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利用密集臺陣研究滇西北地區(qū)地震活動性

2021-12-01 00:31張?zhí)炖^金明培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洱源鶴慶巍山

陳 佳 張?zhí)炖^ 李 雷 金明培

1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大理中心,云南省大理市濱海大道,6710002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市北辰大道146號,650224

滇西北地區(qū)位于歐亞板塊的緬甸弧以東,是滇緬泰板塊、印支板塊和揚子板塊的交會處。研究區(qū)地質構造復雜,右旋運動的紅河斷裂縱貫其中,與維西-喬后-巍山斷裂、金沙江斷裂和德欽-中甸-大具斷裂等共同組成川滇菱形塊體的西邊界[1]。研究區(qū)地震活動頻繁,1900年以來共發(fā)生M≥5.0地震56次。強震多發(fā)生在活動斷裂附近,如2013年以來,巍山-喬后斷裂中段附近共發(fā)生8次M≥5.0地震。

通過地震精定位可以研究地下隱伏斷裂,獲得深部介質結構,能更精準地揭示地震的空間分布特征,刻畫斷層在地殼深部的展布形態(tài),反映深部地質構造特征。滇西北地區(qū)于2018年架設了密集的亞失穩(wěn)地震臺,配合原有的固定臺站,使臺間距進一步縮小,提高了地震定位精度。本文使用亞失穩(wěn)項目和原有固定臺站共40個地震臺站的數(shù)據(jù),對滇西北地區(qū)的地震進行雙差重定位,以揭示研究區(qū)地震事件的時空分布特征,加強對斷裂的地震活動性研究,對深入認識滇西北地區(qū)地震地質背景及構造變形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選取與定位方法

1.1 資料選取

選取2018-04~2020-09間40個臺站記錄的滇西北地區(qū)(25°~27°N,99°~101°E)中小地震(M≥-1.4)的震相觀測報告,從中提取地震事件的初始位置和深度數(shù)據(jù),獲取相應的P波和S波到時。在選擇到時數(shù)據(jù)時,剔除差錯數(shù)據(jù),刪除震相不清和距離較遠的地震資料,保證每個地震至少被5個以上臺站記錄到。最后得到滿足條件的地震共15 816個,滿足計算條件的P波到時數(shù)據(jù)301 272條、S波到時數(shù)據(jù)252 161條。40個地震臺站中,亞失穩(wěn)臺站為30個,固定臺站10個,該密集臺陣較好地覆蓋了整個研究區(qū),震中及臺站分布見圖1。

F1:瀾滄江斷裂;F2:蘭坪-永平斷裂;F3:順鼻河斷裂;F4:北松園斷裂;F5:維西-喬后-巍山斷裂;F6:龍蟠-喬后斷裂;F7:劍川-文化斷裂;F8:格白-鶴慶盆地北西緣斷裂;F9:鶴慶盆地東緣斷裂;F10:鶴慶盆地西緣斷裂;F11:鶴慶盆地南東緣-洱源盆地北西緣斷裂;F12:西村-三營盆地西緣斷裂;F13:紅河斷裂洱源-彌渡段;F14:蒼山前斷裂;F15:西洱河斷裂;F16:程海-賓川斷裂圖1 研究區(qū)主要斷裂、歷史地震和地震臺站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main faults, history earthquakesand seismic stations in study area

1.2 一維地殼速度模型的選取及數(shù)據(jù)篩選

地殼速度結構模型對雙差地震定位算法影響不大,但選取精細的一維水平層狀速度模型對研究區(qū)地震的精確定位非常重要。本文選擇的一維層狀速度模型(圖2)主要參考人工地震測深的研究結果[2-4];波速比主要參考李永華等[5]的接收函數(shù)反演結果,設置為1.72。

圖2 研究區(qū)域速度模型Fig.2 Velocity models used in study area

為了驗證觀測報告中震相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圖3繪制了研究區(qū)所有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走時曲線,根據(jù)走時曲線特征將Pg和Sg震相離散性較大的數(shù)據(jù)刪除,剩余的參與重定位的數(shù)據(jù)可靠性較高。本文選取300 km范圍內數(shù)據(jù)進行地震精定位計算。

圖3 地震P波和S波震相走時曲線Fig.3 Time-distance curves of P-wave and S-wave

1.3 地震重新定位方法

首先利用HYPOINVERSE-2000(V1.4)程序對地震事件進行絕對定位,通過計算近場特定模型下的走時反演地震的震中位置和深度,再利用雙差定位方法[6-10]給出地震事件的相對位置。

2 精定位結果

2.1 區(qū)域地震空間分布特征

由于研究區(qū)域不大,對地震事件進行絕對定位時,整個區(qū)域可使用同一速度模型。從圖4的定位結果誤差分布可以看出,定位后的水平誤差大多小于1 km,平均為1.07 km;垂直誤差大多小于4 km,平均為2.37 km;走時均方根殘差大多小于0.3 s,均值為0.18 s。總體上看,絕大多數(shù)地震定位結果達到了Ⅰ類精度要求。

橫坐標取值范圍包含上限值圖4 HYPOINVERSE-2000程序定位誤差分布Fig.4 Location error distribution ofHYPOINVERSE-2000

使用ph2dt程序中的控制文件,其中震中距范圍選擇300 km,MINOBS設為6,MAXOBS設為20,共選出34.3萬對P波震相、27.8萬對S波震相。使用hypoDD程序獲得相對準確位置,其中P波權重設為1。由于本文使用地震事件多為近震,S波到時也相對準確,所以S波權重設為0.7,阻尼值設為80。設置2輪迭代,每輪迭代5次,在迭代過程中采用4倍標準差作為截斷值。當走時信息量較大時,由于使用SVD法求解的時間成本較高,因此本文使用LSQR共軛梯度法。共有15 816個事件參與hypoDD定位,最終得到14 110個地震定位結果。相比于HYPOINVERSE-2000程序的定位誤差,hypoDD程序的水平誤差減小為0.17 km,垂直誤差減小為0.29 km。

圖5為重定位前后的震中分布情況??梢钥闯觯囟ㄎ缓蟮卣鸬目臻g分布更加收斂,線性趨勢更加明顯,且地震多發(fā)生在維西-喬后-巍山斷裂(F5)中段、控制鶴慶盆地的格白-鶴慶盆地北西緣斷裂(F8)和鶴慶盆地西緣斷裂(F10)等一級大斷裂及控制盆地的主要斷裂上。

重定位結果顯示,紅河斷裂帶中段洱源-彌渡斷裂(F13)北端、西村-三營盆地西緣斷裂(F12)與鶴慶盆地南東緣-洱源盆地北西緣斷裂(F11)交會處地震密集。該區(qū)域構造復雜,地震分布也相對復雜,是由控制洱源盆地和鶴慶盆地的斷裂共同作用形成的。

維西-喬后-巍山斷裂(F5)北起雪龍山東麓白濟汛一帶,經維西、通甸、喬后,止于巍山盆地南端,走向NNW,傾向NE[11],長約280 km。大致以玉獅場、平坡為界,可將斷裂分為北段(第1段)、中段(第2段)和南段(第3段)[12],圖1僅展示了第2段和第3段。本文認為,F(xiàn)5斷裂西側的地震線性展布區(qū)域更接近斷裂真實的展布范圍,斷裂第2段區(qū)域地震活躍,從地震空間分布來看,其北部呈NW向展布。在漾濞北部平坡附近,即F5斷裂第2段和第3段交界處,地震分布存在轉向,大約由北偏西30°轉為北偏西60°,在漾濞附近又恢復為北偏西30°方向。這一轉向可能指示某一地質年代的重大事件,也可能與斷層構造特征不同有關,因為F5斷裂第2段是右旋走滑型斷層,而第3段的運動性質以正斷型斷層為主[12]。

點蒼山西麓地震活躍,而點蒼山東麓蒼山前斷裂(F14)的地震則多發(fā)生在北端。1925年大理M7.0地震發(fā)生在西洱河斷裂與紅河斷裂帶的洱源-彌渡斷裂(F13)交會處,該處也是地震多發(fā)區(qū)域。鶴慶盆地周圍的地震多發(fā)生在鶴慶盆地西緣斷裂附近,且與斷裂展布方向一致。

圖5(b)中紅色線段標識的Fa和Fb是根據(jù)地震空間分布推測的隱伏斷裂,兩者也是強震易發(fā)處,可為地震危險性判斷提供更多依據(jù)。

圖5 地震空間分布Fig.5 Earthquakes spatial distribution

2.2 重定位前后震源深度對比分析

對比重定位前后地震震源深度分布情況(圖6)可知,重定位前震源深度的優(yōu)勢分布范圍為5~11 km,重定位后震源深度的優(yōu)勢分布范圍為7~11 km,且更集中并趨向于呈正態(tài)分布,指示中上地殼為地震多發(fā)區(qū)。

圖6 重定位前后震源深度分布Fig.6 Source depth distribution before and after relocation

2.3 沿不同剖面的地震空間和深度分布特征

為分析研究區(qū)地震活動深部構造特征,圖7給出不同經緯度的震源深度剖面,其中圖7(a)~7(d)為地震在99.45°E、99.75°E、99.95°E和100.60°E兩側0.2°范圍內深度上的展布特征,圖7(e)~7(h)為地震在25.50°N、26.00°N、26.25°N和26.50°N兩側0.2°范圍內深度上的展布特征。圖7(a)~7(d)中的線段為斷裂的參考位置,圖7(e)~7(h)中斷裂的傾向參考了文獻[11-15]中的結果,藍色虛線表示的鶴慶盆地西緣斷裂(F10)是根據(jù)本文地震數(shù)據(jù)展布結果推測出的斷裂傾向。從圖7可以看出,構造復雜和大型斷裂深部地區(qū)地震的空間展布并未很明顯地顯示斷層的傾向,而次級斷裂的深部地震更能顯示出斷裂在深部的展布形態(tài)。

圖7 不同經緯度震源深度剖面Fig.7 Source depth profiles for different longitudes and latitudes

紅河斷裂作為一級板塊構造邊界,其西北始于洱源,向南東方向經大理、彌渡、元江、紅河、河口進入越南[16],本文只針對紅河斷裂的洱源-彌渡段(F13)進行分析,該段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斷裂[13]。從圖7(f)和7(g)可以看出,紅河斷裂洱源-彌渡段(F13)傾向E,地震向斜下方延伸至30 km左右,在26.00°N紅河斷裂帶附近發(fā)生的地震明顯較深。

從圖7(f)可以看出,維西-喬后-巍山斷裂(F5)深部地震震中展布顯示傾向NE,與前人研究結果[11]一致,地震主要發(fā)生在5~15 km深度范圍內。圖7(c)中鶴慶盆地南東緣-洱源盆地北西緣斷裂(F11)、西村-三營盆地西緣斷裂(F12)和紅河斷裂洱源-彌渡段(F13)交會的洱源地區(qū),地震從近地表一直延伸至20 km附近,說明該地區(qū)地殼破碎;F12斷裂和F13斷裂交會的南側,地震分布存在向南加深的趨勢,而F5斷裂北側,地震分布向北逐漸加深,在25.95°N處達到最深,此處是洱源地區(qū),預示著存在發(fā)生強震的危險。

圖7(e)、7(g)顯示,程海-賓川斷裂(F16)下方地震呈直立性分布,預示著該斷裂是一條高傾角斷裂,傾向W。

圖7(a)顯示,北松園斷裂(F4)下方地震為條帶狀分布,該條帶呈高傾角并延伸至15~20 km深度處。圖7(h)顯示,F(xiàn)4斷裂傾向E,與管燁等[15]根據(jù)地球物理勘探得出的結果一致。

3 結 語

對2018-04~2020-09滇西北地區(qū)密集臺陣記錄到的15 816個M≥-1.4地震事件進行重定位,得到14 110個地震定位結果,在此基礎上對研究區(qū)中小地震分布情況展開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重定位后地震空間分布更加收斂,與發(fā)震斷層之間的空間關系更加明顯,線性分布更好。研究區(qū)地震活動分布不均,多數(shù)地震沿深大斷裂呈條帶狀分布,充分展示了斷裂在地表的形態(tài);多條斷裂交會的洱源地區(qū)小震分布集中,顯示其地質構造破碎、地質條件復雜。

2)研究區(qū)地震的震源深度多集中在0~20 km,優(yōu)勢深度為7~11 km,說明地震多發(fā)生在中上地殼。

3)地震在各個剖面的深度分布特征顯示了斷裂的深部構造特征。紅河斷裂、維西-喬后-巍山斷裂、北松園斷裂、西村-三營盆地西緣斷裂和鶴慶盆地西緣斷裂的傾向均為E,程海-賓川斷裂帶為高傾角W傾斷裂。

致謝:感謝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斷裂數(shù)據(jù)。

猜你喜歡
洱源鶴慶巍山
遇見最美洱源
巍山(山龍)(山于)圖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鶴慶藝文志校注》前言
鶴慶古城考
巍山喜迎60華誕
鶴慶-洱源斷裂帶中段晚更新世以來的走滑活動
明清時期鶴慶科舉史研究
巍山小吃
洱源“雀之靈”的故鄉(xiāng)綻放上海
云南巍山龍于圖山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