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宇,梁妙翎
(貴港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檢驗科 廣西 貴港 537100)
人類診治細菌導致的疾病,由依靠自身免疫力到廣泛使用各類抗生素,雖然疾病治愈率極大提高,但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也日趨嚴重。細菌耐藥菌株產生的直接后果是降低抗生素療效,增加治療成本;縮短新藥使用周期,加大新藥研發(fā)成本,最終導致有療效的抗生素減少,對健康構成威脅。目前,細菌耐藥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幾乎所有細菌都有耐藥菌株,多種抗菌藥物都能被細菌耐藥基因抵抗或破壞[1-4]。本文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常見耐藥基因的結構與功能、及其介導的耐藥機制等方面做以下綜述。
細菌是在自然界中廣泛存的單核微生物,要在長期相互競爭的環(huán)境里生存,必然產生一些自我保護的措施,耐藥基因就是細菌自我保護的生存措施之一。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進一步促使細菌產生多樣化的耐藥基因,在2011年,僅美國一個國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造成了超過8萬例的侵襲性感染[5]。自然環(huán)境里,有耐藥基因的菌株只是少數(shù),但近年來,人類的各種生產活動大幅度增長,人員流動增多,有耐藥基因的細菌也隨之四處擴散,給人類健康帶來損害。因此,細菌耐藥菌株的傳播與人類活動有著密切關系;減少耐藥性細菌的產生已成為全人類共識。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最常見的是MRSA,從2005年中國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開始以來,我國的局部區(qū)域的MRSA檢出率在40%以上[6]。
2.1 MRSA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主要由耐藥基因mecA介導,經研究發(fā)現(xiàn)mecA基因存在于葡萄球菌染色體中一個可移動元件SCCmec上,這個元件由不同的整合子、轉座子等組成,分別編碼不同的耐藥基因[7-8]。MRSA獲得基因mecA后,編碼出PBP2a是其耐甲氧西林的主要基礎。編碼PBP和PBP2a的基因與調控因子具有同源性。PBP2a的生成與BLA(β-內酰胺酶)的誘導呈相關性,mecA受其鄰近的mecRI-mecI調控,當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誘導后,抗菌藥物結合到MecRI感受器的應激區(qū)域上,MecRI被激活,去除MecI對mecA的抑制作用,mecA開始表達,生成大量的PBP2a, PBP2a對β-內酰胺類藥物的親和力很低,對幾乎所有的β-內酰胺類耐藥,細菌從而產生耐藥性。
2.2 MRSA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主要由耐藥基因ermA、ermC介導,基因erm是編碼核糖體甲基化酶的基因,能改變細菌核糖體50 S亞基23 S rRNA,使特定的核苷酸殘基甲基化,使之與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藥物結合靶位發(fā)生改變,減少結合,使抗菌藥物對50 S核糖體的親和力極大降低而表現(xiàn)出耐藥性。國內有報道,對MRSA進行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ermA和ermC基因占65%以上[9]。夏雯[10]等報道,erm基因介導的MRSA對大環(huán)內酯類耐藥以ermA、ermC類型最為常見,其基因表達的甲基化酶是對大環(huán)內酯類耐藥的主要酶類。
2.3 MRSA對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主要由tetM基因參與,該基因介導編碼核糖體保護蛋白,能阻礙四環(huán)素類藥物與細菌核糖體結合而耐藥,閔長艷等[11]報道的MRSA的耐藥基因檢測中發(fā)現(xiàn),四環(huán)素耐藥菌株檢測到的tetM基因占總檢出率最多。反映了tetM基因是四環(huán)素類藥物耐藥產生的主要因素。
2.4 MRSA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耐藥,是該耐藥菌株含有對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修飾酶(AME)的耐藥基因,其介導的耐藥以三類修飾酶為主[12],(1)乙酰轉移酶、(2)磷酸轉移酶、(3)核苷轉移酶,激活后將氨基糖苷類抗菌素的游離氨基乙?;?、游離羥基磷酸化、游離羥基核苷化,通過以上途徑,AME改變了抗菌藥物的原有分子結構,從而導致抗生素失去活性,細菌產生耐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分子結構存在著諸多相似,因此常出現(xiàn)此類抗生素的相互交叉耐藥現(xiàn)象。對氨基糖苷類耐藥的MRSA進行基因檢測,其中以aac(6’)-aph(2”)基因最為重要,是MRSA對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產生耐藥的主要因素[13]。
MRSA均為多重耐藥性,除自身攜帶多種耐藥基因外,還可在接觸其他細菌后,通過質粒交換,獲得額外的耐藥因子[14-15]。因此,有些藥物敏感試驗在實驗室純培養(yǎng)條件下是敏感,抗菌藥物在人體內卻是耐藥。臨床醫(yī)生應謹慎選用抗菌藥物,減少耐藥細菌增加。
大腸埃希菌耐藥最常見的是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菌株。由于頭孢菌素在臨床上大量使用,使得ESBLs菌株在我國廣泛傳播[16]。大腸埃希菌產ESBLs菌株的基因型主要分為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不同地域和醫(yī)院,因使用抗生素有所差別,產ESBLs型菌株發(fā)生率也大不一樣。
3.1 TEM基因型ESBLs,首先發(fā)現(xiàn)于希臘患者Temoniera的血培養(yǎng)中分離獲得的大腸埃希菌,因此命名為:TEM型。TEM型ESBL是由廣譜酶TEM-1基因位點發(fā)生變異,使得多個氨基酸發(fā)生改變,主要改變點在104位Glu/Lys;164位Arg/Ser、His;238位Gly/Ser;240位Glu/Ser,因此形成一系列有差異的酶蛋白,至今已發(fā)現(xiàn)了199種亞型。這些突變引起了耐藥性和等電點的改變,使得TEM型各亞型的ESBLs酶能水解對應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青霉素類和氧亞氨基頭孢菌素),其出現(xiàn)主要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細菌生存性選擇的結果。該基因由質粒介導,主要引起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17-18]。
3.2 SHV基因型ESBLs,能水解頭孢噻吩的巰基,并以英文Sulphadryl varible的縮寫SHV而命名。首個SHV型ESBLs發(fā)現(xiàn)于德國,屬于SHV-2型,經發(fā)現(xiàn)SHV的亞型已有一百多種,SHV型ESBLs的PI值在7.0~8.2之間。各亞型是在SHV-1型的基因位點突變的基礎上,使得1~7個氨基酸改變,主要改變點在238位Gly/Ser;240位Glu/Lys,因不同位點的氨基酸被取代,而形成的一系列酶蛋白衍生物,可水解各類廣譜頭孢菌素(如頭孢他啶、頭孢噻肟等)和單環(huán)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氨曲南等),從而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并且該基因由質粒介導,具有快速轉導耐藥基因的能力[19-20]。
3.3 CTX-M型ESBLs,因其能高效水解頭孢噻肟(Cefotaxime),故以名稱縮寫命名為CTX-M,一般由291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質量28 ku, PI值介于7.4~9.0。1990年首先在德國發(fā)現(xiàn)攜帶有CTX-M型ESBLs大腸埃希菌,現(xiàn)有150多種亞型。依照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組,可分為四個大組:第一組包括CTX-M-1,3;第二組包括CTX-M-2,4,5,6,7和Toho-1;第三組為Toho-2和CTX-M-9;第四組CTX-M-8。此酶的237位絲氨酸殘基、276位精氨酸殘基對水解頭孢噻肟起重要作用。其他位點的氨基酸殘基如169位Gln/Leu/Met/Cys/Pro、77位Val/Ala、119位Leu/Phe、240位Gly/Asp等,由于這些位點的氨基酸替換,對CTX-M型ESBLs的能水解各類廣譜頭孢菌素起顯著作用[21-22]。
3.4 OXA型ESBLs,對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有很強的水解能力,故以此為名OXA酶,依據(jù)其基因序列分為12個組,OXA-23、OXA-24/40、OXA-48、OXA-51、OXA-58、OXA-134a、OXA-143、OXA-211、OXA-213、OXA-214、OXA-229和OXA-235,各組內又存在眾多亞型號,各組ESBLs之間同源性很低。因為基因位點發(fā)生突變,位點的氨基酸被替換,使得OXA型ESBLs對苯唑西林和氯唑西林的水解作用很強,對于頭孢菌素類的水解能力低于青霉素類,OXA酶還能夠誘導大腸埃希菌外排泵的高表達,具有主動外排的機制,能夠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排出,減少抗菌素活性,形成耐藥機制[22]。
3.5 AmpC酶介導的耐藥,AmpC酶屬β內酰胺酶Ambler分子結構分類法中的C類和Bush Jacoby Medeiros功能分類法中第一群,能水解頭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維酸所抑制,分為染色質介導型和質粒介導型。在大腸埃希菌發(fā)現(xiàn)的AmpC酶主要由質粒介導[23],產AmpC酶菌株的耐藥常表現(xiàn)為多重耐藥和交叉耐藥,不僅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對氟喹諾酮類、磺胺類及氨基苷類抗菌藥物也耐藥。有研究表明,質粒攜帶的遺傳信息能賦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學形狀,有利于細菌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存,它是多種抗生素耐藥基因的攜帶載體[24-25],這些質粒上基因主要是通過接合、轉導和轉化等方式在菌株之間進行水平傳播,臨床上出現(xiàn)的高產AmpC酶大腸埃希菌株多是因為獲得攜ampC基因質粒,使得不同菌株獲得耐藥性。
近年,越來越多的多重耐藥菌株的不斷報道,這說明環(huán)境的改變,促進了細菌進化,人員的流動性,又增大了各種菌類相互接觸的機會,細菌種群間的各種耐藥基因通過染色體遺傳(如染色體遺傳、基因介導、染色體突變介導等)和質粒介導(如轉化、轉導、接合、易位或轉座等)的方式,是使之獲得了多重耐藥的決定性因素。既往研究表明,多種耐藥基因的共存不僅可增強耐藥性,也可擴大耐藥譜,只要誘導劑(抗菌素)出現(xiàn),就激發(fā)出相應的耐藥性[26-27]。因此,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和阻止傳播刻不容緩,加強細菌耐藥監(jiān)測并準確檢出耐藥菌株及時上報;醫(yī)務人員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從源頭上消除產生耐藥菌株的各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