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育才北辰學校 朱艷麗
近年來,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也逐步提高起來,而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作文作為語文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思路、語言以及情感的表達上都在考查學生的功底。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學生缺少個性化的特點,寫作模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就現(xiàn)階段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方面的策略進行了相關敘述。
在培養(yǎng)小學語文個性化之前,我們應當先了解目前小學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少主觀意識。學生因為長期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寫作的過程中很難真正投入到情景當中,因此,造成缺乏主觀意識的問題,學生寫出的作文出現(xiàn)生搬硬套的問題。甚至一些老師按照考試標準強制要求學生,導致學生思維模式受到限制,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2.學生缺少感情投入。學生對于學習沒有一個重要的認識,他們只會認為寫作是考試的一部分,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只要做到字數(shù)達標就夠了,并不關心寫作內容的情感表達等,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流水作文。
3.學生缺少寫作熱情。寫作是在小學的中后期才開始出現(xiàn)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還不習慣,甚至有些陌生,就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而寫作主要考查的就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對于一些語言表達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是災難性的問題,時間一長就會失去寫作的熱情。
1.為學生樹立起個性化理念。要想開展個性化的寫作教學,那么首先就應該梳理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寫出的作文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小學作文不應當是枯燥無味且違背學生本性的,老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個性發(fā)展,老師也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和差異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并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提高寫作興趣。如何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呈現(xiàn)出來,也是一個教學重點。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引起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將自己的個性融入進去,這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個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教學話題作文《幸福是什么》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使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然后和同學們進行分享,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幸福,使學生通過實際聯(lián)系理解什么是幸福,這樣一來學生在寫關于幸福的話題的時候就會有話可寫,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飽滿和豐富。
3.增加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量。想要提高寫作水平就離不開閱讀。閱讀量的增加也能為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這個閱讀不能只局限于課內,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量,使學生能夠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以及對于世界的認知。
比如,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閱讀活動,開展一些“好書交換大會”等類似的活動,讓學生將自己認為的好書進行分享和推薦,讓學生介紹這本書所講述的故事以及看完的感受等,同時學生還可以將書中的小故事進行演繹,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寫作素材也在不斷增加。隨著學生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寫作素材的積累也就越來越多,寫作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要想在小學語文的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首先老師就要認識到個性化的重要性,然后注意增加學生主觀意識的培養(yǎng),增加學生的情感投入以及寫作熱情的培養(yǎng)。老師要做到對于個性化目標的確立,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對于寫作情感的表達,老師還應當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