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文科背景下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徑

2021-12-05 15:30陳麗媛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文科動畫幼兒

陳麗媛

(平頂山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99)

在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為更好地適應我國的現代化教育進程,教育部提出了“新文科”這一概念,即通過跨學科的方法拓展傳統文科學科的知識邊界,尤其注重與科技相結合,實現文理交叉,從而推動人文社科專業(yè)的學科發(fā)展。在具體的“新文科建設”部署中,教育部于2021年3月正式發(fā)布了關于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的通知,以便更好地呼應哲學社會科學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理念。“新文科建設”的核心觀點是在繼承傳統人文社科特色與構成的基礎上,將現有的文科資源加以整合,并同時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計量學、大數據,通過更為科學的學科整合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的文科學習思路,從而實現知識的擴展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國內有學者認為:“新文科是以繼承與創(chuàng)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文科的更新升級,從學科導向轉向以需求為導向,從專業(yè)分割轉向交叉融合,從適應服務轉向支撐引領?!盵1]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文科教育應當立足于現有學科、專業(yè),根據當前社會人才需求,重新審視人才培養(yǎng)方案,在原有知識體系基礎上充分延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而言,其專業(yè)課程最核心的內容是如何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況,科學、系統、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叭娼逃钡哪康捏w現了學前教育專業(yè)本身所具備的跨學科性質,它必須從各種專業(yè)、學科身上求寶,如科學教育、衛(wèi)生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梢哉f,“新文科”理念與學前教育專業(yè)就有著天然的近親性,那么深入探索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新文科”發(fā)展就顯得格外重要?!皠赢嫛笔且婚T凝聚了美術、攝影、音樂、文學等多個藝術范疇的綜合藝術,區(qū)別于文學等其他藝術,動畫的跨媒介屬性使其能夠充分調動各種藝術門類的內容與形式,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審美元素,從而營建出一個個充滿想象的,并且與現實生活相得益彰的幻想世界。對于幼兒而言,其主要依靠事物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進行思維,動畫的藝術特點也恰恰契合了兒童的心智特征。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動畫這一媒介,為滿足這一教學需求就必須培養(yǎng)專業(yè)的幼兒動畫教育人才,在此過程中就涉及動畫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的教學,其中涵蓋了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文學等學科的知識,這種跨學科的才培養(yǎng)路徑,將文化藝術創(chuàng)意設計與幼兒教育技能相結合,在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一專多能的同時,實現了“新文科”理念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诖耍疚膶⒔栌伞靶挛目平ㄔO”的理路,探索學前教育與作為影視學科分支的動畫學、動畫教育之間的融合發(fā)展之路,從而分析闡釋新文科背景下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徑。

一、以何教育:幼兒動畫教育的理論進路

當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并未將影視動畫學課程納入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相反,作為同門類藝術學科的音樂舞蹈學、美術學,早已與學前教育專業(yè)進行融合,音樂教育、舞蹈教育、美術教育已然成為幼兒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隨著現代信息、媒介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數字社會使得幼兒在科技的浪潮中不得不面對電視、電影、短視頻、動畫等數字媒體的“轟炸”,這就使得幼教從業(yè)者必須擴大藝術教育的范疇,將動畫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得幼兒規(guī)避數字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上,將契合幼兒身心特征的動畫從數字商品轉化成教育工具。但是,要想從學科建設層面真正將動畫教育納入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中,就必須厘清幼兒動畫教育的理論進路,分析幼兒為何適合動畫教育?周星教授認為:“新文科建設最大的難度是對既有學科相對成熟體系的‘破壞’?!盵2]要想對學前教育的現有藝術教育體系進行“破壞”,就必須從理論上為影視動畫學的介入提供合法性,因此,本部分將從幼兒的心理特征、情感認知、審美等層面對動畫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行理論闡釋。

從幼兒思維發(fā)展階段來看,幼兒思維最初是直觀行動思維,然后出現具體形象思維,最后發(fā)展起來的是抽象邏輯思維[3]。而3—6歲幼兒正處于其中的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幼兒的思維需借助直觀形象輔助實現。再由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論可知3—6歲學齡前兒童認知水平正處于前運算階段,幼兒在這一階段開始擺脫對具體動作的依賴,能夠通過頭腦中對事物的表征進行思維,而這一表征則主要表現為表象和語言。由此可知,幼兒期對外界的認知主要是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的彼此聯系來進行,而不是依靠對事物的內在本質或關系的理解。幼兒不論思維方式中的直觀形象,還是認知方式中的表象,都可通過動畫片中的動畫形象進行表達,通過相應形象去傳遞現階段幼兒需要了解的部分內容。而此時,動畫形象的出現也不僅僅是人物本身那么簡單,同時包含了形狀、色彩、光線、聲音等要素,這種需要強大視覺和聽覺器官參與的活動形式,更是賦予了動畫片特殊的使命。

例如,動畫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哪吒“生而為魔”卻要“逆天改命”的成長故事,影片留給幼兒最深刻的記憶可能就是一個大眼睛、齊劉海、綁著兩個小丸子頭的哪吒小子,而不是成人所能夠了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幼兒先天性心理結構模式使得他們在面對一個藝術形象時,往往對欣賞對象不加過多的分析和綜合,而是憑借第一印象,以清晰且活躍的感覺來進行判斷。動畫正是以強烈的視覺藝術效果滿足幼兒對事物直觀形象的需求。

兒童作為發(fā)展的個體,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huán)境、教育、自身活動等因素,受幼兒學習特點的制約,環(huán)境這一影響因素在幼兒期占有較大比重。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認為:“從書本上能吸收到的知識是死的,是間接的,而從大自然和大社會獲得的知識是活的,是直接的?!盵4]這一觀點強調兒童能夠在與社會、自然相處的過程中直接獲取知識。而涵蓋了社會文化、自然科學等內容的動畫,也因此承載了作為“活教材”的使命。例如,迪斯尼3D動畫《米奇妙妙屋》通過劇情中“妙妙工具箱”的出現,幼兒可以和米奇一起選擇合適的工具解決遇到的困難,影片能夠很好地鍛煉幼兒形狀、數字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這種互動型的動畫片能夠使幼兒在不自覺中就學習到了動畫里提到的相關知識內容。

但同時也應當注意動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蒙臺梭利認為幼兒有一種不自覺地、潛意識地吸收外界事物的能力,稱之為“吸收性心智”。在某種程度上,幼兒能夠在與環(huán)境的不斷互動中,毫不費力地將外環(huán)境中的事物加以吸收,通過順應形成自身人格,而這種“吸收”屬于不加判斷的全盤吸收[5]。例如,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羊村成員面對灰太狼的陰謀詭計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在觀影過程中,幼兒的確能夠收獲滿滿“正能量”,但其中某些畫面則因為幼兒的無意識選擇,被吸收利用,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故事中的暴力、欺騙等行為,很容易被兒童效仿。

除了培養(yǎng)幼兒的事物認知能力,動畫還肩負了幼兒美育的重任。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而審美藝術則屬于其中較為高級的成長性需要,這種需要類型不僅依賴于前期缺失性需要得到滿足,更是一種能夠滿足自身自我實現需求的特殊需要。因此,在幼兒教育中也應當寓教于美,使得幼兒在欣賞動畫片中獲得精神滿足和愉悅,同時不斷提升其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在觀影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對藝術本身產生出一種親切感,在藝術鑒賞中獲得審美愉悅。如七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影片以畫家齊白石水墨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為創(chuàng)作原型,用水墨畫風創(chuàng)新動畫,使水墨畫動起來。幼兒通過欣賞水墨動畫片雖不至于對國畫的藝術表達產生深刻見解,但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國傳統美學的熏陶。還包括作為民族動畫典范的《大鬧天宮》,影片借鑒了大量中國古典戲曲、繪畫、建筑的美學樣式,通過音樂、色彩、造型給予兒童獨特的審美體驗,并且天馬行空的情節(jié)想象、夸張的動作設計也都符合兒童的欣賞心理。動畫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其多樣的表現手段,如繪畫、音樂等,使得動畫具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價值,美輪美奐的畫面、離奇曲折的故事、生動有趣的卡通人物培植了幼兒認識美、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對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培養(yǎng)幼兒道德情感具有顯著作用。

綜上,動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價值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守正和創(chuàng)新的辯證關系中,開啟新文科的探索與嘗試,在媒介革命的浪潮中真正變革幼兒教育的方法,并進一步落實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二、藝教融合:幼兒動畫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策略

人文社科專業(yè)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化的學科范式,各個學科之間往往涇渭分明,例如,中文學科已然形成了文學史、文學理論、文學批評的課程發(fā)展體系,學科壁壘固若金湯,其他學科的思維范式很難融入其中。但是,作為傳統文科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卻凸顯出其與生俱來的“新文科”“跨學科”性質,幼兒教學活動涉及的方方面面促使學前教育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擁抱其他學科,如藝術、醫(yī)學、科學等。從幼兒藝術教育而言,國內學前教育專業(y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課程培養(yǎng)方案。具體包括兒童文學、兒童戲劇、美術、聲樂、舞蹈,但美中不足的是,影視動畫課程并未被全面納入培養(yǎng)體系中,人才短板使得幼兒園動畫教學并未切實有效地進行開展。即便一些高校已經開設了電影教育、動畫教育等相關專業(yè),如北京電影學院、杭州師范大學。但所培養(yǎng)出的影視動畫教育人才畢竟缺乏學前教育的專業(yè)技能,并不能很好地勝任幼兒動畫教育。因此,問題的解決之道還是在于實現學前教育專業(yè)與影視動畫學的“藝教融合”。

幫助學生建立起影視動畫專業(yè)的知識體系是決定其今后能否勝任一線的幼兒動畫教學的關鍵。當前,動畫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娛樂或者是課堂獎懲機制中的“獎品”。教師往往無法從專業(yè)角度幫助幼兒深度分析動畫中的信息內容與表現形式,使動畫未能深入幼兒的綜合性學習中。從課程培養(yǎng)方案入手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動畫專業(yè)知識、藝術素養(yǎng)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具體的課程體系建設中應當依托學前教育專業(yè)包容性強的內涵屬性,將影視動畫學的核心知識納入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中。包括動畫概論、影視視聽語言、中外動畫史、動畫短片創(chuàng)作在內的影視動畫學核心課程都可以與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產生同頻共振,在學科專業(yè)互滲中彰顯自身的特色。從創(chuàng)新方面而言,動畫學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影視動畫藝術的基礎理論,理解動畫藝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具備動畫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基本能力,使其能夠勝任日后的幼兒動畫教育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創(chuàng)新”并不是機械的課程疊加,而是要建立一種“合”的思維,在張燕教授看來,這種“合”的思維“通過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復合、聯合、結合、相合等多種方式,促進有效配置學科內外的資源和利用發(fā)揚優(yōu)勢并彌補劣勢,從而形成新型學科重組交叉之后的合力與戰(zhàn)略影響”[6]。從微觀角度審視幼兒動畫教育中的“合”,影視動畫學的介入必須與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相互配合,例如,動畫基礎理論課程可以與學前兒童文學、美術強強聯合。一方面,與文學、戲劇等敘事藝術一樣,動畫同樣需要結構故事、刻畫人物、設置懸念、渲染情緒,因此動畫理論的學習就必須援引兒童文學的理論資源,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方法,并且童話、兒歌、兒童散文等文學資源也都能為動畫創(chuàng)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學滋養(yǎng)。而訴諸視覺和聽覺的動畫敘事又呈現出迥異于文學敘事的美學特征,從文學到動畫/影像,這種媒介材料的嬗變能夠豐富學生對于兒童文學敘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作為以美術為基本藝術表現形式的動畫必然要與學前美術課程聯手,包括繪畫技法中的構圖、色彩、線條等專業(yè)理論知識,這都可以為學生理解、掌握動畫的基本理論打下基礎,同時,“活動的美術”也能夠深化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如動畫中的3D建模、景深等。

還包括學前科學教育課程與動畫短片創(chuàng)作的雙重融合,學生可以通過制作動畫短片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科學。例如小孔成像、雨雪的形成原理、地球自轉和公轉,妙趣橫生的活動影像使科普知識變得生動、直觀。除此之外,在學前兒童游戲理論與指導課程學習中,可以將動畫靈活地運用到課程中,以便讓學生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幼兒結合動畫進行角色游戲及表演游戲的創(chuàng)編。協調合作與協同共享的新文科理路,實現了藝術與教育的對接,不僅使得學前教育專業(yè)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還將戲劇與影視學科上升到國家教育戰(zhàn)略的層面,對于影視學科的新文科建設來說同樣是重大利好。

幼兒動畫教育人才培養(yǎng)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影視動畫理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審美鑒賞能力。對于幼兒而言,動畫的作用不光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寓教于美,“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7]。美育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幼兒園教師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涵養(yǎng)。因此,必須加強和改進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美育,區(qū)別于“蜻蜓點水”式的公共藝術通識課學習,學前教育專業(yè)應當將藝術概論、美學原理納入專業(yè)課學習體系中,讓學生真正掌握藝術的基本理論,提高審美意識和能力,專業(yè)化的理論學習會對學生的藝術涵養(yǎng)、審美素質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帶領幼兒更好地認識動畫的美,包括動畫的視聽語言、故事主題、情節(jié)設置等。

幼兒動畫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多方合力,包括學校平臺、師資建設、專業(yè)設置、課程建設等等。在“聯合”的新文科思維下,應當積極吸納電影學、動畫學專業(yè)方向的教師去擴充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師資力量,在堅持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的前提下,推進教育學與藝術學的整合拓展。另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幼兒動畫教育人才培養(yǎng)必須構建一種新型的生態(tài)系統,短視頻、人工智能、3D動畫、虛擬現實技術等媒體技術都可以與動畫教育碰撞出火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是一次全方位變革,將對人類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產生深刻影響。”[8]傳統文科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同樣切合新文科的理念,在媒介信息技術的賦能下,幼兒動畫教育將激發(fā)出更大的活力。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應當充分完善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體系,對探索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可以視作是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所開展的一次新文科嘗試。因此,必須從中發(fā)現學前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力求在整合、聯合、融合中促進新時代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新發(fā)展。

三、次元破壁:幼兒動畫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固然重要,但也應當堅守本學科的主體性,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必須確保動畫服務于幼兒教育課程的總體規(guī)劃。2012年教育部印發(fā)的《3—6歲兒童學習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徳、美各方面的協調發(fā)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盵9]

基于此,《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去規(guī)劃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將之作為幼兒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在教育實踐中,為達成這五大領域的目標,應當突破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活動模式,學會利用動畫這一現代媒介技術,去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思考力、觀察力。作為教師,除了具備跨學科的動畫理論知識以外,還應當參考五大領域,并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地將動畫運用到實踐中,真正實現學前教育與影視動畫學的“次元破壁”。

首先,教師應當甄別和選擇面向特定領域的動畫片。就健康領域而言,為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就可以向幼兒播放包含相應內容的動畫片。這些動畫片可以是兒童醫(yī)院的科普動畫,也可以是動畫故事片,前者更為直觀、貼切,后者則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情節(jié)給予幼兒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動畫片《邋遢大王》中塑造了一個不講衛(wèi)生的兒童形象“小邋遢”,在影片中,小邋遢對臟東西來者不拒,當他喝了下藥的汽水后馬上變得和老鼠一樣大,這一情節(jié)的設置能夠讓幼兒清晰地感知到不講衛(wèi)生的危害,從而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還包括像《哈利學前班》《昆塔·因為所以》《巧虎偵探社》《藍貓幼兒科學》這樣的幼兒科普動畫片,它們都將看似枯燥的科學世界,用輕松詼諧的方式傳授給幼兒,如動畫片《忙忙碌碌鎮(zhèn)》,影片將日常的生活瑣事提煉成一個個偵探小故事,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用科學的方法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讓幼兒更好地認識自然、體驗社會生活。

除此之外,動畫片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如《新語文小天才》《藍貓幼兒語言》《艾米咕嚕英文小課堂》,在一個個憨態(tài)可掬的卡通形象帶領下,幼兒充分沉浸在童趣盎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跟著主人公一起學習識字、唱兒歌。包括社會、藝術領域,也能夠從動畫片中找到相應的學習內容,例如,幼兒可以在《巴布工程師》中學會齊心協力、不怕困難的精神,在《小豬佩奇》中可以對親情、友情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動畫片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認知,因為幼兒更多的是通過表象符號去認知事物,如果動畫內容過于成人化或者晦澀難懂,幼兒往往陷入迷茫,正如陳鶴琴的觀點:“兒童善惡的觀念很薄弱,所以不能選擇事物去模仿?!盵10]幼兒的模仿往往是無選擇的,這就需要教師對動畫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

在實際的動畫教學中,教師不應拘泥于單純的動畫片放映,而是應當靈活運用動畫媒介,并且發(fā)揮幼兒的能動性真正與動畫產生互動。例如,指導幼兒對動畫片進行模擬配音,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在了解劇情的情況下分角色扮演動畫故事人物,此舉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沉浸式的視聽情境區(qū)別于單方面的靜態(tài)觀影、繪本閱讀,它能夠帶給幼兒真正的參與感,在生動逼真的實時互動場景中給予幼兒更直觀、可視化的內容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動畫片所傳遞的信息知識。而作為“演員”的幼兒在模仿角色的過程中,通過與角色視點的合二為一,實現了對角色的認同,這種認同消除了外界冗余的信息,使得兒童全身心地融入角色、模仿角色,在潛移默化中認同角色的觀點。這種沉浸體驗符合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所說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是指“個體將精力全部投注在某種活動中以至于無視外物存在,甚至忘我的狀態(tài)”[11]?!巴摇钡慕巧湟舯硌荼WC幼兒有效地接收銀幕角色所傳達的知識話語。如社會教育、科學教育、健康衛(wèi)生教育等。

動畫還可以應用到幼兒游戲活動環(huán)節(jié),在游戲創(chuàng)編階段,教師根據動畫劇情設置游戲情境,讓動畫中的虛擬角色與幼兒共同參與到游戲中,通過暫停、慢放、快進等方式,使動畫的敘事節(jié)奏與現實游戲場景保持匹配,讓幼兒通過游戲獲得身心的愉悅。這其中可以運用諸如3D、AI、VR等“黑科技”,例如,“互動墻”“互動屏”通過AR捕捉面部貼紙,將幼兒變身成為卡通形象與銀幕中的動畫角色交流互動,帶給幼兒充滿樂趣的游戲體驗。還包括移動端學話的湯姆貓、動畫裝扮類小游戲、動畫短視頻都可以運用到幼兒教學活動中。

動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有更多的應用方式,本文僅僅提供了建設思路。事實上,幼兒動畫教育的內涵并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觀影教學,靜態(tài)化、平面化的觀影往往會將幼兒規(guī)訓為馬爾庫塞口中的“單向度的人”,在馬爾庫塞看來,現代工業(yè)文明背景下的技術理性,雖然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但卻使得人喪失了能動性思維,“對技術的運用是一種控制,此外,技術自身對自然和人類也是一種控制,一種法律的、科學的和計算性的控制”[12]。作為現代媒介技術的動畫、電視、電影同樣容易使幼兒喪失能動性思維,幼兒所看到的視像是由成人所建構的,幼兒自身情感體驗的缺乏,最終會使兒童的可塑性、好奇心大打折扣,導致“童年的消逝”。新文科背景下的幼兒動畫教育應當真正變革課程模式、教學形式,注重利用動畫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通過與虛擬動畫角色的游戲互動,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利用好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推進幼兒教育的現代化進程,真正將經濟全球化時代語境下的科技革命、產業(yè)革命與教育革命相結合,推進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四、創(chuàng)以致用:幼兒動畫的良性發(fā)展路徑

幼兒動畫教育的新文科建設不僅要依托教學平臺,還要與影視、動畫創(chuàng)作、理論界保持溝通合作,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實現幼兒動畫的高質量發(fā)展,使得優(yōu)秀的幼兒動畫作品更好地服務于幼兒教育。但就目前而言,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現狀并不樂觀,從市場層面來看,針對幼兒啟蒙的精品動畫少之又少,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央視動畫片庫中,共檢索到855部國產動畫片,按年齡查找,分類為“1—5歲”的國產動畫片有167部,占比不到20%[13],并且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許多幼兒動畫在創(chuàng)作上并沒有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在主題上制造激烈的正邪二元對立,在視覺上營造驚險刺激的動畫場景,這都不利于成長期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包括幼兒動畫創(chuàng)意的“同質化”,許多動畫片的角色設計、劇情設置、畫面風格嚴重雷同,甚至直接將歐美動畫進行“改造”“移植”,這所導致的不僅是文化產權上的糾紛,更重要的是,會將某些西方錯誤的意識形態(tài)灌輸給幼兒?;诖?,探索幼兒動畫的良性發(fā)展,之于幼兒教育、影視動畫市場都有著重要意義。

幼兒動畫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首先是要厘清其在市場中受眾定位與文化位置。誠然,近年來,在資本、消費人群、媒介技術等因素的多重驅動下,中國動畫產業(yè)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2016年總產值達到1310億元,到2019年攀升至1941億元[14],涌現了一大批包括《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zhàn)記》《白蛇:緣起》在內的國產優(yōu)秀動畫作品,在劇本創(chuàng)意、視覺特效以及民族化風格的探索上都代表著新時代中國動畫的最高水準。從傳播對象和消費主體上來看,這些動畫作品幾乎都涵蓋了“全齡化”受眾,動畫的“全齡化”固然能夠聯結各個年齡群體,使之找到共通的文化情感,也能夠幫助動畫作品實現票房的最大化,但事實上,“老少皆宜”也意味著動畫作品的目標受眾、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模糊化。對于幼兒而言,“全齡化”動畫往往會使其難以理解銀幕中的內容,成人世界的價值體系也會給幼兒造成不良影響,對于動畫本身而言,制片方為了“全齡票房”,簡單粗暴地將角色、劇情“低幼化”,而人物臺詞、動作則出現“成人化”,這種畸形的審美對于幼兒的危害極大。

因此,應當將動畫的市場受眾進行細分,從主題的選取、情節(jié)的設置、視覺特效的設計等方面,針對不同年齡層進行有的放矢的創(chuàng)作。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初中生、成年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個體的生命體驗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符合各年齡段審美需求的動畫作品。在動畫創(chuàng)作中,由于幼兒的智力發(fā)育還不成熟,他們很難理解某些復雜晦澀的情節(jié)劇情,因此作為編劇應盡量使敘事簡潔明了,讓幼兒充分明晰故事內容,還包括在畫面的美術設計上,區(qū)別于成年人,幼兒的感官正處于發(fā)育階段,這使得他們更適合欣賞畫面信息量較少的畫面,線條、色彩、構圖也應盡量單純、簡單,例如,《小豬佩奇》中創(chuàng)作者在人物、場景設計中采用了簡筆畫的手法,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動畫世界,包括畫面中粉紅、淺綠、亮藍等顏色也都符合幼兒的審美旨趣。在動畫角色的設計上也應盡量做到可愛、質樸、純真,相反,類似“丑哪吒”的動畫造型則不適宜幼兒觀看。

另外,幼兒動畫還應當堅守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在主題上注重傳統人文關懷,在藝術形式上探索民族化表達。當前國產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存在大量模仿國外的痕跡,從片名、主題、故事架構到敘事策略、人物造型,甚至是海報都顯露出“山寨”的特質。例如國產動畫《汽車人總動員》對美國動畫《賽車總動員》在主角形象設計、畫風上的“山寨”,還包括《大嘴巴嘟嘟》與《蠟筆小新》,《小櫻桃》與《櫻桃小丸子》,不僅在內容、形式上進行模仿,外國動畫中錯誤的思想意識也被不加鑒別地移植到國產動畫中,如恐怖、暴力、宗教,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危害。基于此,國產幼兒動畫在題材的選取上要扎根現實主義,發(fā)揮動畫的“鏡子”功能,讓幼兒通過現實生活這面“鏡子”形成對自我的認識。例如《大耳朵圖圖》中的成長教育敘事,《熊出沒》對自然保護的提倡、《藍貓?zhí)詺馊枴穼θ粘I钪械闹R科普,這些影片都立足于幼兒現實生活的表達,實現了教育價值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在美學風格上,也應當創(chuàng)作符合國人審美的藝術形象,將中華傳統美學融入動畫作品的視像、音樂、敘事中,形成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精神的幼兒動畫,例如《西游記》《寶蓮燈》通過古典神話的視覺化呈現,使幼兒真切感受到傳統文學的魅力;《桃花源記》則利用皮影這一中國民間藝術形式,讓幼兒在奇妙的故事中體驗傳統文化;還有動畫中的民俗、禮儀、曲藝、詩詞,這些傳統文化符號也都能給予幼兒文化熏陶。對經典兒童文學的改編同樣是幼兒動畫高質量發(fā)展的路徑之一。在現當代文學史上,留存著一部部經得起歲月考驗的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IP,是因為作家們堅守“兒童本位”的立場,用自己獨特的個性、人格、藝術才華,為兒童譜寫了生活的贊歌。如葉圣陶、冰心、張?zhí)煲?、陳伯吹、曹文軒,這些作家能夠真正與兒童站在一起,從兒童角度出發(fā),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世界,而這也正是當下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所缺失的品質。

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對于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近年來,IMAX、3D、VR技術在影視創(chuàng)作上的實踐帶給觀眾震撼的視效體驗,在動畫創(chuàng)作上,3D技術與短視頻的融合,誕生出2分鐘以內的3D動畫劇集,通過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內容和簡潔流暢的敘事節(jié)奏迅速開辟了市場,其中就包括《一禪小和尚》《Mr. Bone》《短耳兔小胖》等,類型涵蓋了劇情類、情景劇類、形象IP類,題材有校園、搞笑、神話等等。3D動畫短視頻對于幼兒動畫創(chuàng)作或許是一個機遇,在此技術中創(chuàng)作者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從業(yè)者,包括家長、教師在內的業(yè)余者都可以通過“傻瓜式”的動畫編輯器進行形象設計、場景搭建,最后生成動畫視頻,“低門檻”使得源源不斷的動畫創(chuàng)作靈感得以涌現,但同時短視頻對幼兒造成的“異化”同樣是需要警惕的。

五、結語

新文科背景下的幼兒動畫教育是在學科融合、理念創(chuàng)新、資源共享、平臺互補的動態(tài)模式下開展的。它使得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了影視學、動畫學中可資借鑒的優(yōu)勢,探索出一條以幼兒審美文化作基底、以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質為目標的幼兒動畫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路徑,并且藝教交叉、技術加持的“大融合”也使得教育學科跳脫出了現有的專業(yè)發(fā)展格局,邁向了開放融通的新范式。從動畫教育人才培養(yǎng)、教學活動實踐到與影視動畫業(yè)界的協同合作,在契合全方位、全面化的新文科發(fā)展理念的同時,實現了人工智能、數字人文、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在傳統文科領域中的派生,在融合、創(chuàng)新、賦能中推進了教育學科的現代化進程。另外,跨界融合在某種程度上對影視學科而言也是一種“反哺”,它使得影視學跳脫出審美、藝術的范疇進入更廣闊的社會文化教育領域,豐富和拓展了影視學的學科內涵。在未來,幼兒動畫教育還應當繼續(xù)立足自身優(yōu)勢,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不斷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用好媒介技術,不斷推進幼兒動畫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猜你喜歡
文科動畫幼兒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做個動畫給你看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幼兒優(yōu)秀作品欣賞
我的動畫夢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優(yōu)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求學·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孫文科
二连浩特市| 蒲江县| 淮阳县| 陇川县| 绥江县| 泾川县| 剑阁县| 枣强县| 南和县| 绥宁县| 内丘县| 南京市| 孝昌县| 开江县| 秦皇岛市| 上高县| 苏尼特左旗| 济阳县| 桐乡市| 海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襄樊市| 和平区| 凤山县| 阜阳市| 湟中县| 会理县| 绥化市| 渭源县| 义乌市| 海淀区| 茶陵县| 买车| 旌德县| 漳平市| 普格县| 志丹县| 河津市| 边坝县| 康马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