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哈妹
摘要: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加強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能夠增加小學生語言和詞匯的積累,還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降低了古詩詞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guān)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建議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讀不充分
古詩詞在本身具有較強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性,它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通過古詩詞閱讀,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音樂美。例如:小學生在誦讀劉禹錫的《浪淘沙》時,會自然而然地將每一句詩詞斷為三個音節(jié),讓相鄰的兩個音節(jié)之間實現(xiàn)緊密而順暢的連接,比如:“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學生對《浪淘沙》進行誦讀時,會感受到詩詞語言流暢之美。然而,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在教學中將古詩詞視為文言文一樣進行教學,對古詩詞進行逐字逐句的拆解,分別釋義。學生對古詩詞美讀不夠充分,進而很難體會到古詩詞的美感,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索然無味,影響到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二)忽視情境體悟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有些教師形成了固有的教學方式,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程式化和標準化,在教學中不能結(jié)合古詩詞的內(nèi)容靈活變通,從而影響到小學生對古詩詞情境的體悟。例如:有些教師在《浪淘沙》古詩詞教學中,將古詩詞教學過程分成了幾個板塊,首先向?qū)W生介紹詩人劉禹錫的生平,然后讓學生齊讀或個別朗讀詩詞,再對詩詞進行拆解,逐字逐句地分析,在歸納古詩詞表達的情感。這種模式儼然成為古詩詞教學的定勢,學生雖然掌握了古詩詞的知識點,卻無法進入到古詩詞的語境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進而消減了古詩詞的審美方面的教育價值。
(三)忽視語言感受
古詩詞具有語言精煉,韻律性強的特點,詩人在創(chuàng)作古詩詞時,通常對古詩詞的語言進行了精雕細琢,其目的就是要人們在誦讀古詩詞是能夠體會到語言帶來的美感。相傳詩人賈島就成針對依據(jù)“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和“敲”猶豫不決,反復做“推”和“敲”的動作,而被后人傳為佳話,進而形成了“推敲”一詞。但是,在當前古詩詞教學中,有些教師僅僅將古詩詞的語言作為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對古詩詞語言美的感知,從而削弱了小學生對古詩詞語言的審美體驗。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重視古詩詞誦讀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需要摒棄應(yīng)試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避免將古詩詞教學當做普通的文言文進行教學,需要重視古詩詞的完整性,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反復、大聲誦讀。詩人在創(chuàng)作古詩詞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對古詩詞的韻律進行了完美的設(shè)計,例如:學生在讀到《江南春》古詩詞中“綠映紅”中的“紅”、“酒旗風”中的“風”、“八十寺”中的“寺”,“煙雨中”的“中”時,會自然而然產(chǎn)生到抑揚頓挫的感覺。學生的這種體驗感是無法通過教師語言教化獲得的,需要通過對古詩詞進行反復品位,才能體會到古詩詞平仄的節(jié)奏美和合轍押韻的韻律美。因此,教師需要在古詩詞教學中留給學生更多誦讀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古詩詞的審美元素。
(二)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古詩詞意境
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與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教師需要重視古詩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場景中“觸景生情”,帶著情感去品讀古詩詞的詩句,體會每一個字,從而體驗古詩詞的意境美。
例如:教師在進行《浪淘沙》古詩詞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古詩詞的內(nèi)容和韻味,創(chuàng)設(shè)音樂教學情境。這首詩對“浩浩湯湯”的黃河進行了描寫,寄托了詩人對寧靜、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詞營造的意境,選擇中國古典古箏樂曲《平湖秋月》作為閱讀背景音樂,繞過學生在音樂聲中對古詩詞進行品讀,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古典音樂自帶情感元素,具有舒緩、悠揚的旋律,能夠與古詩詞中蘊含的情感疊加在一起,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將學生帶入到美妙的詩情畫意之中。
(三)體現(xiàn)小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小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發(fā)揮出自身的主體作用進行古詩詞的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在進行《十五夜望月》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反復誦讀,找出古詩詞發(fā)音不準、理解模糊字詞和語句,比如:“中庭地白樹棲鴉”中的“棲”字,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教材中的注釋等進行自主學習,一方面掃清古詩詞中的字詞障礙,另一方面,對古詩詞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古詩詞的大意具有一定的認識。教師通過測試了解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情況,然后教師在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各類古詩詞相關(guān)的活動,比如:古詩詞記性表演,根據(jù)古詩詞意境作畫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古詩詞教學的靈活性,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熱情。
結(jié)束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古詩詞的審美方面的教育價值有著足夠的認識,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總結(jié)并加以方式,注重古詩詞教學已經(jīng)的創(chuàng)設(shè),突出古詩詞教學的整體性和靈活性,從而提升古詩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亞良. 關(guān)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 571(2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