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微
摘 ?要: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具有增強學生自我感知能力、引領學生自我評價、提升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研究意義。為運用元情緒優(yōu)化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本文采用理論研究法、實例分析法并得出研究結論,即元情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需師生面對現實,注重引領學生情緒調節(jié),在從實際出發(fā)原則、科學分析原則、不責備原則推行的過程中,有效運用元情緒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教師需運用以人為本、“生活即教育”等理念,基于元情緒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完善元情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繼而提升高職人才培育的水平。
關鍵詞:元情緒;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37-0149-03
在情緒體驗中,元情緒主要是指個體針對情緒進行調節(jié)、評價、監(jiān)控與反思的全過程,該過程具有持續(xù)性及主觀性。元情緒以固有情緒為基礎發(fā)展而來,同時跟隨情緒的波動發(fā)生改變。元情緒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特質元情緒,二是狀態(tài)元情緒,前者具有穩(wěn)定性及調節(jié)情緒的作用,后者具有變化性并引導個體反思。元情緒能引導個體發(fā)現心理上的問題,如焦慮、暴躁等,為個體采取行動解決心理問題給予支持。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控元情緒,引領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基于此,為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探究元情緒運用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價值
(一)利于學生自我感知
個體對自我的理解處于不斷深入的過程。因為高職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很難有全方位的解析,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元認知環(huán)境并引入元情緒理論,為學生辨認與處理復雜情緒給予支持,引領學生在此基礎上感知與了解主觀情緒,處理好行為與情緒的關系。情緒強度、類別等方面存在差異,個體感知情緒是處理情緒的先決條件,元情緒在任何情緒的感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元情緒作用下能獲得情緒感知體驗,在此前提下加工處理情緒信息,并引導生理活動與情感認知向著好的一面發(fā)展,這有利于學生通過情緒的自我感知保障心理健康。
(二)利于學生自我評價
感知情緒是控制情緒的基本要件,期間學生還需在獲得感知體驗的前提下自我評價,這就需要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元情緒,使學生能看清主觀情緒的“原貌”,在搜集、加工、處理元情緒信息的基礎上傳遞情緒,將主觀感受、客觀反饋結合起來,并運用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載體予以表達。懂得表達情感對學生來講極為重要,既能將情感體驗展現出來,又能優(yōu)化移情效果,同時為教師指引學生走出負面情緒提供依據。基于此,高職教師要運用元情緒助力學生表達與自我評價,以免學生出現情感壓抑,為學生進行情感表達提供端口,確保學生感情輸出渠道暢通,在自我評價中宣泄情緒、找到問題、放松心情、健康成長。
(三)利于學生自我調節(jié)
情緒貫穿于人的一生,若任由情緒占據理智的上風,就會使個體喪失自控能力,容易被負面情緒“綁架”,做出可能會讓自己后悔終生的事情。這就需要高職教師運用元情緒,助力學生提高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引導學生掌握調控負面情緒的方法,在理智參與情緒傳播的過程中制約個體行為,同時敢于直視負面情緒,基于行為的自我制約找到“中和”情緒的方法,如找朋友傾訴、聽歌跳舞等。
高職學生雖然控制情緒的能力有所提升,但亦存在暴躁、激動、消極等情緒問題,需教師運用元情緒引導學生自我調節(jié),幫助學生擺脫極端情緒,使高職學生心理更為健康[1]。
二、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要點
(一)面對現實
元情緒能夠指引學生了解、控制、調節(jié)主觀情緒,引導學生自我表達、自我評價、自我疏導,以免學生出現情緒熔斷。因為每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思想觀念各異,所以教師在運用元情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指引學生面對現實,走出用主觀想法編織的精神世界,回歸現實,發(fā)現另一個自己,同時感知情緒并獲得情緒信息,為改變學生對自己的看法及做出客觀的評價提供依據。
例如,有些高職學生極其自卑,期許通過整容讓自己變得自信,然而卻發(fā)現不盡如人意之處無窮無盡,最終陷入整容旋渦無法自拔,甚至高額借貸,從父母那里騙錢整容。
為幫助此類自卑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歸現實,聽一聽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情緒宣泄、自我表達中發(fā)現容貌焦慮源于自卑,自卑源于自我否定,繼而找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癥結”,使學生能在現實生活中擺正學習與成長的姿態(tài),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二)調節(jié)情緒
良好的情緒源于個體恰當、及時地調節(jié)情緒。在生活與學習中,矛盾無處不在,學生會因為頂崗實習不順心、畢業(yè)論文寫不好、與朋友斷交等經歷產生負面情緒。教師有時會發(fā)現,學生對情緒的產生、危害等方面極為了解,卻很難控制情緒,這與學生未能掌握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有關。這就需要高職教師利用元情緒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控情緒,例如教師可指引學生寫日記,將一天的情緒記錄下來,反思這些情緒的來源,如人際交往、課業(yè)壓力、家庭關系等,這能為學生提供情緒調節(jié)的依據,而后有針對性地探索調節(jié)情緒之路。因為每個人的情緒問題不同,所以元情緒在調節(jié)情緒中的運用具有主觀性,教師僅能從實踐經驗、專業(yè)理論的方向為學生提出調節(jié)情緒的建議,如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傾訴等,指引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調控情緒[2]。
三、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原則
(一)從實際出發(fā)原則
因為高職學生情緒產生的原因極為復雜,如成長背景、生活習慣、性格等,這些主觀性較強的因素會深刻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元情緒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需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教師需將與學生有關的場景搬到課堂上,同時指引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觀察思考、探討交流、反思調節(jié)、情緒監(jiān)控。
相較于教師針對情緒本身進行分析,在高職學生生活、學習、社交的具體情境中指引個體監(jiān)控、評價、反思更為高效,有利于學生把對元情緒的理性認知轉化成感性認知,將感性認知視為元情緒理論滲入內心世界的載體,繼而可以清晰分辨情緒并關注個體情緒,使情緒調節(jié)與控制具有個性化。
(二)不責備原則
在情緒調整、管理、發(fā)泄、控制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責備原則”較為常見,主要是指教師的責備不僅無法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心底的問題,還會拉開師生的距離,學生的負面情緒不能及時紓解使之具有“傳染性”,這會使個體負面情緒壓力急劇增加,有礙心理健康?;诖?,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在運用元情緒的過程中,要堅持推行不責備原則,教師應先要讓學生有“有負面情緒并不是什么錯誤”這個認識,在此前提下指引學生坦誠描述負面情緒及其產生的過程,將心理體驗告訴教師,為教師采取行動加強情緒干預提供依據。值得一提的是,在師生交互的過程中,教師要詢問學生“希望教師或他人為你做些什么”,而后根據學生的主體需求規(guī)設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確保該方案更容易被學生所接納。
(三)科學分析原則
元情緒理論性較強,中外學界對該理論研究的頻率較高,為的是指引個體能掌握監(jiān)控、評價與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這就需要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加強科學分析,確保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舉措有理有據,能全方位運用元情緒理論解決現實問題。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需注重理論學習與研究,在此基礎上解決“是什么讓人處于情緒中”“個體情緒是什么”“如何幫助他人客觀的評價情緒”等主要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元情緒理論的理解由淺入深,期間教師需恰當地給予幫助,以免學生對元情緒的解析出現偏差;同時需注意控制好幫助的“度”,以免學生在元情緒剖析的過程中太過依賴教師,繼而達到讓學生能科學分析情緒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3]。
四、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的路徑
元情緒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支柱之一,雖然具有普適性,但在教育實踐的進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并影響著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成效,如“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陳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欠佳”等。為解決教育問題,教師要在駕馭元情緒理論的基礎上,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實況出發(fā),探索元情緒應用的路徑,繼而為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助力。
(一)改進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元情緒的運用應以人為本,充分剖析本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將本校學生成長環(huán)境、發(fā)展規(guī)律、個性喜好等信息轉化為基于元情緒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為學生感知、調節(jié)、控制情緒提供支持;其次,將學生心理健康與行為習慣、道德修養(yǎng)、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聯系起來,將元情緒滲入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可在成為優(yōu)質人才的進程中提升情緒紓解、調控、評價與認知的水平;最后,在“生活即教育”思想指引下運用元情緒,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篩選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例,如校園霸凌、“四史”學習活動等,為的是將生活作為一面鏡子,映射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學生運用元情緒解決自身的問題給予支持[4]。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第一,高職教師要針對元情緒加強研究,對其理論、特點、優(yōu)勢等方面有所了解,同時結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綱、標準等依據規(guī)設育人計劃,其目的是增強元情緒的滲透性,為提升學生情緒了解、感知、控制、評價的能力奠定基礎;第二,高職教師要賦予元情緒運用的發(fā)展性與時效性,善于積累生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根據學情及時調整基于元情緒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例如教師在發(fā)現學生普遍存在孤僻、自閉等心理健康問題時,要基于元情緒創(chuàng)設學生心理情感自我認知的情境,組織學生參與“礦井逃脫”“二人三足接力賽跑”等小游戲,為的是在實踐活動中指引學生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個人無法融入集體問題之所在,如表達能力欠缺、擔心他人不接納自己等,繼而在問題驅動下找到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著力點,使基于元情緒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能事半功倍,同時可避免教師僅推行固有的教育計劃且輕視學生內心的感受;第三,高職院校要注重“協同育人”,從校外吸納力量運用元情緒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高職院??膳c心理咨詢機構合作,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活動,從更為專業(yè)、權威的角度切入探訪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運用元情緒,使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以提升[5]。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指引學生自我感知、情緒自我調節(jié)及自我評價的作用,這就需要高職教師能在運用元情緒的過程中堅持面對現實,指引學生從主觀出發(fā)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在此前提下改進“元情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完善授課體系,繼而提高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展望未來,基于元情緒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方法、內容等方面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高職院校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持續(xù)積累元情緒應用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進一步研究“元情緒+心理健康”教育良策:一是在持續(xù)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方法、體系優(yōu)化效果的同時,注重對課程開發(fā)、教學評價、教育管理三大方面的研究;二是在關注普遍存在于高職學生群體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進行個案研究,解決對學生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的非典型問題;三是加大元情緒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廣泛滲透力度,有效優(yōu)化基于元情緒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 牛隴安. 元情緒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 青年與社會,2019(03):68.
[2] 劉洋洋,袁維達.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探究[J]. 繼續(xù)教育研究,2021(06):132-136.
[3] 王瑾.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 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04):136 -137.
[4] 張燕. 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精準幫扶策略[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09):51-52.
[5] 歐陽坤.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的探究與應用[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8):213-215.
(薦稿人:舒宏偉,江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