擔谷種下田耕,禾種下田有七夜,禾經(jīng)三夜?jié)M田生。秧長了,姊妹相邀去作秧,有工作得三封半,無工作得半封秧。[1]403
從播種環(huán)節(jié)開始,農(nóng)事歌謠由之前的“悲”慢慢過渡到“希望”的田野。
《荷葉杯曲》與《萬段曲》為姊妹篇。內(nèi)容上前后相接,在氣氛上發(fā)生了改變,《荷葉杯曲》充滿了喜慶,如《掘田了》:
掘田了,姊妹相邀作笑思,作笑不知田中事,不知黃桿正包穗。掘田了,姊妹歸家作笑樂,作笑不知田中事,不知黃桿正包腸。七月看禾上一節(jié),八月看禾禾帶苞,九月看禾禾大熟,十月看禾禾歸倉。[1]405
這段短短幾行就出現(xiàn)了4個“笑”字,在歡樂中揭示了谷子生長的過程。
禾熟了,不放深山班真知,班真得知不好事,擔郎禾谷上橫頭。
禾熟了,姊妹相邀去放田,上田下田都放了,收拾黃禾無萬千。禾熟了,姊妹相邀去放杯,上杯下杯都放了,收拾黃禾無萬堆。禾熟了,姊妹相邀去放塘,上塘下塘都放了,收拾黃禾無萬倉。[1]406
禾熟了是好事,但也帶給了他們一些煩惱。生怕林中各種動物破壞、踐踏、盜食谷物。農(nóng)事歌謠又從“喜”轉入了“悲”與“恐”。
瑤族有十二姓,把所耕作之“黃禾”也分為十二姓。十二姓黃禾總的來說分為“糯禾”與“粳禾”兩類。“粳禾”適合做飯“六姓做飯飯柔軟”,“糯禾”釀酒甜美“六姓造酒是糖漿”。瑤族沿襲至今的瓜簞酒就是用糯米加酒曲發(fā)酵形成的。
南嶺瑤族居住的山區(qū)濕寒重,所以男女都喜酒,到了無酒不人生的地步?,幾迦嗣穸颊f自己的酒文化濃厚?!逗扇~杯曲》歌謠里記載了瑤族釀酒的工藝流程。
白米平天黃桿糯,流是深山細葉劉,流葉深山嶺上水,流過屠衍水埠頭。青山便有梅火樹,細葉流藤纏上身,五婆執(zhí)歸造炳藥(酒藥),凡人吃酒飲自醉。造酒杜康會造酒,又剩嫩葉四邊幫,造酒原來有七夜,未經(jīng)三夜?jié)M房香。造酒杜康會造酒,又剩嫩葉四邊圍(注:圍住塔子沿),造酒原來有七夜,未經(jīng)三夜起琉璃。[1]408
該歌謠敘述的是“瓜簞酒”的做法,由于度數(shù)低帶甜味,瑤族把“瓜簞酒”作為飲料喝。瓜簞酒的制作工藝是用糯米加酒曲加泉水,放到壇缸里任其自然發(fā)酵,直到出絲絲,也就是“琉璃”即可。
酒出了,斑竹斑斑出酒抽,琉璃團圓來搖酒,大葉團圓尋酒頭。酒出了,又請樂家提出燒。男人多行不在屋,女人把火四邊燒。[1]408
酒飯在酒曲的作用下發(fā)酵,只是釀酒的關鍵一步,還需要用木甄子蒸酒。“酒出了,又請樂家提出燒。男人多行不在屋,女人把火四邊燒”,瑤族蒸酒的義務落到女性頭上,按照歌謠的解釋是“男人多行不在屋”,似乎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原因。
釀酒工藝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會不會釀酒,被作為衡量一個瑤族女性能干與否的標準之一。瑤族的酒除了糯米酒和燒酒之外,還有諸多的養(yǎng)生酒。常見的藥酒有蜂子酒、蛇酒、鞭酒、雞爪酒、醣榔果酒、金銀子酒等十多種酒?,庒t(yī)有五虎、九牛、18鉆、72風藥之說,藥酒的種類也很多,每一種酒都有特殊的功效?;旧隙家造铒L寒為主兼有治療跌打,強筋壯骨補腎,氣血雙補的功用。
瑤族為什么喜飲酒?除了驅趕濕寒外,因酒還具有其他功能。第六段《飛江南》,記錄酒有還有換錢和替代檳榔的功能。
酒熟了,又請家人抽入房,便有大哥聲氣急,酒站落臺取酒漿。酒熟了,又請樂家提上賣,應守三年酒上賣,二十貫錢買一壇。檳榔貴,檳榔貴在廣州南,郎今要取檳榔吃,吃了檳榔滿面紅。檳榔貴,檳榔貴在廣南東,郎今要取檳榔吃,吃了檳榔面都紅。檳榔貴,檳榔貴在廣南京,郎今要取檳榔吃,吃了檳榔面都青。檳榔貴,檳榔貴在廣南山,郎今要取檳榔吃,撐船過水到南山。
檳榔貴在廣南頭,郎今要取檳榔吃,吃了檳榔心都愁。[1]408
南嶺山區(qū)不產(chǎn)檳榔,瑤族奏鐺歌謠里有檳榔的記載,應該與南嶺走廊作為一帶一路的交匯區(qū)有關。從《飛江南》歌謠看瑤族男子曾經(jīng)爵過檳榔,檳榔容易上癮,經(jīng)濟困頓的瑤族消費不起?,幾迮跃屯ㄟ^歌謠來勸瑤族男子戒掉檳榔。飲酒具有檳榔的部分功能,因此是檳榔較好的替代品。
三升大米釀大酒,釀得三瓶鄧(等)娘吃,人來客去吃三杯,吃了一瓶捧壁行。三升大米釀大酒,釀得三瓶等兩瓶,人來客去吃三杯,飲了一瓶捧壁吐。[1]408
這段歌謠描述了瑤族好客的禮儀?!皝砜腿コ匀粤艘黄颗醣谛?,飲了一瓶捧壁吐”?,幾暹@種燒酒后勁很足、好進口、口感好。
好酒亮(量),亮(踉)去亮(踉)回顯酒頭,亮去亮回顯高酒,真節(jié)平平樓上眠。好酒漿斟,落臺頭臺尾香,好酒飲盞當千盞,好雙連個當爺娘。好酒漿,斟落臺盆花樣長,好酒飲盞歸床睡,老人飲了歸床睡,后生飲盞話又長,好酒漿,斟落臺頭臺尾香,老人吃盞歸床睡,后生飲盞使刀槍。[1]408
醉酒之后的瑤人是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歌謠里也有了描述?!袄先孙嬃藲w床睡,后生飲盞話又長,老人吃盞歸床睡,后生飲盞使刀槍?!本苿艑θ说挠绊?,因年齡段不同而不同,對老年人而言,喝點酒好入睡,而對于年輕人來說,酒是一種興奮劑,醉后不僅興奮,話多,力量也大。
大碗酒,來時衍衍去時空,來時酒瓶滿房有,去時酒瓶滿房干。大碗酒,吃了身紅面帶花,來時吃娘下馬酒,歸去斟郎上馬茶。大碗酒,吃了眼紅面又青,來時吃娘下馬酒,歸去斟郎上馬茶。[1]408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只是北方漢子的豪爽,在南嶺瑤族村寨也是如此,有過之而無不及,瑤族男女都是大碗喝酒,來客人時,總想著讓客人“豎著進去,橫著出來”?!皝頃r衍衍去時空”形象地描繪了這種醉酒的感覺?!皝頃r酒瓶滿房有,去時酒瓶滿房干。”干了如此多的酒,焉能不盡興?“身紅面帶花,眼紅面帶青”把酒后的丑態(tài)形象化了。瑤族男女平等,在接待客人時也如此,沒有部分漢族地區(qū),女性不上席的習俗?!皝頃r吃娘下馬酒,歸去斟郎上馬茶?!迸耘憔?,男性倒茶服務的描寫躍然紙上。瑤族的酒文化由此可見一斑?!皷|老飲酒醉醺醺,東老飲酒醉泥泥。”誰能與我同醉的豪氣依然?!斑@種滲透進日常生活中的酒已經(jīng)使酒本身超脫了它自身的“物”性,使其具有了與人相關的社會屬性?!盵3]
瑤族奏鐺歌謠最早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于南嶺走廊的瑤族集聚區(qū),在文字傳入瑤區(qū)后,經(jīng)歷了瑤漢文人的再書寫,內(nèi)容涵蓋了文學、史學、哲學等多學科,成為瑤族最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借助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走進歷史田野,在歷史語境中對奏鐺歌謠的文本進行分析,可以窺見瑤族不僅在遷徙史中發(fā)明了豐富的山地文明,同樣也創(chuàng)造了璀璨的農(nóng)業(yè)文明,構建了農(nóng)業(yè)譜系,這對于我們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打開了一扇窗戶。
[1]李祥紅,鄭艷瓊.湖南瑤族奏鐺田野調查[M].長沙:岳麓書社,2010.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編輯組.廣西瑤族社會歷史調查(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周大鳴.飲酒作為山地民族的一種生活方式——以黎、瑤、侗三個山地民族村寨為例[J].民俗研究,2018(1):135.
2021-04-28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瀟賀古道契約文書搜集、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8YBA380)。
王琴(1993-),女,湖南永興人,湘南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社會管理與社會發(fā)展。陳敬勝(1964-),男,湖南江華人,人類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會發(fā)展與基層社會治理。
G03
A
1673-2219(2021)04-0050-04
(責任編校:潘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