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據(jù)國家發(fā)改委網(wǎng)站消息,日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jiān)管的通知》,通知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線上和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屬于非營利性機構收費,依法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各地制定基準收費標準的浮動幅度,上浮不得超過10%,下浮可不限。(9月6日中新網(wǎng))
校外培訓亂象不少,亂收費就是其中的一大“痛點”。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孩子的錢最好賺”,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錢,不少校外培訓機構深諳家長的心理,不惜夸大師資力量,偽造“名師”,進行虛假宣傳,推出“天價培訓班”。而關鍵更在于,長期以來,校外培訓收費沒有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而是完全交給市場決定,沒有一定的標準可循,亂收費的問題也由此衍生。
此次三部門發(fā)布的通知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線上和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屬于非營利性機構收費,依法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這就有利于遏制學科類校外培訓亂收費現(xiàn)象。校外培訓機構將不能再漫天要價,確保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處于合理區(qū)間,從而有利于保護好廣大學生及其家長的合法權益。
政府指導價管理之所以只針對學科類校外培訓,而不針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是因為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屬于非營利性機構收費,學科類校外培訓具有公益屬性,涉及民生,關乎教育公平。這體現(xiàn)了政府的責任擔當,也是必要糾偏和必要干預,是把錯裝在市場身上的手換成政府的手。
而如何科學制定收費標準,還需要各地統(tǒng)籌考慮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水平、學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學合理制定收費標準。同時,通知提出要強化收費信息公開、加強收費行為監(jiān)管。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并非易事,需要各地抓好落實,加快推進。
當然,要整治校外培訓亂象,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還遠遠不夠。比如還要加大力度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門檻低、質量差等問題。否則,就算校外培訓機構不再漫天要價、高收費,教學質量沒有提升,還是會誤人子弟,收費再低也是一種“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