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國虎 蔣 偉(通訊作者)
( 1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yī)院神經外科 , 湖北 武漢 430000 ; 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神經外科 )
目前對于重型顱腦損傷(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的治療難度依然較大,雖然其生存率明顯提高,但其致殘率及致死率仍較高[1]。TBI 作為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其死殘率約為20%,其主要病理生理改變就是血腫引起顱內高壓引起一系列連續(xù)惡性反應所致,且TBI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療對于該疾病的關鍵就是進行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監(jiān)測[3],從而為患者后續(xù)進一步治療提供治療參考。目前國內相關指南[4-5]均推薦腦室內置管進行ICP監(jiān)測為金標準。重型TBI患者進行ICP監(jiān)測不僅可以指導治療,還可以判斷預后[5]。但是,對于外傷引起腦室縮小患者,徒手穿刺腦室進行ICP監(jiān)測存在很大難度,從而會引起ICP監(jiān)測準確性。而通過立體定向術進行引導ICP監(jiān)測就避免了該問題發(fā)生,而本研究對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重型TBI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皆在探討立體定向引導下進行有創(chuàng)ICP監(jiān)測在重型TBI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0歲,平均(30.6±6.4)歲;其中格拉斯哥評分(GCS)3-5分20例,6-8 分20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0例,高墜傷5例,打擊傷10例,重物砸傷5例。CT 或 MRI 均顯示腦內血腫。腦室均存在不同程度擠壓、縮小。排除標準:雙側瞳孔散大且固定;復合傷;家屬拒絕手術;傷后12小時以上入院。
2 方法
2.1 ICP監(jiān)測方法:首先局麻下安裝Leksell頭架,佩戴顯影框入CT室掃描根據冠狀位、矢狀位及平掃確定腦室穿刺點并計算靶點坐標。隨后入手術室全麻下進行手術操作。在立體定向引導下將ICP監(jiān)測導管置入腦室系統(tǒng)。ICP監(jiān)測時間為[4]7-14天。
2.2 ICP判定標準[4]:ICP 5-15mmHg 為正常;16-20mmHg 為輕度顱高壓;21- 40mmHg為中度顱高壓;>40mmHg為重度顱高壓。
2.3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均予以呼吸機輔助通氣、床頭抬高30°、護胃、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對癥處理。所有患者入手術室前先進行局麻安裝Leksell頭架并入CT室掃描后送至手術室。立體定向引導下ICP監(jiān)測導管置入腦室系統(tǒng)后并釋放少許腦脊液,外連接 codman 顱內壓監(jiān)護儀。根據ICP數值再確定是否需要開顱血腫清除或者去骨瓣減壓術。置入ICP監(jiān)測成功后,其中ICP21- 40mmHg之間者20例,遂急診行血腫側顱內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術畢仍有5例ICP波動于30mmHg之間,遂行對側去骨瓣減壓術。ICP>40mmHg者5例,遂行雙側去骨瓣減壓術+顱內血腫清除。ICP16-20mmHg 之間者10例,其中3例在術后3-5天ICP波動于21-40mmHg之間,遂行血腫側去骨瓣減壓術+顱內血腫清除。 ICP 5-15mmHg之間者5例,后期均采用保守治療成功。術后處理原則[6]:術后 ICP≤20mmHg 者不使用甘露醇,若 ICP 經過一系列對癥處理后,比如抬高床頭、鎮(zhèn)痛鎮(zhèn)靜等,ICP數值仍>25mmHg者,常規(guī)加用甘露醇脫水治療,經處理無好轉者,立即復查頭部 CT了解顱內情況,根據復查結果考慮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2.4 療效評定:所有患者在傷后3個月根據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進行評估[7],分為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狀態(tài)、死亡。
3 結果:3個月時進行GOS評估,7例恢復良好(GCS 3-5分2例,GCS 6-8分5例),中殘8例(GCS 3-5分3例,GCS 6-8分5例),重殘7例(GCS 3-5分4例,GCS 6-8分3例),植物生存狀態(tài)8例(GCS 3-5分5例,GCS 6-8分3例),死亡10例(GCS 3-5分6例,GCS 6-8分4例,其中ICP>40mmHg 者均死亡)。其中5例在ICP 監(jiān)測指導下保守治療成功(GCS 3-5分2例,GCS6-8 分3例)。
重型 TBI 作為神經外科常見病,其致殘率及致死率高,是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目前神經外科診療過程中常規(guī)監(jiān)測主要包括比如ICP監(jiān)測、TCD 監(jiān)測、神經影像學監(jiān)測、腦組織氧監(jiān)測等[1],而且在對于顱腦創(chuàng)傷的救治編寫了的多種指南及專家共識中也著重指出了相關監(jiān)測的重要性。自ICP監(jiān)測開展以來,其優(yōu)勢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為了評估監(jiān)測準確性,通常需要將ICP監(jiān)測導管置入腦室,其優(yōu)點在于可以釋放腦脊液降低顱內壓,另外可以準確反應出ICP變化。因為傳統(tǒng)徒手穿刺受個人經驗及習慣所影響,如果遇到腦室縮小患者,很容易導致穿刺失敗,多次穿刺還容易造成再出血及加重神經細胞損傷。而立體定向技術就可以解決穿刺困難問題。
立體定向技術自創(chuàng)立到廣泛應用于臨床已有100多年,因為其精準度高,廣泛應用于功能外科疾病治療,比如帕金森氏病、癲癇、梅杰綜合征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8]。立體定向技術具有定位精確獨特優(yōu)勢,其誤差通常在1mm之內。因此,置入的引流管可精確到達術前設定的靶點,而且還可以隨意調整置入管的位置和深度[9]。因此,其精準度遠高于傳統(tǒng)血腫定位掃描。而本研究均1次性成功置入ICP監(jiān)測導管,從而可以更好評估重型TBI治療。在本研究中,初期通過立體定向術進行ICP導管置入并進行監(jiān)測實時ICP數值,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更好指導后續(xù)治療。顱內壓ICP>40mmHg者5例,遂行雙側去骨瓣減壓術+顱內血腫清除,雖然經過積極治療,但是這些患者均發(fā)生死亡,有研究表明[10],患者ICP 高于40mmHg時,患者死亡率接近100%,與本研究一致。另外在ICP監(jiān)測過程中,可以設置ICP異常報警值,讓醫(yī)護人員早期發(fā)現病情變化,及時作出相應對側。同時有研究表明[9],對于實施ICP監(jiān)測的重型TBI患者,腦室型探頭組甘露醇用量少于單純型探頭組(P<0.05),且腦室型探頭組甘露醇使用天數少于單純型探頭組(P<0.05);在預后方面,腦室型探頭組預后要優(yōu)于單純型探頭組(P<0.05),該研究證實[9]對重型TBI患者使用腦室型顱內壓監(jiān)測探頭者更能減少甘露醇的用量及使用時間,從而降低甘露醇所致不良反應發(fā)生; 同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結局,而本研究也提示,ICP越高,GOS預后越差,同時可以更好指導臨床上關于甘露醇的用量。甘露醇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心衰,血容量減少,顱內血腫增加等并發(fā)癥,而且還有可能加重腦水腫。通過ICP監(jiān)測,就避免了甘露醇的盲目使用。
綜上所述,重型TBI的治療目前依然沒有好的辦法,TBI 病人預后影響因素很多,從急診室、監(jiān)護室、手術室及術后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有關。因此,為了提高救治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做好銜接。本研究通過立體定向置入優(yōu)創(chuàng)ICP監(jiān)測,避免了穿刺失敗風險,從一定程度上對于患者治療具有積極作用。另外,該手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指導甘露醇用藥、手術治療及判定預后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