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杭州 310053
2019年12月以來,中國武漢及全球多個不同國家發(fā)生了新型冠狀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研究發(fā)現(xiàn),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傳染性囊膜RNA病毒,可直接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消化道、肝臟、神經(jīng)及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其基因組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核苷酸序列同源高達86.9%[1]。截至2020年8月17日24時,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的報告,國內(nèi)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4 871例,現(xiàn)有確診病例595例(其中重癥病例2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9 642例,累計死亡病例4 634例[2]。截至2020年8月17日24時,浙江省現(xiàn)有確診病例8例,累計確診COVID-19患者1 275例(包括境外輸入病例56例),出院1 268例,死亡1例,治愈率為99.45%[3]。目前COVID-19缺乏特效藥物,現(xiàn)有抗病毒西藥均缺乏足夠的循證證據(jù)支持。已有文獻表明,COVID-19會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的異常,其中常見的有心臟并發(fā)癥如心肌炎等,病情嚴重者會出現(xiàn)急性心肌損傷,輔助檢查表現(xiàn)為高敏肌鈣蛋白(hypersensitive troponin T,hs-TnT)升高等[4-6],但其具體機制未明,尚缺少針對性治療。本文通過臨床觀察、文獻研究和病案分析,深入探討COVID-19引起心肌損傷的機制及中醫(yī)治療方法,以期進一步夯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OVID-19的理論基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中指出,COVID-19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多器官的病理改變,部分心肌細胞可見變性、壞死、間質充血或水腫,以及免疫細胞的炎性浸潤;同時全身的小血管可見內(nèi)膜炎癥、內(nèi)皮細胞脫落、血管內(nèi)混合血栓形成,甚則血管栓塞,從而發(fā)生梗死[7]。既往分析顯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比例達17%,而其中轉為重癥SARS的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概率是普通患者的1.819倍[8]。此外,COVID-19患者超聲心動圖也發(fā)現(xiàn)左心室異常包括收縮功能障礙、心肌梗死、心肌炎,以及右心室異常如收縮功能障礙、肺動脈高壓或者心臟填塞等[9]。
研究發(fā)現(xiàn),COVID-19并發(fā)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體內(nèi)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水平升高,其中高血壓患者還表現(xiàn)出較高的ACE2活性[10]。ACE2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是COVID-19的主要受體[11]。ACE2主要在肺(尤其是Ⅱ型肺泡細胞)中表達,但其在心臟、胃腸道、腎以及大腦中也呈高表達。ACE2作為維持體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RAS系統(tǒng)的負調節(jié)劑,能夠防止RAS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避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從而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12]。此外,ACE2也可將部分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轉化為Ang1-9或Ang1-7,其中Ang1-7具有調控血壓、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以及改善心功能缺血等重要作用[13]。
新冠病毒在跨膜蛋白酶絲氨酸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TMPRSS2)的輔助下,利用受體ACE2進行內(nèi)化,而病毒誘導的ACE2下調可能導致抗炎作用減弱,AngⅡ活性增強[14];同時還可引起淋巴細胞(CD4+和CD8+T細胞)減少,導致免疫反應失衡,病毒清除延遲,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過度激活,持續(xù)的免疫反應可導致類噬血細胞綜合征,細胞因子產(chǎn)生急劇增多,導致患者發(fā)生多器官衰竭和死亡[15]??梢娀颊咴诟腥拘鹿诓《镜耐瑫r,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紊亂,局部及全身炎性因子的浸潤,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據(jù)目前分析,COVID-19對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除了直接造成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傷外,還可能伴隨發(fā)熱、血氧飽和度下降、炎癥因子浸潤或嚴重休克等,間接對心腦血管系統(tǒng)造成影響[16]。ACE2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保護作用,能夠平衡RAS系統(tǒng),并可通過免疫調節(jié),抑制炎性反應、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等。新冠病毒通過s蛋白與ACE2結合而直接感染細胞,影響ACE2途徑,使ACE2調節(jié)RAS系統(tǒng)的作用減弱,導致RAS過度激活,造成心血管損傷,于是部分COVID-19患者亦會出現(xiàn)心肌損傷、肌鈣蛋白或心肌酶譜的異常。
中醫(yī)認為,寒疫是因感受陰寒疫毒之氣或非時暴寒所形成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包括寒濕疫、寒燥疫等。武漢自2019年11月中下旬后,長時間氣候溫燥,驟遇冷空氣,轉為暴寒。2020年1月中下旬氣候干燥,降雨次數(shù)增多,氣溫低且濕度大,陰寒濕冷,加之感受疫毒之氣,其符合寒濕疫[17],故COVID-19在中醫(yī)上屬“寒濕疫”,病位在肺脾。
由于外感六淫之邪自皮毛或口鼻而入,肺與皮毛相合,故感邪多從肺臟而發(fā)。COVID-19初期大多患者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乏力,嚴重者可能同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肺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學表現(xiàn)為明顯的磨玻璃影(100%)和實變(63%)[18]。外濕內(nèi)犯,最易困脾,脾疏布清陽水谷之氣以充養(yǎng)四肢,故COVID-19的主要癥狀除發(fā)熱外,四肢乏力也是其重要的癥狀之一,為肺病而脾虛不能使中氣充養(yǎng)所致。
2.1 疫毒犯肺,逆?zhèn)餍陌?,溫家明?溫病學派觀點對認識COVID-19有所借鑒。王孟英[19]在《溫熱經(jīng)緯·三時伏氣外感篇》中提到:“此手太陰氣分之先為病,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血分亦傷……肺病失治,逆?zhèn)餍陌j,人多不知?!倍鴧蔷贤╗20]在《溫病條辨》有云:“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于肺,肺病逆?zhèn)?,則為心包?!?/p>
心肺同位上焦,心主血脈,肺朝百脈,心主血屬營,肺主氣屬衛(wèi),兩者生理位置相近,病理功能相互影響。根據(jù)人體五行生克,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而病邪則由肺反傳至心,為“逆?zhèn)鳌?。衛(wèi)、氣、肺、皮毛皆屬其表,營、血、心包均為里,溫邪致病后,邪氣入侵,由表及里。由此可以推得,只要六淫邪氣深入,無論在營、在血,皆傳于心包,即所謂“逆?zhèn)餍陌?。且凡“傳”皆認為是“逆”[21],邪出而愈為順,邪不解而傳變?yōu)槟?,若病邪逆?zhèn)餍陌瑒t提示患者病情危重,出現(xiàn)心慌煩躁等癥。
2.2 脾虛濕困,肺臟受損,漸傷于心 COVID-19屬于“寒濕疫”,寒濕困脾,脾氣受損,脾運化水濕功能失常,脾虛濕困加重,出現(xiàn)腹痛腹瀉、倦怠乏力、納呆肢重。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脈,根據(jù)五行生克規(guī)律,脾屬土,心屬火,火生土,兩者為子母關系,子病及母,脾虛濕困則導致心脈受損,出現(xiàn)心慌心悸的癥狀。疫毒入侵,脾虛濕困,母病及子,肺臟受損,疫邪鴟張,金氣過盛,反侮心火,心氣受損。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則正虛,脾土足則正氣足,正氣足方能抗邪。脾氣虛則易感邪,肺氣虛損,脾肺兩虛則中氣運化虛弱無力,水濕之氣凝聚,加上人體感受寒濕疫毒之邪氣,進一步損傷脾土和肺金,正氣衰,元氣散,不能驅邪外出,導致邪毒傳播病變的速度加快,濕毒郁肺,心氣受損,最終導致心肌損傷發(fā)生。
COVID-19屬“寒濕疫”,素體脾肺兩虛者,脾虛不能運化,肺虛易受外邪侵襲,當疫毒邪氣侵犯人體,則患者正虛無以抗邪,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則腹痛腹瀉、舌苔厚膩;疫毒閉肺,肺失宣降則導致患者出現(xiàn)鼻塞流涕、乏力、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濕毒化熱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肺部CT也提示有炎性病變;脾虛濕困,肺臟受損,逆?zhèn)餍陌?,則導致心肌損傷,患者出現(xiàn)心悸煩躁,實驗室檢查亦可提示心肌酶譜異常。
基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輔助檢查,本團隊提出培元宣化解毒法:培元即培土生金,宣化解毒即宣肺疏風、化濕解毒。培元可使脾胃后天之本得以運化水谷,使氣血充實,改善患者乏力、腹痛腹瀉之癥?!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篇》中說道:“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本珰馍陷斞a益脾肺,有助于恢復肺之宣發(fā)肅降的功能,便可疏散外邪;同時肺可通調水道,脾又可運化水液代謝,故通過培土生金又可健脾益肺化濕,使?jié)袢峁?,有利于患者體溫下降。通過宣肺疏風來宣發(fā)肺氣,肺氣宣降則患者呼吸調暢,能夠祛散外邪;通過化濕解毒,祛除體內(nèi)水液停留,則使經(jīng)絡臟腑通暢,可排出疫毒之邪;而脾肺充實,疫毒減輕,逆?zhèn)餍陌Y能夠得以糾正,心慌煩躁得以改善。
此外,培元、宣化、解毒三者并非孤立,而是如環(huán)無端,層層遞進,絲絲入扣。因為通過化濕解毒后,逆?zhèn)餍陌Y較前改善,脾肺受疫毒之邪的損害也較前減輕,脾土更能生肺金,肺氣充實則更能夠疏風;脾肺充實則又更能化濕解毒,使心氣得以充實,正氣則更能抗邪,有利于病退而愈。因此,針對脾肺兩虛型的COVID-19患者,筆者提出培元宣化解毒的治療方法,具體方藥如下:黨參9g,淮山藥9g,金銀花12g,蒼術9g,茯苓9g,虎杖15g,生麻黃9g,生姜9g,杏仁9g,厚樸9g,炙甘草6g。此方在收集和總結本校附屬杭州市西溪醫(yī)院(杭州市COVID-19定點收治醫(yī)院)各例COVID-19患者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系統(tǒng)辨證組成,配伍靈活合理,用藥縝密。方中黨參、山藥健脾補中益氣,蒼術、茯苓、厚樸健脾祛風化濕,虎杖、金銀花清熱解毒,杏仁、麻黃、生姜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甘草調和諸藥。藥理學研究顯示虎杖、金銀花、蒼術等多種藥物可有效抑制皰疹病毒、流感病毒、SARS CoV、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毒的擴增[22-24]。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方面,黨參可提高心梗后心肌復極的速度,改善心功能[25];山藥能夠有效保護缺血再灌注心肌[26];金銀花提取物可有效對抗心肌損傷,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27];茯苓具有寧心作用,可有效增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舒張,增加心血容量[28];厚樸通過抗氧化防止心肌損傷,提高心肌細胞能量供應,抑制心血管炎癥反應,對于心肌缺血患者具有一定保護作用[29]。
患者方某,男,56歲,2020年2月3日初診?;颊咭颉案雇锤篂a2d,發(fā)熱1d”入院?;颊咧饕Y狀為腹痛2d,反復稀便,無惡心嘔吐、胸悶心悸,伴納寐欠安,當時體溫37.5℃,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月5日第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既往有高血壓史5年,最高血壓190/105mmHg,口服非洛地平緩釋片(波依定)10mg,1次/d。2020年2月5日輔助檢查示: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46U·L-1(參考值為0~40U·L-1),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97U·L-1(參考值為0~40U·L-1),C反應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46mg·L-1(參考值為≤10mg·L-1),hs-TnT 0.039ng·mL-1(參考值為0ng·mL-1),B型腦利鈉肽前體(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481pg·mL-1(參考值為0~125pg·mL-1),重組人干擾素α2b針500萬U氧霧化吸入狀態(tài)下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151.0mmHg(海平面呼吸空氣狀態(tài)下參考值為75~100mmHg,1 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46mmHg (海平面呼吸空氣狀態(tài)下參考值為35~45mmHg),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99.2%(參考值為95%~98%),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WBC)計數(shù)10.08×109/L(參考值為3.5~9.5×109/L),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NEUT)8.32×109/L(參考值為2~7×109/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71U·L-1(參考值為25~200U·L-1),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10U·L-1(參考值為0~20U·L-1)。2020年2月6日肺部CT示:右肺下葉結節(jié),右肺下葉少許纖維灶。西醫(yī)診斷:1.COVID-19(普通型),2.高血壓3級(高危);中醫(yī)診斷:寒濕疫(脾肺氣虛證)。西醫(yī)以西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克力芝)400mg口服,1次/12h;鹽酸阿比多爾顆粒2片,3次/d;滅菌注射用水2mL+重組人干擾素α2b針 (凱因益生針)500萬U氧霧化吸入,3次/d抗病毒治療。中醫(yī)治以培土生金、寧心宣肺、化濕解毒法,方藥:黨參9g,淮山藥9g,金銀花12g,蒼術9g,茯苓9g,虎杖15g,生麻黃9g,生姜9g,杏仁9g,厚樸9g,炙甘草6g。共7劑,每日1劑,水煎成400mL,早晚分服。
2020年2月12日二診。患者病情稍有好轉,2020年2月10日肺部CT:右肺下葉結節(jié),右肺下葉少許纖維灶,與前片(2020年2月6日)大致相仿。2020年2月12日ALT 136U·L-1,AST 56U·L-1,CRP 10mg·L-1,hs-TnT 0.025ng·mL-1,CK 71U·L-1,CK-MB 10U·L-1,WBC 7.36×109/L,NEUT 5.30×109/L,氧霧化吸入狀態(tài)下PaO282.1mmHg、PaCO245.7mmHg、SaO296.6%。繼續(xù)予以西藥治療,培元宣化解毒法化裁續(xù)進。
2020年2月19日三診?;颊卟∏槊黠@好轉,無咳嗽咳痰,無發(fā)熱,無腹痛腹瀉,無胸悶心悸等。2020年2月17日下午14:00大便采樣送檢杭州市西湖區(qū)疾控中心,提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肺部CT:兩肺下葉少許炎性纖維灶,兩側胸腔及少量積液,較前片部分稍有吸收;右肺下葉結節(jié)。2020年2月18日21:30鼻咽拭子送檢西湖區(qū)疾控中心,提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020年2月19日復查:ALT 117U·L-1,AST 48U·L-1,CRP<1mg·L-1,hs-TnT 0.018ng·mL-1,肌鈣蛋白I(troponin I,TnI)0.04ng·mL-1(參考值為<0.02 ng·mL-1),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0.080ng·mL-1(參考值為<0.050ng·mL-1),WBC 7.24×109/L,NEUT 5.66×109/L,氧霧化吸入狀態(tài)下PaO285.7mmHg、PaCO244.5mmHg、SaO297%?;颊吒黜棛z測指標較前好轉,肺部炎癥有所吸收。
按:患者因“腹痛腹瀉2d,發(fā)熱1d”入院,舌質紅苔黃膩,脈濡,辨為寒濕疫(脾肺氣虛證)?;颊咚伢w脾肺兩虛,脾虛不能運化,故見腹痛腹瀉;肺失宣降,則肺部CT見右肺下葉少許纖維灶,又感疫毒之邪,正虛無以抗邪,故發(fā)為本??;邪氣逆轉心包,可見hs-TnT升高。hs-TnT和TnI都可作為診斷心肌損傷的參考,其中hs-TnT是近年來臨床最常用的高敏感性心肌損傷標志物[30]。當hs-TnT升高超過正常值,即提示心肌損傷,且hs-TnT具有高敏性和高特異性,能夠有效地鑒別心肌損傷和心肌梗死[31]。此外,患者AST升高,AST的異常增高也可見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衰等,故進一步證實該患者存在心肌損傷。治以培土生金、寧心宣肺、化濕解毒,方中黨參補益脾肺,淮山藥、蒼術健脾化濕,茯苓寧心,金銀花清熱解毒,虎杖解毒化瘀,生麻黃解表散邪,生姜溫中和胃,杏仁、厚樸利肺氣下行,炙甘草調和諸藥。研究證實,黨參、山藥、金銀花、茯苓、厚樸均有保護心肌、修復心肌損傷的作用[25-29],故此患者使用本方后病情好轉,影像學顯示肺部炎癥有所吸收,hs-TnT、AST、CRP水平有所下降,提示使用培元宣化解毒法治療COVID-19肺脾氣虛證確實起到了良好效果,并能有效顧護心肌,減少心肌損傷。
COVID-19引起心肌損傷的西醫(yī)機制在于新冠病毒通過s蛋白與ACE2結合,從而感染細胞,并在TMPRSS2的輔助下,利用ACE2進行內(nèi)化,抑制受體抗炎作用;同時使AngⅡ活性增強,導致免疫失衡。除了肺臟,ACE2在心血管中也呈高表達,可將AngⅡ轉化為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的Ang1-7,從而改善心肌損傷。當新冠病毒感染后,ACE2途徑被破壞,調節(jié)體內(nèi)抗RAS系統(tǒng)作用減弱,AngⅡ過度激活,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損傷。從中醫(yī)角度分析,COVID-19屬“寒濕疫”,病位在肺脾,素體脾虛濕盛,加之疫毒入侵,首先犯肺,損傷肺金,反侮心火,逆?zhèn)餍陌?,心氣受損,出現(xiàn)心慌煩躁等。結合臨床觀察與理論分析,研究組提出培土生金、宣肺疏風、化濕解毒的治療方法,即“培元宣化解毒法”,目的是通過補益脾胃,使水谷得以運化,氣血充盈,宣肺健脾以通調水道,化濕解毒以排出疫毒之邪,使脾肺充實,疫毒減輕,顧護正氣,防止病邪逆?zhèn)餍陌瑥亩Wo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