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華
(蘇州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江蘇 蘇州 215123)
中國詩歌的特點在于“詩雖短,卻包括時間、人事、地理三點”[1],即詩時刻保持與歷史水乳交融。晚清政府腐敗的統(tǒng)治和沉重的剝削,導(dǎo)致各地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太平天國運動蔓延清政府大半江山,持續(xù)十四年,長期戰(zhàn)亂對作為主戰(zhàn)場的江南(1)此處“江南”采用學(xué)界所說的“中江南”概念,即主要指今浙江省、上海市全部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破壞極大,促使文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紀事詩,形成紀事詩創(chuàng)作的高潮。這些紀事詩既有記錄太平天國的各種政策,又有描述戰(zhàn)爭的歷程及破壞,而正是戰(zhàn)爭造成的離亂悲情構(gòu)成此際詩歌內(nèi)容的主體。這些紀事詩書寫的萬千悲慘個案,匯成一部咸同時期江南痛史。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后,隨著戰(zhàn)事吃緊,圍繞戰(zhàn)爭的紀事詩形成一股創(chuàng)作浪潮。這些作品既有縱覽太平天國運動始末者,如《粵氛紀事詩》;又有針對某一地區(qū)予以記述者,如龍啟瑞《紀事》主要記述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在廣西的狀況,江夏無錐子《鄂城紀事詩》主要記述太平軍在湖北的狀況,陳慶甲《金陵紀事詩》、于垣《金壇圍城紀事詩》主要記載江蘇省的情況,曹晟《紅亂紀事草》內(nèi)容主要圍繞上海地區(qū),丁丙編《杭城辛酉紀事詩》、陸以湉《燹余吟·杭州紀難詩》《燹余吟·烏鎮(zhèn)紀難詩》、方榮芬《書事志恨》等所述主要是浙江各地的戰(zhàn)事狀況,陳蘊蓮《津門剿賊紀事》、朱丙壽《津門感事》、趙文濂《辛酉紀事詩》等記錄直隸地區(qū)的情況。以上所列主要是以紀事名篇者,其他不以紀事名題而實錄當(dāng)時戰(zhàn)爭狀況者(如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更是不勝枚舉。這些紀事詩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即事名篇”原是元稹對杜甫樂府?dāng)⑹略娞攸c的概括。作為事件文學(xué)的典型,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士大夫自覺沿用了這一方式。這些作品或因事立題,突出了詩歌寫作的歷史背景,如《五月二十七日接沿江警報》《聞?chuàng)P州警》《紹城既陷得王中丞圍城中寄書作》《三月初五日收復(fù)石門縣城納偽歸王鄧光明降也》《十五日攻克雙林鎮(zhèn)》《七月十三日克復(fù)晟舍記事》《二十七日克復(fù)湖州郡城》等;或介紹事件,如陳云章《聞李中丞滬上大捷喜而奉贈》,寫李鴻章率淮軍奔赴上海打敗李秀成最終占領(lǐng)上海事;或點明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如顧我愚《咸豐己未賊將以江浦城歸未幾我?guī)煍】冇谄挚趶埧偨y(tǒng)率援兵北渡是夜宿新江口軍中有作》。“即事名篇”的詩題,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知人論世,加深對作品文本的理解。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即事名篇,一些紀事詩在詩題下多有小序,對事件始末作詳細解說。如顧我愚《孝陵衛(wèi)雜詠》詩題下小序云:
咸豐六年丙辰,向榮敗績,歿于丹陽,張忠武公乃拜總統(tǒng)之命。明年丁巳,克復(fù)溧水、句容、鎮(zhèn)江,是年冬進攻金陵,北自觀音門,掘濠而東,越鐘山西嶺,逶迤而南,跨上方橋,以困城之東北。賊乃出屯秣陵關(guān),虎鎮(zhèn)軍擊之,中飛炮死。戴文英將其眾急攻之,賊乃走,乃更筑長濠?!旮甏赫?,克九洑洲,而以馮子材駐守。此兵勢再分也。是以閏三月十五日之潰,其有自來歟?嗚呼,悲哉!天耶?人耶?時余從事其間,耳目之所及者輒感慨系之矣。爰集諸作并而序之。[2]
序中詳述的,是咸豐六年(1856)至十年(1860)之間金陵一帶清軍江南、江北大營與太平軍兩軍對壘、勢力消長的過程。此時詩人從戎軍中,親睹勢態(tài)變化,序中所言增加了可信度。
題下之序側(cè)重于詩歌背景的介紹,相比之下,采用夾注形式的詩中之注,則進一步細化、具體化一首詩的歷史背景及主旨導(dǎo)向。如張景渠《癸亥正朔,進攻紹城,未克,賊由平水分竄東關(guān)、皋埠、蟶浦,抄襲我后,另股由烏門山直沖斗門,出奇兵擊之,圍解紀事》:
征調(diào)連宵羽檄忙,垓心坐困盜披猖。劫爭多似圍棋局,注下孤于博陸場。四壁烽煙森逆壘,五更鼓角飭戎裝。請纓幸有終童侶謂黃子穆司馬、楊耀庭二尹,破釜沉舟氣自揚??赡紊疥幍郎闲?,未遑應(yīng)接各心驚賊四出襲我。持籌計且分頭御,奏凱功從集腋成予所統(tǒng)各軍,布興有、布良帶、李光、張其光,分扎蒿壩、陶堰、東關(guān),謝國恩分扎瓦窯頭、趙市,均經(jīng)搓退,隨身僅親軍八十名,與楊守豫庭邊,令雪坡、黃丞、子穆共挑奮勇二百名,分三路接戰(zhàn),斃賊千余人,六戰(zhàn)皆大勝,賊遂由平水竄去。云卷烏門春有腳,風(fēng)清蟶浦夜無聲。出奇制勝重圍解,諸將遙遙但擁兵布李二軍潰退曹江之東,張軍亦退扎吳融,無應(yīng)援者,故云。[3]
詩中夾注有效補充了詩句因字數(shù)限制所隱含的信息。有些詩歌所涉具體事件,正史或有不載,這些夾注一方面有助于讀者對詩歌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有效地補充了史事。
與單篇詩歌相比,組詩有效地拓展了詩歌表現(xiàn)的廣度與深度,也使得詩歌表現(xiàn)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太平天國運動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lǐng)域,組詩形式自然成為此時期詩人創(chuàng)作的最佳選擇。這些組詩大都以“地名+紀事(難)詩”名篇,如江夏無錐子《鄂城紀事詩》、陸以湉《杭州紀難詩》《烏鎮(zhèn)紀難詩》《續(xù)杭州紀難詩》《續(xù)烏鎮(zhèn)紀難詩》、于桓《金壇圍城紀事詩》、林大椿《粵寇紀事詩》等等。以陸以湉紀難詩為例,《杭州紀事詩》六十首,《續(xù)杭州紀難詩》二十首,《烏鎮(zhèn)紀難詩》四十首,《續(xù)烏鎮(zhèn)紀難詩》四十首,共計一百六十首,始于咸豐十年,止于同治元年(1862),是陸以湉感于杭州、烏鎮(zhèn)陷落及群黎遭際而作。詩歌采用“詩+注釋”形式,“語惟紀實,用以勸誡”(《杭州紀難詩跋》)。如《續(xù)杭州紀難詩》第一首:“雄師列隊衛(wèi)城墉,守險兵孱計亦庸。西北吳興東越郡,那堪腹背逼兇峰。”其后有注云:
城中師旅不少,而城外諸險要兵力孤單,迨德清、武康、蕭山相繼失守,四面皆寇,杭州遂為孤城,餉道不通,糧絕致變。[4]1
詩題、注、序因其本身固有的解說特點,有效地克復(fù)了詩歌因篇幅限制所造成的表意空間;組詩因其體量的擴大,更有效地避免了單篇詩歌的表現(xiàn)范圍,尤其是有些組詩集題、注、序于一體,更全面地揭示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江南作為太平天國運動影響的核心區(qū)域,所承受的由戰(zhàn)爭帶來的災(zāi)難自是極為深重。蘇州鎮(zhèn)洋汪元治《亂后還鄉(xiāng)》如此記載家鄉(xiāng)狀況:“三年塵劫一須臾,亂后歸來景物殊。廢井?dāng)嘣杉拍瑬|阡西陌半荒蕪?!盵5]8汪氏所記并非孤例。戰(zhàn)爭勢必會波及政治的穩(wěn)定、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文化的傳承,此地文人紀事詩書寫的內(nèi)容主要側(cè)重于戰(zhàn)事的經(jīng)過,城破之際世人的境遇,以及戰(zhàn)爭狀態(tài)下士人報國無門的嗟嘆。
咸豐元年(1851),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隨后輾轉(zhuǎn)北上,由湖南轉(zhuǎn)戰(zhàn)武漢,又沿長江而下直入南京并定都于此。此后太平軍以江南地區(qū)的南京、蘇州、杭州為中心,通過北伐、西征,擴延至周遭十幾個省份,與清政府展開了前后長達十四年的鏖戰(zhàn)。城破城復(fù),詩人大都以時間為序予以記載。《山曲寄人題壁》即以太平軍占領(lǐng)南京為維,依次記載賊至、破城、巡城、攻駐防城。上元王永年通過《困金陵》《陷金陵》《出金陵》三首長詩,將自己所歷記錄下來。方榮芬《書事志恨六十首》除第一首《感慨時運》總論時勢、一吐心中感慨之外,其余詩歌大都即事名篇,敘述了金華從被占領(lǐng)到克復(fù)的過程。如《金華失守》詩云:“雨零不復(fù)夢周公,旋駭蠻軍過九峰。張子探營開虎穴,王孫縱火起狼峰。桃花嶺斷風(fēng)聲疾,寶婺樓高劍氣沖。招募十年無用處,霎時黑煙滿城封?!盵6]咸豐八年(1858),太平軍進犯永康,金華城賴周制軍防御得以幸免。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再次南下,對浙江展開攻勢,此詩圍繞太平軍攻打金華展開。四月十九日,太平軍駐扎金華城外,與城內(nèi)官兵相持日久,城內(nèi)王郡伯想用火攻以擊退太平軍,結(jié)果反讓太平軍乘火勢潛入城內(nèi),三年前周制軍挫敗太平軍的桃花嶺、寶婺樓,此時震懾力雖猶存,但局勢至此,也難擋太平軍的氣焰正盛,金華城最終失陷,到處黑煙滾滾。
金華城尚因清軍不敵太平軍而陷,此時其實存在大量因長官棄城遁逃導(dǎo)致城陷者,如揚州城。金陵城陷后,揚州大震,震驚之余,官員卻依然歌舞升平,“前鹽運使司但明倫助之守,泊舟便益門,入城議軍事,暇及姬妾蒲博以為戲”[7]。更有甚者,知府縱使奸人暗中迎接太平軍,搜斂民財,“別綴盛筵待賊至”[7]。對此,時人有“紙揚州”之嘆:“揚州城,一張紙?!盵8]臧谷《續(xù)揚州竹枝詞》加以諷刺道:“二月剛逢二十三,倉皇情態(tài)實難堪。全城拋下開城走,直向清淮不向南?!盵9]
金華、揚州是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兩種狀態(tài),不管清政府官員態(tài)度如何,城破還是城留,普通民眾都是最終受害者。齡伯成《蒙難紀略序》曾如此說由太平天國運動所引發(fā)的災(zāi)難:
粵自紅羊換劫,蒼鳥驚飛,玉石俱焚,鬼神泯絕,郊野既無完柩,城市罔有遺廬,兄弟分離,父母凍餓,人生不幸,一至于此,斯此身歷者,如何慘目傷心耳,聞?wù)咭酁橹畵徕哐跍I也。[10]
城破之際的避難經(jīng)歷成為詩人筆端的共同話題。時人聞警,莫不如驚弓之鳥。李秀成在《諄諭四民》中就說,金陵一帶“大半移徙蘇郡,又由蘇移居上海,所謂驚弓之鳥,無地自容”[11]。王杰在《余生偶筆》中回憶自己在避難途中的七大生死關(guān)頭,每每想起虎口余生,無不心驚膽寒。臺州王棻《避賊百韻》以細膩之筆記述難民聽聞“賊”來時驚慌失措的場面,詩云:
侵晨聞賊來,忽地人聲噪。晨炊尚未熟,倉卒出門眺。官路人如蟻,追逐向東逃。回頭呼鄰族,奮臂爭先掉。少焉聚山中,問信驚先到。樵婦及村娥,牽連上青峭。家人久惶惑,性命難自料。況有不逞人,乘機將肆虣。對案不能餐,撫枕未能靠。旋聞賊招安,爭用豬雞犒。豈真迎簞壺,茍欲全門木冒。[12]
難民聞警的驚惶,以及為保全性命不得已做出的“投降”行為,展示了戰(zhàn)火下普通大眾無力掌控自己命運的悲慘情狀。孫文川從金陵逃出,避難途中,見眾人聞警,“一屋面如土,無語心彷徨”(《宿石磧橋示紫函》)[13]。無錫孫顯用悲痛之筆書寫了人們在聞警之際的心慌意亂及自己負心避難他鄉(xiāng)的自責(zé),“烽煙警處別離輕,一曲驪歌系死生”(《聞南鄉(xiāng)有警二首》)[14]32。江湜脫險后,也是后悔自己沒有親迎雙親,“然吾既脫險,悔不將親迎”(《志哀九首》)[15]。王祖畬在難中奔逃十日,回鄉(xiāng)后在家人相聚的“驚復(fù)喜”之余,更多的是記錄逃難途中的種種見聞,如《紀難十首》其一所寫大兵過后的場景:
數(shù)聲吹短笛,萬騎忽西遷。原野盡流血,荒疇不復(fù)田。孤村鳥俱寂,百里灶無煙。一片昆山玉,凄余思舊篇。[16]
以上僅僅是當(dāng)時江南文人記錄的冰山一角。
兵臨城下之際,殉難亦是一種常態(tài),太平軍占領(lǐng)的江南地區(qū)以婦女死難最多。余治《烈女完貞甘心碎首》詩注文云:“賊到之處,婦女死難者最多。或被殺,或自盡,皆不肯甘心從賊,拼一死以完貞者?!盵17]12楊文瑩《述難十二首》所寫即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攻杭州,家人殉難,自己落入太平軍最后又得以逃離之經(jīng)過。太平軍攻城之際,楊氏母親便立遺囑,城破之際,當(dāng)與楊氏夫人自盡。杭州城陷,“母率婦若女及諸從婦沉屋后河”,不過,因鄰人挽救及時,全家得活,藏匿后院柴屋之中。當(dāng)時楊氏從兄已仰藥,且囑咐眾人燒掉宅屋,不得留給太平軍,全家葬于火海,死難者達二十七人。城破之際,文瑩與弟文鑾走失,后又尋得,太平軍入城,兄弟二人奔逃幾里,后投水,文瑩得救,而弟竟死?!妒鲭y十二首》前兩首敘家人殉難始末:
城崩壞云黑,震地萬家哭。同沉屋后河,母先諸婦續(xù)。鄰呼駭相救,起入后園伏。園與屋隔墻,賊尚莫余毒。金陵賊久踞,兇狂鑒轍覆。焉知吾州城,唾手得恢復(fù)。疇昔母有言,闔門義不辱。兄復(fù)激成之,遂付一炬酷。悲哉不孝人,七日夢方覺。
救命亂如麻,弱弟駭奔市。我追弟過橋,殺妖聲大起。豺虎四面嗥,安得有生理。但求無飲刃,兩赴清泠水。而我乃獨活,弟其長已矣。初亦不甚悲,我活須臾耳。吞錢復(fù)經(jīng)樹,輾轉(zhuǎn)不得死。弱翅飛不高,遂落樊籠里。[18]
楊文瑩在序中曾痛苦地感慨:“昔人謂長歌之哀,過于慟哭,豈不信哉!又所謂窮天下之聲,盡天下之辭,無以寫其哀,傳其酷者也!”[18]對太平天國的討伐,孫顯列舉四大罪狀,分別為好殺、延燒、縱淫、肆掠,如《好殺》詩云:“干戈滿眼釀災(zāi)祲,江北江南流毒深。生死豈甘懸賊手,侈張畢竟沒人心。游魂血污家何處,白骨風(fēng)枯恨未沉,我欲喚譍天一問,愁云慘雨只陰陰?!盵14]17不過,當(dāng)時世人并非一味歸咎于太平軍,對當(dāng)時官軍的嘴臉亦有著清醒認識,甚至認為其與太平軍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孫文川一針見血地指出:“吁嗟兵官非不武,賊未來時猛如虎?!盵13]許楣《渡海至赭山次田居韻述事志慨》痛斥了潰卒的無恥,海寧許村等地本無太平軍,敗兵潰卒成了當(dāng)?shù)氐淖畲鬄?zāi)害:“見說窮村了無寇,新來殘卒作干城?!盵19]張蔭榘、吳淦在《杭城辛酉紀事詩》其一中記錄了官兵不去鎮(zhèn)壓太平軍,反而紛紛搜掠鄉(xiāng)民食物的惡行:“堪笑我軍鏖戰(zhàn)返,人人擔(dān)酒縛豬羊。”[20]
清政府官懦弱無為,兵為非作歹,太平軍勢如破竹,兵擾之地生靈涂炭。顧我愚哀金陵癸丑之難,寫下《六哀詞》,分別哀退防、駐防、殉難、為虜、婦女、內(nèi)應(yīng)。士子在哀悼民生之悲的同時,更是譏刺官兵不作為。楊廷《新樂府八首》多諷刺官兵之懦弱,隸卒之暴斂,敗兵之?dāng)_民。透過對戰(zhàn)局失利的分析,詩人壯心熱腸更覺為之一冷。許宗衡認為太平軍之所以形成排山倒海之勢,原因就在于官員的一再延誤戰(zhàn)機。他在《紀事詩用杜洗兵馬韻》中說:“去年粵賊殘江東,排刀五百心能同。乘時諸將倘急戰(zhàn),安危只在俄頃中。不思頡利共生致,遂令嫖姚無成功?!盵21]戰(zhàn)爭之下無完土,一方面刺激著世人對和平的向往,希望國家早日勘定大亂;一方面也激勵著士子一展抱負。事實卻一再證明,戰(zhàn)亂之下,士人并無用武之地。于垣在《金壇圍城紀事詩·小引》中就感嘆:“遽教禍起蕭墻,英雄無用武之地?!盵22]金和、孫文川、張繼庚等人在金陵城陷之后逃出,后來想通過反間計以謀城復(fù),然而計策不被向榮采納,金和、孫文川避難他鄉(xiāng),張繼庚因事泄被害。金和在《椒雨集》序中說:“賊中辛苦,頓首軍門,人微言輕,窮而走北?!盵23]佚名《金陵兵潰退守鎮(zhèn)城竹枝詞四十首》寫的是咸豐十年閏三月,金陵兵潰退守鎮(zhèn)江事。這組詩在敘述事情始末的同時,更多的是作者對當(dāng)局的一腔牢騷:“生不逢時空有志,恨我無權(quán)未掌兵?!盵24]6790在另一詩中,作者記錄自己的一番遭遇:“籌獻策折七萬言,兩次書寫并半年。可憐未逢忠君帥,想到高擱淚自連。”[24]6791作者耗時半年所寫七萬言心血,竟石沉大海,難怪作者想到此會淚漣。無獨有偶,寶山蔣敦復(fù)在咸豐三年(1853)南京城陷后上《憤言》三篇、《戰(zhàn)守》二議。咸豐十年,杭州失陷,蔣又作《后憤言》三篇,后蘇省又陷,上書當(dāng)事不報,又作《萬言策》,自是而后,絕口不道世事。蔣氏的不道世事,正是當(dāng)時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真實寫照,亦是時代的最大之難。正如莫友芝跋蔣氏《萬言書》所言,此定禍亂、致太平的文字,“乃僅使老劍獨有一篇萬言好文字,奈何哉!”[25]
“江南被難情形,較他省尤甚?!盵17]1針對江南被難之重,江南文人多仿庾信《哀江南賦》故事,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哀江南之作,如佚名《哀江南二十首》、駱崇禧《哀江南》、李齡壽《姑蘇哀》、楊后《哀江南曲》、周葆濂《哀江南曲》、陳作霖《哀江南曲》《哀江南后曲》。上元張汝南《江南好辭》,或作《哀江南》,以今昔之比來傷今,昔日江南多名勝,“而乃粵氛一起,風(fēng)景全消”[26]。太平天國時期的紀事之作,記述了江南動蕩的時局,戰(zhàn)亂中人們的流離、死難以及書生報國無門的苦楚,既有戰(zhàn)亂下的肌體之痛,也有精神之苦。凡此種種,“鐵人見之,亦當(dāng)墮淚也”[17]1,構(gòu)成江南的一段痛史。
“文變?nèi)竞跣郧?,興廢系乎時序”,太平天國運動以極大的破壞力給生活于此時的江南士大夫以肉體的痛苦與心靈的磨難。這促使他們轉(zhuǎn)變詩風(fēng),以詩紀事,重新思考文學(xué)的本旨。吳煦在周葆濂詩集序中曾概述周氏詩風(fēng)轉(zhuǎn)變與經(jīng)歷之關(guān)系,他說:
丈為詩凡三變:少負俊才,有聲鐘山、尊經(jīng)、惜陰三書院。時王纟冋齋、馮敬亭兩前輩先后主講席,而湯貞憨公、侯青甫教諭并以聲律導(dǎo)后進。江寧衿吳帶楚,山澤雄南戒,又沿六代之遺,祖尚騷雅?!湓姾揽?。洪楊之亂,丈沒賊中,與張義士炳垣謀應(yīng)我軍,垂?jié)梗?,而丈以親在,跳而免,播越淮海間。軍事頹寙,民生凋攰,一寓之于詩,如霜夜吹笳,征人感泣,其詩激楚。[27]
周葆濂一改少時在書院時沿六代之遺尚騷雅的詩風(fēng),其關(guān)捩即在于太平天國運動。不惟男性文人創(chuàng)作如此,女性文人創(chuàng)作亦呈現(xiàn)出此種趨向。如張友書(1799—1875),字靜宜,丹徒人,張崇蘭妹,陳宗起妻,子陳克常、陳克劬。陳氏家族以詩文鳴世,各有詩文集傳世。張友書著有《倚云閣詩詞存》存世,方燕昭《倚云閣詩詞存跋》云:“嘗請?zhí)蛉巳x之,詩詞各三卷。工余一集,少時之作,雍容和雅,房中之樂也?!对揭鞑荨贰逗zt吟草》二集,中年以后之作,憂深思遠,變風(fēng)小雅之遺也。敦厚之思,流溢楮墨。”[28]《越吟草》《海鷗吟草》乃遭太平天國之亂后,張友書攜子克常、克劬避兵泰州海安鎮(zhèn)時所作,其間遭遇家人離散、子克劬去世等事,其詩風(fēng)之轉(zhuǎn)變,于此可窺見其緣由。
社會大變局下詩風(fēng)轉(zhuǎn)變的主流是回歸現(xiàn)實的詩史傳統(tǒng),此種風(fēng)氣自鴉片戰(zhàn)爭時就已抬頭。錢仲聯(lián)先生評魯一同詩云:“鴉片戰(zhàn)爭時,所為哀時感事之詩,尤蒼涼悲壯,足當(dāng)詩史。”[29]相比之下,鴉片戰(zhàn)爭波及范圍限于東南沿海的少數(shù)地區(qū),遠不如太平天國涉及范圍廣,持續(xù)時間久,破壞力大。因而士大夫?qū)μ教靽鴷r事的記載更加全面,對造成這一切背后緣由有著更深的思考。在詩歌寫作上,士大夫有著更明確的詩史寫作的實錄意識。伍承組言:“右詩四十首,大半哀我江南而作也。其中遠溯彼教之源流,旁摭當(dāng)時之情事,或取諸睹記,或得自傳聞,雖屬放言,要歸實錄?!盵30]4138
“詩史”肇始于唐人孟棨《本事詩》,主要指詩人杜甫安史之亂流離隴蜀時所作之詩。至宋,“詩史”逐漸成為文學(xué)批評話語,其語意也逐漸多歧。大體而言,“詩史”內(nèi)涵既包括陳時事、補史闕的宗旨,又包含為文譏刺的諷諭特色。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士大夫?qū)Α霸娛贰眱?nèi)涵的界定大都如此。善陳時事之特點,史夢蘭《〈劫灰集〉敘》云:“世稱杜工部詩為詩史,誠以其詩善陳時事,足補史闕?!盵31]關(guān)于后者,高誼《粵寇紀事詩敘》云:“此卷所紀每首小敘,備錄粵黨蹂躪樂成事跡,較感事二十首為尤詳明,本杜陵憂憤之心,寫梼杌貪婪之態(tài),微文刺譏,真不愧一時詩史。”[32]306又,王士雄《紀難詩書后》云:“先生爰以杭州、烏鎮(zhèn)紀難詩兩冊出示,凡百六十首。忠憤之氣溢于行間,有勸有懲,可歌可泣,蓋詩史也。”[4]49除了上述對詩史內(nèi)涵的回應(yīng),詩人在“詩史”寫作上表現(xiàn)出自覺的寫作傾向。
首先,詩人有意識地參與創(chuàng)作,以茲將來有采風(fēng)之需。林大椿在《紅寇記自序》中對自己緣何記太平天國攻占樂清始末作了一番解說:
樂,下邑也;甲寅之變,小亂也;七日而復(fù),又事之至捷者也,是何足記,乃瑣瑣余萬言,無乃贅歟?曰:邑雖下,民社寄焉;亂雖小,順逆系焉;復(fù)城雖捷,官民之功罪分焉;是烏可以不記?且入告者飾,傳聞?wù)哂?,徇恩怨者諱且誣,議賞罰者或漏或溢,又烏可以不記?就所見聞,參之案牘,心衡筆度,據(jù)事直書,此亦一邑之信史也。[32]197
林氏是從一邑之史的立場出發(fā),備記事件之始末,官民之功過,其所用筆法乃據(jù)事之書,即太史公實錄筆法。相較而言,王柏心則是感于太平天國運動中才人之遭,于是記錄戰(zhàn)亂之始末、得失以補章疏史策的缺載,為將來修史者作參考依據(jù)。其《蔗余軒詩鈔序》云:
才人之經(jīng)喪亂,豈不悲哉!當(dāng)是時,四方赤子困于屠劊燔略者,環(huán)地旦數(shù)千里,戰(zhàn)士猛將肝腦涂中野,膏血濺草莽,累累皆是也。丁是阸者,豈獨才人乎哉?顧往往英流詞彥流離世故,托為悲歌,而禍亂之始末,城郭井邑之丘墟,攻守機宜之得失,賞罰用舍之當(dāng)否,有章疏史策所莫能備者,則賴篇什流傳,猶得附見同時及異代皆有所參考,以為依據(jù)。[33]
史夢蘭為陳云章《劫灰集》所作敘中亦持此觀念:
或直述其事,或隱約其辭,而當(dāng)時吏治之得失,民生之流離,與夫盜賊敚攘,將士勇怯之情狀,胥可于言外會之,恒有史所不及載與忌諱而不敢載者。……蓋粵寇擾皖時所作詩也。悲壯淋漓,直抒胸臆,要皆本乎性情,合乎風(fēng)雅,而感時紀事諸作猶足備他年史料,所謂詩史者也。[31]
史夢蘭認為,身遭世變、目睹時艱的有心之士,悲歌當(dāng)哭,托之詩歌,江南遭太平天國運動十四年之?dāng)_,文人墨客身受戰(zhàn)爭之苦,或妻離子散,或家破人亡,他們的詩文中當(dāng)多有記錄時事之作。史夢蘭在輯錄唐、宋、元、明《四朝詩史》之余,萌生他人“尚其為我求之,將與先生(陳云章)詩匯萃成編,以補粵匪紀略之闕,且以殿四朝詩史后也”[31]的念頭。
其次,以杜甫“詩史”精神映照當(dāng)下時局的意識。史夢蘭就曾反問世人,詩歌善陳時事,補史闕,“豈獨工部為然哉?”[31]陳其元《浙亂后之樂府》對庚申之亂后浙江的凋敝及文人書寫情況概述為:“然當(dāng)賊氛甫息之時,凋敝之情形,流亡之困厄,鐵人見之亦不免下淚。古香觀察有《聞見篇》四章,古音古節(jié),真不減杜老之《哀江頭》諸作。”[34]蔣國榜認為凌煜丁太平天國之難后的作品《有感》九首,“憂生念亂,幾與子美《羌村》《彭衙》諸作抗行,洵一代詩史也”(《柏巖乙稿跋》)[35]。朱丙壽創(chuàng)作于太平天國時期的一些詩歌,如《五哀雜詩》《武源陷城》《金陵克復(fù)》等,“實一代之詩史,可入杜陵之室”(朱希祖《榆蔭山房吟草跋》)[36]。上述諸詩主要側(cè)重于杜甫“詩史”精神,姚必成《讀杜十首》則更以此來映照時局,其一云:
少陵述喪亂,義祖三百篇。其詩挾商聲,曉角吹霜天。我從百代后,披吟浣花箋。仿佛下夔巫,聲聲聞杜鵑。思昔公仕唐,翠華西播遷。腥羶犯宸極,鐵騎沖幽燕。卒賴李郭力,轉(zhuǎn)坤而旋乾。今也值小丑,潢池弄戈钅延。逆氛煽十稔,千里紛蔓延。民墜涂炭中,肌膚無完全。何日收江南,斥堠清烽煙。讀公亂前詩,悲公遭顛沛。讀公亂后詩,轉(zhuǎn)羨公當(dāng)年。[37]
全詩從杜甫“詩史”精神的源流談起,繼而概述杜甫所經(jīng)歷安史之亂始末。安史之亂持續(xù)八年,而太平天國運動早已十年之久,詩人不禁感慨何日才能平定戰(zhàn)亂。正是以杜甫作為參照,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詩末句“羨”字的沉重。
最后,士大夫的“詩史”自覺意識還表現(xiàn)在對自我作品的收錄時段選擇上。他們在詩文集刊刻時有意識選擇太平天國爆發(fā)作為開始,如伍承組《山中草》以洪秀全拜上帝教草創(chuàng)的庚戌(1850)為始,以“韻言代紀錄”[30]4140。而一般文人更傾向于以癸丑(1853)作為詩集之始,如陳克劬《晴漪閣詩》、趙瑜《晉磚室詩存》、周葆濂《且巢詩存》、程畹《嘯云軒詩集》、王甲曾《不波山房詩草》、馬壽齡《金陵癸甲新樂府五十首》《金陵城外新樂府三十首》、孫文川《讀雪齋詩集》等。如陳克劬在《葛丘集敘錄》中云:
詩可存乎?少作盡棄之矣??刹淮婧??憂患余生,洊遭變故,非詩無以為志。收拾零章,略紀流離之況,黎侯失位,窮士無家,其感一也。故存詩自癸丑始。[38]
其他將癸丑(1853)至甲子(1864)詩單獨為卷者更是不勝枚舉,如金和從癸丑至甲子的詩分別集結(jié)為《椒雨集》《殘冷集》《一弦集》《南棲集》。以太平天國占領(lǐng)并定都南京為端,對江南士大夫而言,更有一種紀念意識。他們選詩刊刻的方式,是想通過詩歌來編纂太平天國運動的江南史事錄,以詩存史,實現(xiàn)由“集”到“史”。
綜上,詩人圍繞歷史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日常生活進行書寫,在事件紀實的同時,將自我情感傾注其中,彰顯出詩歌獨有的魅力與溫度。錢仲聯(lián)先生說:“敘事性是清詩的一大特色,也是所謂‘超元越明,上追唐宋’的關(guān)鍵所在。”[39]太平天國與清政府相持期間,“縱橫蔓延幾半天下,……無城不摧,無壘不破,勢幾不可終制”[40],而江南地區(qū)受破壞最重。江南文人的紀事之作,既是戰(zhàn)亂之下面對生民離亂的真情流露,亦是兵燹之下文學(xué)回歸現(xiàn)實這一趨勢的產(chǎn)物。他們以詩記史,刻畫了一幅幅動亂圖景,勾勒出這段痛史,記錄了他們不得用武之地的焦灼與無奈。浦起龍說:“史家只載得一時事跡,詩家直顯出一時氣運。詩之妙,正在史筆不到處?!盵41]梳理太平天國時期江南文人的紀事詩不難看出,在戰(zhàn)亂狀態(tài)下,文人尤其是江南文人特有的上憫國難、下痛民窮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