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槍可否斷魂
——由老舍《斷魂槍》看傳統(tǒng)武術的“抽象繼承”

2021-12-02 11:19安汝杰
關鍵詞:武者習武斷魂

安汝杰

(南京曉莊學院 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71)

老舍先生的《斷魂槍》是他以小說家的眼光聚焦傳統(tǒng)武術的文化精神在現(xiàn)世存續(xù)的文學名著,它啟發(fā)著當今關注傳統(tǒng)武術生存現(xiàn)狀的文化學者的深刻反思。二十年的冷兵器實戰(zhàn)經(jīng)驗形成小說中沙子龍傳統(tǒng)武術技術的文化“小傳統(tǒng)”,這種小傳統(tǒng)由于受到“不知來自何方,又要歸于何地”的四方江湖中人的技術模仿、代際傳播及口耳相傳而形成江湖文化的“大傳統(tǒng)”,即“五虎斷魂槍”的小傳統(tǒng)與大傳統(tǒng)融匯出傳統(tǒng)冷兵器格斗術的文化傳統(tǒng)。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人們往往認為“傳統(tǒng)”是文明前進、文化創(chuàng)造的絆腳石,從而對傳統(tǒng)采取一種敵視的態(tài)度。余英時先生指出:“近代中國的一般反傳統(tǒng)運動的潮流,對于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便只能具有破壞性的而不是建設性的影響了。從某種角度上看,我們甚至不能不承認:近人盲目地抹殺傳統(tǒng)在文明中的地位與意義,乃是造成中國悲劇命運的最重大因素之一?!薄?〕如小說《斷魂槍》所呈現(xiàn)的那樣,“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2〕,也正是由于人們的這種敵視傳統(tǒng)的文化態(tài)度,才迫使沙子龍采取“不傳”斷魂槍的文化抉擇,造成傳統(tǒng)武術因習練者的故去而不再為人們記起的尷尬境地。但面對傳統(tǒng),老舍先生并未絕望,他看到了傳統(tǒng)的生機,這種生機在小說中就是以“五虎斷魂槍”為典型的用傳統(tǒng)武術健身并使之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化創(chuàng)造。

一、“斷魂槍”的文化傳統(tǒng)

小說《斷魂槍》中的“槍”一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特指小說主人公沙子龍所創(chuàng)、習練的槍術技法體系的名稱,這種技法體系被稱為“五虎斷魂槍”;第二,以槍術部分代整體地泛指融攻防、進退、冷兵器對練等為一體的傳統(tǒng)武術技法;第三,“槍”又是冷兵器的代指。沙子龍的“五虎斷魂槍”是其個體的習武經(jīng)驗總結,凝結著他對傳統(tǒng)武術的本真生命體驗,而這種本真的生命體驗在其精神生命中的存續(xù)表明“槍”不能斷魂,即使冷兵器在火器槍及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進逼下失去了往日的用途,沙子龍的鏢局也因冷兵器、傳統(tǒng)武術的失落而改成了客棧,但岳家槍、楊家槍等傳統(tǒng)武術技法為沙子龍的槍法奠定了技術基礎,沙子龍使用槍法的經(jīng)驗積累也使槍術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沉淀。由此,這種文化沉淀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武術的文化傳統(tǒng),而文化傳統(tǒng)由于熔鑄在沙子龍等習武者的本真生命體驗和欣賞沙子龍槍法技術的一代代讀者的文化意識中,從而形成了一種民族的文化精神,這就是槍不能斷魂的歷史原因。具體而言,沙子龍的“五虎斷魂槍”的文化精神有著三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點到為止”的比武倫理?!包c”說的是武藝超群者在與對手比武較技之時,往往以“出招不傷人,出招必服人”為用武的道德規(guī)范。出招之“點”的技法特征是動作小、目標準確、勁力集中且招不虛發(fā)。“點到為止”內蘊著的文化傳統(tǒng)是習武者對個體武技經(jīng)驗及集體比武倫理的文化自覺,這種自覺的修養(yǎng)功夫則以出類拔萃、處變不驚及應付自如的武術技術為基礎。比武較技中的文化自覺要求習武者自己意識到其武藝能夠挫敗挑戰(zhàn)者的銳氣,同時“點到為止”的比武倫理又對武藝超群者提出“民吾同袍,物吾與也”的道德要求。王三勝提出和孫老者比試“三節(jié)棍進槍”的兵器對戰(zhàn),“王三勝一扣槍,向前躬步,槍尖奔了老頭子的喉頭去,槍櫻打了一個紅旋。老人的身子活展了,將身微偏,讓過槍尖,前把一掛,后把撩王三勝的手。拍,拍,兩響,王三勝的槍撒了手。場外叫了好。王三勝連臉帶胸口全紫了,抄起槍來;一個花子,連槍帶人滾了過來,槍尖奔了老人的中部。老頭子的眼亮得發(fā)著黑光;腿輕輕一屈,下把掩襠,上把打著剛要抽回的槍桿;拍,槍又落在地上”〔2〕。顯然,王三勝是進攻方,他使用的槍術技法是“刺”,兩次進攻試圖分別用金槍刺喉、槍挑心窩的技法令對方失勢;孫老者是防守方,他以“掛”“撩”“掩”“打”的三節(jié)棍“點”法挫敗了王三勝的進攻,這內蘊著小說提倡的孫老者“點到為止”的比武倫理。

其次,“感應一體”的道德法則。能夠摧毀對手,但出于打敗而不令其傷殘的憐憫心理,《斷魂槍》中的武術高手選擇了一種“點到為止”的比武規(guī)約,這種規(guī)約形成“感應一體”的道德法則?!叭省笔且惑w之源,一體以“仁”為旨歸,“所謂與萬物而為一體之仁者,仁即源也”〔3〕。“仁”以“點到為止”等比武倫理為其實質內涵,它根本上是一種價值、意義世界。感、應為何又是一體的?“某物的狀態(tài)對某人發(fā)生作用是‘感’,某人由之產生了不忍之心是‘應’,二者的此種聯(lián)系,即是陽明所說的‘感應之幾’。這也說明,陽明是用這種感應之幾來證明仁心良知與萬物一體的”,如“人見孺子之入井,而發(fā)怵惕惻隱之心,這就是你的仁心與孺子的感應。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發(fā)不忍之心,這就是你的仁心與鳥獸的感應;見草木之摧折而必發(fā)憫恤之心,這就是你的仁心與草木的感應之幾;見瓦石之毀壞而必發(fā)顧惜之心,這就是你的仁心之與瓦石的感應之幾。凡有如此的心物感應,便是一體的證明”〔4〕。“感”在小說《斷魂槍》中同時也指向人們對沙子龍槍法技術、“點到為止”比武倫理等武術傳統(tǒng)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具有普遍性。

再次,“互為倚仗”的人物關系?!叭恕敝傅氖切≌f《斷魂槍》中的習武者,而“物”則是指冷兵器槍、三節(jié)棍等,這些冷兵器分別被沙子龍、孫老者視為珍寶,并且沙子龍的“這條槍與這套槍”〔2〕是他武藝超群的象征??梢姡瑯?、三節(jié)棍等冷兵器與沙子龍、孫老者在小說《斷魂槍》中是一種物我交融的整體性存在,即兵器與兵器的使用者之間形成“互為倚仗”的人物關系。正如古典小說《西游記》的李卓吾評本在評論孫行者的兵器金箍棒時所說,“此棒亦有猴氣”〔5〕,沙子龍的這條槍也是他現(xiàn)實遭遇的象征,也仿佛由于傳統(tǒng)武術的失落而徑直變成“涼、滑、硬而顫的桿子”〔2〕,它只是使沙子龍在夜靜人稀之時“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2〕之后回想起其槍法在武林鏢行中威風的情感寄托。對于武藝出眾者而言,槍、棍等兵器是肢體的自然延伸,兵器等器物與習武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交纏’關系”〔6〕。小說寫道,王三勝在與孫老者比試“三節(jié)棍進槍”時,被后者接連兩次將手中的槍打落在地,這不僅表明王三勝的武藝不如孫老者,其與兵器的交纏程度遠遠不如后者,同時也暗示著使用槍法的習武者王三勝及其“師父”沙子龍因冷兵器相對于火器的無用而產生的失落。比武失利的王三勝萬分希望有著“神槍沙”美譽的“師父”沙子龍為其挽回丟失的面子,但后者在孫老者向其求教槍法時,竟然“也抱著拳:‘孫老者,說真的吧;那條槍和那套槍都跟我入棺材,一齊入棺材’”〔2〕。冷兵器槍在沙子龍眼里如生命般珍貴,他的世界也全然為斷魂槍的六十四式所充滿,任何人也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將其槍法的一招半式學走,同時火器槍并不能令熟練掌握已經(jīng)落伍的冷兵器技法的沙子龍斷魂,因為沙子龍與他的“這條槍與這套槍”形成了一種牢不可破的交纏關系。這種兵器與習練者之間的一體關系正是斷魂槍文化傳統(tǒng)的精魂。

二、文化精神的“抽象繼承”

武術的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于過去,它“有一個持久不變的文化核心,由核心價值、興趣和情操等組成”〔7〕,它的不變的文化精神需要繼承,繼承就是以抽象的方式進行其文化精神命脈的延傳,即繼承它“點到為止”的比武倫理、“感應一體”的道德法則和“互為倚仗”的人物關系,將這些落實到現(xiàn)實的習武活動中來。沙子龍的“五虎斷魂槍”作為傳統(tǒng)武術的代表也有它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態(tài),熊十力先生有言,“已生已滅,立過去時;此若未生,立未來時;已生未滅,立現(xiàn)在時”〔8〕?!拔寤嗷陿尅钡膭?chuàng)始人沙子龍“只有在夜間獨自拿起槍來,才能相信自己還是‘神槍沙’。在白天,他不大談武藝與往事;他的世界被狂風吹了走”〔2〕,“他的武藝、事業(yè)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2〕。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的“導言”部分說:“我們必須感謝過去的傳統(tǒng),這傳統(tǒng)”,“通過一切變化的因而過去了的東西,結成一條神圣的鏈子,把前代的創(chuàng)獲給我們保存下來,并傳給我們。但這種傳統(tǒng)并不僅僅是一個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過來的忠實地保存著,然而毫不改變地保持著并傳給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過程那樣,在它的形態(tài)和形式的無限變化與活動里,仍然永遠保持其原始的規(guī)律,沒有進步。這種傳統(tǒng)并不是一尊不動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的愈大。這個傳統(tǒng)的內容是精神的世界所產生出來的,而這普遍的精神并不是老站著不動的。但我們這里所須研究的,主要的也正是這普遍的精神?!薄?〕在黑格爾看來,任何形式的文化傳統(tǒng)都自然地形成一個過去、現(xiàn)在、未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時間鏈條,這一鏈條關聯(lián)著這一文化系統(tǒng)中的所有人,并促使其在繼承它的文化特質的基礎上求新、求變。

盡管小說《斷魂槍》中的沙子龍生活在傳統(tǒng)遭到?jīng)_擊的20世紀初期,他的“鏢局已改成客?!薄?〕,他在西北一帶未遇敵手的“五虎斷魂槍”的殺傷力遠遠不如火器槍,但他的“這條槍與這套槍”〔2〕所內蘊的“點到為止”的比武倫理、“感應一體”的道德法則和“互為倚仗”的人物關系等文化精神是需要繼續(xù)提煉并抽象繼承的文化遺產?!俺橄罄^承法”是馮友蘭先生提出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遺產繼承法。馮先生論道:“比如《論語》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瘡倪@句話底具體意義看,孔子叫人學的是《詩》、《書》、《禮》、《樂》等傳統(tǒng)的東西。從這方面去了解,這句話對于現(xiàn)在就沒有多大用處,不需要繼承它,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不是這些東西。但是如果從這句話底抽象意義看,這句話就是說:無論學什么東西,學了之后,都要及時的經(jīng)常的溫習與實習,這都是很快樂的事。這樣的了解,這句話到現(xiàn)在還是正確的,對我們現(xiàn)在還是有用的?!薄?0〕文化是傳統(tǒng)經(jīng)驗積累的結果,但“傳統(tǒng)不是死的,在生活方式未改變前,尤其不死,盡管外國人來征服,也是無用的。但若生產方式改了,則生活方式必然改,傳統(tǒng)要大受折磨?!薄?1〕“‘抽象繼承法’應當說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文化危機所作出的富有建設性的回應之一”〔12〕,它延續(xù)了20世紀40年代“接著講”的文化精神。這種“接著講”的文化精神在傳統(tǒng)武術習練方面形成的文化傳統(tǒng)是“練而試,試而練”的求真精神及“變化氣質”的功夫追求。

首先,“練而試,試而練”的求真精神。小說《斷魂槍》中的孫老者是一位典型的武癡,他在拜見“五虎斷魂槍”的創(chuàng)始者沙子龍時,拒絕沙子龍“各處逛逛,臨走,多送些盤纏”〔2〕的盛情款待卻一定要沙子龍教給他那套槍,這應和了傳統(tǒng)武術界“練藝不為千金計,十字街頭送志人”的武諺。而“練”既包括獨自練習以揣摩武藝之道,如“夜深人稀,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2〕,又如孫老者“精神貫串到四面八方”〔2〕的查拳獨練,還包括孫老者與王三勝“三節(jié)棍進槍”的兵器對戰(zhàn),這種“練”就是“比試”,姑且簡稱之為“試”,比試的目的就是檢驗習武者功力深淺、技術高下及身體素質,其本質是習武以求真的向道實踐。這就是說,獨練和對練的傳統(tǒng)武術實踐內蘊著習武者“練而試,試而練”的求真精神,這種求真精神就是被余英時先生概括為“學而思,思而學”〔1〕的孔儒學、思之辯?!熬殹本褪恰皩W”,“比試”就是二人對戰(zhàn)中的“思”,“練”與“比”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簡言之,孔儒倡導的學思結合學以求真的文化傳統(tǒng)為小說中的習武者所繼承,由于習武能夠改善人的精神風貌,進而使其氣質也得以向善。

其次,“變化氣質”的功夫追求?!啊Ψ颉?jīng)常被人們與武術聯(lián)系在一起。但功夫的內涵更為寬廣,是一個更為綜合性的術語,用于指與一個人的活動、職業(yè)及社會貢獻相關聯(lián)的、通過實踐和學習而達到的卓越水平”〔13〕,“變化氣質”的功夫追求集中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武術的習練中,“傳統(tǒng)武術是典型的功夫樣式”〔14〕。超群武藝的練成需要習武者一生的勤奮修習,如小說《斷魂槍》中的孫老者所說的“月棍年刀一輩子槍”〔2〕,其中就內蘊著不同的功夫進階。武學宗師孫祿堂先生說,“練拳術第一要得真?zhèn)鳎瑢⑷瓋人氈?guī)矩,要知得的確,按次序而練之。第二要真愛惜。第三要有恒心,作為自己終身修養(yǎng)之功課也”〔15〕,“得真?zhèn)鳌辈拍堋皟?yōu)游涵泳”,“真愛惜”才能“持之以恒”,“終身修養(yǎng)”才能“中規(guī)中矩”?!皟?yōu)游涵泳”、“持之以恒”和“中規(guī)中矩”就是以“五虎斷魂槍”為代表的傳統(tǒng)武術習練的不同功夫進階,它以習武者精神、氣質的整體性向上提升為練功旨歸,要求習武者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有向內用功的功夫追求。任何一位像沙子龍那般以傳統(tǒng)武術為生命的個體都會有在時間河流中讓槍術技法的“每一個瞬間的內容和行動都是生命在那一刻的整體表達”〔16〕的審美體驗,而“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2〕的對于傳統(tǒng)武術念念不舍的情感表達則指向的是“變化氣質”的功夫追求。

三、習武類型與境界提升

“變化氣質”的功夫追求一方面在習武者“獨練”的肢體運動中得以現(xiàn)實化,另一方面也能夠在與他者的交往性“對練”中體現(xiàn)出來,如孫老者與沙子龍之間的比試〔2〕。而“對練”的習武活動內蘊著的是“為認同而斗爭”的哲學命題。對練就是習武者之間的技術交流,技術交流的過程就是武林中人以自己習得的武術技術、打法技巧作為獲得武林中人普遍認同的方式,同時武術技術也只有在對手那里才能夠顯現(xiàn)掌握、使用這種武藝的人的價值判斷,其中涉及習武經(jīng)驗的傳播即習武類型與習武境界的提升問題。費爾巴哈就在《基督教的本質》一書中寫道:“自己是依賴于別人的?!薄?7〕王三勝只是“五虎斷魂槍”的創(chuàng)始人沙子龍的鏢局伙計,他為了取得江湖中人的認同,首先自稱是沙子龍的“徒弟”,接著“在土地廟拉開了場子,擺好了家伙”〔2〕,企圖以“獨練”的方式獲得觀眾對于他的刀術的文化認同,并從中賺取生活所需的“幾個亮而削薄的銅錢”〔2〕。王三勝的槍法不敵孫老者的三節(jié)棍技法,而孫老者的查拳演練則意在獲得沙子龍的認同,他通過和王三勝的比武取得學習“五虎斷魂槍”的資本,這就是“為認同而斗爭”的哲學命題和文化傳統(tǒng)在小說《斷魂槍》中的情節(jié)展現(xiàn)。

首先,王三勝的習武目的是謀生,傳統(tǒng)武術在他那里淪為純粹的技術性存在,“習武難以全然擺脫經(jīng)濟上的考慮?!薄?8〕小說寫道,王三勝等沙子龍的徒弟們“有的在廟會上去賣藝;踢兩趟腿,練套家伙,翻幾個跟頭,附帶著賣個大力丸,混個三吊兩吊的。有的實在閑不起,去弄筐果子,或挑些毛豆角,趕早兒在街上論斤吆喝出去。那時候,米賤肉賤,肯賣膀子力氣本來可以混個肚兒圓”〔2〕。可見,王三勝在土地廟演練的“削砍劈撥,蹲越閃轉”〔2〕等刀術技法與“不徒有形,貴乎有神”〔19〕的“刀法古趣”有習武境界上的高下之別。王三勝刀術表演完畢,觀眾“稀稀的扔下幾個銅錢,他點點頭”〔2〕的舉動一方面表明文化認同為江湖賣藝者提供生存下去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作為被認同一方的習武者的“點點頭”也是對觀者倫理行為的反向認同,這中間就內蘊著諸如“這場武術表演值不值一個銅錢”等的無形的價值判斷,這種判斷聯(lián)結著傳統(tǒng)武術表演者與觀者之間基于“主體間性”的相互認同。而文化認同作為價值判斷的結果,“不可能在一個單一的行動里,只有在無限系列的行動里才能得到調解。這種互相對立的傾向的斗爭,亦即自我向內和向外的傾向的斗爭,如果只是在無限進展的系列中才得到解除,則只能是表面的解除”〔9〕??梢姡瑑r值判斷是與生存始終相伴的文化認同過程。王三勝賣藝是為了生存,所以武術在他那里是一種技術性存在,在賣藝求生的過程中,他必須經(jīng)過勤奮精神與懶惰意識之間思想層面的價值選擇,需要與觀眾及挫敗他的對手孫老者進行價值層面的意識斗爭。

其次,武術在孫老者那里已經(jīng)由技術上升為一種藝術,孫老者習武的目的是“為藝術而藝術”。小說就孫老者的查拳獨練描寫道:“一屈腰已到院中,把樓鴿都嚇飛了起去。拉開架子,他打了趟查拳:腿快,手飄灑,一個飛腳起去,小辮兒飄在空中,像從天上落下一個風箏;快之中,每個架子都擺得穩(wěn)、準、利落;來回六趟,把院子滿都打到,走得圓,接得緊。身子在一處,而精神貫串到四面八方。抱拳收勢,身兒緊縮,好似滿院亂飛的燕子忽然歸了巢?!薄?〕孫老者的查拳演練內含著紙鳶飛天、飛燕歸巢等武術意象,而武術意象正是使武術由單純的技擊術升格為藝術的核心要素,他“把肢體的一動一靜‘凌空’建成美的‘空間造型’”〔20〕,與老舍小說《鼓書藝人》中“把說、唱、做配合得盡善盡美”〔21〕的方寶慶的鼓書表演達到了同一境界,功夫是達到理想境界的意志努力,也“只有功夫到家的人”〔21〕練起來、“唱起來才能這樣的扣人心弦”〔21〕。雅斯貝斯說,“藝術所具有的并不是一種超感性的密碼的客觀性,而僅僅是一種事實游戲的客觀性”〔22〕,“是一種形式的練習,這種練習”〔22〕使“個體自我唯有在超越性中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藝術一旦放棄了個體自我的可能性,它就不可能在對超越者的一瞥中解放意識。在這種藝術的練習中,對能力的要求是特別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對來自粗野的本能沖動的協(xié)調”〔22〕。孫老者的武藝獨練寓靜于動,于極靜中見極動,體現(xiàn)出武術藝術演練“即動搖上有不動搖”〔23〕的審美特征,孫老者獨練時的這種“變化氣質”的習練在得到自我意識默認的同時,也得到了沙子龍的認同,以至于“沙子龍在臺階上點著頭”〔2〕為之叫好。

再次,沙子龍“自我認同”的習武境界。傳統(tǒng)武術不僅僅是技術、藝術,更是習武者自我認同的文化精神象征,武術在沙子龍這里實現(xiàn)著境界上的超越。小說《斷魂槍》中沙子龍的習武境界最高,這種境界是天地境界。沙子龍的槍法“無有成法,法無定形”〔24〕,已經(jīng)不再以王三勝與孫老者“三節(jié)棍進槍”等的具體對練形式顯現(xiàn)。所謂“法本無法,無法之法為真法”,這種無法之法實際上是沙子龍“自我認同”的習武境界,這種境界只能以“抽象繼承”的方式延續(xù)斷魂槍的武術文化精神。沙子龍“自我認同”的習武境界敞開為個體、民族、人類的三維取向?!叭俗鳛閭€體生命,誕生于宇宙之下,存在于自然之中,必然地接受宇宙律令、自然法則、生命原理的規(guī)訓,并本能地契合存在世界、自然、環(huán)境以及其他存在者,使己與他者之間實現(xiàn)自在與互在相統(tǒng)一、共生與互生相協(xié)調、虔敬與感恩相應和”〔25〕的天地境界,個體、民族、人類在這一境界中互動生成。

四、結語:槍不能斷魂

我們究竟該怎樣對待武術的文化傳統(tǒng)一直是近現(xiàn)代武術發(fā)展必須面對的問題。短篇小說《斷魂槍》從文學的角度對這一關乎武術近代發(fā)展的迫切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武術的文化傳統(tǒng)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連續(xù)性,傳統(tǒng)武術在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仍需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攻防進退的技擊招法,技擊招法所表征出的文化精神是傳統(tǒng)武術“抽象繼承”的具體內容?!拔寤嗷陿尅痹趹?zhàn)場和武林中失去了往日的威風,這種傳統(tǒng)武術的無用看似使視此技為生命的沙子龍斷了魂,實則不然,斷魂槍是傳統(tǒng)武術的象征,而傳統(tǒng)武術至今仍然活躍在競技體育的舞臺上,并深深地扎根于整個民族的文化意識中,這種文化意識恰恰是傳統(tǒng)武術存養(yǎng)神魂的精髓。

猜你喜歡
武者習武斷魂
劉 寧
探析木蘭秋狝
習武與自強不息之精神研究
蝴蝶(1)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體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時代武者馮義民
飛檐走壁
朝花夕拾
有趣的清明詩
屯昌县| 普兰店市| 平安县| 嘉祥县| 文成县| 林甸县| 缙云县| 嘉善县| 施甸县| 东城区| 松阳县| 深圳市| 安岳县| 永平县| 翁牛特旗| 琼海市| 达州市| 灵川县| 成都市| 马尔康县| 文昌市| 浪卡子县| 江口县| 民乐县| 正宁县| 紫云| 宁强县| 大冶市| 临海市| 承德县| 长沙县| 新晃| 通江县| 灌南县| 江津市| 兰考县| 岳池县| 民勤县| 西乡县| 蒲江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