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亞丁
口語傳達是個體間的直接同一過程,個體以共通的語言為媒介完成信息溝通,在彼此的確認過程中完成與對象的同一性建構和在此基礎上的自身生活世界和人格的建構??谡Z傳達能夠構造一種極為特殊的空虛意向,在這其中并無任何具象符號以輔助形式出現(xiàn),除了輔以語言者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之外。但語言者的直接參與和面對面交流形式可以彌補語音這種特殊符號形式的空虛性,并能夠因語言者的具身出場和在場而無比充實起來,從而更加容易建構起語言雙方的肯定與否定關系,個體精神活動也愈加自如。盡管口語傳達有著自身的同一性優(yōu)勢,但我們知道人類精神活動的自由并非來自于原初的質(zhì)樸或無知的任性,原始的口語傳達者與對象之間的同一性構造因缺乏文字符號而不得不在時間和空間上停留于表面和短暫,同時也會因語言對象的離場或缺席而瞬時失效,個體精神活動的環(huán)節(jié)無從展開,于是人類精神活動便走到了這個節(jié)點:符號、字母或文字的出現(xiàn)。符號、字母或文字是人類特有的符號意向能力,人類個體通過書寫這一特殊能力產(chǎn)生特殊的空虛意向,相較于口語傳達的意向構造過程,書寫這一意向構造過程指向全體人類但并不指向特定的對象主體,在傳達對象缺席的狀況下,書寫的過程本質(zhì)上是人類個體自身與自身達成的同一性。個體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文字符號形式懸擱自我,并以文字符號為載體構造出另外一個“他我”,這個“他我”是自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更是人類個體對自身有限性的否定形式,個體精神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過程獲得無限充分的活動空間,以穿越時空的形式與未知的個體構建起書寫者所意向的同一性,同時也在實現(xiàn)著書寫者自身的辯證發(fā)展過程和辯證發(fā)展目標。印刷術的出現(xiàn)極大地助長了書寫這一人類特殊能力的功能,因其大規(guī)模復制和生產(chǎn)的特征而全面實現(xiàn)了書寫者的精神活動需求。印刷制品在制作和使用過程中已遠離作者,一切都發(fā)生在作者缺席的狀況下,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并非作者直接的自我建構過程,其精神運動的各環(huán)節(jié)蘊含在文字符號所構建的空虛意向中。當作者缺席而讀者出場時,文字符號便承擔起由作者所創(chuàng)建的這一空虛意向與讀者間的同一關系的構建功能。相較于口語傳達與文字書寫所標示的主體間直接構造和主體自身性構造,印刷術的出現(xiàn)和印刷制品的傳播則標示著人類個體通過閱讀學習而完成自身構造的過程,這一過程對于人類精神運動和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與路徑所產(chǎn)生的影響極其深遠,以至于我們不得不思考“人=語言”而“文明=寫作”這一主題所蘊含的意味和實現(xiàn)途徑。
口語表達與文字書寫都是我們表達內(nèi)容的方式,但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懷特黑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其《思維模式》(Modes of Thought)中指出,我們習慣性地將說話和寫作混合在一起,以至于當我們討論語言時,我們幾乎不知道我們指的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工作,或者兩者兼而有之。①所有這些都引出了一個問題,在這種內(nèi)在和反思的話語實踐中,文字素養(yǎng)作為邏輯和實踐的先決條件在多大程度上扮演了一個必要的角色?在那些從小就接觸過讀寫能力的人中,對文字印刷讀寫能力的認知效應的普遍忽視似乎最為普遍??夏崴埂げ?Kenneth Burke)指出人們常有天真的語言現(xiàn)實主義的傾向,這意味著他們無法理解他們的整體現(xiàn)實感是如何通過符號系統(tǒng)建立起來的;同時許多人也染上了一種天真的字母打印現(xiàn)實主義,這意味著他們很難相信或不愿意接受某些思想和社會特別是現(xiàn)代文明的大部分是通過字母打印技術誕生的。②人們對于文字技術在塑造思想和促進社會解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似乎缺乏足夠的認識,很多學者似乎很少考慮文字印刷對社會歷史的復雜影響,仔細和全面的思考已經(jīng)混雜在錯誤概念、模糊陳述、過度簡化、通過相互關聯(lián)假設因果關系甚至一些故意的誤解和虛假陳述中。杰克·古迪(Jack Goody)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人們往往接受“人=語言”這一等式,卻回避“文明=寫作”這一等式,普遍存在的相對主義使他們忽視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在使用語言之后交流手段的變化可能對思想結構以及社會結構產(chǎn)生重要影響。③
哈佛大學的古典學者埃里克·哈夫洛克(Eric Havelock)和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可謂影響最大也是爭議最多的兩位學者,也是傳統(tǒng)“書寫論”(Literacy Thesis)的代表人物。他們兩人于同年發(fā)表的著述,不約而同地將書寫對人類認知發(fā)展的一種初步的、偶然的作用歸結為古代希臘字母文字的發(fā)明和傳播,主要的關注點在于字母書寫對公元前5至4世紀的古代希臘啟蒙運動所產(chǎn)生的作用和影響,也因此遭到了眾多學者的批評。直至20世紀90年代以降“新書寫論”的出現(xiàn),對這一學派的基本觀點進行了多角度的、開放性的反駁,其中一條主線來自西爾維亞·斯克里布納(Silvia Scribner)和邁克爾·科爾(Michael Cole)的《文學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Literacy)。他們構建了一套實驗研究,試圖通過實驗來證明,文化使那些有口頭感知力的部落民族成為文明的人的信念是有缺陷的,之前的“書寫論”(literacy thesis)是失敗的。他們的研究得出結論,無論是個人還是文化,都不會經(jīng)歷某種轉(zhuǎn)變。相反,正式的學校教育也許在社會化中扮演了一些重要的角色,而且任何與讀寫能力有關的變化都可能只停留在技能學習的層面上,而不是能力本身的改變。
“書寫論”似乎設想了一個簡單的二分法,之前傳統(tǒng)的“原始—現(xiàn)代”“野蠻—文明”的二分法被“口頭—文化”的二分法所取代,這種過于簡單化的說法會帶來諸多問題。我們無須論辯“口頭—文化”是否存有“原始—現(xiàn)代”“野蠻—文明”之分,但至少須關注文化歷史發(fā)展中的各種變化,比較和理解這些變化的影響和含義以避免這種簡單粗糙的劃分。 比如可以在最早的語音標記、字母文本、連續(xù)文字和書面文字之間做出重要區(qū)分;石碑上的碑文、泥板上的文字、紙莎草紙、羊皮紙或牛皮紙上的文字也須加以區(qū)分。我們還必須認識到手稿文化和印刷文化的差異,包括使用標題、目錄和索引,更不用說標準化和統(tǒng)一副本的含義。這里的要點是,讀寫方式的不同發(fā)展不需要個體本身的意識改變。在新的交流技術、空間和時間維度上,個體意識能夠以新的方式保持其一如既往的運作方式,并且新的交流方式為自我意識、計算能力、社會互動和綜合能力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正如古迪所指出,當一幅地圖或一本書介入到物體和主體之間時,我們是在處理外在的心靈,也在處理內(nèi)在的心靈。閱讀能力本身是一種認知能力、一種更高的心智能力,當我們有了書,我們就能談論、探索和衡量這種能力。寫作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工具,能夠從內(nèi)部改變我們的智力活動。這種能力取決于個人和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寫作來調(diào)節(jié),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不能以測試一般能力的方式來模擬。④讀寫能力是促進具體化認知的物質(zhì)條件之一,我們能夠理解文字打印技術所帶來的各種社會歷史變化,無論是單獨的還是集體的,而無需把讀寫能力歸因于某種神奇的轉(zhuǎn)化力量。
讀寫能力的含義差別很大,從能夠通過聽別人讀一篇文章來跟隨,到使用識字發(fā)音的語音,到能夠?qū)懽约旱拿?、為個人列出清單、閱讀標志和標簽,到通過安靜地學習書籍的方式獨立學習等,因此古代和中世紀的識字率很難計算。在過去的六百年時間里一些更引人注目的變化已經(jīng)發(fā)生,它們主要是由印刷機和書籍的廣泛傳播帶來的。正如伊麗莎白·愛森斯坦(Elizabeth Eisenstein)所言,并不是所有掌握了書面語的人都成為了閱讀大眾的一員,學會閱讀和通過閱讀來學習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抄寫員時代依靠學徒訓練、口頭交流和特殊的記憶手段來掌握字母。⑤毫無疑問,古代存在著重要的學習中心或者學校,但是沒有今天的卡片目錄,沒有類似杜威十進制的索引系統(tǒng),沒有今天所知的作者,沒有試圖通過沉默學習來教育自己的個人,沒有相同的書的副本。只有大小不規(guī)則的蠟板、紙莎草卷軸、羊皮紙和獨特的筆跡,甚至沒有標題和扉頁。讀書就是大聲朗讀,和別人一起思考,甚至在整個中世紀繕寫室都是個人向眾人大聲朗讀的吵鬧場所。學生或抄寫員基本上都是內(nèi)部抄寫員,試圖忠實地呈現(xiàn)口述的文本。
印刷技術帶來了流動的學者的變化,也孕育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作者的出現(xiàn)。印刷技術出現(xiàn)之前在文本之間進行嚴格的比較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手稿的變化不僅包括不同的渲染,來自于擁有它們的人所傾向的修飾,而且還包括羊皮紙的大小和書寫風格的不同。只有通過印刷大量生產(chǎn)相同副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在印刷商的圖書目錄中宣傳這類作品,現(xiàn)代意義上的作者才出現(xiàn)了。⑥當抄寫文化讓位于強大的印刷術,索引和標題頁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自主學習和閱讀學習的效率,文本的標準化和統(tǒng)一性為普及教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些相互關聯(lián)的發(fā)展對宗教和科學都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一方面隨著印刷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宗教權威受到了兩方面的擠壓,受過教育的個人可以自行閱讀拉丁文圣經(jīng),普通大眾也可以閱讀用本國母語印刷的圣經(jīng),因此解讀圣經(jīng)的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另一方面印刷機能夠復制相同的視覺信息,極大地幫助了植物學、解剖學、生理學、制圖學等。不僅是圖像和草圖,還有科學表格、數(shù)學公式和其他技術信息,都通過呈現(xiàn)相同的副本而得到顯著增強。所有這些思想、言語和社會結構變化都是通過話語的物質(zhì)形式改變而實現(xiàn)的。沒有廣泛傳播的相同的文本和圖像,現(xiàn)代科學和現(xiàn)代學術都不可能出現(xiàn)。⑦
然而隨著現(xiàn)代字母印刷的興起,單詞很容易成為構成語言的離散對象的偽裝,就好像字典使人們能夠把語言握在手中一樣。讀書人可以隨時打開字典或計算機搜索,輕松找到在索引中定義的單詞。與語境分離的同一內(nèi)容思想及其表達形式是字母文化的產(chǎn)物之一,由于字母書寫的距離效應,人們可以完全從抽象的命題內(nèi)容來思考語言。麥克盧漢認為字母表能讓人們“不用反應就能行動”,也即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內(nèi)在轉(zhuǎn)換就能夠像意識本身一樣行動。因此字母印刷技術助長了語言只是單詞的集合這一觀念,也導致了個體先于集體的推論?,F(xiàn)代印刷技術帶來的便利主要是個體可以通過默讀和單獨學習來完成自我教育的實踐,這一過程似乎也證實了個人先于集體的觀念,而社會成為了閱讀旨趣相投者聯(lián)合起來形成的部落。正如愛森斯坦所指出的那樣:“社會可以被看作是一束離散的單位,或者個人優(yōu)先于社會群體,這種觀點似乎更適合閱讀的公眾,而不是傾聽的公眾?!雹噙@里我們不必否認口頭部落生活中的個性體驗,也不必強調(diào)任何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是如何被集體生活同化或異化的。正如古迪所指出的,創(chuàng)造力當然存在于部落生活中,但它不具有現(xiàn)代性的個人主義特征。“這并不是說部落缺乏創(chuàng)造性元素,盡管它的性質(zhì)不同。部落也不是神秘的集體作者,通過與集體無意識緊密相連而在文化中完成個人的事。更確切地說,是個體的簽名在生成傳播的過程中總是被抹去?!雹岢苏嬲饬x上的口頭部落與愛森斯坦所言的文化部落的區(qū)別外,我們更應該記得亞里斯多德,盡管他受過教育,但沒有浸沒于文字的感知力,他認為這樣的話語不是真正的文字,而是伴隨有意義的話語而來的無意義的部分。
口頭傳達與其思維方式是直接的同一性,雖然借助于對話者主體間性的直接在場與顯現(xiàn),但就其形式、過程與內(nèi)容而言,對于語音符號的共同理解與意向能力仍然是傳達實現(xiàn)和對話者同一性構造的基礎保障,亦即語言不通者無法實現(xiàn)這一過程和目標,因此口頭傳達在本質(zhì)上是抽象思維過程,在其過程中對話者的表情、肢體語言只能起到輔助功能。但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這一抽象思維過程與印刷術產(chǎn)生后閱讀者所依靠的抽象思維過程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別,聲音符號和語言者在場帶來的直接同一性削弱了文本意義上抽象思維的真正含義,在意向性構造上更趨直觀而缺乏反思,對話者雙方直接的意向肯定與否定過程迅速達成而擠壓了人類個體精神運動的復雜環(huán)節(jié),表情與肢體動作卻更加把對話者帶入了環(huán)境。當代影視大量使用視聽語言,如最常見的蒙太奇(Montage)手法,便是環(huán)境替代語言傳達的最好例證。環(huán)境傳達相較于語言和文字符號更加直觀和具象,同時也在更為基礎的層面上奠定了語音符號和文字符號抽象思維與傳達的基礎,這是圖像符號與語音符號、文字符號的重要區(qū)別。人類個體對于環(huán)境語言的感知與意向構造同樣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抽象思維能力,但這一過程是對于人類語音符號構造過程的否定形式,對話者缺席與相關影像的出場與在場使得環(huán)境及其變化成為人類個體精神活動的中介,個體通過環(huán)境這一中介環(huán)節(jié)完成意向性與人格構造,從而使得人類精神活動得以獲得新的發(fā)展空間。印刷術的出現(xiàn)和普及為人類抽象思維形式帶來了普遍的生存空間,同時在更大的歷史時空上轉(zhuǎn)變了人類既有的口頭與環(huán)境思維慣性,對于人類文化與人類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傳承具有無可比擬的重大意義。個體在面對印刷文字時所產(chǎn)生的思維方式是純粹的抽象思維方式,對話者已經(jīng)完全缺席而作為文字符號背景的環(huán)境傳達也隱約不現(xiàn)。純粹的抽象思維過程超越了作者及其背景,并在這一否定過程中向語音符號所帶來的抽象思維方式進行回歸,只是這一返回過程具有更加明確的內(nèi)容、規(guī)定性和反思意義,閱讀者在通過純粹抽象思維而構造生活世界和自我人格的同時也完成了從口頭、環(huán)境至純粹抽象的辯證否定過程,并通過這一否定之否定過程完成從個體偶然性、環(huán)境或然性到純粹必然性的意義變遷,開啟了人類普遍進入的文明時代。
個體存在者可能不太會意識到其作為個體存在可能面臨的環(huán)境影響,認為他們經(jīng)歷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境遇,一種被稱為“人類條件”的東西。他們相信社會歷史和物質(zhì)條件可以從他們發(fā)現(xiàn)的自己所處的整體環(huán)境和他們是如何達到目前的自我意識的狀態(tài)中歸納出來。即使人們從時間的角度來理解人類作為社會歷史和文化存在,而不僅僅是生物實體,許多人似乎也低估了日歷、時鐘、讀寫方式和通訊技術是如何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序系統(tǒng)化,細化到最小的細節(jié)的。⑩人們很容易忽視經(jīng)驗是如何由那些展現(xiàn)經(jīng)驗的象征性和物質(zhì)過程構成、塑造、過濾和調(diào)節(jié)的。比如口頭民族通常被描述為具有驚人的記憶能力,能夠準確地回憶大量的歷史知識、傳統(tǒng)傳說、史詩等。當記憶是維持和延續(xù)文化的主要手段時,我們會認為這種情況并不奇怪,事實上這個問題比看起來要復雜得多。艾伯特·洛德(Albert B.Lord)和米爾曼·帕里(Milman Parry)研究發(fā)現(xiàn),口頭民族的大腦基本上缺乏“逐字”的概念。雖然吟游詩人和其他歌唱史詩故事的人唱的是相同的曲目,但他們演唱的內(nèi)容并不完全相同。之所以能夠以不同的詞語表達出同樣的主題,是因為歌曲是有節(jié)奏的,固定的節(jié)拍、熟悉的修辭、合仄的頭韻和其他形式的平行結構,所有這些都有幫助記憶的功能。比較今天普遍被稱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口述百科全書”的思想與希臘早期(例如柏拉圖理想國)新興的思維模式之間的差異,就會發(fā)現(xiàn)早期荷馬時代的完全口頭的思想被緊密地束縛在文化傳統(tǒng)和感官生活的緊密聯(lián)接中。
以字母印刷為基礎的讀寫能力已經(jīng)使現(xiàn)代經(jīng)驗的各個方面成為可能,我們必須承認書寫和印刷形式的多樣化發(fā)展,但也須承認口頭表述的持久性?!俺跫壙谡Z”是一種沒有接觸過任何書寫形式的口腔學,今天我們很難想象。我們所知道和經(jīng)歷的口頭語言已經(jīng)適應了讀寫能力,就像沃爾特·昂(Walter J.Ong)所說的成為了“第二口頭語言”,不僅指照本宣科的發(fā)言稿,而且指學者們通常的講話方式,通過不斷進步和積累產(chǎn)生的社會性成為當代哲學文化的基礎。沒有字母印刷技術,口頭民族更適應多變和短暫的存在特征,更多地安置于當?shù)鼐坝^中,語言與情感、表達、社區(qū)、傳統(tǒng)和整個宇宙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個獨立的物體一樣,無法進行單獨的分析研究??陬^民族的語言天生與自然和感性世界相協(xié)調(diào),而不是與地圖集、詞典定義、邏輯范疇和數(shù)學公式等抽象世界相協(xié)調(diào)。希臘的音標字母表極大地改變了這種關系,用麥克盧漢的話來說,它是高度爆炸性和碎片性的。早期口述傳統(tǒng)的一些殘余在古代逍遙學派中是明顯的,那里的教學方式是邊行走、邊討論、邊思考。這種做法的部分原因是景觀作為一種自然的記憶,思考的主題更自然地與當?shù)氐牡乩怼⒓竟?jié)和一天的時間相聯(lián)系。同樣重要的是,許多最早的書寫形式都是在紀念碑或神圣的禮儀空間上雕刻或蝕刻的,因此對書面文字(作為物體的文字)的明確反思,相當局限于特定的物理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口語表達方式中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缺乏用于輔助記憶的外部資源,這威脅了現(xiàn)有知識并增加了個體認知和記憶的負擔??陬^文化必然是保守的、向心的,思維的好奇性和基于隨意質(zhì)疑的無意義推測,不僅有健忘的風險,而且還會污染已有的知識。
中世紀的讀寫能力和早期的書籍讀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沉浸在讀寫取向中的口語傳播的。例如不識字的農(nóng)民可以通過參加宗教儀式聽取布道,包括大聲朗讀、意義解釋以及宣教牧師從寫作經(jīng)驗中培養(yǎng)出來的口語。他們會接觸到文人和文化語言,很快日常口語模式就適應了文人和半文人的模式。在他們自發(fā)的演講中希望表現(xiàn)出受過教育的樣子,說話的方式聽起來愈加書面化。而受過教育的人面對面交談時的語氣和表情模仿了沒有感情的書頁,夸夸其談的語言加上幾乎沒有表情的臉,扁平得像一本書的書頁,成為18、19世紀文人的刻板形象。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將這種在整個西方世界傳播的文化情感包含在他的“世俗文化”概念中,文化的許多影響不是直接來自于筆和紙,而是間接地來自于彌漫于大型官僚機構和公共機構中的文化導向和情感,包括互動方式、工作安排、地址模式、身份證、公共活動座位分配、購物通道的安排、服裝尺寸款式的統(tǒng)一、銀器的安排等。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將西方哲學的誕生與蘇格拉底(Socrates)或者至少是柏拉圖對他的書面描述等同,作為一種與他人交談和交往的新方式而誕生。當蘇格拉底向他的談話者提問時,對方會使用流行的陳詞濫調(diào)、稱呼用語、慣用短語和稱呼方式,這些都是希臘傳統(tǒng)的荷馬(Homer)和赫西奧德(Hesiod)的用語。然后蘇格拉底會要求他們再解釋一遍,但要換一種說法。蘇格拉底使用了一種不同于他的口語前輩的話語模式。哈維洛克解釋道:這就是辯證法的方法,它并不一定是柏拉圖對話錄中那種邏輯鏈式推理的發(fā)展形式,而是最簡單的原始方法,即要求講話者重復自己的話,解釋他所說的意思。在希臘語中,“解釋”“說”和“含義”可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辯證問題的最初功能只是迫使說話人重復已經(jīng)說過的一個陳述,并假定這個陳述中有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地方,所以最好換一種措辭。大衛(wèi)·亞伯蘭(David Abram)很好地總結了這個問題:通過要求演講者解釋自己或者用不同的術語重復他的陳述,蘇格拉底迫使他的對話者從通過不斷重復傳統(tǒng)教學而形成的習慣短語和公式中分離出來。通過不斷地要求對話者重復和解釋他們所說的話,讓他們聆聽和思考自己的講話,蘇格拉底把他的聽眾從演講所要求的恍惚狀態(tài)中驚醒,因此從感官和他們習慣的場域中脫出。蘇格拉底的互動風格帶來了新的話語形式,新的懷疑論和超越陳詞濫調(diào)、稱謂和其他標準化口語的個性清晰表達的需求。在《感官的咒語》(Spell of the Sensuous)一書中,亞伯蘭將他在土著民族中的個人經(jīng)歷與莫里斯·梅洛-龐蒂的思想結合起來,揭示了口頭民族是如何被感官世界所陶醉,現(xiàn)代西方文人是如何被他們自己的文字魔法所陶醉。亞伯蘭寫道:只有當我們的感官將它們的能動性魔力轉(zhuǎn)移到文字上時,樹木才會變成啞巴,其他動物也會變成啞巴。拼寫或正確地排列字母以形成名稱或短語,似乎同時鑄出了咒語,對拼寫的東西施加新的持久力量。學習拼寫的過程也一樣,而且更深刻地講,是我們自己在字母的影響下邁出腳步,對自己的感官施展咒語。
埃里克·哈維洛克 (Eric A.Havelock)在《柏拉圖序言》(In Preface to Plato)中闡明了古希臘的理性思維是如何隨著動詞的變化而改變的。在談到早期的非理性思維時,哈維洛克寫道,它不能在這樣的句子中使用動詞being作為永恒的系詞,“人類要為自己行為的后果負責?!备挥谜f“三角形的內(nèi)角之和等于兩個直角”了??档碌拿钍?、數(shù)學關系和任何形式的分析性陳述都是無法表達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在希臘哲學中存在與變易的對立最初并不是由那些屬于復雜的思辨的邏輯問題所引起的,更不是由形而上學或神秘主義所引起的。這僅僅是要求希臘語言和希臘心靈打破詩歌的傳承,打破有節(jié)奏記憶的意象流動,取而代之以科學話語的句法結晶,無論科學是道德的還是物質(zhì)的。因此柏拉圖將詩人從他的“理想國”中趕出去,是指傳統(tǒng)希臘學習和思考方式的重大轉(zhuǎn)變,模仿式的重現(xiàn)慢慢被批判的、懷疑的自我反思所取代。當人們試圖脫離傳統(tǒng)的直觀而去思考“存在(Being)是什么”的時候,早期習慣的突破就發(fā)生了。為了進一步澄清這種早期轉(zhuǎn)變,哈維洛克寫道:存在到底是什么?這個提問很可能只獲得錯誤答案。我們可能會說,Being不是名詞,而是一種句法情況,盡管后來柏拉圖用名詞“ousia”來描述這種情況。簡而言之,人們試圖把重點放在抽象事物的持久性上,無論是作為公式還是作為概念,而不是具體情況的每日變動。
在口頭世界中,“超驗”仍然停留在世俗經(jīng)驗的景觀中,指的是仍然未知的東西,總是在地平線之外。文字的準想象時空使超越體驗的重大轉(zhuǎn)變成為可能。字母讀寫為徹底的抽象鋪平了道路,人對自然的理解開始遠離經(jīng)驗世界。至關重要的是,從猶太字母表到希臘字母表的轉(zhuǎn)變。在猶太字母表中字母與世界上的物體是一致的,而在希臘字母表中,字母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與特定實體的任何聯(lián)系,在一個抽象的時空中完全代表它們自己。文字的作用是固化思想和自我意識,將兩者置于不斷變化的景觀之外。亞伯蘭寫道,理性靈魂與不變理念間的密切關系,與新的文化智力與字母表中可見字母間的關系是分不開的。雖然不是在感官世界之外,但它確實呈現(xiàn)出一種全新的、穩(wěn)定的現(xiàn)象秩序,與之相對所有其他現(xiàn)象的形式顯得異常短暫、模糊和衍生。字母表強化了一種超然境界的概念,一種在感官體驗的“此時此地”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的境界。“字母原則”把音節(jié)拆開,把聽不見的東西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是如此具有革命性,只需出現(xiàn)一次就傳播開來成為普遍理解的條件,字母縈繞在口語中就像隱藏在背景中一樣帶來了任何所說的話都可以寫下來的感覺。讀寫能力為早期的口頭思維提供了新的結構,激發(fā)了一種線性的、通過一套統(tǒng)一序列出現(xiàn)的有序感,客觀自然對象可以被閱讀。字母讀寫能力和抽象三段論推理之間的聯(lián)系如此明顯以至于它們難以被識別,例如字母通常在方程式和三段論中充當變量,公式中使用字母搶走了所有感官內(nèi)容,通過完整的邏輯陳述而非經(jīng)驗陳述來獲得意義。亞伯蘭很好地抓住了字母的抽象時空與由此產(chǎn)生的思維之間的關系:“最初由字母開啟的看似自主的精神維度,從地球環(huán)境中完全抽象出來的與我們自己的符號互動的能力,如今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廣闊的認知領域,一個無邊無際的虛擬互動領域?!?/p>
從口語、書寫至印刷是人類傳達方式的長期歷史發(fā)展與進步的結果,背后是人類思維方式因適應器物、制度與精神智能發(fā)展而不斷進化的過程。信息傳達并非人類特有的能力,但人類語言、文字與印刷技術的出現(xiàn)使得人類得以脫離原始的動物狀態(tài)而真正進入我們?nèi)粘K^的人類勞動過程和文明社會狀態(tài)。思維方式的變遷隱蔽于人類信息傳達方式背后并支撐著人類的整個進化過程,人類個體因此得以依靠不斷進步的意向性能力進行生活世界和自我人格的構造,并帶來人類文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但同時我們也須警惕文字特別是印刷術發(fā)展帶來的人類文明問題,當我們愈發(fā)沉醉于符號意向而遠離真實的生活世界時,我們也許正在遠離事情的真相和本質(zhì),因此對于語言意向、環(huán)境意向與符號意向自身給人類帶來的利弊所能持有的辯證思考與觀察便顯得愈加重要。
注釋:
① Walter J.Ong.ThePresenceoftheWor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70.p.19.
② Kenneth Burke.LanguageasSymbolicAc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p.5.
③④ Jack Goody.TheInterfaceBetweentheWrittenandtheOral,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261,p.246.
⑤⑥⑦⑧ Elizabeth Eisenstein.ThePrintingRevolutioninEarlyModernEurope,2nd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p.102,p.209,p.106.
⑨ Jack Goody.TheDomesticationoftheSavageMind,Cambridge,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19.
⑩ Corey Anton.DiachronicPhenomenology:AMethodologicalThreadwithinMediaEcology,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vol.13,no.1,2014.pp.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