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李爽蓉 王曉輝 張雪梅
(1.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2.黑龍江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5)
語法是詞的形態(tài)變化和用詞造句規(guī)則的總和。外語教學中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語法是學習和應用整個語言的基石、組織語言書寫的基礎、語法活動正常進行的保障。語法教學讓學生重視語言規(guī)范,并指導語言實踐活動。
語法教學是大學外語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而我們往往忽略“語”,只重視“法”,也就是過分重視語言規(guī)范,喜歡套用語法形式,而忽略語言的多樣性和語言技能。實際上幾乎很少有老師在上語法課時能發(fā)現(xiàn)樂趣,也很少有人喜歡這門課。因為我們教師往往偏向例句的專業(yè)性,而忽略實用性。他們總希望學習者有一個清楚的語法概念,其結果只注重了語言的準確性,忽略了話語行為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者感到語法難學,枯燥無味。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
西方教學法主要經(jīng)歷了翻譯法、直接法、情景法、聽說法、交際法幾個階段。提倡翻譯法、情景法時期語法教學相對受重視,翻譯法是語法教學的典型教學方式。直接法、情景法、聽說法、交際法時期語法教學的地位下降。在這里主要討論“翻譯法”和“交際法”,了解兩者各自偏向語法和交際技能而引起的弊端。
我國傳統(tǒng)語法教學基本采用的是翻譯法,忽視了口語和聽力訓練,學生口頭交際能力差。隨著和國外交流的頻繁,人們發(fā)現(xiàn)翻譯法教學雖然使學生掌握了規(guī)范的語法知識、準確嚴密的語言結構,但不能用目的語進行流暢的語言交際,這種外語教學法已不能適應目前形勢的要求。西方盛行的交際法就是在這個時候吸引了外語教研人員的注意力。交際法把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作為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通過適當?shù)恼Z言輸入和有趣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掌握語言,重視聽說活動,一切以語言的內(nèi)容和意義為中心,這時語法教學要服務于交際教學。但這樣導致句型缺乏系統(tǒng)性和階段性,語言準確度的要求有所放松,不能由淺入深地對語言進行分析處理[2]。交際法忽略了“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語法是語言功能的基礎”。
目前我國外語語法教學普遍采用翻譯法。中國學生幾乎都是從大一開始學日語的,學生知識水平低,教學量大。而且,對找工作有很大幫助的日語等級能力考試、提高學歷的研究生考試是語法占很大比重的應試性考試。這導致中國的日語教育面臨:即便學生考試成功,僥幸通過用人單位的面試,但被錄用后因話語行為能力差,不能創(chuàng)造充分價值的尷尬境地。而重視語言交際法的培訓班,更受廣泛的日語學習者和愛好者歡迎。我們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強調(diào)單詞和語法規(guī)則積累的翻譯法,教材和教學法不對稱,運用教材知識進行交流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因此,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模式,結合語境提高語法規(guī)則前提下的交際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學法亟待改進。
針對這些問題目前出現(xiàn)了新的語法觀。它有六種主要語法教學模式。分別有輸入處理語法教學、互動式反饋教學,顯性與隱性機制協(xié)同下的語法教學、語篇語境教學、系統(tǒng)理論教學。
其顯性與隱性機制協(xié)同下的語法教學中,顯性語法教學重視語言結構,它通過語法知識的獲得能夠?qū)嶋H話語行為進行監(jiān)控,促使學生有意識地學習。語法可以通過控制程度較高的選擇、填空、改錯、句型轉換、翻譯等多樣化的訓練提高。顯性語法教學采用教師先講解語法規(guī)則,然后用演繹法引導學生做練習,這時學生抱著明確的目的反復操練,熟悉所學知識,減少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結合演繹法設計教學內(nèi)容,布置課堂任務讓學生將剛學到的語法理論知識運用于語言實踐。而隱性語法教學重視語用,讓學生在語境中不知不覺地在潛意識狀態(tài)下自主發(fā)生難以被覺察到的學習過程。它一般以學生自由通過語言技能的控制力較低的寫作、角色扮演、口頭報告、課堂討論等一系列互動式課堂活動,加強背景知識導入,能夠從語篇水平上快速有效地捕捉和領悟所需信息,培養(yǎng)和提高交際技能。隱性語法教學采用歸納法,學生在大量的語言材料和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歸納語言的規(guī)則。隱性機制下的歸納法強調(diào)情境中的語法結構,符合交際法教學提倡的“以情景為導向,以經(jīng)驗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顯性機制下的演繹法與隱性機制下的歸納法相結合的模式是“講解—練習—觀察—發(fā)現(xiàn)—討論—鞏固—運用”。
語法教學中顯性機制對隱性機制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顯性方式獲得的語法知識能夠?qū)嶋H使用語言進行監(jiān)控,無意識地關注語法特征。不過,它雖強調(diào)語言的規(guī)范性卻忽略語言的流利性,這會讓有些學生做語法操練時正確率很高卻難以恰當?shù)剌敵稣Z言;要是操練內(nèi)容時語法順序顛倒,也許對所學的語法產(chǎn)生混亂,它的弊端是缺乏靈活的語言運用能力。隱性語法教學注重語境里體驗話語,并不單純地只是練習語法,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隱性地掌握語言背后的語法規(guī)則。隱性語法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為形式多樣化,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學生從內(nèi)心樂于接受;隱性語法教學所獲得的知識存儲在大腦里的時間會較長久;隱性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自由組織語言進程。隱性語法教學的弊端是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可能會延長學生掌握和消化語法所需要的時間[1]。
某些顯性語法教學稍作變動就可以被納入隱性教學的范疇。隱性教學機制上,在做課堂提問時不是讓學生套用語法規(guī)則給出答案,而是提出的問題要和他們自身實際生活相關,讓學生帶著緊張興奮的情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問和答都會“精”和“新”;顯性教學上,比如讓學生用語法造句的教學,本來教師意圖是要提高學生自由造句能力,可有的學生只替換人名或一個事物名,跟畫線部分替換練習沒什么兩樣[4]。結果既沒有啟發(fā)學生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實際造句水平也沒有提高,學生會對造句不自信。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回答問題或?qū)戀N近生活的小短文,轉化為隱性語法教學。這樣,學生會感到有趣,對自己所寫的東西有成就感。這可以幫助他們提高難點“聽、說、寫”能力,再在“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體系的幫助下能達到“教、學、用”三者的統(tǒng)一。
在實踐教學中,講《自他動詞和被動、使役、使役被動關系》的語法時受新語法觀的啟發(fā)采取先“隱性”后“顯性”的教學機制。這時,先給學生講日本人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等文化方面的內(nèi)容。日本人喜歡把事物的結果狀態(tài)歸功于客觀世界,他們依附自然,將與周圍和諧放在第一位,不強調(diào)“個人動作、意志”,所以喜歡用自動詞;而自身的行為錯誤出現(xiàn)消極后果時用他動詞[3]。這還體現(xiàn)在日語里使用的很多被動句,在語言行為中他們充分考慮話題中所涉及人物的感受,把主動權讓給事物或行為的接受者,給人謙和的語感。相比之下,漢語里的被動句通常含有消極的不滿、不愉快、受害的語感。這和使用兩種語言的民族觀察事物的著眼點、認識世界的態(tài)度有關[5]。這能讓學生了解目的語的語言特征,也和母語有了比較,避免文化和母語的負遷移,慢慢學會日本人的表達方式。
學生寫小短文時對沒寫好的句子教師應讓他們找出錯誤原因并及時糾正,隔一段時間回顧做錯的題,加深印象;寫好的句子及時表揚,增加自信。另外,有時學生給課后練習題不同的答案。這時,教師應肯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讓他們對不同答案給出理由,可靈活運用語法知識。在做會話時讓學生在自然、輕松、愉快的情景中“身臨其境”。他們會慢慢熟悉內(nèi)容開口說話,避免學生站起來翻譯老師的句子或做會話時不停瞥書本的尷尬局面。這些“隱性”教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隱藏在語言背后的語法規(guī)則。之后,又做選擇題、替換畫線、改錯題,再找出課文和會話里調(diào)換語序或插入、省略句子成分的練習,把它和正常語序、語法形式對比,這樣的“顯性”教學機制能鞏固語法知識。
顯性與隱性教學機制并不相互對立、矛盾,各有利弊。至于哪種學習效果更好,受到學生自身知識水平的高低、年齡大小、教材內(nèi)容深淺、教師課堂安排的難易度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語法教學方式的選擇也相應地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通常顯性與隱性教學機制時間上的前后順序符合教學實際要求且協(xié)同作用時能達到最好的效果[1]。
為了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人在新語法觀的影響下在教學中采用了顯性與隱性教學機制。它能結合交際活動和翻譯語法特征,兼顧語言內(nèi)容和結構,讓學生做“主角”,對教學產(chǎn)生興趣。
我們教的學生將來可能從事外語教學、翻譯等要求語言準確性極高的職業(yè)。把它們作為謀生手段的話,必須并重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靈活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勝任以后的工作,不負用人單位的期望,給自己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